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475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docx

天狼星无师自通财管2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重点章节,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因素分析法结合传统财务分析体系和改进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注意与后面章节的结合。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分析题

综合题

合计

2006年

2题2分

2题2分

2005年

1题1分

2题2分

3题3分

2004年

1题1.5分

0.5题2.5分

0.7题10分

2.2题14分

 主要考点

  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重点是因素分析法)

  2.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3.传统财务分析体系

  4.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本节内容框架

  

  

本节考点讲解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影响因素:

会计环境和会计战略

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财务报表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

(2)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

(3)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使财务报表会扭曲公司的实际情况。

2.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

可能存在虚假陈述

常见的危险信号包括:

(1)财务报表的形式不规范;

(2)要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

(3)要注意大额的关联方交易;

(4)要注意大额资本利得;

(5)要注意异常的审计报告。

3.比较基础问题

比较基础存在不合理性,使得比较结果存在局限性。

二、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

本节内容框架

  

学习基本财务比率时,需要注意:

  

(1)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其基本框架;

 

  

  

(2)比率指标一般有分子分母两项。

作为一个科学的财务指标,分子分母的时间特征必须保持一致。

这是一般的要求,但也可能为了简化,而不保持一致。

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在指标的应用上需要注意灵活性,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决定比率指标的计算公式。

  比如: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分子分母时间特征一致;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分子分母时间特征不一致,分母“流动负债”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的年初与年末的平均数。

但为了简便,也可以使用期末数。

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或条件灵活变通。

  (3)对于任何一个指标的分析不要绝对化。

比如,流动比率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但不能绝对认为,流动比率越大越好。

每一个指标往往只能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

为了增强短期偿债能力,企业可以大量持有流动资产,但其结果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因此,对于财务比率要注意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不能绝对化。

  (4)指标共性特征

  ①母子率。

比如资产负债率,资产为分母,负债为分子。

  ②子比率。

比如流动比率,分子是流动资产;速动比率,分子是速动资产。

  ③基本指标中涉及的“现金流量”,是指经营现金流量。

  ④涉及的“利润率”指标,分子是净利润。

财务比率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短期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

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有三方当事人:

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

股东关注盈利能力,债权人关注偿债能力,考查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是考查经营者驾驭或者是操控这些资产的能力怎么样,或者是这些资产动作的效率怎么样,如果一个经营者经营管理能力高的话,驾驭资产能力比较强的话,就意味着资产周转速度就应该快,所以一般情况下考查经营者经营业绩的时候是考查资产的营运能力,书上把资产的营运能力称作叫资产管理比率或者叫资产管理效率。

(一)短期偿债能力

1.短期债务的存量比较

(1)营运资本(营运资金)

图示如下:

  

  

 

  

  

 

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

  

(1)营运资本为正数,表明长期资本的数额大于非流动资产,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动资产,营运资本的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定。

如果营运资本为负数,表明财务状况不稳定。

  

(2)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比较。

把这个指标变成相对数形式,就是流动比率。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大。

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比较。

流动资产=营运资本+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①总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总资产

 ④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

【例】营运资本为负数,表明有部分长期资产由流动负债提供了资金来源。

( )  【答案】√

  【解析】营运资本为负数,即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表明长期资本小于长期资产,有部分长期资产由流动负债提供了资金来源。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越高,营运资本越多,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注意:

(1)流动比率与营运资本配置比率是同方向变动的,因为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本配置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分子分母都除以流动资产,营运资本配置比率=1-(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营运资本)=1/(1-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2)流动比率的高低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但说服力的高低取决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和质量的高低。

流动比率的局限性:

(1)有些流动资产的报表金额与它的变现金额有较大的差异。

(2)经营性流动资产是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不能全部用于偿债。

(3)经营性应付项目可以滚动存续,无需动用现金全部结清。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财务比率

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

(1)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等。

(2)速动比率假设速动资产是可以用于偿债的资产,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保障。

(3)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有很大差别,对于大量现销的企业,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很正常。

(4)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注意】

  

(1)计算题中,有时可能假定企业的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指标之间的相互推算,需要注意特定的假设。

比如,已知某企业存货为18万元,流动负债为20万元,速动比率为1.5,假设该企业的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构成,要求:

计算该企业的流动比率。

  

  速动资产=20*1.5=30万元

  流动资产=30+18=48万元

  流动比率=48/20=2.4

  

(2)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一个原因:

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准备多),另一个原因:

报表中的应收账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季节性变化,可能导致报表上的应收账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例】下列属于速动资产的有( )。

[参见《应试指南》17页例2]

  A.存货

  B.待摊费用

  C.预付款项

  D.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CD

  【解析】流动资产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变现的资产称为速动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等,另外的流动资产,包括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称为非速动资产。

  【例】流动比率为1.2,则赊购材料一批,将会导致( )。

[参见《应试指南》17页例3]

