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257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docx

高一寒假模拟一及答案

莱芜五中2012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一)

语文试题命题人:

李明水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ɡě)    青荇(xìng)       内讧(ɡàng)       莘莘学子(xīn) 

B.拘泥(ní)  漫溯(sù)         躯壳(ké)      拈轻怕重(niān)

C.惊诧(chà)     骨髓(suǐ)          牛虻(máng)      厉兵秣马(mò)  

D.袅娜(nuó)     惩创(chuāng)       峥嵘(róng)     呱呱坠地(g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长篙   枯躁   神采   陨身不恤  察颜观色

B.编缉   寥廓   和霭    安之若素全神惯注

C.斑驳   观摩   惆怅     义愤填膺言简意赅

D.扫瞄   租赁    笙箫   融汇贯通情投意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新一轮宏观调控特别是土地政策的调整,被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从而成为推广房价上涨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2)、为保护干警的安全,领导决定派出行动组与巡逻组,迅速展开侦破行动。

(3)、拥有魅力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魅力却并不所有的人。

A、误解汇合钟情B、曲解会合钟情

C、误解会合衷情D、曲解汇合衷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

B.《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C.美国媒体报道了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36岁的墨西哥贩毒头目胡戈遭人绑架后被残忍的杀死,凶手将他的脸皮生生撕下缝在了一个足球上!

D.黄金周第一天,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朝中社19号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7号逝世,报道说金正日逝世的原因是由于在外出视察途中过度劳累造成的。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四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抵御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D、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

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

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

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

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选自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7.“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

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

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以功授开府。

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

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

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

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

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

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

“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

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

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

其妻子在金乡。

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

“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

”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

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

仲文执之,遂取金乡。

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

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

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

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

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

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

耽误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

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卒:

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薄:

迫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檀让以余众屯城武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迥怒其不同己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引入卧内,为之下泣夜驰之沛公军

D.为贼所追,且战且行吾属今为之虏矣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谋略”的一组是()

①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

“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

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

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狙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评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

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分)

译文: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4分)

译文:

③、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与此。

(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奠飞霜。

(1)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

主人公

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

(4分)

 

(2)“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4分)

 

15、名句填空(任选3小题,共6分)

(1)、复为慷慨羽声,,。

(2)、山不厌高,。

,天下归心。

(3),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4)、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五、(12分)

16.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4分)

材料一: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南方都市报》3月14日)

材料二:

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

(《潇湘晨报》3月14日)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面的短语按要求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

傲冬雪思化雨迎新春谢春风

满园桃李绿柳吐絮红梅含苞遍地蕙兰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示例:

冬天倘若没有风雪,就像文章没有主旨,少了情趣、灵魂,只会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

 

六、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8分)

天幕上的舞蹈

刘明霞

当单位门前那可硕大的木棉树一马当先,开的热热闹闹纷纷扬扬的时候,我就知道春天来了,春天匆匆地、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

上班下班从树下走过,不经意间,“啪”的一声,一朵红艳艳的木棉花就会砸在你的脑袋上、脖子上或脚边。

躬身捡起那多水灵灵的花儿,它肥厚丰腴,娇艳无比。

我不由伫立仰望:

那伸向天空的树枝上,点缀着红彤彤的艳丽,如舞女的长裙凌空飞起,姿态翩然,在天幕上飞舞、摇曳,挑逗着阳光。

哦,木棉,如果说那些低矮的灌木开出的叫花的话,那么,天幕上开出的你定是花的精灵了。

我想,大喜大悲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而有的时候,灵魂的震撼既不是喜也不是悲,而是一种晕眩,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我与木棉只是萍水相逢啊,而我却仿佛等了她很久很久......

木棉在晴空里蕴足了那种如梦如幻的气质,点染出闹春的意境,这个时候,该有一首曲调轻柔舒缓、歌词婉约优美的歌来伴随她的舞蹈的。

木棉,这所有的魅力是源于哪一天呢?

是谁亲手把你中在这的?

在狭窄的街道上,在对视着屋顶与屋顶之间,你显得独立又不会太孤寂,但你似乎总是在超脱。

也许,人们不理解你为何总要高高在上,难道华丽高尚的你喜欢这样曲高和寡?

你独树一帜,是不想与俗颜争宠,还是喜欢独自享受孤独?

这里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只是一树艳红。

红花还要绿叶配,你是真正的红花,真正的红颜,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娇艳没有丝毫造作。

你违反了花与叶的辩证关系是想证明自己没有依附心理,还是为了宁缺毋滥呢?

你独挡风雨的侵袭又守住生命的质量,你是花中的君子啊!

当我看到你舞动长裙在风中吟唱时,我终于明白了你的选择。

把蓝天当背景,把白云做道具,你的舞姿梳理着时间和音乐。

木棉,你实在是一个高洁而空灵的舞者啊!

也许,人间意味浓烈,世俗气息浓郁的灵魂,终是不能升入天堂的,所以,你摆脱世俗,奋不顾身地冲向云天。

当春风吹开尚在沉睡的你的惺忪的双眸时,你张开一朵朵圆润饱满鲜活生动的花儿,在天幕上跳起优美的舞蹈,一会儿如慢板徐缓轻悠,一会儿像快板恣意奔放。

你那独特的舞蹈词汇是在诉说生命的故事吗?

生命的初始该蕴藏着多少的神秘而动人的细节啊!

