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831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docx

甲醇裂解制氢装置设备安装方案

中原石化蒸汽系统优化及锅炉改造项目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濮阳市中原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01月20日

 

1、概述03

2、编制依据03

3、安装施工程序03

4、施工准备04

5、设备安装06

6、设备找平找正08

7、设备垫铁隐蔽11

8、设备安装的其它事项11

9、设备试压11

10、质量保证措施12

11、质量控制点13

12、主要施工机具及技措用料14

13、人力需求计划14

14、JHA分析18

 

1、概述

蒸汽系统优化及锅炉改造项目是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增80T/H燃气锅炉项目,我单位承建部分为配套工程,其中设备安装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两台除氧器补给水泵:

E-GA914F/G,一台内置式除氧器卧式设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科学的组织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本施工方案覆盖的范围为静设备和动设备(泵)的验收、安装等工程内容。

设备基本类型分类情况见表。

设备类别

设备规格

设备数量

备注

卧式

12.2M*3.7M

1台

23.3t

补给水泵

2台

2、编制依据

2.1SEI设计的施工图纸

2.2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

2.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2.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2.5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SH3043-2003

2.6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2011

2.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2010

3、安装施工程序

3.1静设备安装程序见下图

施工准备

设备出库检验

基础验收

设备试压

垫铁安装

设备安装

设备找正

二次灌浆

梯子平台安装

设备绝热防腐

设备清理封闭

交工验收

内件/填料安装

 

静设备安装程序

3.2动设备(机泵)安装程序

开箱检验

基础验收

就位初找正

地脚螺栓灌浆

开箱检验

基础验收

就位、初找正

地脚螺栓灌浆

精找正

基础二次灌浆

管线(风道)配置

管道应力消除

联轴器找正

 

动设备安装程序

4、施工准备

4.1施工人员应熟悉设备安装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制造装配图及零部件图、设备安装说明文件、专用工具使用说明书和施工方案有关技术文件资料。

4.2预先准备好安装设备所用的手段用料、辅助材料、工机具、车辆等,测量及检查工具必须按期校验合格。

4.3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使作业人员对工程的情况、施工的程序和要求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掌握对本工程设备安装的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

4.4施工场地的准备:

熟悉施工现场,对暂时不能安装的设备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并做必要的处理。

4.5基础交接验收及处理

4.5.1基础中间交接及验收

4.5.1.1本工程的业主要求所有工序中间交接为A级控制点,因此设备基础施工专业在工序交接前联系、组织四方共同对基础进行验收检查。

4.5.1.2进行基础验收时,基础施工方需提供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和基础测量报告,每台设备基础上应明显标出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标记,设计要求做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

4.5.1.3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4.5.1.4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应无损坏、锈蚀,并且涂上油脂并加套筒保护;

4.5.1.5基础表面不得有油垢和疏松层,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周围土方应回填、夯实、平整;

4.5.1.6卧式设备基础滑动端的预埋板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挂渣、飞溅和油污;

4.5.1.7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见表4-1

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表4-1

序号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基础纵、横中心线坐标位置

±2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0

-20

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20

-20

+20

4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每米)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全长)

5

10

5

预埋地脚螺栓顶端标高

+20

0

6

预埋地脚螺栓中心距

±2

7

预留地脚螺栓孔的中心位置

±10

8

预留地脚螺栓孔的深度

+20

-0

9

预留地脚螺栓孔孔壁的垂直度(全深)

10

10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的标高

+20

0

11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的中心位置

±5

12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的水平度

≤2mm/m

4.5.2基础处理

4.5.2.1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4.5.2.2设备安装前需灌浆的基础表面应凿成麻面,麻面深度不少于10mm,密度为每平

方分米5个点;

4.5.2.3垫铁放置处周边50mm范围内基础表面需铲凿平整,以保证垫铁与基础接触良好,铲平部位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

4.6设备开箱检验

4.6.1设备供货方需提供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技术特性表等技术文件。

4.6.2设备开箱检验时,由施工单位供应部及施工班组,设计单位和业主工程部及供应处检验人员共同开箱检验,重要设备务必要按业主A控制要求进行控制,同时必须有业主生产部的专业工程师参加。

根据装箱单和施工图清点验收以下内容:

①核对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②对设备及零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根据设备装配图核对设备的主要几何尺寸、管口规格、管口方位;特别是地脚螺栓孔的距离、位置,设备自带的配对法兰、螺栓、垫片,预焊件的数量和位置;

③检查随机资料和专用工具是否齐全;

④检查表面损伤、变形和锈蚀情况,密封面应光洁无污、无机械损伤、径向划痕、锈蚀等缺陷。

4.6.3发现设备、零部件有损坏或质量缺陷,或者有缺件情况,应做好记录,由建设单位及时协调解决。

4.6.4对清点检查后的设备、零部件全部存放在供应部仓库,并分类挂牌标识,标识牌上注明规格型号数量和设备位号,小型部件要放置于室内,妥善保管,以防损坏、丢失。

4.6.5设备检验完毕,填写设备移交清点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4.7设备安装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①安装前应根据业主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待定);

②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或设备生产厂家在设备上标识的羊冲眼划定安装基准线;

③在吊装设备前检查吊装点处有无妨碍吊装东西,如有则必须进行处理;

④有内件装配要求的设备,在安装前要检查设备内壁的基准圆周线是否与设备轴线相垂直;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设备附属钢结构、防腐绝热层、管道等安装上。

4.8设备运输及保管

4.8.1设备应尽量一次运到合适位置,以避免二次倒运,应加强设备安全保护意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4.8.2设备的存放,特别是在装置区内,设备方向、方位及进场次序必须协调统一安排,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或技术员的要求。

4.8.3到货设备存放,应下垫道木并垫平垫稳,防止设备变形和受潮。

4.8.4到货设备上盖下垫,管口封闭。

4.8.5易丢失损坏的设备配件应着重保护或收走,较长时间不能安装的设备管口应涂抹黄油。

5、设备安装

5.1设备垫铁制作

设备垫铁采用普通碳素钢钢板切割、刨削制作,垫铁的规格尺寸根据有关规范选用并进行校核。

垫铁切割可采用气割或机械切割,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需要用砂轮机将毛边或飞溅物打磨干净。

5.2垫铁设置

设备吊装前布置适当的垫铁组,垫铁组顶标高为设备安装标高;

(Q1+Q2)×104

nR

A≥K

每1组垫铁的最小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近似计算;

式中A——每一组垫铁的面积(mm2);

K——安全系数,取2.3;

Q1——设备及附件等重量(N);

Q2——地脚螺栓拧紧所施加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

n——垫铁组数;

R——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可取混凝土设计强度(MPa)。

5.2.2设备吊装前,钳工应事先按规范要求布置垫铁,并在设备上标注好管口方位。

5.2.3垫铁放置时应检查表面平整状况,其表面应无油污。

每个地脚螺栓旁至少放置一组垫铁,垫铁组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相邻两组垫铁间距不宜大于500mm,有加强筋的设备底座垫铁应垫在加强筋下面。

5.2.4垫铁上平面的水平度偏差为2mm/m。

5.2.5每组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并且不宜用薄的平垫铁;放置垫铁时最厚的放置于垫铁组下面,最薄的放在垫铁组中间。

垫铁组高度:

中小型设备一般为30~60mm,大型设备一般为50~100mm。

垫铁加设位置

500

加强筋

垫铁组最多4片

L

垫铁组搭接长度

≥3/4L

5.2.6斜垫铁必须成对相向使用,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的3/4,偏斜角度不超过3°,斜垫铁下应有平垫铁。

 

5.2.7设备调整完后,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2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

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

5.2.8每组垫铁中的各块垫铁应接触良好,设备、垫铁安装调整完毕,用0.25kg手锤对垫铁组逐组敲击听声检查,应坚实无松动。

经共检合格后,每组垫铁的各块垫铁间相互焊牢。

5.2.9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找平后,垫铁均应与结构焊牢。

5.3设备垫铁设置完毕后,设备即可安装。

小型设备用60t或25t吊车吊装,吊装前用设备的主要管口方位定位,并标示在设备醒目处。

5.4预留孔地脚螺栓的安装

5.4.1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应清除干净,但螺纹外露部分应涂油脂或用塑料布保护。

5.4.2地脚螺栓安装时其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螺栓长度的5/1000,地脚螺栓与孔壁的距离不得小于20mm,地脚螺栓底部与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m。

