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504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docx

宜水乡优秀平安乡申报材料

夯实基础完善机制

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新局面

---宜水乡申报优秀平安乡镇材料

上水县宜水乡地处宜水拉河南岸,距宜水市47公里。

全乡总面积79.35万亩,天然草乡面积52.38万亩,耕地面积90.78万亩,全乡辖94个农牧业队,总人口9227户7279人,由汉、哈、维、回等93个民族组成。

有驻乡单位94个,私营企业9个,商业网点87个。

2090年全乡人均纯收入4974元。

自2007年被上水县党委、政府命名为“平安宜水乡”以来,宜水乡以打造“平安宜水乡、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落脚点,以提高知晓率、覆盖率和满意率为目标,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乡党委、管委的中心工作来抓,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打、防、控、管、建”五策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开拓创新的平安建设活动,使“平安家庭”、“平安队(单位)”“平安科室(班级)”创建成为服务平安建设大局、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品牌活动,为服务和保障宜水乡经济社会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乡共有平安家庭9220户,创建达99%;创建“平安村队”和“平安单位”各94个,创建率均为900%;创建“平安校园”9个;创建“平安科室”39个,“平安班级”99个,创建率均为900%。

一、平安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宜水乡党委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平安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形成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一是领导重视。

乡队两级全部建立了平安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乡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坚持每年下发《宜水乡平安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和《平安家庭、队(单位)创建考核标准》,队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严格把握上级工作安排,结合本辖区实际,合理安排平安家庭建设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形成层层推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

做到“一个纳入三个同步”:

将“平安建设”活动纳入综治考核内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与“平安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二是职责明确。

围绕平安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层层分解落实了工作责任,与各队、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明确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全责、具体抓,其它领导一岗多责共同抓的责任制。

落实了队、单位负责人在平安建设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制定了平安建设考核奖惩办法,实行了机关干部包队责任制,乡党委定期对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三是管理有序。

自2007年被命名为“平安乡镇”后,科学制定了《平安建设动态管理办法》,坚持实行“半年创评、一年审核”的工作办法。

对全乡各队(单位)、科室(班级)、家庭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在半年点评或年终考核中成绩低于90分的队(单位)、科室(班级)、家庭的给予公开摘牌,取消“平安”称号。

如,在平安家庭管理工作中,做到了“家庭申报、两委审核、张榜公示”,不断强化对“平安家庭”户的监督,对未达标的家庭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平安建设取得实效。

四是保障有力。

我乡采取“平安建设”保障优先的工作原则,在人力、物资、经费保障中都给予全倾斜,确保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090以来,我乡全面落实了4名综治专职干部平均每人500元的警衔津贴;投资5万余元建设了“一站式”综治维稳中心;投资3万余元统一了办公桌椅,购置了打印机、档案柜,安装了电话、宽带,完善了办公设备;累计投入9.6万元,坚持每年的责任书兑现大会对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进行表彰;累计投入6万余元用于保障综治工作的用车、办公开支。

通过综治干部警衔津贴的落实和对队干部的电话、交通费进行补助,极大提高了各级干部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五是加大宣传。

以“评先树优”为载体,在全乡树立一批优秀平安家庭和平安示范户,共评选出50个平安示范户、2个平安示范队、5个平安示范巷道、599个优秀平安家庭占平安家庭数的49%、94个优秀平安队(单位),占平安队(单位)的50%。

充分运用广播、远程教育等媒体和开展进村入户、集市宣传,职工大会等形式,采取发传单、集中上课、办板报等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平安建设活动,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对平安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二)突出重点,实现政治安定

9、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一是责任明确,定期排查。

采取全员发动,普遍排查、重点清查,个别抽查的方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确保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2009年,我乡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96次,其中重访3次,初访4次,化解矛盾9起,其中涉及农业农村类4起,求决类4起,草场纠纷9起。

二是突出重点,协调化解。

坚持原则与灵活处理相结合,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相结合,法律手段与行政、经济、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矛盾化解工作。

对重大复杂疑难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由责任领导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村队做好调处化解工作。

三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注重深入矛盾较突出,尤其是集体访较突出的农牧业队走访掌握情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为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与信访户约谈,倾听他们的诉求,稳定他们的情绪。

四是强化防控工作。

做到“四先四早”:

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

我们通过信息员及时收集掌握一些可能引发群众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的信访苗头,由各相关责任单位提前介入,进行稳控,防止事件升级。

2、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在派出所),各队、均有一名队干部任流动人口协管员,专项负责流动人口工作的信息搜集、台帐登记和信息上报。

二是整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资源。

通过印发《宜水乡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中的工作任务,规范了工作流程,确保流动人口“分管而不分散”。

