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103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docx

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

专题学习

集体备课

模块六集体备课(上)

  “同课异构”是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上课。

不同的老师,所上课的结构、风格及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不同,这就构成了相同内容不同教学形式的课。

这种授课模式对比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下面就几位教师就“动能和势能”及“空气的力量”两课的教学设计分别进行说课和剖析,共同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重难点的处理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的教学特色,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的能力。

  一、关于“动能和势能”的课例剖析

  关于“动能和势能”的课例剖析,首先是两位教师说课,然后请几位教师评议,说课教师再修改,大家再评议。

一是为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就如何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供案例,二是为教师如何观课和议课提供样板。

  1.“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

  

(1)赵逸庶老师对“动能和势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展示(简称A)。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能够解析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对动能和势能概念的理解及关于动能和势能相关因素的讨论,并且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教学难点:

学生在讨论动能和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他的理解容易发散,目标指向不够集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采用多媒体,用到速度传感器、小钢球、玻璃球、小纸盒和水槽以及细沙等教具。

  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我通过一段视频引入课程,让学生看到飞翔的小鸟对行进中飞机的危害,同时对能量的含义进行简单介绍,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

然后插入5张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子弹穿过物体,第二张图片是水墨画,第三张图片是跳台滑雪,第四张图片是打夯,第五张图片是撑杆跳高。

继而让学生将这5张图片反映出来的能量,进行归类。

我希望学生能够归纳出子弹和流水由于运动提供一个能量,跳台滑雪和打夯由于高度变化有能量,撑杆跳高是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了能量,这个就是弹性势能,由此,导出运动产生了能量,引出动能的含义,告诉学生动能的单位。

  其次,在学生知道运动产生能量以后,采用师生讨论的办法,讨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

在学生设计实验时,一要提醒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他因素,只研究一个因素的改变来设计实验。

二要让学生注意怎样改变质量,怎样获得速度,通过改变速度,让学生想到讨论目的是确定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怎样比较动能大小的因素。

在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后,我选择比较好的方案在讲台上完成这个实验。

如我采用小球从斜面下滑,撞击纸盒的设计方案,随着距离增大,动能增加。

由于初中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能量守恒的概念,当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时,获得的速度不一样。

于是我让学生直观感觉到现象的差异:

高处落下速度大,低处落下速度小。

因为学生不能明确小球在同样高度下落时,产生一样的速度,所以我这里采用速度传感器来做补充。

最后得出结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速度相同的时候,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相同的时候,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再次,对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的理解。

以定义为出发点,然后是单位,随后讨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由于已有前面的基础,所以这个讨论相对容易一些,当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变量。

对重力势能的比较,同样是学生实验设计的难点。

我计划采取应用一个水槽和细沙的方式,为学生演示。

物体落下以后,势能越大,沙子下陷的距离越大。

对于弹性势能,学生只需要了解什么是弹性势能即可,因为《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与什么因素有关。

但需要强调一下弹性形变,弹性形变是指产生形变的“力”消失之后,物体恢复原状。

最后提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合称为势能。

  最后,关于知识点的运用。

我先是让学生讨论车辆限速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

然后讨论为什么在同一路段上,不同的车辆行驶的速度不同,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接着根据教材中列出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动能,让学生思考速度和质量哪一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如教材中的第1题,馒头可以伤人,这说明一个质量较轻的物体,只要在行进过程中达到一定速度,就可以造成伤害。

又如高空坠物,这个例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随后小结,我让学生自己回顾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你们学习到哪些方法,对你们的日常行为有什么启示。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教材中的2题、3题和4题。

  

(2)张勇老师对“动能和势能”的教学设计(简称B)

  教学内容:

四川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八年级第九章第六节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解析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对动能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实验、举例、合作讨论的方式呈现对动能的探究。

  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让学生观察关于海啸的录像,我直接指明海水具有能量,从而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动能的思维认识全部讲出。

通过课前展示的海水撞翻汽车,归纳出物体能对外做功,具有能量。

在学生列举出动能事例后,我设计一个小实验。

请三个学生来台前展示:

第一个学生举起铁球,第二个学生拉开一张弓,第三个学生不断地用铁球撞击矿泉水瓶。

随后让学生分析以上三种情形是否具有能量,各具什么特征。

在学生讨论后,我们先对滚动的小球加以研究,讨论结论是小球因为运动击倒了瓶子,也说明刚才的海水同样因为运动冲走汽车和房子,两者的动能有大小之分。

然后进一步讨论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结合刚才的视频让学生提出猜想,我将学生的猜想罗列到黑板上,追问学生验证猜想的方法。

因此,学生逐步明确教材上的探究方案。

  其次,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探究方案,为什么从高处放下小球,为什么选用大小不同的铁球,或者为什么要选用木球和铁球等。