你这活泼灵动、伸展舒畅的生命,你的舞姿搅动了生命的奥秘和底蕴,平淡而单调的生活因了你而有了一丝亮彩,你告诉了我一个关于生命的秘密、关于岭南的秘密、关于花的秘密。

那“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的,是你的红舞鞋吗?

木棉,你的人生如此脆弱又如此美丽,花开花落,全是自己的热闹。

伴着风儿翩翩起舞的你,舞出的是现代还是古典?

19.第二段中,作者描写木棉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段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20.联系全文,说说木棉花具有哪些特点?

(4分)

 

21.文中说“我与木棉只是萍水相逢啊,而我却仿佛等了她很久很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分)

 

22.作者在最后一段说:

“你告诉了我一个关于生命的秘密、关于岭南的秘密、关于花的秘密”请探究木棉“生命的秘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6分)

 

七、作文(60分)

23、读材料,按要求进行作文。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

老师的一个微笑像暖流进入你的心田……

同学的一句轻柔的话语像春风般的温暖……

见义勇为者的一个动作一直留给你难以磨灭的印象……

朋友的一件寻常而珍贵的物品一直被你收藏……

其中的一种经历给了你心灵的震撼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你其中的一段经历写出来。

要求:

1、书写认真,不少于800字

2、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

3、故事经历记叙曲折生动,感情真挚,避免套作

 

莱芜五中2012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

1、D  2、C  3、B  4、B 5、D

二、(9分)

6.B(原文说,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7.C(“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

三教不可或缺,是说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8.B(A项中,原文无“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这一说法;C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错,只儒、道二教即有互补;D项中,“中国固有的学问”这是比“儒道两家”大得多的概念,不可混淆,且“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为“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三、(12分)

9.A(耽:

沉迷)

10、D

11.D(①是交代战况。

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

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贼兵投水而死的情况)

12.B(“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中的“十七八”是分数“十之七八”)

四、(24分)

13、(略)

14.

(1)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

(1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

(2分)

(2)照应诗题(1分);表现秋虫呜叫时间之长(1分);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1分);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2分)。

15、(略)

五、(12分)

16、【答案】 

(1)“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引发社会热议(关键词是“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和“争论、争议、意见不统一”)

(2)示例一:

小学生学习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

当初简化文字,倡导写简化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汉字学习、掌握更加容易,现在重提小学开始学习繁体字会使汉字的发展“开倒车”,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

示例二:

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繁体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正宗的文字,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大家从小知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由来,进而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光大。

17.答案示例:

新春对联:

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

教师办公室对联:

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

(每联2分。

其他构思的,只要文通意顺也可给分)

18.参考示例:

春天倘若没有鲜花,就像髙山没有水流,少了灵性、涵养,只会给人一种庸俗的感觉;秋天倘若没有果实,就像小溪没有归宿,少了悬念、结局,只会给人一种苍白的感觉;人生倘若没有坎坷,就像小说没有情节,少了波折、看点,只会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

(4分)

六、(18分)

16.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这样写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木棉艳丽飘逸的特点,(1分)为下文表达作者对木棉的深沉情感做铺垫。

(2分)

17.①木棉花红艳艳,水灵灵,肥厚丰腴,娇艳无比。

②木棉花有如梦如幻的气质,华丽高尚而不造作。

③木棉花独树一帜,超脱世俗,是花中的君子。

(每点2分)

18.①木棉花从天而降,砸在“我”的身边,只是偶然,是个意外,所以说是“萍水相逢”。

②木棉花姿态翩然,娇艳无比,堪称花之精灵,让“我”的灵魂受到震撼,这种震撼是“我”渴望已久的,所以说“我”仿佛“等了她很久很久”。

(点2分)

19.①木棉虽然很脆弱,生命短暂,但它尽情展现生命的美丽,热热闹闹的花开花落。

我们也应如此,不必在乎生命的长度,而应提高生命的质量,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活出精彩。

②木棉违反了花与叶的辩证关系,独挡风雨的侵袭又守住了生命的质量,它是真正的红花,是花中的君子。

他启发我们:

做人做事要有自强自立的精神,不要在乎有没有别人的鼓励支持;无论经历多大的艰难,都要独立承担坚持到底,相信付出定有回报。

③每木棉摆脱世俗,不与俗艳争宠,不矫揉造作,奋不顾身地冲向云天,在天幕上跳起优美的舞蹈,是高洁而空灵的舞者。

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要成功就要独树一帜,另辟蹊径。

也许这个奋斗的过程很艰难,但越是艰难,获得的成绩就越显得珍贵。

七、作文(60分)

写作提示:

写这篇文章,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要注意“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个前提。

二是要有一个中心,比如“一个微笑”、“一句轻柔的话语”、“一个动作”“一件寻常而珍贵的物品”,这些都可能触动了我们情感的琴弦,围绕任意一点集中笔墨都可以写出情感浓烈的好文章。

三是要写出“经历”,“经历”是你切身体验的故事,是你心灵从“动情”到“情浓”的过程。

所以经历中要突出“我”的情感变化,在展示这个经历时,我们要力求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渲染。

附1:

文言文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上学,沉迷读书而不知疲倦。

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

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

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

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

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

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

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

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

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

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

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

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

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

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

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

“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

”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

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

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

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

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

“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

”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

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

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

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

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

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

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

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

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史臣说:

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

附2:

张仲素《秋夜曲》赏析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这首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抒情细腻,结构工巧。

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