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2635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20403)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由原来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全并而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以及教育管理科学化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它对于教育科学数量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其他公共企事业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献身教育事业高层次管理人员,以及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

该专业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及各种技术,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管理、科研和教学能力。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三、研究方向

A、基础教育管理

B、民族教育法规与政策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2年、毕业论文1年),应修满34学分。

五、课程设置(见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培养由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采用导师指导和系集体培养相结合方式。

培养方法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研究能力培养,采取以课程学习和研究并重,并与案例讨论,自学、社会调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力求使研究生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管理能力。

七、学位论文

鼓励学生尽早介入学位论文,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查阅相关的基本文献,了解当前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选择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内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或能为教育和社会发展、政府决策提供借鉴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开题前应由学生申请,导师负责进行开题报告,报告通过后开始进入正式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应在教育管理研究的某一问题或方法上提出有别于现有学术成果的新见解;在引言或导论部分应对选题相关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学术动态作一文献综述;论文观点鲜明、言之有据、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论文(或经过修改后)应达到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水平。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

编号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姓名及职称

是否

学位课

必修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211201

4

80

3

政法学院

学位课

马列经典选读

0211202

政法学院

第一外国语

0211203

一、二

4

160

4

外语学院

学位课

必选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

0220201

4

80

2

数信学院

基础

理论课

教育研究概论

0240201

2

40

3

王嘉毅教授

教育学原理

0241202

2

40

3

焦瑶光副教授

刘旭东副教授

学位课

教育心理学

0241203

2

40

3

万明钢教授

学位课

教育经济学

0251201

2

60

2

安雪慧讲师

(博士)

学位课

 

 

A

教育管理研究

0251202

3

60

2

金东海副教授

学位课

基础教育

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0251203

3

60

2

景民教授

学位课

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

0251204

2

40

2

金东海副教授

学位课

B

教育管理研究

0251202

2

60

2

金东海副教授

学位课

民族教育研究

0251205

3

60

2

王鉴副教授

学位课

民族教育法规与政策研究

0251206

3

40

2

金东海副教授

学位课

选修课

教育组织行为学

0261207

2

40

2

陈晓云副教授

区域发展规划与教育

0261208

2

40

2

安雪慧讲师

(博士)

SPSS应用

0240204

2

40

2

教学实践

1

总学分

34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教育学原理(参见教育原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教育经济学

课程编号:

0251201

学分:

2

总学时数:

60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

安雪慧

考核方式:

考试(笔试、课程论文)

说明:

(一)《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与方法,使学生深刻了解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及其和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关系,从而发现和研究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对我国政府、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抉择依据。

(二)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1)基础理论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注重选择对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教育经济学内容进行介绍,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当前教育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教育财政、教育融资等。

2)基本方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课程在专题介绍教育投资、教育成本与效益分析、学校资产管理与运营的基本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3)国外经验与国内实际相结合。

课程尽可能地吸收和介绍国外在教育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实践学习。

(三)课程的基础要求:

本课程属于研究生学位课程,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有关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研究思路、方法。

课程侧重让学生掌握教育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概念性介绍,因此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敏锐地发现教育经济管理问题和正确使用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能力、技巧上。

(四)本课程的内容特点:

本课程的应用性很强,因此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尽量结合具体的教育发展和改革问题进行分析,因此,除重视系统讲授讨论外,还应多安排一些具体的个案分析、社会调查等。

教学内容:

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早期西方教育经济学家的观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第二节教育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战后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

二、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第四节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一、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

二、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对象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方法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经济学的价值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经济学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出版成果

三、我国教育经济学面临的课题

第三章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决定教育的规模、结构与速度

三、经济决定教育制度与体制

四、经济决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三、教育对经济管理的作用

四、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中介

一、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合格的劳动力

二、教育是培养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第四节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表现

