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549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9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docx

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2

(接2014年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_

(1))

3.作用:

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

【考点释疑】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权力中心)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

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国家政治的中心,有立法权

作用较小

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议会大受限制。

宰相对皇帝负责

相同

都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考点释疑】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含义: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确立的手段、方式。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3、主要特征。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4、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顶梁柱;②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代议制不断健全,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影响。

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考点释疑】近代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国家制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首相内阁

世袭皇帝、宰相

民选总统

民选总统、内阁

立法权

上、下两院

联邦议会、帝国议会

参议院、众议院

参议院、众议院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

议会至上

封建色彩浓厚

皇帝权重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共同点

(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六、近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比较一览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1871-1940

德国

1871-1918

日本1889-1945

国体(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政体(政权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会制

君主立宪

总统制

共和制

共和制

二元制

君主立宪

二元制

君主立宪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度

联邦制

联邦制

政府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原则

分权与

制衡

政党政治

一党执政

多党合作

自由党保守党工党等

民主党

共和党

立法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君主

议会

议会

国家元首

国家主席

世袭君主

总统

总统

世袭君主

世袭君主

政府首脑

国务院总理

首相

总统

总统

君主宰相

首相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考点35.马克思、恩格斯

基本要求: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

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发表《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等。

知道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

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体会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知道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共同革命活动,知道恩格斯领导创建第二国际等。

了解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

感受恩格斯甘当“第二提琴手”的崇高品格及理论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一、为人类工作

1、崇高理想的产生:

“为人类工作”

(1)原因:

良好的早期教育、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2)思想准则:

立志献身于人类大多数的幸福事业,准备做出一切牺牲

(3)青年黑格尔派核心、加入“博士俱乐部”成功运用和吸收黑格尔辩证法、奠定马克思哲学基础。

2、思想的伟大转变:

(1)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原因:

崇高的理想、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

表现:

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发表《神圣家族》

(2)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原因:

崇高理想、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研究和批判

表现:

主编《德法年鉴》提出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二、伟大合作

1、友谊开始:

1844年在巴黎第二次见面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开始了伟大的友谊。

2、合作创建理论:

(1)1844年《神圣家族》:

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

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

(3)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

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

3、主要实践活动:

(1)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3)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积极参加1848年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新莱茵报》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三、第一国际的灵魂

1、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1)背景: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2)主要贡献:

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制定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2、关心巴黎公社革命:

(1)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2)公社失败后,总结公社革命教训:

《法兰西内战》这是马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也是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重要文件。

在这部巨作中,深刻揭露了法国梯也尔政府的反革命实质,高度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有力回击了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诽谤。

五、《资本论》

1、《资本论》的问世

(1)、概况:

1861年,马克思开始写作;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5、1894年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两卷。

(2)、内容:

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意义: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

2、马克思的逝世:

1883年3月14日。

恩格斯称“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3、对马克思的评价:

伟大的一生,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第二提琴手--恩格斯

一、与马克思的伟大合作(1844——1850)

1.理论创作:

《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革命实践:

1846、1847、1848年

2、支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

A、经济上资助,感情上支持B、理论上帮助:

积累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巨大帮助

3、第二提琴手:

这是恩格斯博大胸怀和谦虚的说法,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伟大,他们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

1、独立领导工人运动

A、思想指导:

通信或面谈以启迪和帮助;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地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B、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时间:

1889年7月地点:

巴黎影响:

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意义:

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对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如垄断组织、帝国主义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恩格斯晚年及评价

评价:

恩格斯,F.FriedrichEngels(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他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和学术被世人世代铭记和颂扬。

马克思和恩格斯

理论研究

革命活动

1)马恩合写《神圣家族》,是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

唯心主义著作;

2)《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系统地

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3)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4)1871年马写了《法兰西内战》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

革命精神,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这个被认为马

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

5)晚年编写的《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6)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在恩格斯整理

下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

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史前史。

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

1)1846年马恩在比利时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

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2)1847年参加并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

义同盟”并为其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

3)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马在物质援助法国革命,并回国参加德国的三月革命,在《新莱因报》上宣

传无产阶级观点。

4)1864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始终

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5)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马克思满腔热

情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6)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工作

A、加强与各国工人政党的联系,指导他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前提下独立地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B、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第二国际成立,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考点36《共产党宣言》

基本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2、阶级基础。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失败说明工人运动需要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这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基础;

3、理论基础。

马、恩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加以科学地改造和吸收;

4、实践基础(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性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无产阶级应该建立自己的政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3、《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学说的“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考点37.巴黎公社

基本要求:

知道3月18日起义的原因与成果;知道巴黎公社的性质及成立年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知道保卫公社的战斗及其结局;体会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发展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背景与概况;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一.巴黎公社的背景。