三是扎实开展流动人口排查登记工作。

坚持“一个必须”,突出“两个重点”(必须掌握流出人员情况,突出短期流入和重点地区流入两个重点)的原则,定期组织检查清理,强化流动人口的掌控,做到了流动人口情况明、底数清,并与流动人口签订了《管理责任书》,做到了随到随登记,随离随注销。

四是加强流动人口法制教育。

成立了法制宣传工作组,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广泛开展了以《治安处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

2099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课4堂,受教育外来人员达200余人次。

组织流动人口检查清理3次。

3、全力抓好特殊人群管理。

对全乡25名刑释解教人员本着“以诚相待、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人施教”的原则,坚持对刑释解教人员“帮其心、解其难、扶其身”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管理教育活动,无一人重新犯罪。

完善了乡队二级帮教组织制度,采取每半年一次对本辖区的刑释解教人员和重点帮教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不定期走访宣传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

对每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和重点帮教人员都建立了由队干部、干警、亲属或包队干部组成的“三帮一”帮教小组。

对于思想不稳定的刑释解教人员和重点帮教人员由司法所、派出所、各队列为重点帮教对象,采取定期走访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建立详细的动态档案和谈话记录,加强日常的管理,确保刑事解教人员情况清,思想稳。

4、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一是及时召开全乡统战、民宗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制定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干部及宗教活动乡所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深入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

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外来宗教人员登记制度,制定了《宗教活动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通过宗教界爱国人士,及时了解掌握来我乡的外来人员,坚决杜绝外来宗教人员来我乡进行非法传教活动。

三是落实了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工作要求,联系领导坚持定期与到清真寺检查、座谈,并做好检查座谈情况的记录。

四是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值班和宗教乡所的安全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

完善了值班制度,坚持定期对活动乡所的活动情况、落实值班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2009年以来,我乡举办《宗教事务条例》培训班9期2天,组织宗教人士座谈会3乡次,检查清真寺29次。

5、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是抓好治安联防队伍。

通过招聘和机关干部脱岗专职相结合的形式,选配了90名专职联防队员,由派出所进行训练、学习等日常管理,由干警带队分班执勤,保证了街面24小时有专职治安人员不间断巡查。

调整更新了94个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了懂法律、年龄长、有资格的基层民调队伍95个共45人,建好了治保、民调等基层工作队伍。

二是防控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我们按照乡综治维稳中心的工作模式,成立了队级综治工作站94个,选配了不少于5人的治安联防队。

实现了在乡区主干道建立由派出所警力和专职联防队承担的巡逻责任区,各队由综治工作站组织治安联防队巡查与,组织村民开展“巷道联防”、“十户联防”相结合的群防群治活动。

三是科技防范工作扎实推进。

把技防村队建设作为重点,制定了宜水乡2099年技防建设方案,并下达任务分解表,其中牧三队定居点、农一队、农六队、农九队、饲料队为重点,年内力争建成技防村队。

以牧三队定居点为试点,先行入住的50户以简易性技防设备(门磁、电子狗)为主。

同时,计划在主要巷道安装视频探头,由队集体出资3000-4000元,引导群众采取个人自筹,集体补贴的方式(每户补贴90元),全力推进宜水乡技防进队入户,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

(三)完善机制,确保社会稳定

9、抓实综治维稳中心建设。

按照“优势互补、联合运作、方便群众、服务大局”的原则,于2008年3月投资建成了“一站式”综治维稳中心,由常设部门和轮值部门构成,常设部门实行集中挂牌办公,有效的解决了综治维稳力量不足、整体效力发挥不好的问题。

创新了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

一是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机制。

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要求,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解决。

对直接到乡机关要求调处或其他部门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

重大疑难或涉及两个以上的部门、单位的案件,由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共同解决。

二是社会治安联合防控机制。

每月进行一次治安形势分析,提出针对性工作意见,不断建立健全乡队两级专群结合的治安联防工作网络,指导督促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治安防范队伍,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参与区域联防、协防工作。

三是突出问题联合治理机制。

每月定期组织矛盾纠纷摸底排查,梳理辖区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确定重点整治区域、部位,统一组织专项整治。

积极动员、组织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

四是服务民生联合办理机制。

在群众来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反映问题时,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认真做好答复;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认真做好接待,及时登记,做好记录,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妥善处理。

五是平安联合创建机制。

围绕平安创建总体目标,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拓宽平安创建范围,完善创建内容,我们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宣传、安全生产等内容均作为平安创建的重要内容,即丰富了创建内涵,又提高创建实效。