  A.流动比率提高

  B.流动比率降低

  C.流动比率不变

  D.速动比率降低

  

  【答案】BD

  【解析】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而赊购材料导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等额增加,因此,流动比率会降低;由于赊购之后速动资产不变,流动负债增加,所以,速动比率降低。

  【提示】一个比率分子、分母同增相同的数,该比率会向1靠拢,即原比率大于1时,比率的值会变小;原比率小于1时,比率的值会变大;一个比率的分子分母同减一个相同的数,该比率会更偏离1,即原比率大于1时,比率的值会变得更大,原比率小于1时,比率的值会变得更小。

4.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账务比率

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假设现金资产是可偿债资产,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偿债的保障

  【注意】这里的现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现金,而是指现金资产。

教材定义:

在速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可直接用于偿债的资产称为"现金资产"。

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小结】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到现金比率,分子包括的内容越来越少(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资产)。

因此,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5.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或:

=经营现金流量/平均流动负债

账务比率

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的经营现金流量保障程度。

该比率越高,偿债越有保障。

  【注意】

  

(1)公式中的“经营现金流量”,通常使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经营现金流量属于时期指标,流动负债属于时点指标,因此,公式中的“流动负债”通常使用年初与年末的平均数。

为了简便,也可以使用期末数。

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表外因素(根据其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分为两类)

  

(1)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①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但在董事会决议中披露。

  ②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

比如出租的房屋,企业发生周转困难时,可以将其出售,并且不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③偿债能力的声誉。

声誉好,易于筹集资金。

  

(2)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①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

  ②经营租赁合同中承诺的付款;

  ③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中的分阶段付款。

  

  小窍门:

  

(1)本类指标属于子比率指标,分子可以从名称中得到提示。

  

(2)本类指标属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母均为流动负债。

  (3)凡指标中涉及现金流量,均为经营现金流量。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注意】债务有长期、短期之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即流动负债的能力。

关于长期偿债能力,不能片面理解为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所有债务都是要偿还的,因此,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涉及负债本金偿还的指标,一般使用的都是负债总额。

但注意本书指标有一个例外。

——长期资本负债率。

1.总债务存量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长期资本负债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股东权益+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产权比率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1÷(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越高,权益乘数越大,产权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长期资本负债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长期资本负债率越高,资本构成中长期负债比例就越大,企业的长期账务压力就越大。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总债务存量比率

(1)该比率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2)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3)不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同,与其持有的资产类别有关。

资产变现损失小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

它们是两种常用的财务杠杆计量指标,与偿债能力有关,并且可以表明权益净利率的风险,也与盈利能力有关。

长期资本负债率反映企业的长期资本的结构。

一)资产负债率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该比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

(2)该比率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3)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4)资产负债率越低,举债越容易;(5)不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同,与其持有的资产类别有关。

  【注意】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举债能力的关系。

该指标越低,企业举债越容易,该指标越高,表明举债越困难。

当资产负债率高到一定程度,由于财务风险过大,债权人往往就不再对企业贷款了。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举债能力已经用尽了。

  

(二)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1)产权比率表明1元股东权益借入的债务数额。

权益乘数表明1元股东权益拥有的总资产。

(2)它们是两种常用的财务杠杆计量指标,与偿还能力有关,并且可以表明权益净利率的风险,也与盈利能力有关。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提示】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

要注意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1)权益乘数、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三者是同方向变动的——需要在客观题中注意。

  

(2)一是已知一个指标,要能够计算出另外两个指标——需要在计算题中注意。

  比如,已知资产负债率为50%,则权益乘数为2,产权比率为1。

  在掌握时,三个指标要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掌握。

  (三)长期资本负债率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长期资本负债率=

长期资本负债率反映企业的长期资本的结构,由于流动负债的数额经常变化,资本结构管理大多使用长期资本结构。

  【提示】

  

(1)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长期资本)包括非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因此,本指标的含义就是长期资本中非流动负债所占的比例。

——长期资本的构成

  

(2)资本结构管理中,经常使用该指标。

流动负债经常变化,因此,本指标剔除了流动负债。

如果企业不存在流动负债的话,该指标与资产负债率是一样的。

  【速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可以相互推算,考生应联系记忆。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

  资产权益率=所有者权益/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资产权益率=1

  资产权益率和权益乘数互为倒数

  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产权比率+1

2.总债务流量比率包括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债务比。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营业利润/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总债务流量比率

  

 

(1)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

(2)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反映债务政策的风险大小和长期偿债能力。

(3)如果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表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不能支持现有的债务规模。

该比率比以收益为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可靠。

该比率越高,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利息保障倍数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通常可以用财务费用的数额作为利息费用。

(2)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反映债务政策的风险大小和长期偿债能力

(3)如果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表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不能支持现有的债务规模。

  (EBIT-I)×(1-I)=EBET×(1-T)-I×(1-T)

