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528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例尺的意义69095.docx

比例尺的意义69095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比例尺的意义

课时

1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3.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注意过教练指挥比赛的情况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练利用球场平面图指挥比赛的场景。

师:

你有什么发现

生:

教练员在纸上边画边指挥比赛。

师:

咱们一块看看球队训练吧!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师:

怎样画这个足球场平面图呢

二.探索新知

1.教师介绍足球场是长方形,长是95米,宽是60米。

师:

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画一个足球场平面图,要求:

(1)不能走样

(2)说明画法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

2.展示作品,汇报画法

师: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画的足球场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

同学可以给予评价,从“大小”与“形状”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师:

为什么有的画得像,有的画得不像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1:

随意画的就不像。

生2:

长与宽缩小的倍数相同就像,不同就不像。

小结:

为使球场平面图花画的规范,我们可分别把足球场的长宽各缩小到原来的1/1000,也就是用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长,用6厘米表示足球场的宽。

(板书画图)

师:

实际的95米画到图上为厘米,实际的60米画到图上为6厘米,你知道图上的长和宽与实际的长和宽的比各是多少(提醒最简整数比)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生:

9500=1:

1000

6:

6000=1:

1000

师:

你有什么发现

生:

它们的比是1:

1000 

3.领悟新知:

比例尺的意义

师:

我们把足球场实际的长95米,宽60米叫做它的“实际距离”,缩小后图中的长厘米和宽6厘米叫做“图上距离”,1:

1000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师: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什么关系

(生答师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

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在一幅图中比例尺是一定的。

师:

这幅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生: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0厘米。

 

4.认识不同的比例尺特点及其相互改写

师:

关于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看书P45自学上面的内容。

师:

通过看书,你有什么收获

生:

知道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师:

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生1:

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生2:

数值比例尺的前项是1.

生3:

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师:

你能说出书上这个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吗同位互相说说。

生: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米。

师:

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师:

你是怎样写的

生回报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1)1:

10

(2)10米=1000厘米1:

1000

学生分析比较

师:

改写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三..巩固应用

1.想一想说一说自主练习的第1题,先弄清楚图中是什么类型的比例尺再解释意义,小组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自主练习第2题,填写前注意事项:

①把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厘米。

②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③强调比例尺前项化简成1。

④正确填写。

四.全课总结

师:

这节课那些收获你对那部分感兴趣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

课后记: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历实际需要,操作研究,相互交流,认识升华的过程,从而体会了“比例尺”这一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比例尺的意义

课时

2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填一填

1千米=()米1分米=()厘米1米=()分米1米=()毫米36米=()厘米

【设计意图】

求比例尺知识离不开长度单位间的转换,因此开课时把旧知识进行复习,有利于对比例尺练习题的难度降低,提高正确率。

二.算一算

师:

你能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比例尺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1.补充练习(课件出示)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的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思考:

(小组讨论汇报)

(1)题目提供了哪些信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什么叫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3)求解过程中应注意什么(①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②比例尺的前后项的长度单位要化成同级单位。

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成“1”,如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师板书:

120千米=厘米

2:

0=1:

6000000

答: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6000000。

2.完成自主练习3题

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缺少的条件,补充完整后,再解答,要求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师:

题目中缺少了哪个条件(图上距离4厘米)

生:

汇报解题过程。

三.化一化

1.自主练习第4题

此题是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互化题目。

左图:

是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右图:

是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师:

线段比例尺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以米或千米为单位的。

仔细观察左图要把数值比例尺的后项的单位改写成米(2000厘米=20米)

数值比例尺的实际距离通常是用厘米做单位(30米=3000厘米)

右图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多少(1:

3000)

四.欣赏美丽的祖图

课前收集你喜爱的城市图片及资料,介绍这个城市最吸引你的地方,再通过地图找到其位置。

看看能否计算出它与青岛的距离,激发学生对信息窗2知识的兴趣。

【设计意图】

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外知识。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

课后记:

课堂中让学生经历了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每处知识都放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来进行。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求实际距离

课时

1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师提问: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让学生举例,并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3.说明:

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

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

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2、师:

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

生可能会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师:

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师:

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生:

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解法如下:

解:

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

4/x=1/8000000

X=

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小时)

师:

还有不同解法吗

可能会有学生这样解答:

4×8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小时)

师: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

我们是这样想的:

根据比例尺“1:

8000000”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师:

哪个小组还愿意说一说

生:

4÷1/8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小时)

师:

“4÷1/8000000”求出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

“4÷1/800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

我们组是这样想的:

因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相当于比值。

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4、师:

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喜欢哪种解法。

为什么在设未知数x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所用的单位不同,注意应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改写成千米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师: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这道题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解题思路,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

四、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求实际距离

课后记: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大家交流,发挥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和灵感,将学生的学习、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层次。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求实际距离

课时

2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继续练习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情导入

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比一比看谁的知识掌握的最扎实好吗

【设计意图:

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1、填空。

⑴()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⑵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⑶比例尺是,它表示地面实际距离是图上的()。

⑷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⑸060120180240300千米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2、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是1:

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长上厘米,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实际长是多少千米

4、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5、自主练习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6、自主练习第4题

三、全课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课后记:

通过提高性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结合实际灵活应用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课时

1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出示足球场地图)这是一个足球比赛场地,谁能对它作以介绍

学生交流

师总结:

足球比赛场地是长方形的,两条较长的边界线是边线,另两条较短的线是底线,比赛场地被中线划分为两个半场。

左、右半场是经观众来定位

的,左、右边线是以场上进攻队员来定位的。

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雏鹰队在足球场上的精彩回放。

(出示情境图中的文字介绍)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提出问题:

你能在上图中标出10号队员的起脚位置吗

(二)解决问题

1、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

大家先想一想,10号队员起脚的大体位置在哪里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师:

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10号队员起脚的准确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要想在图上标出10号队员的起脚位置,就要先算出10号队员距底线10米,右边线25米在图上的距离,然后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10号队员在图上起脚的具体位置

2、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1)学生尝试做

(2)班内交流,交流时,具体向学生讲明:

A、求10米、25米的图上距离,要用两个方程,由于这两个方程在同一个问题里,不同的未知数应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可以分别用x、y表示两个图上距离。

B、这里要求的图上距离是厘米数,而已知实际距离是米数,可以设10号队员距底线的图上距离是x厘米;设10号队员距右边线的图上距离是y厘米。

列方程时,也要统一成厘米数进行求解。

(3)学生根据交流情况,自行改正、完善

3、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起脚的位置

自行标出——班内交流

结合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标注位置后介绍理由。

(三)学生交流:

如何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可以用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三、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1、学生自行计算并在图上标出4号队员的起脚位置。

2、自主练习第1题

(1)组内交流思路

(2)自行解答(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处理情况)

(3)班内交流

(4)自行改正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尊重学生的思维特性,激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法解答,并在方法运用上不做统一要求,但目标是一致的——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制图,并让学生共享思维的成果,培养学生思维角度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课时

2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谈话引入,回顾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二题

第一问:

引导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第二问:

引导学生先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然后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思考:

还有其他方法吗

第三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方法。

2、自主练习第三题:

先引导学生回忆,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关系式,然后放手让学生完成。

3、自主练习第四题:

讨论:

怎样求出实际面积

交流解题思路后总结方法,先测出图上卧室的长和宽,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实际面积

三、拓展训练灵活运用

1、补充题:

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6厘米,如果把它改画在比例尺为1:

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应画多长

2、自主练习第五题

这是一道综合运用比例尺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选做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找到解题思路后再解题。

四、课时小结

五、作业:

根据所学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自行设计自己卧室的平面图。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相关链接——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时

1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甲圆的半径是2厘米,乙圆的直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直径比是(    ),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2.如图所示,甲和乙是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甲和乙两幅图中的阴影面积的比是(  )︰(  )。

二、对比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演示:

呈现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师:

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这就要涉及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平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课题)

三、联系实际、形成概念

1、师:

组织学生讨论:

“把下面的长方形和三角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为2:

1”是什么意思怎样放大才能符合这个要求让学生试着在方格纸上放大长方形。

2、课件出示两幅图片的长和宽。

(原来长方形画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放大后长方形画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

师:

观察、比较放大后的长方形和原长方形,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放大的方法。

师:

放大后图片的长是多少原来图片呢我们把这两条边叫做对应边。

放大后图片和原来图片对应的长有什么关系(放大后的长是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和原来的长的比是2:

1)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按2:

1的比放大。

放大后的图片和原来图片对应的宽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放大后的宽是原来的2倍,放大后宽和原来宽的比是2:

1,把宽按2:

1的比放大。

教师小结:

(课件同时出现长度和宽度)把长方形画的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和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多少(2:

1)这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

1的比放大。

3、师:

如果反过来,把第二幅图变化成第一幅图,对应的长发生了什么变化宽呢缩小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多少我们就说把第二幅图按1:

2的比缩小。

对应的长和宽是原来图形的几分之几呢

4、三角形的放大问题参照长方形的方法进行。

师: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按2:

1的比放大这个三角形,会画吗

学生在书上画出按指定的比放大三角形。

学生结合自己画出的图形说说怎样画的。

(课件演示)

教师:

量一量,对应的斜边也是按2:

1的比放大的吗

教师小结:

按2:

1的比放大这个三角形时,把它的两条直角边按2:

1的比放大,对应的斜边也跟着放大2倍。

【设计意图】把三角形、正方形放大和缩小,进一步巩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概念。

画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应按规定的比,先画出放大后图形的两条直角边,再画出斜边围成三角形。

让学生量一量三角形的斜边,算一算是不是原来的2倍,再次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时所有对应边的长度比都是相同的。

5、“试一试”是学习把图形按一定比缩小的知识。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参照把图形放大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交流。

交流时,重点关注数据及画图的方法,发现问题,要有针对性指导、纠正。

四、运用概念,动手操作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按1:

2的比把下面图形缩小,你会画吗

说说怎样画的。

教师小结:

缩小图形时,所有对应边的长度都按相同的比缩小。

【设计意图】第1题是巩固将图形按比缩小的题目。

练习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步骤后再画图。

对于三角形,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对于长方形,可引导先确定原图形的长与宽,再根据比算出缩小后的长与宽,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去画。

可从外向内画,也可从内向外化,注意确定两个长方形相对位置。

2、练习第

(1)小题时,应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确定好方法,再画图。

练习第

(2)小题时,完全可以由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第2题是综合巩固将图形按比放大和缩小的题目。

具体画图时,要提醒学生考虑最佳的画图步骤。

如果有的学生选择别的画图方法,只要能画正确也要给予肯定。

但最后,应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找到较好的方法。

五、自主评价,总结提升

今天咱们学习了利用网格或格点图可将一个图形按照一定比放大或缩小,怎样放大或缩小一个图形呢

 

板书设计:

课后记:

设计了“观察具体现象—提取本质特征—揭示概念—概念延伸与完善”的教学线索。

首先,呈现电脑上放大长方形画面的情境,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图形的放大上,初步感知图形放大是整体性的变化。

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课题名称

我学会了吗

课时

1

拟授课时间

主备老师

王玉珍

教学目标

1.通过平面图中所展示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通过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将现实问题与数学问题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