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106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民族情民族魂教案 苏教版.docx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8课民族情民族魂教案苏教版

第18课民族情民族魂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设计人审核人

课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课型新授第1课时总第22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讲义、小黑板

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

2.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重点: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

难点: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导学练习流程

测评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设计

1.个人的信息指那些内容?

2.如何看待“一米线”?

说一说,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与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导入:

(听歌曲《吉祥三宝》)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

这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你知道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你还知道或者会唱哪些民族歌曲呢?

活动一:

东方文化的魅力

阅读教材第92页辅助资料,展示“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活动的图片资料。

学生讨论分析:

世界各地出现的“中国热”,反映了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

从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韵味,也说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活动二:

民族情况知多少

师: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咱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1.民族名称我来读:

课本第92页知识连接。

学生读出民族名称,派代表读出几个比较难认的民族名称。

2.(课件展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图片。

你能猜出是哪个民族吗?

3.歌舞秀民族:

学生唱出一句民族歌曲或展示一个民族舞蹈动作,猜猜是哪个民族?

4.思考:

为什么根据服饰、歌曲、舞蹈就能分辨出是哪个民族?

5.你还知道哪些分辨民族的标志?

举例说明一下。

生:

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饮食习惯、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等。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资料)

老师总结:

我国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风格,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创造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我国各个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活动三:

珍贵文化遗产——世界的骄傲,我们的自豪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资料)

2006年7月13日,在第三十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我国河南殷墟申报成功。

(1)在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中,你去过哪儿?

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说说理由。

(2)在你的家乡或周边地区,有什么著名的文化胜地,请做简要介绍。

教师总结:

五十六个民族绚丽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画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世界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活动四:

民族风采展示

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小组展示,并说明具体情况及展示材料的原因。

第一步:

小组将搜集的材料进行整合,选出代表。

第二步:

上台展示材料。

第三步:

介绍选取材料的途径,并说明为什么要展示这些材料。

课堂小结:

我们领略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各自的感受。

听歌曲

说一说唱一唱知道的民族歌曲

观看图片

阅读资料

小组讨论

交流问题

阅读教材

看民族服饰辨认民族

初步了解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学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交流图片、文字资料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代表发言

分组展示资料

自由谈感受

全班交流

五十六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卷,这是一支璀璨的奇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小黑板准备下列题目: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2.不同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和()。

课时方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设计人审核人

课题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课型新授第2课时总第23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具小黑板、讲义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理解我国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

3.能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重点:

我国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

难点:

能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导学练习流程

测评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设计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2.不同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和()。

说一说,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与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导入:

歌曲《爱我中华》

活动一: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课件展示图片)

师;提起龙,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你们知道传说中的龙是什么样子吗?

(其造型是:

牛头、猪嘴、蛇身、鱼鳞、龟颈、马鬃、鸟爪、羊须、鹿角、狗形。

请大家思考:

龙的组成与各民族图腾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说明了什么?

师:

五十六个民族能拥有同一个名字,说明我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师:

今天我们就跟随咱们的藏族小朋友卓玛到她家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

藏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

公元822年,吐蕃(西藏历史上的称呼)与当时的唐朝结盟于拉萨东郊,史称“长庆会盟”。

公元1279年,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此后70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中国朝代更替,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新中国成立后,藏族人民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

讨论思考:

(1)西藏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我国许多民族与藏族有着相似的发展过程,你能说说吗?

(2)西藏自治区的人口构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民族聚居地区吗?

活动二:

感受民族平等团结

(投影资料)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如下:

提问:

尽管少数民族人数比较少,但是在2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98页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感受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让学生列举一些我国民族平等的事例。

师:

请大家回忆一下历史课上所学的王昭君出塞的事例,具体介绍一下。

师:

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世界上一些多民族的国家经常发生民族冲突和战乱,而我国各民族却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思考:

(1)你是怎么看待这些不同地方的呢?

(2)在和不同民族的朋友交往时你是怎样做的?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活动三:

沧海桑田般的变迁

卓玛还给我们表演了节目,跳起了她们的传统舞蹈,唱起了欢快的民歌,可仔细一听歌词,我们有些不懂了。

“轰隆隆天堑变通途,咣当当飞快达拉萨,我们有了黄金通天路!

”卓玛笑着说:

“这是我自己写的歌词,唱的可是我们西藏的一件大喜事!

”。

讨论交流:

(1)你知道是什么大喜事吗?

(2)为什么说是件大喜事呢?

思考探究:

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工程之一。

你还知道哪些工程?

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巩固加强民族团结有什么关系?