1、民族矛盾(主要原因):

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巴黎爆发革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阶级矛盾(直接原因):

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二、巴黎公社成立和革命措施

1、成立时间:

1871年3月28日

2、革命措施:

理解公社是如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的?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军队),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民主选举(政府)和监督;

最高年薪(工资)的规定。

3、性质:

无产阶级政权(特别是从经济措施上看)

4、失败:

“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革命的特点:

自发性、偶然性、政治性、暴力性

三、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1、根本原因。

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在19世纪70年代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没有达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它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的,而是由于第二帝国晚期的腐朽和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激发了巴黎工人的义愤而引起的。

即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

2、主要原因:

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

3、客观原因:

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其他原因:

没有乘胜追击,致使敌人卷土重来;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没有联合其他城市;没有没收银行等。

四、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

1、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经验宝贵,教训深刻.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4、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公社成员在与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六)近代科学技术

考点38.牛顿和经典力学

基本要求:

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

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发明反射望远镜等。

感受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勤奋的探索精神。

知道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和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发展要求:

认识牛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感悟其成长的人生启迪。

(一)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

1、1642年牛顿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从小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

2、中学时代已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学习成绩优秀,考入剑桥大学。

3、进入大学后,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

4、在剑桥大学工作,绝大多数时间花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研究。

(二)主要科学成就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主要成就:

1、在光学方面,制作了一架折射望远镜,证明白色日光由七色光组成,《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提出了光的本性是“微粒”的见解。

2、在力学领域,发表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他用数学解释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建立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经典力学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概括和总结,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1、时代背景:

⑴中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长期被教会奉为教条。

⑵近代科学诞生后,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不断受到质疑。

2、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⑴突出成就是创立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⑵制造的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属于天文学成就)

3、经典力学的建立者

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①牛顿力学三定律:

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伽利略研究为基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笛卡尔研究为基础)②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研究,自己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

⑵建立标志: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⑶历史地位:

①牛顿力学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②牛顿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③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完备的程度,并得到应用和验证。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准确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解释潮汐的成因;发现海王星)

④使科学摆脱神学束缚,19世纪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纷纷建立.成为近代科学形成标志。

【考点释疑】1.牛顿取得成就的条件和背景

(1)背景:

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中。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

自然科学:

出现伽利略等近代自然科学家

(2)主观条件:

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有勇于探索精神;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科学的研究方法…..

(3)客观条件:

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思想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提供很好的条件;….

【考点释疑】试比较分析相同时期近代科技在中国和欧洲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

经济基础不同:

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狭隘性;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政治政策不同:

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并推行重商主义。

思想条件不同:

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制度的差异:

中国是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欧洲向资产阶级代议制过渡。

考点39进化论

基本要求:

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

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科学精神。

发展要求:

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1.主要观点:

1859年,达尔文在巨著《物种起源》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意义:

(1)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已经漏洞百出的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它证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2)否定了神学创世说,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思想的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根本变化。

(3)进化论思想后来被引入到社会政治领域,成为资产阶级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考点40.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基本要求:

知道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和大致时间;举出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的发明等史实,说明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爱迪生等科学家热爱科学和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蒸汽机的改良过程:

①1769年,在纽可门蒸汽机汽缸后加上冷凝器,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

②1782年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使热效率成倍增加。

③1782年设计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影响:

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蒸汽机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历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机时代。

★电气技术的应用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不断涌现出来,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1

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1847一1931)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意义:

1.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3.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4.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

 

二.近代中国:

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和起迄断限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它起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迄于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这110年的历史又被划分为两个阶段: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l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历史被称为近代前期,自五四运动至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被称为近代后期。

中国近代历史的主要内容

1.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史,它包括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历次侵略战争、对中国领土的掠夺、对中国各项主权的破坏、对中国的经济扩张和文化侵略,还包括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史等等。

2.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史,三元里抗英斗争、各地人民在历次列强侵华战争中所进行的自发反抗、太平天国抗击外国干涉的斗争、各地频繁发生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的局部和全面抗战等。

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主要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同时也包括民国初年“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斗争。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4.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史。

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期间,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

此后,在辛亥革命前十年,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伴随着这一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在不断成长。

国民党统治初期获得“短发”后由于日本侵华和内战等因素导致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走向萎缩。

5.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史。

在近代前期,进步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为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向西方寻求真理、寻求救国强国之道。

在这一历程中,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和魏源、太平天国的洪仁王于、l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派、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梁维新派、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派、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青年》的撰稿人群体。

四运动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基本线索

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构成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

对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中国近代历史的另一条基本线索是近代化。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向:

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近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完全是一个封建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君主专制。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东来,它们既是“强盗”也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近代的科学技术,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资产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