我继续引导学生,让他们阅读教材第174页的内容,明确实验顺序及注意事项,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先对动能产生感性的认识,同时能够让学生对势能和动能转化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通过总结,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

第一,不同质量的铁球与木球沿斜面滑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第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铁球沿斜面滑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第三,相同质量的铁球沿斜面滑下,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让学生大致区分出所设想方案的不同。

大部分学生喜欢选用教材上的方案,但也不排除学生选用的其他方案,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在学生实验时我来回巡视,必要时我会做一些简单的指导。

  再次,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74页的练习,我继续追问,质量与速度这两个因素哪个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如何通过实验来求证。

我在这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对书本上探究方案的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

随后,我让三位学生上台,仍然重复刚才的实验。

学生提出问题,两位同学在张弓搭箭与举高铁球时都没有移动,是否具有“能”。

我顺其自然,形象描述出他们具有的“能”叫势能,再让学生区分两个势能的不同:

一个举高,一个拉弓,让学生对二者进行细化分类。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得出一个近似、粗浅的概念。

学生会提出其中一个与重力有关,另一个因为变形。

我再次追问,重力是否具有势能,变形是否具有势能,再次通过师生讨论明确观点。

在这里,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

例如把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另一个物体举高掉下来,让学生了解到重力势能不仅需要重力,还要举高。

又如用铁丝缠绕弹簧,拉开铁丝后,弹簧变形无法恢复到原状,这个弹簧不再具有弹性势能。

  最后,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分组谈一谈收获。

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不是特别难,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思想的感悟和研究过程中的设想。

然后,我布置作业并提出问题,怎样探究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能否设计出与教材上不同的方案。

由此为下节课铺垫。

  2.对“同课异构”课例的剖析

  赵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展示了他们对动能和势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下面,对这节“同课异构”课进行剖析。

  邓老师:

两位教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方面,用相似的实验来进行教学,说明他们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上是比较一致的,都在全面认识课程之后,得出总体结论。

新课程标准实施十年以来,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逐渐熟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应再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的流程设置进行说课,应该有意识地渗透出三维目标的要求。

两位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地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如赵老师,在他的练习题中,让学生说出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方法,应该有一点过程与方法的含义,不过我觉得是不是真正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也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两位教师在课程目标中,都提出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与物体做功相关,因此,从能量到动能再到势能,应该有一定的协调和过渡。

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强调用做功的多少来反映物体具有的能量,然后进行迁移。

这里还需要一个前提,即明确能量和做功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多和少的对比。

我们也看到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升华了探究的过程,在比较动能时不仅借助于实验器材,还提出相关问题。

赵老师教学设计的课程导入,能够一目了然地让学生感觉到教学重点,但它涉及到相对速度等问题,会不会导致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产生迷惑,这个问题有必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蒋老师:

在教学设计中,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要求。

两位教师都设计了较好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但教学进程有些繁杂,不够简明和精炼。

课程的设计不在于求多,而在于求精,有一两个比较好的、能真正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便可。

教学设计一定要精练,让学生觉得教师有明确的逻辑顺序,这样能被学生所接受,繁杂的设计会干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

在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拓展提高的内容,这有可能干扰学生的理解,干扰他们对基础探究方法的掌握。

例如,教学实验里涉及的体积问题,可能会干扰基本教学。

教师的拓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度。

此外,还要考虑教材资源的利用和取舍。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时间不足,造成不足的重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取舍教材资源。

在这方面,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做得很好,特别提到了如何利用教材资源,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有效的活动以及引导上。

  贺老师:

如今教师对初中新课程标准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知道探究过程的重要,知道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但在列举实例方面,还有待于完善。

对于举例,教师要注意两个原则:

一是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是有利于教学。

由此可见,两位教师列举的实例都比较单薄。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的例子相对较好,对于海啸等灾难性的例子,虽说不人道,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海啸的视频,再播放一段平静海面的视频,让学生自然感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再如呼啸的龙卷风对比平静的白云,让学生自然感到有速度就有能量。

相比之下,A教学设计中小鸟与飞机的实例,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学生知道小鸟的速度小,飞机的速度大,实际上是相对速度大,这就牵扯到参考系数转换及动能的相对性,如果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便不易解释。

另外关于弹性势能的实验,有必要将弓箭在学生面前射出,学生会自然感觉到它在恢复的过程中产生了能量,发生了形变。

此外,两个教学设计的最后实验都由教师亲自演示,我们可否考虑一下在条件合适的时候让学生来演示,可以利用手边的器材达到这个效果。

还有一点,在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所采用的速度传感器,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利用必要,不需要做出很严格的解释,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后面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上。

  廖老师:

