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4677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docx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05536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

C.n1>n2,a为红光,b为蓝光D.n1

2.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km,运行周期127分钟。

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3.下图所示是某种型号的电热毯的电路图,电热毯接在交变电源上,通过装置P使加在电热丝上的电压的波形如右图所示。

此时接在电热丝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读数为()

A.110VB.156VC.220VD.311V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远外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5.如右图,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

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A.从外界吸热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D.内能减小

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

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

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

则()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V

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J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W

7.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

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是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m=m1+m2-m3

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γ光子的波长λ=

8.如右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Δmc2

D.“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E=

mc2

10.右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

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

11.如图所示,半径为r且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

此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B=B0+kt(k>0)。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定的电场,该感应电场对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用力,使其得到加速。

设t=0时刻电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0,方向顺时针,从此开始后运动一周后的磁感应强度为B1,则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

12.如图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

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②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③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④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根据观察,在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环是土星的连续物还是小卫星群。

可测出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与R成正比,则环为连续物

B.若V2与R成正比,则环为小卫星群

C.若V与R成反比,则环为连续物

D.若V2与R成反比,则环为小卫星群

14.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

由此可求()

A.前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10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2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请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5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测定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一次实验取得的纸带记录,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中所标的是每隔5个打点间隔所取的计数点,若A、B、E、F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五、第六个计数点(第三、四个计数点图中未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

16.(8分)为了测定一个“6V,1W”的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现有器材如下:

直流电源

电动势6V

内阻不计

直流电流表A1

量程200mA

内阻约2Ω

直流电流表A2

0~0.6A

内阻约0.5Ω

直流电压表V1

0~3V

内阻约5×103Ω

直流电压表V2

0~15V

内阻约1.5×104Ω

滑线变阻器

电阻值0~15Ω

额定电流1A

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根

测量时要求电灯两端电压从0V开始连续调节,尽量减小误差,测多组数据。

应选择电流表(用序号表示),电压表;在图a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的电路图。

17.(10分)实验室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0~100μA,100Ω)

B.电流表(0~1mA,1kΩ)

C.变阻器(0~300Ω)

D.变阻器(0~800Ω)

E.干电池(1.5V,内阻不计)

F.干电池(9V,内阻不计)

现要安装一只欧姆表,从上述备用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变阻器应选用,电源应选用。

在右上角图b方框中画出欧姆表的电路图并标出红黑表笔。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3分)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深广平静的水面上,如图所示,木块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半。

现在木块正上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木块缓慢下移,直至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

在此过程中

(1)求水增加的机械能。

(2)导出压力F与木块下移的位移x的关系式F=F(x)。

(3)作出F=F(x)的图像,并利用图像求出压力所做的功。

(4)定量说明能量的转化情况。

19.(10分)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2,在其液面下有一可绕O轴匀速转动的平面镜OR,OR的初始位置与液面平行,如图所示。

在液面与平面镜间充满自左向右的平行光线。

若在平面镜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光线射入空气中的时间为2s。

试问:

(1)平面镜由初始位置转过多大角度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

(2)平面镜旋转的角速度多大?

20.(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求:

(1)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2)x取何值时,能使质点m从B运动到C所做的功最少?

最小功为多少?

(3)x取何值时,能使质点m从B运动到C所用力最小?

最小力为多少?

21.(18分)如图所示,在真空区域内,有宽度为L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MN、PQ是磁场的边界,质量为m,带电为-q的粒子,先后两次沿着与MN夹角为θ(0<θ<90°)的方向垂直磁感线射入匀强磁场B中。

第一次,粒子是经电压U1加速后射入磁场,粒子刚好没能从PQ边界射出磁场;第二次粒子是经电压U2加速后射入磁场,粒子刚好垂直PQ射出磁场。

(不计重力影响)求:

(1)为使粒子经电压U2加速射入磁场后沿直线经过磁场,可在磁场区域加一匀强电场,求该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2)加速电压

的值。

五、教学技能(10分)

22.浅谈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中学物理科目]

第一部分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

简答题

【参考答案】

(1)观察、收集、调查、参与、参加、参观、查阅、经历、体验、感受、尝试、交流、讨论、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勇于、敢于、发展、保持、建立、形成、养成、具有、领悟、领会、思考等等;

(2)“活动建议”中的行为动词“查阅”、“制作”、“研究”、“体会”、“设计”等对教师实施教学提出了操作性建议,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体现了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和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思想,体现了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理念。

第二部分物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由图可知,b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较小,因此折射率较小,是红光。

2.B【解析】略

3.B【解析】从u-t图象看出,每个周期的前半周期是正弦图形,其有效值为220V;后半周期电压为零。

根据有效值的定义,

,得U=156V,选B。

4.D【解析】从微观上看,压强取决于分子密度和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A选项中,分子密度的变化未知,而B选项中,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变化未知,故两种情况下都无法判断压强的变化。

在C选项中,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但不知气体的吸热与放热情况,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其内能不一定增加,在D选项中,若两分子作用力为零时,其距离为r0,当其距离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其距离r

