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526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闻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闻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闻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闻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笔记.docx

《新闻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笔记.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笔记.docx

新闻笔记

第三章报道的策划与组织

第一节报道策划与组织的意义

一、含义

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是指一个时期内各项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特别注意:

媒体不能轻易策划新闻事件。

二、意义

1、发挥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报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出它的立场、观点以及它在弘扬什么、批判什么、倡导和反对什么。

2、使报道变得有序和系统

(1)使报纸每一期、一个版面、一个栏目都有序和系统。

(2)使报道的事态有序和系统,能全面反映,揭示该事物的全貌。

(3)报道要有序、系统的反映出生活当中的丰富复杂性,无序、零散的报道则会使读者感到不解和困惑。

3、发挥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预见性的;对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早有预见,编辑能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走向,从而在报道当中占据主动,提前作出安排。

(2)非预见性的(表现为突发事件);编辑有善于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的业务技能与素质,同时也是平时工作当中的经验积累。

因此,对非预见性新闻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必须竞选组织和策划。

4、使报道达到理想的目标;编辑的报道安排的详略、轻重、冷热应与外部实际相符合,与读者兴趣、口味相一致。

坏消息总是好新闻?

A、坏消息更容易进入新闻流通渠道,这是因为它往往更符合一般新闻价值准则。

生活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最基本的不对称现象:

积极因素困难、费时;消息消极因素简单省时。

B、坏消息更容易获得感觉的认同,更容易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C、一般说来,消极新闻至少能同我们时代的一些占统治地位的想象相协调。

如:

好莱坞大片(灾难片)

D、坏消息比好消息更难以预料。

对突发事件,编辑虽然不可预见,但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和展开有效行动是可能的。

第二节报道类型的分类

一、突发事件与非突发事件;记者对非突发事件的采写比较困难,往往需要“由头”,如:

雷锋月

二、重大报道与一般报道;相对性

三、宏观报道与微观报道

四、各个领域的报道;全面反映生活

第三节报道对象的价值判断

一、把握环境信息

(一)提供阐释;为报道对象提供背景资料和发生条件的背景

(二)提供总则;国内:

政策、法律、道德、纪律等

(三)提供反馈;社会舆论可以帮助编辑修正、补充、强化报道内容。

(四)提供同行的动向

1、不同媒体有不同的优势,摸清各自的情况,方能确定本报的避让之地和伸展空间。

2、同行的报道取向,可作为本报追踪新闻线索的一种方法、而且也容易找到新闻界的普遍热点及走向。

3、回避与同行的正面竞争,寻找新的报道角度。

二、把握客体信息(前因后果、背景、条件、性质是为报道真实,避免误导读者)

1、把握客体形成的条件;经验的积累(洞察能力、信息能力)

2、注意把握客体的历史背景

3、注意把握社会对客体的角色期待

三、把握读者信息

读者信息是报道策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读者的喜好,有的是显见的,有的是潜在的、未意识到的,这是编辑发挥主动性的契点。

(时代走向、环境变迁、生存艺术、规避风险)

第四节报道结构

含义:

是一项报道所包括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

一、报道系统

1、范围

系统有大有小,报社是一个系统,编辑部门也是一个系统,一项报道同样也是一个系统(一系列相关的事项的有机结合)。

2、作用

系统地报道新闻才能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所报道的对象。

二、报道基调

1、 含义:

对所报道的内容提出一个总的要求,包括中心思想(基本精神)、态度和意图。

2、 表现:

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报道的倾向性,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同情还是愤怒等等。

3、 作用(意义):

报道基调的确定,决定了报道内容的组成,要素的取舍,文字表述即报道结构。

三、报道重点(报道结构要素构成中有主次之分,是相对的)

(一)报道重点的体现

1、发稿总量:

篇数、字数、期数

2、版面位置:

版序、版位置

3、稿件质量:

作者

4、稿件集中程度:

体裁(文体)

(二)报道重点的把握

1、现实生活的主导部分就是报道的重点—老百姓的故事、国家政策、党的方针路线等。

(1)长期性的;菜篮子(衣食住行)、医疗、住房、教育、就业、投资、社会文明

(2)暂时性的;节假日、庆祝会、体育比赛、突发事件(变为长期性的)

2、非主导因素上升为主导因素,并维持长时间成为报道重点。

3、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宣传倡导社会现实中不普遍的动向,将其列为报道重点。

(三)对报道重点的要求

1、重点突出:

某个时期或某个专题需要报道的内容很多,报道时必须有重点地进行安排。

2、全面:

一要恰当表现事物的多侧面;二要恰当体现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三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鲜明:

即要求在组织报道时所配置的报道要敢于触及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敢于回答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重大是非面前,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明朗。

小结:

报道重点的把握虽然在本质上是由现实生活本身决定的,但在报道的具体操作中,编辑拥有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主动权,是报纸发挥其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四、报道结构中各要素的关系