通过两位教师的展示,发现他们都将实验的侧重点放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上面。

教师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不断推进教案设计的完善程度。

无论是关于导入,还是关于后续的控制变量,都应该注意两个原则。

一是由浅到深。

如教学设计A的飞鸟案例导入,很可能让后续的内容变得复杂。

导入的案例,要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性,不能由此产生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

二是教师的逻辑要流畅,思路要清晰,并不是拓展越多,效果越好,相反很可能让学生更困惑。

总体来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做调整。

二是所选取的联系生活的素材要简单,不要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三是教学设计的线条要清楚,明确那些内容要精简,留下宽裕的时间来把握更核心的内容。

  3.两位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再改进

  

(1)赵逸庶老师改进后的教学设计(简称A)

  首先,我在不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改进课程的引入部分。

删除小鸟和飞机相撞的事例,替换为杭州最美丽妈妈的事例,妈妈用手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导致妈妈的手臂骨折,但孩子得以幸存。

我通过这个事例从重力势能的角度来进入教学,随后简要介绍能量的问题,即物体能够做功就是有能量。

然后我问学生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从而提炼出四种形式的能量,子弹打击物体、水磨、高空跳伞滑雪以及打夯,我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归类。

跳伞滑雪和打夯由于被举高而具有能量,而子弹打击物体和水磨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能量,进而引出动能和势能。

接着对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进行讨论,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讨论上,而不是放在具体的实验上。

讨论花费的时间更多一些,包括提醒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控制变量。

我让学生注意怎样改变质量、速度,以及怎样比较动能的大小,动能的大小决定了它能够对外做功的多少。

  其次,通过实验,我让学生发现小球落下后推动纸盒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大,动能越大。

考虑学生没有形成机械能转化的概念,所以我采用速度传感器来测量小球在水平面上,碰到纸盒之前的速度。

让学生观察小球在质量不同、速度相同状态下的运动,方便学生理解,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接下来我让学生讨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让学生自主完成讨论,实验由我和学生在讲台上共同完成。

  在讲完重力势能之后提出弹性势能,因为弹性势能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课程标准》对它的影响因素不做要求,所以我只是简单地提出。

由此,我总结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合称为势能。

随后是应用设计,包括车辆限速问题涉及的动能。

课后的探究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的形式来进行判断,判断质量和速度究竟哪一个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

接下来是小结,最后是练习。

通过馒头伤人、高空坠物这两个例子,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2)张勇老师改进后的教学设计(简称B)

  在教学分析上我不做太大的改动,我只做进一步的说明。

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导入环节激趣;第二,能量概念的建立;第三,动能概念的建立。

接下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在完成探究之后,如果时间充足,那么我进一步对势能进行阐述。

在引入阶段做出如下改动。

首先我展示一个平静、优美的海面,再通过海啸录像来展示出潮水冲走汽车与房屋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物体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从“能”的角度说明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具有能量,继而我再通过板书来引出这节课的标题和能量单位。

  接下来我通过铁球撞击矿泉水的实验,导入动能的定义与影响动能的因素,再沿用教材上的探究实验,分别让不同质量的小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上静止滑下。

在这个地方,学生可能会遇到困惑,如小球由不同的高度落下,速度是否一样。

此处我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阅读《伽利略传》的内容来排除疑问。

另外《伽利略传》的内容还提供了新的实例,即如果小球把木块撞得比较远,就表明小球的动能比较大。

经过这个试验得出结论,即在速度一样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

  既然影响动能的因素还有速度,那么我们继续来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我引导学生用质量、体积一样的两个小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来击打斜面上的木块。

通过木块移动的远近,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质量相同但速度不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接下来我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

一个拉弓,一个是举高铁球。

在这里,沿用原有的设计引出关于势能的问题。

然后我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收获,并进一步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意识到影响动能因素的问题,即质量和速度哪个因素更能明显地影响动能,随后提出势能。

最后我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下节课的探究内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4.对“同课异构”课例的再解析

  贺老师:

重新设计后,两位教师的思路非常流畅,重点与难点更加突出,都体现出新课程探究合作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更多依托于研究教材。

对于新课程,除了要改变教学方法,还应该改变一些评价方式的内容。

教师提出的一些在拓展方面的题目,呈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两位教师应该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此外,两位教师的修改意见也都很好,有两点值得肯定。

第一点,列举的事例更清晰,直指本课的课题,做到为课题服务,而且鲜活生动,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第二点,科学探究的思路更清晰,有效地为课题服务,学生对控制变量方法的领会更深,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帮助很大。

但还有不足之处,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将两者的关系体现出来。

  蒋老师:

通过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说明,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没有所谓固定的教学方式,两位教师通过对教学设计的改进,让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条理化。

说明教学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多做一些预设,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

