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474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下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A.只有s区B.只有d区

C.s区、d区和ds区D.d区和ds区

5.同周期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ns2np3B.ns2np4

C.ns2np5D.ns2np6

6.已知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X>W

B.离子的还原性:

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

D.原子半径:

X

7.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

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Li2SO4难溶于水

B.Li与N2反应产物是Li3N

C.LiOH易溶于水

D.LiOH与Li2CO3受热都很难分解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c

d

3

a

b

e

f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

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9.从电负性的角度判断下列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A.Na和ClB.H和ClC.K和FD.Ca和O

10.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11.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

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

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

2

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1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13.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

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

1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CaTiO3晶体中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是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 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 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17.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18.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19.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需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

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A.CH4·14H2O                                       

B.CH4·8H2O

C.CH4·

H2O                  

D.CH4·6H2O

 20.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生产Y的单质。

而Z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

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22.α-AgI是一种固体导体,导电率很高。

为研究α-AgI到底是Ag+导电还是I一导电,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α-AgI是Ag+导电,则通电一段时间后晶体质量不变

B.若α-AgI是Ag+导电,则通电一段时间后晶体质量减少

C.阳极反应为:

Ag—e一=Ag+

D.阴极质量不断增加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一)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1O2-、SO42一

B.常温时,0.1mol/lHA溶液的pH>1,0.1mol/lBOH溶液中c(OH一)/c(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B+)>c(OH一)>c(H+)>c(A一)

C.过量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NO3-+3Ba2++2H2O=3BaS04+2NO+4H+

D.用pH=3和pH=2的醋酸溶液中和含等量NaOH的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Va>10Vb

24.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i=3×10-8

H2CO3

Ki1=4.3×10-7

Ki2=5.6×10-11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2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3-)+c(H2CO3-)

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

c(CO32-)>c(HCO3-)>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L-1]: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26.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NaHCO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O32-)>c(HCO3-)>c(OH-)

B.20ml0.1mol/LCH3COONa溶液与10ml0.1mol/LHCl溶液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c(H+)>c(NH4+)>c(OH-)

D.0.1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c(H+)+c(CH3COOH)

27.已知:

CO2+AlO2-+2H2O=Al(OH)3↓+HCO3-。

向含2molNaOH,1molBa(OH)2,2mol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

,则通入

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n

mol

2

3

4

6

n(沉淀)mol

1

2

4

3

28.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29.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CH3COONa与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l-)>cCH3COO-)>c(OH-)=c(H+)

B.0.1mol/LNH4Cl与0.1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7):

c(NH3·H2O)>c(NH4+)>c(Cl-)>c(OH-)

C.0.1mol/LNa2CO3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O32-)+c(HCO3-)+c(H2CO3)

D.0.1mol/LNa2C2O4与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

2c(C2O42-)+c(HC2O4-)+c(OH-)=c(Na+)+c(H+)

30.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

Na+、NH4+、Mg2+、Al3+、SO42-、NO3-、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

3NO3-+8Al+5OH-+2H2O

3NH3+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31.(10分)用FeCl3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