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665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及单位

项目名称:

县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

项目地点:

县老县镇

编制单位:

陕西省华瑞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单位:

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则》;

3.《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

4.《县城总体规划》(1999--2020);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6.《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工业专项规划》;

7.《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国土资源利用专项规划》;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91);

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程》,(GB50318—2000年);

10.《县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编制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资源、能源、土地、环境、生态、人口容量等方面为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留有充足的余地;

2.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原则。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工业园区的建设带动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3.坚持合理布局原则。

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开发经营的综合效益。

在合理用地的前提下,重视节约用地;

4.坚持突出特色原则。

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现代化新材料工业园区,以良好的景观环境,增强园区的持续竞争力,吸引各地企业的投资;

5.坚持整体规划原则。

新材料工业园区是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新材料工业园区作为县老县镇城镇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周边其它片区进行统一考虑研究,避免孤立研究带来问题;

6.坚持弹性原则。

规划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及未来的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园区长远发展的可能,对未来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与实力大小都能较好适应,既不造成投资浪费,又能保证整体功能结构的完整性;

7.坚持优化、完善、健全原则。

建立各项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用地集中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园区,塑造既能创造产业规模经济与效益,又富于生活气息的生机蓬勃的新型工业园区。

8.坚持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布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建设。

9.坚持统筹兼顾,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

新材料工业园区建设既要突出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活力,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和带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项目区概况

县老县镇新材料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1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

自老县镇凤桥村沿河谷辖凤桥、马安山、太山庙、七里沟、老县、铺子6个行政村。

一期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总投资37亿元,建设年限5年。

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07平方公里,占一期规划面积的67%。

实际建成面积0.65平方公里,总投资15.2亿元,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89亿元。

投资强度达每亩156万元。

园区现有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个,预计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上缴利税3000万元,以水泥建材、矿产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服务为主的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

用地呈缓坡状,南北两侧为中低山地,中为河滩地,老县河自东向西横贯其中。

气候特征: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

平均气压967.3hPa,平均蒸发量1456.8mm,平均相对湿度73%。

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85天。

风向和风速:

区域内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出现频率为16%,静风频率为31%。

平均风速为1.4m/S。

降雨量:

平均降水量869.1mm。

年日照时数:

平均年日照时数1761.3h。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工业园区的作用

新材料工业园区是工业高度聚集的特定地区,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

2.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提供载体;

3.有利于招商引资,为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提供融资平台;

4.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尽可能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5.有利于推进企业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6.有利于全面带动服务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充分扩大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二)建设县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的必要性

1.新材料工业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把培育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作为重要的战略加以实施。

在安康市的经济发展中,以“药、水、游”培育“一体两翼”经济区战略将发挥重要作用,而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正好可以为发展新材料工业产业集群需要而集聚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创业环境。

新材料工业园区建设,是构筑承接外引内联企业的平台,是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充分发挥开发区(园区)先导、示范、辐射作用,实行开发区(园区)与县域联动发展模式。

围绕重点新材料产业,扩大招商引资,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建设特色新材料工业集聚区,拓展发展空间,形成集群化发展,建立具有特色的新材料开发区(园区),成为工业经济重要的新的增长点。

2.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县的重要新材料支柱产业,发展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可以说经济增长速度快在工业,慢也在工业,与发达县区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工业。

按照安康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己成为安康重要的工业发展区域。

在未来发展中,将承担着建设县域新型工业集中区,改变县域工业薄弱状况;促进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带动周围乡镇高度发展的重任。

以产业化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龙头,建设工业园区,是调整、提升传统产业结构、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发展的必要方法;也是吸引新兴产业走向产业集群,促进区内企业互相协作和沟通的关键途径。

3.新材料工业园区建设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

县地处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地,境内资源丰富,青山葱茏,“女娲故里,休闲家园”是县闪亮的名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着力构建“绿色农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体系,全力打造“陕西最美丽的乡村”。

矿产、农产品、畜牧业、农副产品、中药材、茶叶需要科学有序的开大发利用。

第二章宏观背景分析及需求预测

一、宏观背景分析

(一)世纪经济格局的变化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西部地区共包括12个省市区:

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地区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在中国西部开发地区,乃至全国占有较大比例。

在这整个地域中成都、重庆和西安等城市是重要的核心城市,陕西省是西北地区的龙头大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强中西部区域合作,是加快安康市开放与开发的重大战略措施。

(二)陕西省实施壮大工业战略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郑重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我国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世纪我省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牢固树立工业强省的意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陕西省切实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合理地布局全省重点产业,推进重点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工业在促进我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尽快形成工业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发展。

二、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工业产品对外贸易的巨大成长是伴随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而实现的。

20年来,工业产品中初级产品在我国工业产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及制成品的比重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己成为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加速我国工业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增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空间,将拉动我国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转型,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必然加大对电子信息、通信、软件、医药、新材料等产品的需求,使国内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出来,也为工业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的迅速建设发展,未来县老县镇的人口将达到4万人,这也将形成一个巨大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费市场。

同时随着安康市、县新材料工业产业的外迁,未来的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品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老县地区的新材料工业生产。

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据保守估算,现今世界上各种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已超过4000多亿元,由新材料研究产生的新技术和由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则有着更大的市场。

在近日召开的“2007博鳌·国际化工新材料论坛”上获悉,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未来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将呈快速健康发展走势。

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应该通过业界广泛交流合作,在开放中发展新材料产业。

据悉,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新材料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拥有自主窗体底端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还不够多,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新材料的工程应用开发滞后,成果转化率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材料的合成与加工装备落后,资源和窗体底端能源利用率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矿物原料比发达国家高2~4倍,二次资源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发达水平的1/4~1/3,废弃资源的回收技术和水平低,环境问题突出等。

复合材料工业的落后,影响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一些特殊钢研发生产落后,影响了LNG运输船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关注和优先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材料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石,没有材料作为基础,产业发展就犹如空中楼阁,特别是在金属材料消耗与日俱增,一些金属矿产资源逐渐趋于枯竭的状况下,发展人工合成的新材料产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争夺高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种类中,均把新材料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来优先发展。

从材料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传统材料方面的差距大,但在发展新材料方面,也有很多的机遇。

三、项目优劣分析

(一)资源优势

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水秀丽,主导产业为蚕桑、畜牧、医药、茶叶。

1、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矿产资源:

主要有重晶石、铅锌、石煤、硫铁矿、铜、钒、钛磁铁、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金红石、砂金等。

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2627平方公里,辖9镇3乡,总人口23万人。

6.8平方公里园区内有5000余亩相对廉价的土地可供开发。

2.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国家、省、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加快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3.区位优势

县地处北纬31度37分至32度39分、东经109度至109度33分之间,东邻湖北竹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