此外,也说明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可以逐步改进常规课的教学。

对于“同课异构”,可以有多种讲法,都是通过比较找出异同,这样才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还有进一步调整提高的空间。

  廖老师:

两位教师具体授课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改进后赵老师的教学设计,更侧重对概念的学习与深入理解。

而改进后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侧重于通过探究实验来建构概念,在能力情感方面全面推进。

二是两种知识点的落实方式,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于高空坠物,美丽妈妈的案例引入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同时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张老师还可以在讲完动能、势能或二者的转化之后,再将这个案例提出,来作前后呼应,这样就有利于整个课程的全面推进。

特别需要指出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改进后,更加清晰。

这在开始就应该抓住两个量,其一,相同质量,不同速度,其二,相同速度,不同质量。

但这里有一个默认内容,即如何知道速度会导致动能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事先介绍高度和速度的关系,即高度越高,速度越大。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认可的内容,小球撞击木块时,怎样表明它的动能更大,这里有一个事先的认定,即滑行越远,动能更大。

如果时间充足,教师还可以拓展体积方面的内容。

教师将重力势能的探究放在课外,这是比较灵活的设计,非常不错。

  总之,通过这两轮不断的讨论和展示,我们从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最终实现自己教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而努力。

模块六集体备课(下)

  本话题拟通过一名教师关于“空气的力量”的说课和另三名教师关于“空气的力量”的部分教学视频片段,进行“同课异构”的剖析。

  1.唐乐老师关于“空气的力量”的说课展示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沪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关于大气压强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展示。

  教学难点:

明确大气压强的概念。

  教学重点:

对于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大气压强的计算与变化。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虽然对物理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分析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大气压强这一抽象的概念。

  教法与学法:

主要运用实验探究和分析的方法,先从复习提问液体压强的特点引出液体压强的公式。

  教学过程如下。

  

(1)大气压强概念。

我先做演示实验,拟通过“覆杯实验”和“吞蛋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初步的大气压强的概念。

接着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个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猜想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然后我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先让学生计算教室空气的质量,接着我引导学生明白,空气也受到重力,空气跟液体一样也具有流动性。

由液体压强引出大气压强的定义,从而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内容。

  

(2)测量大气压强。

通过提问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引出托里拆利实验,我先对其进行简单介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对托里拆利实验进行讲解。

由于水银有毒,所以采用视频讲解的方式,讲解过程如下。

其一,我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演示托里拆利实验,继而分析计算。

其二,我引导学生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与等效法得出大气压强等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最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利用等效法得出大气压强的特点,再强调大气压强,可以支撑760毫米的水银柱。

  (3)巩固与拓展。

第一,我提出两个思考问题。

其一是长度为1米的真空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会发生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强调与托里拆利实验的不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托里拆利实验,并且让学生知道大气压强可以支持760毫米水银柱。

其二是如果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会发生怎样的现象,让学生充分猜想。

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用等效法与液体压强的公式计算此时水柱的高度。

在学生完成计算以后,我通过视频中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得出的水柱高度,来验证学生的计算结果。

我让学生回答,如果水中的量筒往上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并且让学生用等效法以及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计算出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的酒精柱的高度。

通过这些问题和学生的计算思考,更能加深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认识,继而计算出大气压强。

第二,介绍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即气压计的种类。

主要介绍气压计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日常生活中利用较多的气压计种类。

第三,明确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液体沸点的关系。

其一,我是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标准定义的,让学生了解到在3000米内,海拔每上升10米,大气压强减小100帕。

其二,我是通过在西藏煮饭难以煮熟,需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的事例,得到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4)课堂小结与问题提出。

我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的计算,以及大气压强的变换。

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5)布置作业。

我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预习后一章的知识,继而巩固前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

  (6)板书设计。

要求简洁、明确、准确。

  2.对唐乐老师关于“空气的力量”说课的剖析

  蒋教师:

刚才唐老师讲述的是空气的力量的说课内容,我感觉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唐老师应用到的实验都非常经典,如“覆杯实验”、“吞蛋实验”,以及托里拆利的水银柱实验。

而且唐老师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通过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

本节课是属于科学探究方面的课程,一般来说科学探究的课都有一个问题驱动,一个主要的问题,或者叫作任务驱动,可能是因为刚才说课的时候,唐老师在这一块的连贯度,让我没有感觉到科学探究很突出的那些特色,例如提出问题、增加感受、制订计划等,虽然不需要按部就班,但应该具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考。

其次,唐老师的引入充满趣味性,通过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让学生领悟到我们生活在这个大气压的包围之中,就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液体的压强一样。

但在唐老师的教学进程中,我没有感觉到那种让学生很明确的知识迁移的一个过程,事实上这是知识的一个迁移,通过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