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6449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x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Word版含答案

单元概览

阶段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主要内容

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手工业由官营独占到开始三种形态并存;商业打破官府垄断

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对外贸易初步发展

犁耕技术完善,农田水利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国内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发展

单元概览

阶段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主要内容

农业经济发展,手工业发达,制瓷业大放异彩,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

国内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繁盛

小农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个别行业出现;城镇商业繁荣,地域性商帮兴起;对外贸易因闭关锁国日渐萎缩

单元主旨

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古代中国手工业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

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1|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

①农业起源:

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②地域差别: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③农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主要家畜:

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

(2)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①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②春秋战国:

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③生产模式: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④农具改革:

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⑤灌溉工具:

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①上古时代: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②春秋战国:

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

③西汉时期:

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

④边疆地区:

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⑤经验总结:

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的形成

①千耦其耘:

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②个体农耕

a.产生原因:

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b.经营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c.历史地位: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

①原始社会:

实行土地公有。

②商周时期:

实行井田制。

a.特点:

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

b.瓦解: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

③封建社会:

实行土地私有制。

a.确立: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2)土地兼并

①根本原因: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②发展历程

a.战国:

地主土地主要有贵族占有公田、军功授田、购买三个来源。

b.汉代:

土地买卖成为主要途径,汉武帝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宋初: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兼并更为激烈。

d.明清:

通过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③影响:

国家的赋税收入减少,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④政府对策:

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如北魏的均田令。

(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①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

②发展

a.战国时期已经产生。

b.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c.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影响:

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均田制

均田制实行于北魏至唐前期,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其实施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均田制下分露田和桑田两种,其中桑田可世代相传,限制其买卖;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

政府授田于农民有年龄、性别限制,且受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均田制并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也不包含平均地权的意义。

至唐中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激烈,曾受田的农民或逃亡或沦为佃农,均田制最终瓦解。

3.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

朝代

表现

特征

孙吴、东

晋、南朝

时期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像建康这样的大城市

江南初步开发

中唐

以后

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

时期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一)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演变

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①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②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史料三

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示意图

史料四 《尚书·禹贡》据称是夏朝的古文献,这一先秦文献将当时认识到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分为九个大的区域即“九州”,该文献根据适合农业与否,③将各地土壤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等级,称以渭河平原为中心的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学会读史]

四则史料叙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在生产技术、水利灌溉等方面水平的提高。

史料一中的①说明牛耕技术的出现;史料二中的②说明农业技术划分非常细致;依据史料三中的图片可以概括出“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的结论;史料四中的③说明农业的灌溉水平高。

[学会用史]

(1)四则史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

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特点:

精耕细作。

体现:

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水利灌溉水平高。

(2)根据史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利于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提示】 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农业灌溉水平高;关中地区开发早,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汉代都城在长安,政治中心的经济需求;先进的农耕技术的应用,例如耦犁、代田法等。

思维拓展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的发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农业环境的改善:

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气候条件。

(二)小农经济

史料一 ①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纟困布纟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史料二 (20世纪初)②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③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②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史料三 (王景)迁庐江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④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研读史料]

史料一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分别反映了男耕和女织的内容。

史料二反映了20世纪初当地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

由②可以得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由③可以得出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特点。

史料三反映了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④从官员动员、改进技术和赈灾减负两个方面概括政府官员对农业采取的措施。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提示】 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提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3)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提示】 ①有利因素:

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②不利因素:

自身具有脆弱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思维拓展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特点

①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③落后性:

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④脆弱性:

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⑤保守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因素

①有利因素

a.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b.农民自身的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封建政府的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②不利因素

a.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b.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c.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1.(2016·广东六校联考)《论衡》中记载: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精耕细作的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很大,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尽地力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农时问题,A、C两项错误。

【答案】 D

2.“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

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

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

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

”诗中所述工具(  )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

【解析】 根据“溉田农父无虞旱”可知,该工具属于灌溉工具,因此对农业有利,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据“众筒兜水上青冥”可知,这种灌溉工具是唐朝创制的筒车,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3.(2016·湛江调研)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