5.5机泵就位

5.5.1按位号将两台给扑水泵吊运到基础附近,经开箱检验确认无问题后,用吊车或倒链等吊装机具将设备按正确方位就位,用临时垫铁将设备垫稳。

在就位前将基础上、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污物清理干净。

5.5.2在吊装机器时,钳工应在场并向吊装人员指明正确的吊装点,不得以电机的吊装耳或法兰作为整个机器的吊装点;

5.5.3吊装用的钢丝绳必须有足够的适合长度,以免吊装时损坏油杯等易损部件;

5.5.4地脚螺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在就位前穿在底座上;穿地脚螺栓前清除光杆部分的油污或氧化铁,螺纹部分涂抹适量二硫化钼。

5.5.5机器就位后,及时查看易损件和开口,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保护,如开口处用盲板或胶带封住,可拆的易损件或易丢失件,比如压力表、温度表、阀门等,拆下放到库内妥善保存,并对进口封闭好,同时做好相应标记。

对于不能拆卸的易损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

6、设备找平找正

设备找正和找平应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中心标记、水平标记、标高标记)对应设备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基准规定如下:

设备支座的底面作为安装标高的基准;

卧式设备两侧水平方位线作为水平度的测量基准;

卧式设备标高找正

钢直尺

水平尺

图-5

卧式设备的标高找正使用水平尺、直尺进行测量,施工时调整垫铁组的高度:

 

 

卧式设备的找平使用水平仪或U型水平管进行测量,施工时调整垫铁组的高度:

A

B

C

D

卧式设备找平

U型水平管

图-6

 

6.2设备找正、找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找平、找正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

6.2.2设备的找平找正应根据要求用垫铁进行调整,不得用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行调整。

6.2.3基础为预留螺栓孔时,先进行设备的初步找正找平工作,然后进行预留孔灌浆,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设备的最终找正找平和紧固地脚螺栓工作。

6.2.4

6.2.5设计对卧式设备有坡度要求时执行设计规定,无要求时设备坡向其排泄方向。

高温或低温设备,位置偏差宜偏向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方向。

6.2.6在工作温度下产生膨胀或收缩的卧式设备,其支座一般分为滑动端和固定端,滑动端设置在预埋垫板上,设备就位后其滑动侧地脚螺栓应先拧紧,在设备安装和管线连接完成后,再松动螺母留下0.5~1mm的间隙,然后将锁紧螺母再次紧固,并保持这一间隙。

滑动支座的滑动面应进行清理,并涂上润滑剂。

6.3设备安装允许偏差见表6-1

设备安装允许偏差表6-1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一般设备

与机械设备连接设备

立式

卧式

立式

卧式

中心线

位置

D≤2000,±5

D>2000,±10

±5

±3

±3

标高

±5

±5

相对标高±3

相对标高±3

水平度

轴向L/1000

径向2D/1000

轴向0.6L/1000

径向D/1000

垂直度

h/1000

但不超过30

h/1000

方位

沿底座环

圆周测量

D≤2000,10

D>2000,15

换热设备5

沿底座环圆周测量5

注:

L-卧式设备两支座间距离;D-设备外径;h-立式设备两端测点距离。

6.4对于互相关联的设备安装上后应及时安装相互间的连接管道,通过连接管道的垂直度对设备进行对中。

6.5在机器联轴节处架设百分表,检查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应平行且同心,两法兰的距离以能放入垫片的最小距离为宜。

全部螺栓能顺利穿入,逐条、对称把紧连接螺栓。

此过程中,转速大于6000r/min时,百分表变化不超过0.02mm,转速不大于6000r/min的机器,变化不大于0.05mm,否则需对管道重新调整。

6.6与机器连接法兰的平行度、同心度允许偏差见下表:

机器转速Vr(r/min)

平行度(mm)

同轴度(mm)

Vr<3000

≤D/1000

全部螺栓顺利穿入

3000<Vr≤6000

≤0.15

≤0.50

Vr≥6000

≤0.10

≤0.20

D为法兰外径

6.7法兰间距以自由状态下能够顺利插入垫片为宜。

6.8设备联轴节同心度对中。

6.8.1同心度对中分初对中及精对中,在精找正后进行初对中,检查机器是否有对中余量。

精对中在试车前进行。

6.8.2采用双表找正:

将找正架固定在电机联轴器上,在泵(风机、压缩机)端联轴器上分别架设径向及轴向百分表。

6.8.3同步转动两联轴器数周,检查表架固定是否牢固,百分表指针是否准确无误。

6.8.4将百分表转至联轴器上方垂直位置为0º,调整两块表读数为0,然后将两半联轴器同步、依次旋转到90º,180º,270º,360º四个位置,分别将测得的数值记录。

6.8.5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联轴器对中,直到联轴器径向位移及轴向倾斜不超过设备说明书的允许值为合格。

6.9在结构下的机泵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砸坏。

6.10应定期检查封闭好的敞口部位是否依然封的很好。

7、设备垫铁隐蔽

7.1设备垫铁隐蔽应在以下工作完成后进行:

——设备安装精度经检查合格,地脚螺栓均已上紧;

——各层垫铁间焊接牢固;

——隐蔽工程记录完备;

——共检合格,签字手续齐全。

7.2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工作由安装单位和建筑单位配合完成,具体要求如下:

——灌浆处用水清洗干净并润透后方可进行灌浆;

——一台设备的灌浆工作必须一次完成,不得分次浇灌;

——灌浆料采用标号较基础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

——进行螺栓孔灌浆时,安装单位钳工应检查不得使螺栓歪斜或影响设备安装精度;二次灌浆时,灌浆层外表面应平整美观,上表面略有向外的坡度,高度略低于设备支座外缘上表面。

8、设备安装的其它事项

8.1设备平台、梯子、栏杆的现场制作,应按设计图纸及《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的规定进行。

8.2在设备到货后,将设备呈卧式垫至一定高度,根据吊装施工方案的要求,在地面将设备附属钢结构的悬臂梁、三角架、平台、梯子等安装到设备上,随设备整体吊装。

设备安装就位后,及时将平台补充完整,将梯子、扶手、栏杆安装齐全。

8.3设备上的附属结构,不能直接与设备本体焊接,需要加垫板过渡。

垫板的材质、规格、数量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对整体热处理的设备,严禁在设备本体上焊接或引弧。

9、设备试压

本次项目需要试压的设备只有除氧器卧式设备,设计参数为:

设计压力-0.1~0.61MPa,设计温度250℃,容积78m³,水压试验压力为0.9MPa。

液压试验一般应在设备保温之前进行;

用水作为试压介质时,应采用洁净水。

对奥氏体不锈钢制设备或用奥氏体不锈钢做衬里的设备用水进行试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氯离子腐蚀;否则,应限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

试验温度应低于液体沸点温度,对新钢种的试验温度应高于材料脆性转变温度,具体温度值按设计图样规定;

采用石油蒸馏产品进行液压试验,试验温度应低于石油产品闪点;

碳素钢、16MnR钢制设备液压试验时,温度不得低于5℃。

其他低合金钢制设备(不包括低温设备)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

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脆性转变温度升高,还要相应地提高试验液体温度。

其他钢种的设备液压试验温度按设计图样规定;

设备充满液体时,待设备壁温与液体温度相同后,才能缓慢升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10分钟,再将压力降到设计压力,至少保持30分钟,然后进行检查;

液压试验完毕,应缓慢降压。

以水为试压介质时,应将试压用水排放到排水沟内。

液体排净后,应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将设备内表面吹干。

10、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队

资料员

唐彦婷

项目副经理:

王峰

项目技术负责人:

赵辉

技术员

施工员

郑永谦

质检员

石世伟

预算员

刘素雪

材料员

郭正星

安全员

刘瑞臣

项目经理:

齐学俭

10.1建立设备安装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对设备安装实施过程控制与管理。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见图11。

 

 

10.2设备安装工程的日常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由项目部工程部具体负责,设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日常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

103加强对设备安装控制数据的监控。

104参与施工的焊工应持有上岗证,按批准的焊接工艺参数施焊,保证焊肉饱满,无焊

瘤、毛刺、飞溅等。

105用于施工的各种工器具、量具、器具应为合格用具,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校验,且在

有效使用期限内。

106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明确的认识。

107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工程质量自检,及时做好自检记录,并应得到质检员的确认。

