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950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docx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

n

n

n

n

n

m

t

t

t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

1、预期收益率=∑P×R(其中P表示可能出现的概率,R表示收益率)2、单利:

I=P×i×n

3、单利终值:

F=P×(1+i×n)

4、单利现值:

P=F/(1+i×n)

5、复利终值:

F=P×(1+i)

n

6、复利现值:

P=F/(1+i)

n

7、普通年金终值:

F=A×[(1+i)-1]÷i

8、年偿债基金:

A=F×i÷[(1+i)-1]

9、普通年金现值:

P=A×[[1-(1+i)-]÷i

10、年资本回收额:

A=P×[i÷(1-(1+i)-]

11、即付年金的终值:

F=A×[(1+i)1)-1]÷i12、递延年金现值:

第一种方法:

P=A×(P/A,i,n)×(P/F,i,m)第二种方法:

P=A×(P/A,i,m+n)-(P/A,i,m)第三种方法:

P=A×(F/A,i,n)×(P/F,i,m+n)13、永续年金现值:

P=A÷i

14、折现率:

i=A/P(永续年金)

i=i

1

+(B-B

1

)÷(B

2

-B

1

)×(i

2

-i

1

1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i=(1+r/m)-1

16、普通股评价模型:

P=∑(R

t

÷(1+K))

其中,股利固定模型P=∑(D÷(1+K))=D÷K

股利固定增长模型P=∑(D0×(1+g)

t

÷(1+K)

17、债券估价模型:

P=∑(M×i÷(1+K)

t

)+M÷(1+K)

n

其中,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模型P=(M×i×n+M)÷(1+K)18、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n

其中:

建设期的第一年初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投产日;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终结点,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运营期

19、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始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20、投资项目的流动资金=该年末流动资产-该年末流动负债

投资项目需要垫付的流动资金=由于投资该项目引起的流动资金增加额=投资该项目滞后的流动资金-投资该项目之前的流动资金=增加的流动资产-增加的流动负债

21、各类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类型

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运营期净现金流量

单纯固

定资产

投资项

NCFt=-固定资产投资额

NCFt=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

1

完整工

业投资

项目

NCF=-原始投资额(包括:

固定资产、无

形资产、开办费、流动资产)

NCF=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

摊销

摊销:

包括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

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终结点经营净现金流量+回收额

回收额:

包括收回的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净残值收入

更新改

造投资

项目

(1)有建设期(S>0)

ΔNCF0=-(新设备投资-旧设备变现净收入),即(-ΔI)

ΔNCF=旧设备报废净损失抵税额=(账面

净值-变现净收入)×所得税税率

ΔNCF=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Δ折旧+Δ净残值

其中:

Δ折旧=(ΔI-Δ净残值)/新设备使用

年限

(2)无建设期(S=0)

ΔNCF=-ΔI

ΔNCF=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Δ

折旧+(旧设备账面净值-变现净收入)×所得

税税率

ΔNCF=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Δ折旧+Δ净残值

附注

(1)经营成本=营业成本-非付现的营业成本费用=营业成本-(折旧+摊销)

(2)如果为固定资产购建有专门借款利息,则项目完工投产后(即正常经营阶段)的利息

计入财务费用,但该项利息属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不属于经营活动阶段的现金流量,即属于无关现金流量,既不作为流出,也不考虑抵减所得税。

此时的运营期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即经营成本)-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摊销)-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摊销-所得税

=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

(3)更新改造项目ΔNCF计算的关键是旧设备净损失抵税额应作为哪个时点上的流入

(4)更新改造项目旧设备的折旧额以变现价值为计提基础(原因是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22、

计算公式

优缺点

判断标准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司法和列表法

优点:

(1)能够直观的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

(2)便于理解,计算简单;(3)可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

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

2

(1)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简化公式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

注意应用的特殊条件:

项目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必须相等,这些年内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之和应大于或等于原始投资额

(2)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为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M+第M年尚未回收额/第M+1年净现金流量

这里M是指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变正的前一年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缺点:

(1)没有考虑

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发生的现金流量;

(3)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影

有财务可行

投资收益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投

资总额

注:

分母是含资本化利息的

优点:

(1)计算简单;

(2)能反映建设期资本化利息的有无对项目的影响

缺点:

(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2)不能正确反映建

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3)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4)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

只有投资收

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净现值(NPV)=∑(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第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

或根据插入函数法:

调整后的净现值=按插入函数法求得的净现值×(1+i)

优点:

(1)综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

(2)能够利用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信息

缺点:

无法从动态的角

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

只有净现值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优点:

(1)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

(2)计算过程比较简单

缺点:

无法直接反映投

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3

获利指数(PI)=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或=1+净现值率

推导:

设A表示各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现值之和,B

表示原始投资额的现值之和,则:

PI=A÷B,NPV=A-B

NPVR=NPV÷B=(A-B)÷B=(A÷B)-1=PI-1

优点:

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缺点:

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计算相对复杂。

只有获利指数指标大于

或等于1的

投资项目才

具有财务可行性。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

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IRR满足下列等式:

∑(NCF×(P/F,IRR,t))=0

其中:

(1)逐步测试法:

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相

等的非年金形式。

计算方式是:

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内含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内含报酬率低于估计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

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两个贴现率,然后根据内插法即可计算出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采取逐步测试法,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口诀是贴现率差之比等于净现值之比。

(2)年金法:

适合于无筹建期,而且运营期各

年现金净流量相等的情况,符合普通年金形式,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查表来确定与该年现值系数相邻的两个贴现率,然后根据内插法即可计算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此时的年金现值系数正好等于该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采用年金现值系数公式,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口诀是

贴现率差之比等于年金现值系数差之比。

优点:

(1)可以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2)不受行业基准收

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

客观

缺点:

(1)计算过程复杂;

(2)当运营期

大量追加投资时,又有可能导致多个IRR出现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实际意义。

只有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收益

率或资金成

本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指标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

即:

(1)当净现值率>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2)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3)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4

 

23、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市场价值÷基金单位总份数=(基金资产市场价值-基金负债账面价值)÷基金单位总份数

基金单位净值是评价基金业绩最基本和最直观的指标。

24、基金认购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基金赎回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25、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末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初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初数)

26、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

R=M-(R×N+S)

式中:

M为附权股票的市价;R为除权日前优先认股权的价值;N为购买1股股票所需的优先认股权数;S为新股票的认购价

该式可作如下解释:

投资者在除权日前购买1股股票,应该付出市价M,同时也获得1股优先认股权;投资者也可直接购买申购1股新股所需的若干股优先认股权,价格为R×N,同时付出每股认购价S的金额。

这两种方法都可获得1股股票,唯一差别在于,前一种选择多获得1股优先认股权。

因此,这两种选择的成本差额,即M-(R×N+S),必然等于优先认股权价值R。

重写公式:

R=(M-S)÷(N+1)

27、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

M-(R×N+S)=0

式中:

M为附权股票的市价;R为除权日前优先认股权的价值;N为购买1股股票所需的优先认股权数;S为新股票的认购价

此式原理与除权日前优先认股权的价值计算公式完全一致。

没有在除权日之前持有公式股票的投资者,想要认购公司新股,可在公开市场购买1股股票,付出成本M,但没有获得1股优先认股权;或者它可直接购买申购1股新股所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