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91038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docx

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

语文版2019-2020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统考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sāo)   襁褓(qiǎng)   睿智(ruì)  强聒不舍(qiáng)

B.谀词(yú)    田圃(pǔ)      胆怯(què)  心无旁骛(wù)

C.寒噤(jìn)   憧憬(chōng)   刹那(shà)  恪尽职守(kè)

D.承蜩(tiáo)  伫立(zhù)     陨落(yǔn)  舐犊之情(shì)

2.(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林丹的母亲高秀玉和妻子谢杏芳在看台上袖手旁观,为林丹加油助威。

B.无论如何,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都不应该采取断章取义的做法,而应该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科学含义。

C.我在惊悉自己获奖的一瞬,心中的喜悦、兴奋、激动、自豪之情不言而喻。

D.对于《埃及王子》这部无与伦比的史诗级巨作,无论铺陈多少溢美之词也不过分。

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

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D.一些边远山区的教师,在长年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仍辛勤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这种精神实在令人可敬。

4.(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

②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了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③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君权专制的中华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

④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A.②③①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5.(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拟人)

B.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反语)  

C.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比喻)

D.要是你能够让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

——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

(设问)

二、古诗词默写。

(共1题;共11分)

6.(11分)请在横线上默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我爱这土地》中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②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③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新课标第一 网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⑤不应有恨, 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揭示了苦难磨砺使人性情坚韧、能力增长的两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⑧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揭示新生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这一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题;共58分)

7.(19分)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面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C.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4)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

(5)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

8.(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

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

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

我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

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

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真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

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

“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送给你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

“什么?

他笑笑:

“我的作文。

”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2)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3)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4)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

一个                      的愿望。

(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5)本文题为《一个美丽的故事》,你认为美丽体现在哪里,并说说理由。

9.(14分)阅读《老海棠树》,完成下面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

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

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

“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

”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

”她又问。

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

”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

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

“就不说下来帮帮我?

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

”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

“我求过你吗?

这回活儿紧!

”我说:

“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

”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

“你就不能去洗洗菜?

没见我忙不过来吗?

”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

“你上学也这么糊弄?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

“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

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我不敢吭声。

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

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

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

“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

还不懂吗?

我得劳动。

”我说:

“可谁能看见?

”奶奶说:

“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

”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

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

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

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

“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

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

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

“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不耐烦地说:

“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

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

”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

”“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文章讲述了老海棠树下奶奶和“我”的故事,请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季节

老海棠树

奶奶和“我”

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奶奶喊“我”下来帮她洗菜,“我”胡乱一洗

③________

听到奶奶扫院子,“我”赶紧去帮忙,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

④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3)你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的“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10.(3分)几乎每次进餐后,它(蓝图拉毒蛛)都要整理一下仪容。

譬如用前腿上的跗节把触须和上颚里里外外清扫干净。

嗉囊装满后,它(绿色蝈蝈)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上述两段文字均选自《________》,分别描写的是蓝图拉毒蛛和绿色蝈蝈进食后的________,说明了昆虫也同人类一样有着________的良好习惯。

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

11.(5分)作文:

那一刻,我被深深打动了

要求:

①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③写出“我”的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古诗词默写。

(共1题;共11分)

6-1、

三、阅读理解(共3题;共58分)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10-1、

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