对生活来讲是普遍性的,如正与反;积极与消极,机遇与挑战等。

 

五、报道结构的类型

(一)纵向式;时间顺序:

产生——发展——结果(事实的产生、发展过程)

(二)横向式(事实与其它事物的联系)

(三)纵横交错式(事实(新闻)价值的体现)

第五节报道规模

含义:

是指一项报道所占有的版面空间大小和持续的刊期长短。

一、报道规模的选择

(一)过程选择

1、全程追踪

(1)追踪全过程涉及的每个方面

(2)追踪全过程涉及的重要方面

2、只取结果;指事件结束后的一次性终结式报道。

(二)方位选择

1、深度报道(连续、系列、集中)

(1)既报道变动的主体部分,又报道波及和延伸部分。

(横切)

(2)既报道变动的主体现状,又报道它的来龙去脉的背景。

(纵切)

2、消息

二、报道规模选择的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适用原则)

1、报纸的编辑方针

2、报道策划的组织方案

(二)统筹性原则

报道量、版面安排、人员力量投入都需要统筹性的安排,否则就容易导致“炒作”,偏离“热点”。

(三)经验与判断

需要编辑从长期的工作中获取经验,做出正确判断。

第六节报道时机

一、报道时机的把握

(一)“抢”新闻;新闻界的最一般的共识:

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稿.

(二)“压”新闻

1、认知原因:

情况不明、缺乏实际调查

2、利害关系:

利益牵制、政治因素

3、深入挖掘的需要

二、环境与背景的把握

(一)特定背景下的新闻事件

(二)以表面不相关的新闻事件揭示内在的关联内容

常见的例证:

1、西藏问题:

西方“谣言”,解放五十年的发展成就

2、中国人权问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法制等的建设。

三、客观条件的把握

1、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解决的条件

2、提供的对策是否具备实现的条件

3、介绍的经验是否具备推广的条件

四、读者心理的把握(使报道切合读者的心理承受力)

(一)舆论导向作用

1、做好舆论准备;做好“前奏”,先下点毛毛雨,读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降低过高的期望值

3、调整视线,分流热点

(二)在考虑读者心理时,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第七节报道方式

含义:

是策划者在传播内容时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形式受内容决定

一、直接式转述式(报道者与新闻事件的关系)

1、直接式:

由新闻事件当事者直接陈述,如自己的见闻、经历、感受等等。

(1)特点:

报道者通过报纸直接同读者讲述,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

读者来信,问答式采访,当事人直接以“我”陈述

(2)注意的问题:

吹嘘自己,开脱自己(罪责),指责他人等。

2、转述式:

由新闻事件的第三者转述

(1)特点:

是报纸的主要形式,具有最大限度的客观性.

(2)优势:

(记者)能以专业的方式迅速报道给读者.

二、集中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按反映报道对象的方法分类)

(一)集中报道

1、定义:

短期内集中较多篇幅反映某一事物

2、特点:

在一定的报道空间(版面)和时间内(刊期),发稿的数量多,同类内容的稿件呈密集状态能把人们的视线集中起来,使整个报道突出、醒目。

 3、协调性:

(1)版面大容量要与内容的丰富性相协调

(2)版面大容量要与信息的新颖性相协调

(3)版面大容量所具备的强势要与读者心理的承受力相协调

4、局限性:

(1)非工作重点,非受众关注的重点

(2)重点工作,但条件不完全具备

(3)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4)一项工作刚刚部署下去,不易造声势

(5)避免读者反感

(二)连续报道

1、定义:

报道者随时报道对象本身的发展连续及时地进行报道。

2、特点:

(1)纪实性:

对现实生活反映迅速

(2)完整性:

展望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

(3)反复性:

多次连续报道某一事物,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4)深刻性:

寻根向底

(5)灵活性:

报道的安排与调整

(三)系列报道(横向类似散文、主线贯穿、多头发展)

例如:

农业方面的系列报道《水利篇》、《种子篇》、《收购篇》、《市场篇》

(四)组合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具有共同性的事

(五)综合报道

(六)读者参与式报道

指吸引读者参与报道活动,如邀请读者参与新闻采访写作活动,发动读者对报道内容展开讨论等,读者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客体。

(七)报纸介入式报道

指报纸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

如报纸策划的社会公益活动等。

三、单向式、回应式和相向式(按读者参与情况分类)

1、单向式报道者—→读者

2、回应式读者—→报道者—→读者

3、相向式报道者←—→读者

(1)读者与报道者界限被打破,增进相互理解沟通

(2)具有探索性

第八节报道策划的组织实施

一、报道策划与组织的关系

(一)区别:

内容不同

1、报道策划方案的内容:

报道对象、报道的基调、报道的重点、报道的结构、报道的规模和阶段(过程)、报道方式、报道力量的配置等。

2、方案的实施内容,包括报道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调配,报道开始后的指挥调度。

