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1815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docx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

ThismodelpaperwasrevisedbyLINDAonDecember15,2012.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

0总体要求

掌握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保养,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含义及标注方法;金属切削和刀具的一般知识、常用夹具知识;能正确选用常用金属材料,了解一般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序。

一、机械零件的精度

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定义和相关标准。

理解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种类。

掌握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简单计算和配合性质的判断。

基本术语:

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上偏差、下偏差、(尺寸)公差、标准公差及等级(20个公差等级,IT01精度最高;IT18最低)、公差带位置(基本偏差,了解孔、轴各28个基本偏差代号)。

配合制:

(1)基孔制、基轴制;配合制选用;会区分孔、轴基本偏差代号。

(2)了解配合制的选用方法。

(3)配合类型:

间隙、过渡、过盈配合

(4)会根据给定的孔、轴配合制或尺寸公差带,判断配合类型。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1)零件尺寸标注

(2)配合尺寸标注

2.了解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理解形位公差及公差带。

几何公差概念:

1)形状公差: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2)位置公差:

位置度、同心度、同轴度。

作用:

控制形状、位置、方向误差。

3)方向公差: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4)跳动公差:

圆跳动、全跳动。

几何公差带:

1)几何公差带

2)几何公差形状

3)识读

3.正确选择和熟练使用常用通用量具(如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等)及专用量具(如螺纹规、平面样板等),并能对零件进行准确测量。

常用量具:

(1)种类:

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

(2)识读:

刻度,示值大小判断。

(3)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

校对零点,测量力控制。

专用量具:

(1)种类:

螺纹规、平面角度样板。

(2)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

量具的保养

(1)使用前擦拭干净

(2)精密量具不能量毛坯或运动着的工伯

(3)用力适度,不测高温工件

(4)摆放,不能当工具使用

(5)干量具清理

(6)量具使用后,擦洗干净涂清洁防锈油并放入专用的量具盒内。

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理解强度、塑性、硬度的概念。

2.了解工程用金属材料的分类,能正确识读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

金属材料分类及牌号的识读:

2.1.1黑色金属:

(1)定义:

通常把以铁及以铁碳为主的合金(钢铁)称为黑色金属。

(2)铸铁:

灰铸铁HT抗拉强度(σb)200(MPa)、可锻铸铁KT(H黑心、Z珠光体)抗拉强度(σb)300-伸长率06、球墨铸铁QT抗拉强度(σb)400-伸长率18。

(3)碳钢:

按含碳量分:

低、中、高碳钢。

按质量分:

普通、优质、高级优质。

按用途分:

普通:

Q235A:

一般工程用,屈服强度Q数值235等级A。

优质碳素结构钢:

45钢:

机械零件用,中碳钢,含碳量%);

碳素工具钢:

T12:

工具钢,用于刃具、量具、模具用钢,含碳量%。

铸造碳钢:

铸钢ZG屈服强度不低于270-抗拉强度不低于500。

(4)合金钢:

按用途分:

合金结构钢:

40Cr:

合金结构钢,含碳量%,合金含量小于%不标。

合金工具钢:

9SiCr:

合金工具钢,含碳量%,Si、Cr含量小于%;

高速钢(锋钢)W18Cr4V:

含碳量,钨含量18%,Cr含量4%,V含量小于%。

2.1.2有色金属

(1)有色的定义:

除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材料,统称为有色金属。

(2)了解铝及铝合金。

(2)了解铜及铜合金。

3、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的目的、方法及应用。

重点放在应用上。

(1)退火:

消除铸件、焊接件、冷作件毛坯的应力。

(2)时效处理:

长时间退火,消除毛坯的应力。

(3)正火:

消除锻件毛坯的锻造应力。

调整硬度,便于加工。

(4)调质:

淬火+回火,综合机械性能。

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5)回火:

消除淬火应力。

温度越高,钢的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韧性提高。

4.了解金属表面处理的一般方法。

(1)表面淬火

(2)(表层)化学处理:

电镀

物理处理:

防锈漆因在金属表面外处理,不在此列。

三、金属切削和刀具的一般知识

1.了解金属切削运动及其特点,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选用原则,会简单计算。

切削运动:

(1)主运动Vc:

(2)进给运动Vf:

(3)关系:

一般主运动一个,进给运动一个或多个。

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1)待加工表面

(2)过渡表面:

正在切削的表面。

(3)已加工表面

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Vc:

Vc=(PI*d*n)/1000(m/min或m/s)

钻头,切削刃d变化,Vc变化

(2)进给量f:

车工:

mm/r;铣工:

(3)背吃刀具ap(mm)

2.了解常用刀具材料及其适用范围。

(车)刀具的结构形式:

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机夹可转位刀片式。

刀具常用材料:

(1)硬质合金:

耐温800度以上,不能使用冷却液。

常用的有YT(钢件:

YT5、YT15、YT30)、YW(YW1、YW2)、YG(铸铁件、有色金属件:

YG3、YG6、YG8)三种。

(2)高速钢:

耐温550度以上,需要使用冷却液。

刀具钝化:

(1)磨损:

刀具后刀面和前刀面磨损。

(2)崩刃:

切削刃的脆性破裂。

(3)卷刃:

