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950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7届)地理

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共60分,每题2分)

右图为某地一年中日落时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欧洲B.南美洲C.非洲D.北美洲

2.M-N期间内

A.是地中海沿岸的旅游旺季B.该地正午杆影不断加长

C.北印度洋洋流流向翻转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完成3~5题。

3.若图中表示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则①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地形影响 D.太阳辐射影响

4.若图中表示近日点附近时的月平均气温,已知a=3 ℃,c=7 ℃,则该地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

A.橡胶、柑橘、毛竹 B.苹果、香蕉、茶树

C.茶树、柑橘、油菜 D.甘蔗、茶树、油菜

5若如上题所述情况,图中②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主要是(  )

A.冬季风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地形影响   D.太阳辐射影响

 2016年11月11日0时,家住北京的李华通过当地网络商城给远在成都的朋友购买了一份礼物,商城立刻将订单传给了伦敦的实体商店,一周后朋友收到礼物。

整个过程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第6、7题。

6.此次网购过程中,(    )

A.实体商店约在世界时12:

00收到订单    

B.货物配送跨越了东西半球、中低纬度

C.成都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白昼变短

D.伦敦、成都所在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7.网购活动(    )

①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  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地区的就业岗位③减轻了因商品包装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   ④对网络商城所在地的实体店销售产生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图5为我国某地利用新能源的路灯。

完成8~9题。

8.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最适宜利用这种路灯照明的是(  )

A.福建厦门     B.四川成都

C.甘肃兰州      D.台湾台北

9.为了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科研人员对新能源路灯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太阳能蓄电池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转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从春分到秋分,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B.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C.夏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D.冬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W)与流速(V)的6次方成正比。

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很 大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地形剖面。

  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河流M、N、T、S四处,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的是

A.M    B.N    C.T   D.S

11.某地质爱好者在N地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

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C.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

D.该河段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12.该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A.M以上河段    B.MN之间

 C.NT之间    D.TS之间

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它上面的身躯庞大。

下面的底座狭窄,科学家们称它为“平衡石”。

下图为“平衡石”景观图和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完成第13、14题。

13.图示“平衡石”岩石类型属于右面关系图中的

 A.a   B.b   C.C D.d

14.“平衡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浆活动--冷却凝结--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2012年12月17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15~16题。

15.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④减轻生态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         B.地形         C.技术          D.移民

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条件        B.热量状况      C.经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8.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

  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于生长      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

  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9—21题。

19.“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0.“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21.图3中甲、乙、丙、丁四地。

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4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中两个时刻的人口聚集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回答22~24题。

22.图4左、右两图分别对应的时刻及甲地带所属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

A.0:

00和10:

00  住宅区      B.0:

00和10:

00  工业区      

C.10:

00和15:

00  住宅区     D.10:

00和15:

00  工业区

23.为缓解该市人口“钟摆式”移动造成的交通拥堵,城市中心地区可以

A.迁出部分人口                   B.发展第三产业

C.优化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部分企事业单位

24、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2015年我国启动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下图是我国基于不同生育政策下的15—59岁劳动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预测图。

据此完成25、26题。

25.据预测图可知:

全面放开二孩后,我国未来15年劳动人口

A.数量增加,比重下降            

 B.数量和比重都会增加

C.数量减少,比重上升           

  D.数量和比重都会减少

26.“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新政的实施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有

A.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           

   B.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C. 加大区域间人口迁移       D. 促使总人口持续增长

阳台农业是指在阳台、屋顶、露台等空间进行的农业活动,栽培模式趋无土性,生产产品趋观赏性与自给性,是现代都市农业中的一种形式。

读图1回答27~28题。

27.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注重(    )

A.土地         B.市场           C.技术           D.劳动力

28.阳台农业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

①对传统农业生产带来冲击较小              ②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

③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巴西利亚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指数(综合指数越高,水质越差)的变化趋势图,回答29~30题。

29.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用地面积在逐年减少

B.城市绿地面积在增加

C.人均城市绿化面积在上升

D.水质总体趋势是波动下降

30.巴西利亚市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

A.积极发展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减小工业用地面积,限制工业的发展

C.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关停并转污染企业

D.完善交通运输网,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分)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4分)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2分)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

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2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一:

图12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4分)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分)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3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二:

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

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1)结合材料,说明“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加强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

(4分)

(2)与“长三角经济圈”比较,简述“西三角经济圈”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

(3分)

(3)目前,“西三角经济圈”内建设了多条客运专线,简述客运专线对“西三角经济圈”的积极影响。

(3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藻类。

硅藻土是由古代硅藻遗骸历经数百万年形成的硅质沉积岩,在工业上用途很广。

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硅藻泥是具有消除甲醛、释放负氧离子的内墙环保装饰材料。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分布有我国目前最大的硅藻土矿床,已查明资源总量12亿吨,可采储量中一级品矿约占可采储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该县正积极推进“百亿硅藻谷”建设。

下图示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区域。

(1)简述该县境内硅藻土的形成过程。

(3分)

(2)分析该县硅藻土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

(3) 有同学对该县建设“百亿硅藻谷”提出了质疑,试提出其质疑的理由。

(3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7届)地理

第三次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共30题)

1-5BCCCA6-10CDCDC11-15CDACA

16-20BBCBB21-2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