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779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单元检测

第4章单元检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B.抗原呈递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受影响的只是细胞免疫

D.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识别特定的抗原

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3.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功能,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功能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功能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4.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分裂、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的核遗传物质相同,mRNA完全不同B.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C.乙分裂、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D.丙可完成核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

5.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

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

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

6.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B.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D.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7.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有关T细胞“刹车”分子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该“刹车”分子是T细胞合成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

研究者通过阻断“刹车”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T淋巴细胞才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

B.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

C.抑制“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D.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8.下列对健康小白鼠进行的实验处理,对其机体产生的反应分析错误的是(  )

A.损伤下丘脑,寒冷环境中小白鼠体温下降,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B.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T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丧失

D.破坏其下肢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刺激感受器,小白鼠有感觉

9.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增加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

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科学家从病愈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T细胞产生的

C.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10.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1.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

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

12.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此图中吞噬细胞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13.CAR-T是携带了某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改良了的T细胞,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异性抗原受体位于T细胞内B.CAR-T比普通的T细胞特异性更强

C.CAR-T治疗肿瘤实质是细胞免疫D.利用患者的T细胞制备CAR-T更好

1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清除抗原

D.被病毒感染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病毒彻底清除

15.如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过程中会暴露隐藏的抗原,③⑤过程都有细胞因子的作用

B.c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

C.X细胞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清除

16.下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包扎,能减少厌氧菌等感染的机会B.注射的狂犬疫苗是抗原

C.第3d注射狂犬疫苗引发的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D.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

17.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人体通过注射接种卡介苗将获得相应免疫力。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卡介苗能刺激机体T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B.细胞毒性T细胞与卡介苗接触后使之裂解死亡

C.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种抗原,只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D.正常情况下,结核杆菌再次入侵时,相应记忆细胞会分裂、分化

18.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⑦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③⑦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分裂、分化而来D.⑤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1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免疫反应。

下列有关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抗原和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

B.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被禽流感病毒侵染的细胞

C.禽流感病毒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并与其特异性结合

D.人体可以通过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清除该病毒

20.据统计,我国约有10%的人口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

B.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环境中迅速增殖

C.接种疫苗的人感染该病毒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B细胞经乙肝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与抗原结合并形成细胞集团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会导致休克。

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一定不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

D.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免疫细胞都能直接识别青霉素

22.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

B.细胞乙、己是记忆细胞,细胞中核DNA相同、RNA种类不完全相同

C.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HIV侵入人体后,图示两个过程都会发生

2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酶体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24.乙肝疫苗第一次注射的时候需按照“0G1G6原则”接种三次针剂(0表示第一针,1表示1个月后打第二针,6表示第二针打了6个月后打第三针),三针打完才代表理论上的一次完整的乙肝疫苗注射完成,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B.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C.抗原的积累促进辅助性T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5.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HIV攻击的对象。

HIV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

目前暂未研发出HIV的有效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上述传播途径,HIV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

B.感染HIV后人体能产生彻底清除病毒的抗体

C.HIV增殖会引起人体辅助性T细胞数量下降

D.由于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患者更易患癌症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5分)

26.(10分)T细胞借助表面的蛋白质“PD1”来识别癌细胞。

有的癌细胞能合成一种分布于细胞膜表面的“PD-L1”蛋白,该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使肿瘤细胞逃过免疫细胞的攻击。

临床实验证明,PD1抑制剂药物附着于T细胞,通过阻断PD1和PD-L1结合,阻断了癌细胞的隐藏能力,使T细胞能识别癌细胞,进而癌细胞被免疫细胞摧毁。

这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叫作癌症免疫疗法。

(1)T细胞在    中成熟,参与的免疫过程有        免疫。

其中PD-L1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针对癌细胞的        功能降低。

 

(2)免疫细胞中,可以产生抗体的是      ,在癌症的临床检测中,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             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癌变组织中的特殊抗原。

 

(3)放疗是用放射性元素对人体肿瘤的部位进行局部方面的扫描和照射,通过辐射杀死瘤细胞。

化疗是通过药物的手段,使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并去除人体中的癌细胞。

放疗和化疗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相对于放疗和化疗,癌症免疫疗法的优点有  。

 

27.(10分)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

 

(2)图中c是    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        。

 

(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

(写出三种) 

(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

(填图中字母) 

(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