【提示】本题涉及了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涉及的知识点虽然较多,但多为基础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C【解析】薄金属筒可以传导热量,水温均匀且恒定,因此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温度保持不变,由于不考虑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空气做功,根据△E=Q+W可推知,气体必须对外界放热。

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概念,考查了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

6.D【解析】略

7.B【解析】略

8.D【解析】错解:

c加速可追上b,错选C。

分析纠错:

因为b、c在同一轨道上运行,故其线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均相等。

又b、c轨道半径大于a的轨道半径,由V=

知,vb=vc

当c加速时,c受到的万有引力Fmv2/r,故它将偏离原轨道做向心运动。

所以无论如何c也追不上b,b也等不到c,故C选项错。

对这一选项,不能用V=

来分析b、c轨道半径的变化情况。

对a卫星,当它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时,在转动一段较短时间内,可近似认为它的轨道半径未变,视为稳定运行,由V=

知,r减小时V逐渐增大,故D选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9.AC【解析】释放的能量大小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ΔE=Δmc2计算。

有的考生不能区分裂变和聚变,得出错误的答案B。

属于容易题。

【提示】本题以“人造太阳”为背景立意命题,考查了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物理

10.BCD【解析】由于不清楚电场线的方向,所以在只知道粒子在a、b间受力情况是不可能判断其带电情况的。

而根据带电粒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判定,在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都应在电场线上并大致向左。

若粒子在电场中从a向b点运动,故在不间断的电场力作用下,动能不断减小,电势能不断增大。

故选项B、C、D正确。

11.AB【解析】感应电动势为E=kπr2,电场方向逆时针,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

在转动一圈过程中对电子用动能定理:

,B正确;由半径公式知,A也正确,答案为AB。

12.B【解析】进气管C端的压强始终是大气压p0,设输液瓶A内的压强为pA,可以得到pA=p0-ρgh,因此pA将随着h的减小而增大。

滴壶B的上液面与进气管C端的高度差不受输液瓶A内液面变化的影响,因此压强不变。

选B。

13.AD【解析】错解:

选BD。

分析纠错:

连续物是指和天体连在一起的物体,其角速度和天体相同,其线速度V与r成正比。

而对卫星来讲,其线速度V=

,即V与r的平方根成反比。

由上面分析可知,连续物线速度V与R成正比;小卫星群与R成反比。

故选A、D。

14.AD【解析】略

三、实验探究题

15.0.84

16.A1;V2图(如左下图所示)

17.B;D;E图(如右上图所示)

四、计算题

18.【解析】

(1)设水的密度为ρ,木块原来浮在水面上时浸在水下的高度为h,依据平衡条件有mg=ρgl2h而m=ρl3/2解得h=l/2因此,当木块移到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水增加的机械能等于将体积为正方体木块一半的“水块”中的水(图1中阴影部分)全部移到水面时水增加的重力势能。

因此水增加的机械能ΔEp水=3mgl/4

(2)由于木块是缓慢移动,故可以认为木块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依题意压力等于木块下移时浮力的增量,于是F=ρgl2x=2mgx/l(0≤x≤l/2)

(3)F=F(x)图像如图所示。

压力F所做的功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即W=mgl/4

(4)在整个过程中,木块减少的机械能为

ΔEp木=mgl/2压力F做功消耗的能量为mgl/4,这两部分能量一起转化为水的机械能ΔEp水=3mgl/4,而W+ΔEp木=ΔEp水,说明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19.【解析】

(1)设临界角为C,则sinC=

,所以C=45°

根据反射定律及几何知识,平面镜转过α1=

=22.5°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

(2)当平面镜转过67.5°时,光线又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空气,所以平面镜转过22.5°~67.5°间光线能进入空气。

平面镜转动的角速度ω=

rad/s

20.【解析】

(1)质点从半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又回到A点,设质点在C点的速度为vC,质点从C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t,在水平方向

x=vct①

竖直方向上2R=

解①②式有

③(2分)

对质点从A到C由动能定理有

(2)要使F力做功最少,确定x的取值,由

知,只要质点在C点速度最小,则功WF就最小,就是物理极值。

若质点恰好能通过C点,其在C点最小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则v=

由③⑤式有

解得x=2R时,

WF最小,最小的功

(3)由④式

而F=

>0,x>0,由极值不等式有:

时,即x=4R时

=8,

最小的力F=mg。

21.【解析】

(1)经电压U2加速后粒子射入磁场,粒子刚好垂直PQ射出磁场,可确定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在PQ边界线的Q点,半径R2与磁场宽L间有

R2=

由R2=

解出v2=

加匀强电场E后粒子在磁场中沿直线射出PQ边界的条件:

Eq=Bqv2

Eq的方向与Bqv2相反。

可得出E=B2qL/mcosθ

E的方向垂直磁场方向,斜向下与磁场边界线夹角为α=90°-θ

如下图所示。

(2)经电压U1加速后粒子射入磁场刚好不能从PQ边界射出磁场,表明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与PQ边界相切,可确定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O的位置,圆半径R1与L的关系有:

L=R1+R1·cosθR1=

由R1=

解出v1=

由于U1q=

U2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