A.脆弱性 B.封闭性C.再生性  D.落后性

【解析】 材料中只涉及动乱对农业的影响,不能据此证明农业的脆弱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内容,B项错误;根据材料“遭到打击”“恢复”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关于小农经济落后的信息,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1.主要成就

冶金业

①青铜铸造:

商周时期是其繁盛时期

②冶铁炼钢:

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③燃料变化:

从汉代开始使用煤,北宋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时流行开来

纺织业

丝织业

①上古时代:

人们学会了养蚕缫丝

②西周以后:

丝织工艺发展迅速

③汉代:

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④唐代:

出现缂丝技艺

棉纺织业

①元朝时期:

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②元明时期:

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③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陶瓷业

烧陶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成就

制瓷

①东汉晚期烧出了青瓷

②南北朝时期烧出了白瓷

③唐朝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⑤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⑥明清时期,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2.经营方式

(1)家庭手工业

①特点:

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②影响:

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妨碍了市场发育。

(2)官营手工业

①概况: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②特点:

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分工细密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③局限:

生产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工匠服役。

④调整: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3)私营手工业

①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

②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变化:

明中后期,孕育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理解三种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地位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史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

凡执技以上市者,①不贰市、不移官。

——《礼记·王制》

史料二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

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②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

元初③“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

黄道婆在松江④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元明时,⑤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

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白寿彝《中国通史》

[学会读史]

史料一指出了官营手工业的组成与管理特点。

其中①说明了官府严格控制官营手工业。

史料二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棉纺织业进步的原因,其中②③④⑤分别从棉花种植范围、国家政策、纺织技术、农书推广四个方面概括了我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

[学会用史]

(1)史料一反映出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

【提示】 官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2)“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的特点。

这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为什么?

【提示】 不能说明。

原因:

尽管工商业相对发达,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提示】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广。

思维拓展

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方式的特点

经营方式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

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

“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

……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解析】 从“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可知其体现了民间手工技术不外传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虽在不同朝代都有体现,但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B

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

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主要表明(  )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

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

【解析】 依据材料“乡村纺织”“以织助耕”“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自然经济的衰落,而且是以织助耕,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受到明显冲击,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商业和农业关系的叙述,故C项错误;虽然布匹产量较大,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A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官营、私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基本形态 ②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③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④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古代中国手工业包括官营、私营以及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故①错误;官营手工业由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因此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手工业进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②正确;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中期以后,故③正确;唐朝瓷器具有“南青北白”的特点,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分析

考纲

近年全国卷已考试题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4

《吕氏春秋·上农》的描述

小农经济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6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7

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经济发展与科举制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41

汉唐地方区划变迁

江南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5

宋代“不抑兼并”

土地兼并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

2012·新课标全国卷·24

汉代对豪强“田宅逾制”的监察

土地兼并

2010·新课标全国卷·40

江南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发展

主题一 “昼出耕田夜绩麻”的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主题立意]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为主要形式的小农经济形成。

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形成并日益成熟,也推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

高考对古代中国农业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上,如精耕细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受制于自然条件等,此外还考查了古代统治者的农本思想和土地兼并问题。

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4考查了小农经济这一考点;另外,经济重心南移也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命题区域,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6、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41均考查了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问题。

[知识交汇]

1.我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提示】 

(1)政治环境: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改良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3)人民群众: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在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古代农业有哪些基本特点?

【提示】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有何特点?

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原因:

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特点:

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跟踪训练]

1.《墨子·鲁问篇》记载:

“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从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解析】 管仲和商鞅的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但材料与土地私有制确立无关,故A项错误。

题干材料意思是:

鲁国南边村野之地,有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做陶夏天耕田,逍遥自在好比古代的舜。

由此可见,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礼崩乐坏”,故C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4·重庆高考)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

从材料中“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可知,此时我国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故A、C、D三项错误;从材料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主题二 享誉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