切削刃的塑性变形。

3.了解常用刀具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

(1)前角:

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切削热少,切削温度低。

(2)后角:

增大,后刀面摩擦少,(工件)切削热少,切削刃强度低,影响刀尖散热。

(3)主偏角:

减小,切削刃增加,散热改善,切削温度低。

(4)副编角:

增大,副后刀面摩擦少,加工残余面积大,粗糙度降低。

(5)刃倾角:

影响刀头强度和排屑方向。

(6)车刀安装对刀具角度的影响:

刀尖与工件轴线不等高情况;刀杆轴线与工件旋转轴线不垂直度影响。

4.了解切削液的常用种类及适用范围。

切削液的常用种类:

(1)水基类:

水溶液:

冷却好,润滑差;乳化液:

冷却中,润滑中。

(2)油基类:

切削油:

冷却差,润滑好。

5.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可切削性。

(1)主要指标:

相对加工性;与刀具耐用度、切削热、已加工表面质量、切屑控制和断屑情况、切削力有关。

(2)影响因素:

强度、硬度、塑性、导热性等

(3)改善方法:

适当的热处理,适当调整材料化学成份。

6.了解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如切屑形成过程及切屑类型、积屑瘤形成机理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及刀具磨损等。

切削类型:

带状(塑性材料如钢件)、挤裂、单元、崩碎(脆性材料如铸铁)切屑。

积屑瘤:

产生条件:

中等切削速度,塑性材料。

对加工影响:

保护刀具、增大前角、影响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积屑瘤不稳定)

控制措施:

提高或降低速度。

切削力:

(1)主切削力Fc(消耗机床功率95%);背向力Fp(又称径向力,它使工件弯曲变形进而引起振动,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进给力Ff(消耗机床功率5%)。

(2)影响因素:

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刀具的几何角度(主偏角、前角影响最大);切削用量(吃刀量、进给量影响最大,切削速度影响不大)

切削热

(1)切削热来源:

切削层金属变形(主要);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摩擦;切屑与刀具后刀面之间摩擦。

(2)切削热传出:

切屑(50-80%);工件(10-40%);刀具(3-9%);周围介质(1%)

(3)影响切削热因素:

a切削用量因素:

切削速度影响最大;通过增加背吃刀量、降低速度来提高效率。

b材料因素:

强度、硬度影响;一般来说,合金钢比结构钢工件温度高;

c导热性影响:

有色金属工件温度低;

d切屑影响:

铸铁工件温度低但刀尖温度高(粒状或崩碎状切屑影响)。

e常用切削液影响:

水溶液好,乳化液次,切削油更次。

7.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四、常用金属切削机床及应用

1.掌握常用机床的型号识读。

常用机床:

车、铣、刨、磨、钻床。

能根据机床型号判别机床类型、加工范围。

2.了解车床、铣床、刨、磨、钻床的种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1)常用机床:

车、铣、刨、磨、钻床。

(2)能根据机床型号判别机床类型、加工范围。

(3)常用机床的应用及加工特点。

(4)常用机床(车、铣、钻床)的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大致范围。

五、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掌握工步、工序的概念。

2.了解基准的分类,掌握定位基准的选用原则及工件夹紧的基本要求。

3.了解金属表面常用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了解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

4.掌握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如工序集中与分散、粗精加工概念等。

5.能进行简单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性判定。

6.能读懂典型多工种复合加工的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卡。

(1)生产类型:

单件、批量、大量生产;

(2)工序集中与分散概念。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使其转变为成品的过程,简称工艺过程。

(4)工序和工步

(5)安装:

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a六点定位

b车工、铣工、钳工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和注意事项。

(6)工艺设备和工艺装备

(7)定位基准选择

a粗基准选择原则:

重要表面;不需加工的表面;余量少;有一定的夹位,夹紧可靠;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选用一次。

b精基准选择原则:

基准重合(设计和定位基准);基准统一原则(精基准尽量统一);互为基准原则(钳工平板刮研);自为基准原则(重要表面本身作基准如导轨面加工)。

(8)金属表面常用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

车、磨、抛光。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

钻、扩、铰、镗等

平面加工方法:

车、铣、刨、磨、锉、刮、研等。

(9)了解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零件加工表面存在着表面粗糙度、波度等表面几何形状误差;二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产生表面塑性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现象;

表面粗糙度及其影响因素:

  

a刀具几何形状:

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受到刀具的刃口圆角及后面的挤压、摩擦产生塑性变形,导致理论残留面积被挤歪、沟纹加深,因而增大了表面粗糙度。

  

b切削因素:

刀瘤与鳞刺是影响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一)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现象

a刀具的形状因素:

刀具的前角、刃口圆角及刀具后面的磨损量对于冷作硬化层有很大的影响。

前角减小、刃口及后面的磨损量增大时,冷作硬化层的深度和硬度也随之增大。

b切削用量因素:

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变化对冷作硬化有较大的影响。

切削速度增大时,刀具与工件的接触时间短,塑性变形程度小,硬化层和硬度都有所减小。

进给速度增大,塑性变形程度增加,表面冷作硬化程度增加。

c被加工材料因素:

被加工材料硬度小,塑性愈大的材料冷作硬化的程度愈严重。

(二)切削热的作用,引起加工表面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形成热变质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