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111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0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磐石教育设计中心

 

一大数的认识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

三角的度量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七条形统计图

八数学广角优化

九总复习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数位顺序表,知道亿以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在认数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能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2.感受计数单位的大小,理解多位数的读法。

及十进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充分地交流,并出示多例生活中的数据和场景,使学生体会理解计数单位,掌握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拨珠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小组派代表读数比赛:

3465、7903、3210、5060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怎么读得又快又准,有什么好方法?

总结方法:

从左往右读,数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0”,不读。

3、复习数位、理解位值(数位上各数的意思)、数的组成

(1)复习数位

9999是一个几位数?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第二位呢?

(板书: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复习数位上各数的意思

    每个“9”在什么数位上,分别表示多少?

(3)复习数的组成

9999是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个)组成的?

4、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出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这些数据你会读吗?

(如有同学举手要读,请两三位同学试着读读,老师不评价读得对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联系生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1)复习“万”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一直拨到九千。

   同学们,能不能再在千位上拨一个珠子?

(不能)那怎么办?

九千加上一千是多少?

(一万)

   对极了,千位满十,应该向万位进一,所以我们应该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也就是说,几个一千是一万?

(10个)(板书:

万)

课件展示万人集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万有多大。

(2)认识“十万”

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十万)

刚我们又满十进一,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也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

十万)

先让学生估计十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鸟巢十万人集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十万有多大。

(3)认识“百万”

  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十万十万地数,认识“百万”,知

道10个十万是一百万。

(板书:

百万)

先让学生估计一百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上容纳100万人的盛大集会图片,让学生感受一百万有多大。

(4)认识“千万”

  通过同桌互相讨论,和类推的方法,认识“千万”,知道10个一百万是一

千万。

(板书:

千万)通过10个天安门能容纳一千万人,让学生感受一千万有多大。

(5)认识“亿”

通过独立思考,和类推的方法,认识“亿”,知道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板书:

亿)通过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二题中的两个例子,让学生体会一亿有多大。

同学们,那10个一亿是多少呢?

(十亿)10个十亿又是多少呢?

(让学生明白还有无穷多个计数单位)

(6)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并学会应用

 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板书,我们刚已经学过这么多的计数单位,我们一起说一

说。

那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请同桌互相合作,完成老师给你们的表格。

(     )个一是十

(     )个十是一百

(     )个一百是一千

(     )个一千是一万

(     )个一万是十万

(     )个十万是一百万

(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     )个一千万是一亿

结论: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练习:

(   )个一百是一万  (   )个一千是一亿  (   )个一万是一千万

2、认识新的数位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分别在数位顺序表中的什么数位上?

今天我们认识的“十万”“百万”“千万”“亿”呢?

它们分别又是在什么数位上呢?

(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3、学习数级,熟记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级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页,仔细比较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和老师黑板上的有什么不同?

真是火眼金睛,马上就发现了,书上的表中多了数级。

下面就由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四位分级计数法。

(从右往左四位分为一级,第一级是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第二级是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第三级是亿级。

(2)读、记数位顺序表。

           

考考你:

从右边起,第5位是什么数位?

第7位呢?

第9位呢?

4、巩固练习

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一题数数

5、学习读数

(1)学生试着读13628945

(2)交流读数的方法

预设学生汇报有以下读法:

1    标上数位再读

2    把数写在数位表中,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3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3)学生试着读3100895  2496000  85000300

  (4)根据学生读数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和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好这些数字,学生再读。

(5)小组讨论大数的读法

①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②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③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6)交流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含有两级的数,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0”,不读。

6、练习读数

……

7.理解位值、数的组成

说出下面每个数中,各个数在数位上表示多少

3100895  2496000  85000300  例3100895中“3”表示3个百万。

31008195是由3个百万,1个十万,8个一百,9个十,5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读出书上第二页上的大数

2、摆一摆:

用四个“5”,四个“0”按下列要求摆出八位数。

 ①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②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③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四)小结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4、结合显示素材进行环保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读、写万级上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通过昨天的学习,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都有所认识了,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

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

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

最后进行归纳: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

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①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②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

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

);

③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

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新闻播报: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师:

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

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

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3、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4、提问:

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

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

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

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

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

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5、即时练习:

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

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页的第2题:

读出下面每组数。

(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2、课本第9页的第5题:

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

(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3、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带来了这样一个图片,里面有我国六个省份的轮廓图,分别是新疆,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黑龙江,猜一猜,那个省最大,那个最小呢?

