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624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docx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

 科目:

教育基本理论

一、概念解释(5’×4)

  1.永恒主义教育2.教育价3.活动中心课程4.德育

 二、简答(10’×3)

  1.什么是教育存在的客观基础?

  2.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3.从教育到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

 三、论述题

  1.怎样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20’)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试从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有关理论、世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趋势结合当今世界特点,谈你对深化教育改革的认识。

(30’)

科目:

教育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5’×4)

  1.文化2.科学主义思潮3.个人本文论4.实验教育学

二、简答(10’×3)

  1.简述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容与影响2.简述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发展功能

  3.简要分析德育过程

 三、论述

  1.结合时代特点论述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20’)

  2.结合时代特点论述贤达教育的基本特征

2002年

 科目:

教育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5’×4)

  1.人本主义心理学2.活动教学模式3.合作教育 4.理性主义

二、简答(10’×3)

  1.简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对德育的影响2.简述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3.分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三、论述(25’×2)

  1.论述教学中的师生关系2.论述科学发展对教育研究的影响

1999年

  科目:

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50’)

 一、概括解释词语:

(2’×5)

  1.容闳2.京师大学堂3.《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4.壬戌学制5.“教学做合一”

 二、简答:

(3’×5)

  1.中国近代初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有哪些主要的教育主?

  2.严复救亡图存的“三育论”容是什么?

  3.“五四”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教育思潮?

  4.鹤琴的“活教育”实验容是什么?

  5.新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特色是什么?

三、论述:

(25’)

  试析贤江教育思想的基本容与对我们现实教育的启发外国教育史(50’)

一、解释概念(3’×4)

  1.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2.实验教育学3.新学校运动4.一般发展理论

二、简答:

(8’×2)

  1.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2.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容

三、论述题

  1.评述日本短期大学的学制、结构和作用(10’)

  2.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意义(12’)

2000年

  专业:

比较教育学

  科目:

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50’)

 一、解释词语(2’×5)

  1.京师同文2.万木草堂3.中华职业教育社4.自修大学5.“全人生指导”

 二、简答(3’×15)

  1.清末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倡学习“西学”,有什么具体主和实际表现?

  2.之洞《劝学篇》基本容是什么?

  3.蔡元培提出制定的民国教育方针基本容是什么?

  4.党领导下的革命老根据地教育基本经验是什么?

  5.行知“生活教育”论基本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25’)

  试述梁启超在关于提高国民文化教育素质方面有哪些教育主?

对当今教育有什么启示?

外国教育史(50’)

 一、词语解释(3’×5)

  1.实验教育2.适应自然原则  4.费里法令5.一般发展理

三、回答问题

  1.简述第斯多惠的教学论主(10’)2.美国单轨制教育的容与意义(13’)

2001年

   科目:

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洋务教育(4’)2.西南联大(3’)3.小先生制(3’)

二、简答(5’×4)

  1.清末教育的腐朽性有那些表现?

2.简述1922年学制的特点

  3.举出几个20-30年代有影响的乡村教育实验5所抗战时期我党培养高级干部的学校

 

三、论述题(20’)

  试述蔡元培整顿大学的具体容,这些改革举措对当今教育有那些启迪?

外国教育史(50’)

 一、简答(6’×5)

  1.“新学校运动2.《确保教育人才法》3.“全人教育的基本容

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5.《国防教育法》

 二、论述(20’)

  述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02年

 科目:

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5’×4)

  1.兼容并包2.精神助产士3.新主义文化运动的教育方针 4.导生制

 二、简答(10’×4)

  1.简述1944年英国的巴特勒法案2.简述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

  3.洋务运动中留学生教育的历史作用 4.简述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

 三、论述题(20’×2)

  1.论述行知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与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2.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与现代意义。

华中师大2003年研究生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

  2、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98年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六艺2、朱卷 3、古文经学4。

著录弟子5、湖教法6、历事制度7、三纲五常 8、精庐精舍9、家学10、官余讲学

三,简答

 

  1、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分几级?

请按级别列出虞、夏、商、周的学校名称。

  2、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系统形成于何时?

请列出唐代的三级学校。

  3、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为哪九等?

如何据此选官?

如何升降?

  4、王充提出了哪四种培养目标?

  5、我国古代积分制产生与什么时候?

如何积分?

  6、书院与理学家有什么关系?

7、颜元的漳南书院分为哪几斋?

  8、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有什么异同?

  9、为什么要召开鹅湖会议?

其影响如何?

  10、晋南北朝出现了哪些新学校?