一、教育的投入与产出

二、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教育投资的负担

第一节教育支出的性质与分类

一、教育支出的性质

二、教育投资的分类

第二节教育投资的负担

一、负担的原则

二、政府的教育投资

三、企业或厂商的教育投资

四、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投资

五、学校的教育投资

第三节教育投资的负担结构

一、国外的负担结构

二、我国的负担结构

第五章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

第一节外部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投资需要量的因素

二、教育投资供给量的因素

第二节外部比例合理的标志

一、度量的指标

二、判断的标志

第三节外部比例确定的方法

一、直接法——供求平衡法

二、间接法

第六章教育投资外部比例分析

第一节全球教育投资水平

一、全球教育投资增长

二、教育投资的国际平均水平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投资分析

一、我国教育投资的增长

二、我国教育投资水平评价

三、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七章教育投资的分配与使用

第一节教育投资在教育中的分配

一、度量分配结构的指标

二、影响分配结构的因素

三、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国家比较

四、我国的教育投资分配结构

第二节教育投资的使用结构

一、使用的分类

二、影响使用结构的因素

三、外国使用结构的分析

四、我国使用结构的分析

第八章教育成本

第一节教育成本及其变动

一、研究教育成本的价值

二、教育成本的分类

三、教育成本变动的趋势

第二节教育成本的核算

一、教育成本核算程序

二、教育成本项目

三、教育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我国教育成本分析

一、级教育生均成本

二、高等教育成本

三、中小学的生均成本

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本

第九章教育效率分析

第一节教育效率的评价

一、教育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二、评价的综合指标

三、评价的单项指标

第二节影响教育效率的因素

一、教育投入的数量与质量

二、教育管理体制

三、学校管理体制

四、学校规模

第三节我国教育效率的分析

一、学校规模效率

二、教育投入要素效率

三、教育质量效率

四、学校教育效率机制

第十章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节计量方法

一、计量的可能性与价值

二、计量的指标和一般方法

第二节西方学者的计量

一、舒尔茨的教育收益率法

二、丹尼森的增长因素分析法

第三节前苏联学者的计量

一、计量的理论依据

二、斯特鲁米林的计量

三、科马洛夫的计量

四、科斯塔年的计量

第四节我国学者的计量

一、总课时法的计量

二、劳动生产率法的计量

三、其他方法的计量

第十一章教育收益与收益率

第一节教育经济效益

一、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

二、教育经济效益特征

第二节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一、个人教育收益率

二、社会教育收益率

三、关于计算收益率的说明

第三节教育收益率的分析

一、外国的教育收益率

二、我国的教育收益率

第十二章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第一节市场经济与教育资源配置

一、教育资源配置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三、教育产品的性质

第二节关于教育市场化

一、关于教育产业化

二、关于教育市场化

第三节教育体制及其改革

一、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二、计划经济下的教育体制

三、市场经济下的教育体制改革

四、办学体制的改革

五、投资体制的改革

六、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七、招生和就业体制的改革

第十三章教育财政体制

第一节教育预算管理体制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

第二节教育经费拨款制度

一、外国的财政拨款制度

二、我国的财政拨款制度

第三节学费及学生资助制度

一、义务教育的学费制度

二、学费分析

三、学生资助制度

第四节其他教育财政制度

一、用于教育的税费制度

二、学校校产和服务收入的规范

三、社会捐赠制度

第十四章教育发展

第一节教育需求与供给

一、教育需求

二、教育供给

第二节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协调发展的涵义与表现

二、非协调发展的表现

三、非协调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教育发展战略与计划

一、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容

二、教育发展战略的依据

三、教育计划的方法

第四节教育发展的形式

一、教育发展的两种形式

二、教育发展中区域不平衡

主要参考书目:

1.靳希斌:

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2.范先佐:

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3.王善迈:

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魏新:

教育财政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赵冬青:

教育与金融、保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6.张春曙:

教育规划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陈国良:

教育财政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8.陈国良:

教育筹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9.蒋鸣和:

教育成本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陈谦余:

学校资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李宝元: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靳希斌:

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课程名称:

教育管理研究

课程编号:

0251202

学分:

2

总学时数:

60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任课教师:

金东海

考核方式:

考试(课程论文、案例讨论)

说明:

教育管理原理是教育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教育管理学科体系的主干学科之一,也是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

教育管理原理主要研究教育管理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原理,旨在使研究生认识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形成科学的教育管理观;掌握教育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方法;了解当代教育管理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探索当前我国教育管理和改革实践中的主要问题;训练并培养其从事教育管理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本学科其他专业课和选修课,从事教育管理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章教育管理概述

第一节教育管理的一般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

二、教育管理的概念与研究范围

第二节研究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教育管理是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教育管理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的管理思想与实残活动

二、工业革命后产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线

三、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

四、人际关系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节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早期的教育管理活动

二、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建立

第三章教育管理系统论

第一节一般系统论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性

三、一般系统论的实质

第二节社会系统论

一、社会系统的概念

二、几种社会系统观

第三节系统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将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系统

二、教育管理是社会系统内的社会过程

三、教育管理与系统分析

第四章教育管理职能论

第一节管理职能概述

一、管理职能的涵义

二、国外管理学者对管理职能的论述

第二节教育管理职能

第五章教育管理计划论

第一节计划职能概述

一、计划概述

二、现代计划方法

第二节教育计划

一、教育计划的涵义

二、教育计划方法

三、影响教育计划制定的因素

第六章教育管理组织论

第一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二、组织的类型和要素

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现代组织理论

第三节学校的教育组织

一、学校组织分析

二、组织理论在学校组织中的应用

三、学校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第七章教育管理决策论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释义