(内蒙,西藏面积相似,有的面积也差不多,在轮廓图上反映不是很明显,学生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看来,光凭我们的眼力不能解决问题了,让我们借助数字来试试看。

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单位:

平方千米)。

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吗?

让我们来比一比!

这些数字是怎么读的?

二、探究新知

1、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数来比一比?

(以以下三组为例)(学生会提出很多对数字比较,可以先写在黑板上,可以做为练一练中的练习)

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平方千米

四川4850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

2、教师:

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

我们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这三组数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怎么来比较这几组数字呢?

3、讨论完后,由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

通过读来比较:

454800是四十五万四千八百485000是四十八万五千。

第二种:

通过位数来比较:

720000是六位数,1100000是七位数,因为六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而七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

所以,七位数比六位数大。

第三种:

从最高位比起:

1100000的最高位是百万位是1,1210000的最高位也是百万位是1;再比较下一位十万位一个是1,另一个是2,2比1大,所以1210000大于1100000。

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1100000<1210000

4、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三、巩固练习

1、

⑴学生自己完成

⑵开火车汇报,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多媒体呈现教材第11页例5.

⑴学生讨论交流。

⑵学生汇报,并说出理由。

⑶课件呈现比较结果。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教师: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五、课堂练习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620300〇3073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六、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联系生活,先呈现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数据,并配以反应该地区特点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己探索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然后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意在巩固和发展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本节教材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对亿以内数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学好了本节课内容,也为以后学习更大的数大小比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已经能够很熟练的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同时在本单元的前3课时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亿以内的数,知道了什么是数位、计数单位、数级和位数,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上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会比较容易的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迁移到亿以内的数上,进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在位数相同的数的比较时,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适当的情景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成功体验,增加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

学会比较多个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迁移类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课前小测:

在○里填上“>”,“<”。

356○1280  2010○1020  

5693○52978064○8046

(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大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

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到我国的旅游人数的大小吗?

(1)608000○4185400

(2)3658200○4185400

(3)2116100○2536300(4)608000○606500

教师:

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

(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

(1)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

(2)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

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四、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

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六、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99864和101010

2、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356000和360000

3、根据到我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将这6个国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美国:

2116100日本:

3658200泰国:

608000

俄罗斯:

2536300印度:

606500韩国:

4185400

4、给小金鱼排排队吧!

课后小测:

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925041036005014063140

28906288906203003073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3、里最小能填几。

87965<898090876<907612345<1345

340980<3408756098<578065409<6523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课后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失败就是太紧张,心理素质很差。

第一个环节中,做完题后应该让学生把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多读几遍,加深印象。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没有给学生敲死比较大小的规律。

第四个环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回归教材。

最后一个环节,难题设计的太多,学生无法完成。

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2.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和不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亿以内数的改写,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前面学过一些求近似数,有一定的基础,掌握应该容易一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6230000  100000001250000

  32150000  650000078950000

2.导入新课。

生活中不仅有整万数,还有很多不是整万的数,比如:

8741200,这时,我们要把它们也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该如何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本领。

(板书课题:

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课件出示例7:

 

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这时学生会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2)启发学生想到:

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更方便。

(3)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怎样把这两个数改成整万的数?

(4)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这是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四舍五入”法的原则:

如果被舍去的部分首位数字小于5,就把它和它后面的数字全舍去,改写成0;如果被舍去的首位数字是5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后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一个接近准确的数,叫近似数。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并讲解:

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

  =1万     =139万

强调:

求出的近似数,必须用“≈”,但第二步和第三步结果是相等的,所以用“=”,如果直接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用“≈”。

2、像8741200≈万,56789000≈万,指名说一说方法。

3、观察改写和省略万以后的数求近似数,说一说它们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尝试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明确:

同一个数取近似数保留的位数不同,结果就不同。

三、巩固提高

完成教材第14页第2、3题和第15页第4题,第6题。

四、课后小结

谈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例7:

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

  =1万     =139万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例7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中体验类推和概括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的方法。

2、难点:

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四、教学准备

情景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求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省略千位后面的位数)

5290142665726809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王经理的年收入是120000元。

(2)某饮料厂去年一共卖出30190000瓶饮料。

3、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在我们昨天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把整万数,改写成更的用“万”做单位的数。

那你能把下面的两个数也改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吗?

(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思考,大约就是要求出近似数。

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7。

12756≈1389000≈

=万=万

1、提出学习要求。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

2、小组汇报结果:

  12756≈1万千位是2,舍(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1389000≈139万千位是9,比5大,入。

 小结: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确定尾数,然后根据尾数的最高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它的近似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