(3)西部开发需要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

我们是未来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做努力?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自由回答

自由思考

小组交流

齐答:

平等

了解西藏的历史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列举实例

思考讨论

小组交流

代表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自由抢答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我们应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语言文化,这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良好的民族风尚。

小黑板准备下列题目:

1.我国是一个()的国家。

2.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

3.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具体是什么?

课时方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设计人审核人

课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课型新授第3课时总第24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具讲义、小黑板

1.能说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哪些。

2.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点:

能说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哪些。

难点:

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导学练习流程

测评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设计

1.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也是一种良好的()。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说一说,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与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很漫长,而且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我们都想有一位朋友与自己相伴。

现在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呢?

请你用最简练的词句概括他们的品质特点。

(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

教师引导:

看着你们写下的词句,会发现什么?

一、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展示几张同学们的家庭照片,刻意选择一些父母对孩子关爱的镜头,同时播放歌曲:

《常回家看看》,说说歌曲表达了儿女们怎样的感想?

请讲一件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让你难忘的事。

师:

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父母多少心血啊!

那么,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关爱父母、孝敬父母呢?

教师点拨:

现在不需要我们再去温席,那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总结:

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报答,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与期待;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以同样的行动去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长辈。

二、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

对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我们能做到关爱、负责,对陌生人,你能做到吗?

实话实说:

当你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小偷在偷东西,你会怎么做?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不要立即进行对与错的判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反方:

见义勇为会吃亏

正方:

见义勇为是美德

师:

我们中学生也经常面临这样的道德选择,有时你伸伸手、弯弯腰就可以帮助别人。

请同学们静静思考:

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当你们看到十分危险的事件发生时,该怎样做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件具体的事例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

教师总结:

我们中学生既要勇于见义勇为,更要善于用智慧取胜。

三、诚信是立身之本,生存之基

请同学们听故事《立木为信》。

提问:

你们觉得商鞅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商鞅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

教师小结:

像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

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带走一部手机丢掉祖国尊严》(教师有感情地讲这个故事)

教师:

看完这个真实的故事,我心情很沉重,请问此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教师讲《飞机送面团的故事》

提问:

用一架飞机送一些不值钱的面团值得吗?

(学生讨论)

教师联系实际深化观点,引导学生践行。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的体会吗?

师:

学校是我们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诚信的校园里。

你认为校园中还存在哪些不诚信的现象?

然后大家共同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唤起同学们的诚信意识,改变这种现象。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资源。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应当积极汲取中国传统道德智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学生板书

观察总结

欣赏照片

听歌曲

说故事感受亲情

看教材中“黄香温席”的故事,学生谈感想。

分小组讨论,由组长记录,最后在班级中交流。

自由交流

小小辩论赛

体会见义勇为的真谛

情景练习

设想具体的做法

阅读书上的材料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讲一讲对此观点的体会。

课堂小结

小组交流

中华民族有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诚实守信等。

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国几千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小黑板准备下列题目: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2.诚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课时方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设计人审核人

课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型新授第4课时总第25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具小黑板、讲义

1.理解爱国是一种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重点:

爱国是一种对祖国最深厚的情感。

难点: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导学练习流程

测评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设计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2.诚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说一说,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与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师: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多么令人振奋的歌词、多么令人鼓舞的旋律。

那么,这首歌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师:

爱国是一种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情感。

千百年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植根于炎黄子孙的心中,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深深植根于海外游子的梦中。

在我们这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要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展示相应的图片或播放相应的视频材料)

师:

当你听到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记录,夺得金牌时;当你在奥林匹克体育场上,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一次次冉冉升起时;当你听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时;当你看到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师:

我们会为祖国而骄傲,我们会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师:

请同学们阅读下一自然段,结合小字部分的材料,回答“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请结合历史知识或具体事例说一说。

师: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历代众多的杰出人物,开拓进取,奋斗不息。

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

例如:

“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师:

你能说出这些典故、名言的来历,并用它们来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吗?

师:

展示第107页江泽民的名言,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展示:

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例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师:

你能说出它们的含义吗?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

师:

哪位同学知道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师:

我们有过历史的辉煌,也有过民族的屈辱,但是支撑我们民族站立起来的是传承不息的民族精神。

请你就弘扬民族精神为题写一篇三分钟的演讲稿,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出两位代表,进行演讲比赛,评出最佳小组。

展示:

在不同时期,民族精神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内涵: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西柏坡精神: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女排精神:

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抗击“非典”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师:

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民族精神重在弘扬和培育,我们要在实践中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

听歌曲

自由回答

欣赏图片

看视频资料

谈感受

阅读材料

结合事例回答

问题

自由板书

说典故明知识

学精神

读名言归纳总结

写演讲稿

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看资料

感受精神的力量

课堂小结

总结学习收获

小组交流

千百年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根植于炎黄子孙的心中,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小黑板准备下列题目: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