108对需要共检的项目应及时、准确地做好签字完备的检验记录。

109建立完善的工序交接制度,对于上道工序不合格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未办理

工序交接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10.10严格物资的采购、保管、发放管理制度。

10.11根据施工程序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计划,对施工全过程实行全过程控制。

 

11、质量控制点一览表见表11-1。

质量控制计划表11-1

序号

工程质量控制点

等级

备注

1

设备质量证明文件

A

2

设备开箱检验

A

3

焊工资格证审查

A

4

焊接工艺评定

A

5

设备基础验收

B

6

设备安装

B

7

设备安装垫铁隐蔽

A

8

二次灌浆

B

9

内件器外预组装检查

C

10

设备内、外部构件安装

B

11

设备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A

12

设备清洗、吹扫、封闭

A

13

梯子、平台、栏杆安装

B

14

隔热、防腐

B

15

交工验收

A

 

12、主要施工机具及技措用料

121主要施工机具见表16-1

主要施工机具表16-1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60吨吊车

1

2

25吨吊车

1

3

砂轮磨光机

Φ100

2

4

逆变式直流弧焊机

ZX7-400B

2

5

经纬仪

1

6

水准仪

1

7

电动试压泵

4DSY-63

1

设备试压

8

砂轮磨光机

Φ180

2

9

序号

铆工

电焊工

起重工

钳工

普工

4

2

2

2

4

13.人力需求计划

 

13.1HSE管理措施

施工队

综合组

吉丽娟

项目副经理:

王峰

安全员:

刘瑞臣

技术员

材料员

郭正星

技术组

蔡文杰

经营组

刘素雪

质检员

石世伟

项目经理:

齐学俭

安全组织机构

 

HSE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HSE管理目标

四项重大事故(死亡、交通、设备、火灾爆炸)为零,减少一般事故发生,力争事故为零。

HSE管理措施

防火措施

焊接时必须将周围的易燃物清除干净,注意风向和火花飘落的方向,远离油漆、防腐等危险性作业;

所有施工区域包括办公区域必须配备齐全的消防器材。

吊装

吊装作业时,吊装区域用警戒绳围上。

吊装时必须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吊车指挥人员必须做到信号准确,旗哨清楚;特别是较大较高的设备吊装时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安装标高较高的设备吊装时起吊后用麻绳溜尾,以免磕碰其它物体;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吊装区域,吊车吊臂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绳扣和卡扣使用正确,绳扣应排开,不得有相互挤压,死弯现象;卡扣不可侧向受力;

绳扣缠绕处应夹管皮或木块,吊装过程中绳扣旋转方向无障碍物;

吊装索具实际承载不得大于其额定载荷,绳扣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正式吊装前先试吊,确保不超载荷时再正式起吊;

根据吊装载荷,在吊车站位点处铺钢板或木方。

施工用电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三级控制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保护”,定期进行绝缘检测和接地电阻测量,维修电工进行日常检查。

避免出现漏电保护器失灵、插头、插座破损、电缆老化绝缘不好等现象;电线、电缆按规定进行架空、过路保护,休息室、金属构架上、容器内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架设严格执行委托、架设、验收、交接、挂牌手续;架体本身必须稳定牢固,基础、杆具、剪刀撑、拉结点、跳板符合要求,铁丝扣打倒,作业层必须有合格的防护栏杆、安全通道。

架设谁使用谁管理,凡经验收合格的架设由使用单位管理,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不合格的架设追究使用单位责任,私自变更、破坏脚手架的行为,按规定追究责任;

严禁高处抛物,高处作业必须走安全通道,严禁私自攀登栏杆。

所用临时直爬梯必须加防护圈;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项目统一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带、劳保鞋、防护眼镜、劳保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同步施工,“四口”、“临边”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设置警戒标志,并设有防漏措施,即挂安全网及警绳等,有专人定期检查;

凡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或安全措施不落实和未办理作业许可证、票作业的不准作业;凡损坏安全防护设施,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制定在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方案,在适当时候进行演练,观察职工逃生的能力和紧急处理的能力;

三气集中使用,设专人管理,并经常进行检查和检测,夏天高温天气必须采取防晒措施。

并按照相关规定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