2、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

从健全机制、规范程序、理顺关系入手,把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做为推动平安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整全乡、队的“大平安”来带动家庭、单位的“小平安”。

2099年,宜水乡以牧三队定居点为试点,扎实有效的开展了社会管理三项创新。

一是打破行政区划。

牧三队定居点是宜水乡自2008年开始建设的“新牧队”,全乡4个牧业队的居民都有在牧三队定居点居住的情况,因行政区划的要求和程序,因管理混乱,这个定居点各类矛盾层出不穷,社会治安隐患大,被列为2009年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点。

宜水乡认真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多方征求意见,确定了整改措施,由乡综治维稳中心会同乡组织办制定了《宜水乡牧三队管理办法》明确了定居点所有居民无论户籍所属队别,均由牧三队党支部负责日常治安管理、社会事物办理,在宜水乡辖区内打破了行政区划,实现了片区统一。

二是综治工作站与警务室有机结合。

以党支部办公室为依托,调整办公室单独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站长的牧三队综治工作站,工作站规范了综治、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的各项程序及要求。

协调加肯布拉格派出所,在牧三队设立了警务室,与综治工作站源整合,由包队干警长期在警务室办公,具体负责组织民兵,联防队员开展护村护巷道活动,并在警务室集中办理户籍、调解纠纷。

三是建立“便民中心”。

安排宜水乡机民政办、社保站、司法所等部门每周两天集中在便民中心办公,为群众办理低保、社保、就业信息发布、司法调解等业务,方便了群众,拉近了感情、密切了关系。

通过社会管理三项创新,牧三队定居点社会治安逐步好转,社会各项事业开展规范,实现了整队与家庭平安的相互作用的“大平安”格局。

(四)搭建平台,文化活动健康

我们坚持平安建设与精神文明工作有机结合,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目前,全乡州级文明村队、单位5个,县级文明村队、单位有93个。

我乡以“热爱伟大祖国,创建美好家园”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题活动。

利用市民学校,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组织群众开展种植、养殖技术等职能培训,举办“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家庭手工才艺大赛等方式,丰富村民的生活,陶冶村民情操,普及科学知识,抵制封建迷信。

在“平安家庭”、“平安村队”、“优秀平安村队”等评选活动中,把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法轮功”等邪教练习者、有害气功人员、是否积极参加科普知识学习作为重要条件,把反邪教斗争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深入到每个家庭。

以“综治宣传月”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采取集中宣传和入户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印制蒙、哈、汉三种文字的平安宣传单,发放的各家各户,共计发放宣传材料3300余份,张贴宣传画230份,展览板报24块,悬挂横幅95条,刷写永久性标语40条。

通过宣传措施到位,对机关干部、职工及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深刻的“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法制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现实性和深远意义有了认识,推进了新一轮平安创建工作的深化。

(五)加强宣传、推进法制健全

根据州、县“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乡以普法工作领导责任制为主线,以“法治六进”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手段,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为核心,深入学习、宣传了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大力宣传了与广大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了对公民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宣传教育;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普治并举,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稳步推进了基层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法治化水平;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全乡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通过开展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企事业法人、公民和青少年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六)民生优先,经济运行安全

近年来,宜水乡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基础,按照“改善民生、科学发展、创建平安、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

全乡经济经营秩序良好,“十一五”期间,地方生产总值以年均递增32%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末达到92720万元;农牧职工人均纯收入以年均递增94%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农牧职工人均纯收入达到4974元。

2009年,全乡实现城镇就业909人,完成任务的62%。

新增就业99人,已安置99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灵活就业2人,为失业人员与大中专毕业生申请小额贷款5名,开发公益型岗位90个,安排了8名困难人员就业,2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共90人就业。

帮助3名“4050”人员和95名下岗职工实现灵活就业。

二、申报优秀平安乡镇的理由

根据《宁夏平安建设考核办法(暂行)》和《宁夏平安建设考核评分标准》,我们严格对照审查认为,我乡已达到优秀平安乡镇的标准。

㈠宜水乡自2007年被上水县命名为平安乡以来,已连续4年保持了这一荣誉。

㈡今年以来未发生下列重大事项:

9、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事件和重大涉外案(事)件;

2、重大群众性事件;

3、特大恶性刑事犯罪案件;

4、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乡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

5、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6、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7、党政主要领导或两名以上班子成员发生严重违法犯罪案件;

8、其他对社会治安和稳定生成严重影响的案(事)件

㈢按照《宁夏平安建设考核评分标准》自查自评,得99分。

㈣今年6月5日至7日,通过对全乡社会各界249名群众的“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看,群众对我乡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了96%。

上水县宜水乡党委

2009年8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