二、决策类型

三、决策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现代决策理论

一、现代决策模式论

二、现代决策风格论

第三节教育组织中的决策

一、决策在教育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组织中的决策内容

三、如何提高教育决策者的决策水平

第八章教育管理激励论

第一节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性质

二、激励的要素和功能

三、激励的过程和类型

第二节现代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教育组织中的激励

一、激励理论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

二、创设良好的激励气氛

第九章教育管理沟通论

第一节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作用

三、沟通的类型

第二节沟通的理论和观点

一、组织理论的沟通观

二、沟通的社会心理理论

三、沟通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理论

四、沟通的风格理论

第三节学校组织与沟通

一、沟通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育管理人员沟通技能的提高

第十章教育管理领导论

第一节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性质

二、领导的功能和类型

三、领导的影响力

第二节国外几种主要的领导理论

一、领导性格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第三节教育组织中的领导

一、教育领导的特性

二、教育领导的类型

主要参考教材:

1.黄志成:

《现代教育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陈孝彬:

《教育管理学》北师大出版社。

3.中央教科所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

4.[美]罗伯特.欧文斯著,孙绵涛等译:

《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中师大出版社。

5.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编号:

0251203

学分:

2

总学时数:

60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任课教师:

景民

考核方式:

考试(课程论文)

说明:

本课程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学位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研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培养学生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课程在方法上要求注重案例的应用,系统讲授与自学、课堂讨论、调查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基础教育特点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第五节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第一节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第二节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国情与基础教育发展

第三节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状况

第四节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研究

第一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实践

第四节问题研究

第四章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研究

第一节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现行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思路

第五章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第一节建国以来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几种模式

第二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提出

第三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

第五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第六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六章基础教育质量、效益评价研究

第一节基础教育质量、效益评价的意义

第二节基础教育质量、效益评价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基础教育质量、效益评价的实践

第四节问题研究

课程名称:

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

课程编号:

0251204

学分:

2

总学时数:

40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任课教师:

金东海

考核方式:

考试(课程论文)

说明:

《教育法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学位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教育法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重点讨论我国教育领域内的法律现象和问题,分析教育政策法规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注重分析我国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加深学生对依法治教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思考。

本课程在方法上要求注重案例、判例的应用,系统讲授与自学、课堂讨论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编基本理论部分

第一章教育政策概述

第一节教育政策

第二节教育政策的制定

第二章教育法规概述

第一节教育法

第二节研究教育法的意义

第三节教育法律规范、关系及体系

第四节教育法制的原则

第三章教育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一节教育法规的制定

第二节教育法的实施

第三节教育法制监督

第四章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

第二编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

第五章我国现行主要教育政策分析

第一节教育方针

第二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第三节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第四节普及义务教育

第五节改革教育体制

第六节多种形式办学

第七节发展高等教育

第八节发展职业教育

第九节发展成人教育

第十节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

第十一节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和残疾人教育

第六章学校的法律地位

第一节学校法律地位概述

第二节学校的设置

第三节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学校管理体制

第七章学校与其他主体的教育法律关系

第一节学校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

第二节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第三节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第八章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学校经费的有关法律问题

第二节与学校财产有关的法律问题

第三节学校事故处理的法律问题

第九章教育法律责任

第一节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教育法律责任主体

第三节《教育法》法律责任的认定

第四节《义务教育法》法律责任的认定

第五节《教师法》法律责任的认定

第十章教育法律救济

第一节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第二节教育申诉制度

第三节教育行政复议

第四节教育行政诉讼

第五节教育行政赔偿

第三编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

第十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第十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张维平主编:

《教育法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1。

2.黄葳等主编:

《教育法学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编:

《学校教育法制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郝维谦等主编:

《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张乐天主编:

《教育法规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课程名称:

民族教育研究

课程编号:

0251205

学分:

2

总学时数:

60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任课教师:

王鉴

考核方式:

考试(课程论文)

说明:

本课程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民族教育政策和法规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学位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民族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研究我国民族教育领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培养学生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课程在方法上要求,系统讲授与自学、课堂讨论、调查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族教育基本理论

第一节民族教育的概念与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

第二节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学科体系

第二章世界民族教育及跨文化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世界各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况

第二节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

第三章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与民族教育

第一节地理环境与民族生态

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

第三节物质生活方式与民族教育

第四节社会组织结构与民族教育

第五节人口迁移与民族教育

第四章文化生态环境与民族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