  通常,可以用财务费用的数额作为利息费用,也可以根据报表附注资料确定更准确的利息费用数额。

  (五)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1)该比率表明1元的利息费用有多少倍的经营现金流量作保障。

(2)该比率比以收益为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可靠。

  (六)现金流量债务比

  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分析】该比率表明企业用经营现金流量偿付全部债务的能力。

该比率越高,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注意】由于分子的经营现金流量是时期指标,所以分母的债务总额一般用年初和年末的加权平均数。

为了简便,也可以使用期末数。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表外因素

  ①长期租赁(指经营租赁);

  ②债务担保;

  ③未决诉讼。

  

  【快速记忆】

  小窍门:

  

(1)母子率类指标: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股东权益负债率)、长期资本(长期)债务率

  

(2)权益乘数:

股东权益的放大倍数

  (3)利息保障倍数是指可以支付利息的收益(息税前利润)相当于利息的倍数。

  (4)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相当于利息的倍数

  (5)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与债务的比率。

  (6)涉及现金流量,均为经营现金流量。

【例多项选择题】权益乘数为4,则( )。

  A.产权比率为5  B.资产负债率为1/4

  C.产权比率为3  D.资产负债率为75%

  [参见《应试指南》第18页例5]

  

  【答案】CD

  【解析】1+产权比率=4,因此产权比率为3;1/(1-资产负债率)=4,因此资产负债率为75%。

  【例多项选择题】已知甲公司2005年末负债总额为200万元,资产总额为500万元,无形资产净值为50万元,流动资产为240万元,流动负债为160万元,2005年利息费用为20万元,净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为30万元,则( )。

  [参见《应试指南》第18页例6]

  

  A.2005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0%  B.2005年末产权比率为2/3

  C.2005年利息保障倍数为7.5  D.2005年末长期资本负债率为20%

  【答案】ABC

  【解析】2005年末资产负债率=200/500×100%=40%,产权比率=200/(500-200)=2/3,利息保障倍数=(100+30+20)/20=7.5,长期资本负债率=(200-160)/(500-160)=11.76%。

  【例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的经济业务是( )。

  A.收回应收账款

  B.用现金购买债券(不考虑手续费)

  C.接受股东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D.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账面价值作价)

  [参见《应试指南》第18页例7]

  

  【答案】C

  【解析】收回应收账款、用现金购买债券(不考虑手续费)和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账面价值作价)时资产总额不变,负债总额也不变,所以,资产负债率不变。

接受股东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会引起资产和股东权益同时增加,负债占总资产的相对比例减少,即资产负债率下降。

  【例判断题】利息保障倍数等于1,企业就能保持按时付息的信誉,则非流动负债可以延续。

( )

  [参见《应试指南》第18页例8]

  

  【答案】×

  【解析】利息保障倍数等于1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是不稳定的,而利息的支付却是固定数额。

(三)资产管理比率

重点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

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应收账款一年可以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明1元应收账款投资可以支持的销售收入。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被称为应收账款的收现期,表明从销售开始到回收现金平均需要的天数。

  (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可以表明1元销售收入需要的应收账款投资。

  【提示】在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能够取得赊销额的数据,则应该用赊销额计算;否则,只好使用销售收入计算(不影响可比性,只是一贯高估了周转次数);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

应收账款是特定时点的存量,容易受到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影响。

在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业绩评价时,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3.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

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是已经提取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收入并没有相应减少。

其结果是,提取的减值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

这种周转天数的减少不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

如果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天数。

  4.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

因为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只不过是应收账款的另一种形式。

应该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称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周转天数”。

  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一定是越少越好。

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

收现时间的长短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

  6.应收账款分析应与销售额分析、现金分析联系起来。

正常的情况是销售增加引起应收账款增加,现金的存量和经营现金流量也会随之增加。

如果一个企业应收账款日益增加,而销售和现金日益减少,则可能是销售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促使放宽信用政策,甚至随意发货,而现金收不回来。

  

2.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3)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

计算和使用存货周转率应注意的问题:

(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

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

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

比如,减少存货量,可以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会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

  

  (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正常的情况下,各类存货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如果某一类的比重发生明显的大幅度变化,可能就暗示存在某种问题。

比如,产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销售不畅,放慢了生产节奏,此时,总的存货余额可能并没有显著变化,甚至尚未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显著变化。

3.总资产周转率

(1)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2)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次数

(3)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

(3)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注意:

资产利润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要利用“总资产周转天数”或“总资产与收入比”,而不使用“总资产周转次数”。

【注意】总资产是由各项资产组成的,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是各项资产。

从客观题的角度掌握。

  

  【例多项选择题】有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和分析,表述正确的有( )。

  A.提取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多

  B.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时应考虑由销售引起的应收票据

  C.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

  D.用于业绩评价时,应收账款的余额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

  [参见《应试指南》第19页例9]

  

  【答案】BCD

  【解析】呈报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是已经提取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收入并没有相应减少。

其结果是,提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