 四、论述题

  1、评朱熹的读书法。

  2、孟子的德育思想与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99年教育史

 

  一、简答

 

  1、六艺2、有教无类3、古代字书“三、百、个”4、颜元“实学”的具体容

 

  5、书院的教学特点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朱熹读书法8、墨子十大主

9、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意义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二、解释、

 

  1、生活教育2、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3、“四书”“五经”4、新主义教育方针

 

 三、论述。

 

  1、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2、蔡元培自治普通教育的目的和容。

 

  3、《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4、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2000年教育史试题

 二、是非题判断(对打“”,错打“”)

  1、夏朝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2、《吕氏春秋》杂糅了儒、墨、道、法各家的思想,但以儒家思想为主。

  3、西汉太学中传授的儒家经学主要是今文经学。

  4、元朝时期的社学是社会教育机构。

  5、“一身动则一家强”,“一家动则一家强”是王夫之说的。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首先是由之洞提出来的。

  7、清末新教育制度就是指建立新学制。

  8、教会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结束其历史。

三、名词解释。

  1、虚一而静2、《颜氏家训》3、《读书分年日程》

4、洋务教育5、平义教育6、生活教育

 

  四、翻译下面两段文字,并回答:

  1、作者和文献名称是什么?

2、分别分析评价其教育主。

  “君子深造之有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嘉肴,非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非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2001年教育史

三、名词解释

  1、五经2、致良知3、《西学东渐》4、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四、简答

  1、春秋战国时期科学产生的原因与其意义是什么/2、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容。

 五、论述。

  1、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如何评价‘癸卯学制’的性质与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002年中国教育史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六艺2、虚壹而进3、经学4、六学二馆5、湖教法6、私学7、中体西用

 

  8、“癸卯学制”9、教会学校 10、乡村教育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科学教育家?

  2、分析晚清留美幼童的派遣与其历史意义。

  3、简评“五四”时期的平民运动。

三、论述题。

(任选二题)

  1、宋代书院的产生与其教育特点。

  2、试论颜元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

  3、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述评。

 

二、名词解释(6*6=36分)

  有教无类2经学教育3蒙学4洋务学堂5教学学校6民办公助

三、简答(8*5=40分)

  1、简析墨子关于教育目标的基本主

  2、隋唐科举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

  3、王守仁儿童教育观的基本主

  4、严复科学教育观的基本容

  5、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哪些教育上的基本经验

 

  四、论述(22*2=44分)

 

  1、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借鉴作用

 

  2、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容与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西南师大学----教育学真题

 98年教育学题

二、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

  1、教育与教育学2、学制与教育制度3、学科与课程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5、德育、智育、体育

  三、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2、当今世界课程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中,阐明教育对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分析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关系,说明‘教学相长”的规律性。

 

99年教育学题

 

  一、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智育、体育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3、学科、科学与课程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学5、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

  三、简答。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

  2、确定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学说主要有哪几种?

各自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3、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有哪些特点?

  4、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把握当代课程改革的倾向,分析不同课程理论,以改革教学容,提高教学质量。

2000年教育学

二、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学制与教育制度2、德育与美育3、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

 4、学科、科学与课程5、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三、简答。

  1、如何理解当前教育改革中由“教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作”转变到“教育是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的意义。

  2、确定教育目的(教育出发点)不同理论学说的主要观点。

  3、当代课程理论主要流派的各自主的要点有哪些?

  4、德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主要是什么?

四、论述题

  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规律,以与学校教育主导和限定人的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2001年教育学

 

 一、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智育、体育2、义务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3、美育与艺术教育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5、学科与课程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和教育主导人的发展的理由。

  2、阐明当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几种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和发达国家在教学容改革方面的总的趋向。

 

 2002年教育学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2、教师3、班级4、教学过程5、教育制度

  二、评论与论述

  1、“一个教育者应该认识到人生生命历程的教育学意义,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与非连续性的辨证过程。

  2、“教育是科学,它具有客观性,严密性和逻辑性,任何温情脉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似的教育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当前在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不是“个人”的东西多了,而是“个人”的东西太少了,虚假的社会性销蚀了人的个性。

  4、“动物界没有教育。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有自己的特殊性。

 

2003年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简答(每个10分,六选五)

  1、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区别2、思想品德的基本构成

  3、教育制度的阶级性 4、社会化的基本容

  5、学分的意义6、学位的等级性(参考书无表述。

综合能力测试题)

二、论述题目(每个25分,五选四)

  1、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教育的基本要素与其关系

  3、教育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4、教育容的思想性与科学性5、论述“教育先行”

  一。

简答(10*5)

  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2教育的要素与其相互关系。

  3教师的职业品质。

4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

5学校管理的主要步骤。

 二。

论述(25*2)

  1结合教育的基本特征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2结合现实谈谈在基础教育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