(二)联系:

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报道系统,二者互为因果并且是有联系的

二、报道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调配;指挥系统、报道组、后期加工制作系统

三、策划方案的执行与调整

1、维持原定目标的调整

2、调整原定目标

(1)调整报道的规模

(2)调整编者的态度

(3)调整报道结构

(4)调整报道过程

 第四章新闻稿的选择

第一节选择新闻稿的意义、程序和标准

一、我国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

(一)通讯社稿件

现行法规规定,我国媒体不得擅自直接使用外国通讯社稿件包括权威的四大通讯社稿件。

1、新华社

2、中国新闻社

(二)本报(台)记者稿件

(三)其他媒介:

媒介在议程设置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精英媒体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来稿

1、各地党政机关通讯员。

2、自由撰稿人。

3、专家学者。

4、读者中一些热心人。

(五)网络:

网络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介的信息来源。

网络成为打破新闻垄断的重要武器。

一个媒体,一个编辑团队竞争力需要广泛的新闻来源及高质量的撰稿队伍作保障。

第一,只有增加了板凳的厚度,媒体才能保证有足够充足的稿源。

第二,只有增加了板凳的厚度,媒体才能在众说纷纭中分析辨别报道的真伪,尽可能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

第三,只有增加了板凳的厚度,媒体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各类策划及策划方案。

二、报纸的基本职能分析

报纸的功能是多样化的,传统上认为有四大职能即:

(1)报道新闻、发表评论、刊登广告、提供娱乐,当然作为政党报纸及官办报纸,报纸还有宣传政策的功能甚至组织功能。

(2)但报纸的基本职能是报道新闻,这是其他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

明确这一点,对编辑掌握选择稿件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原则:

第一,报纸应把大部分版面用来刊登新闻。

第二,新闻价值应成为选择稿件的首要标准。

要正确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三、新闻报道的选择的具体规范

(一)强调事件新闻

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

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

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什么事”是新闻的核心,有趣的、动态的、及时的事件报道,永远是新闻的本源,也是人们读报、看新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事件新闻首先是动态的,不能是描述性的现象。

(2)事件新闻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故事”,要有情节,而非干瘪的说明、通报和介绍。

(3)事件新闻中的“事”一定是百姓关心的,平民化的,有关怀色彩的。

(4)事件新闻应该是现实之中的确发生的,有现场和来龙去脉的。

(二)追求必读性

“可读性”是指读者对某一事件关注的兴趣与文章作者采用的写作技巧,而使文章读起来更生动、更容易理解程度的一种综合体现。

读者兴趣程度越高,文章越生动、越容易理解的内容,可读性就越强。

所谓新闻的“必读性”,是指这份报纸或杂志的某个版块、某个栏目、某条新闻,对于特定受众的最高满足程度,即这部分受众非读不可的程度。

从它的内涵来讲,这部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是特定读者主动去寻求的。

一、意义

编辑部每天收到的稿件很多,要提高传播的质量,满足受众的需要,编辑做好选稿的工作可谓意义重大。

(一)强迫性选择

世界每天发生的事件可以说浩如烟海,不论有多少媒体,每家媒体有多少版面(时段),都无法全部记录。

(二)需要性选择

1、守门;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

(2)守门的尺度是:

①体现阶级立;②体现报纸的编辑方针;③保证生产质量

2、保证媒体正常运转

3、创造媒体特色

4、为读者服务

二、新闻稿件的选择程序(两次选择)

(一)粗选(看内容,即新闻价值)

编辑部各部组根据各自任务和要求进行第一次筛选(粗选)解决可用、不可用的问题。

(二)定选

在组织版面时根据版面要求进行第二次筛选(定选)解决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看类型、等级——一类、二类、三类(简讯)

三、选择新闻稿件的方法——比较(基于几点原因)

1、新闻事实的发生具有不可控制性,即新闻事件的产生不受传播者的左右;

2、新闻稿件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其价值大小往往是靠比较来确定的;

3、选择稿件基本贯穿整个编辑过程,因而稿件的比较也伴随始终。

四、选择新闻稿件的标准

(一)选稿的标准问题,编辑一般会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1、新闻价值的大小

2、社会效果的好坏

3、稿件要符合报纸的取向

(二)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八看”:

1、是否是有关党和国家的大事,或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是否是当前实际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政策问题、思想问题、理论问题。

3、是否是广大人民群众一致而迫切的呼声、意见、愿望和要求。

4、是否是当前各战线、各部门涌现出来的新成绩、新纪录、新成就、新创造、新发现。

5、是否是当前实际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新经验、新见解。

6、是否是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

7、是否真实、扎实、朴实,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成章。

第二节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则是指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一、评价的标准及其把握

1、评价内容:

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道德等等

2、评价标准:

五个有利于(看书)

3、同一新闻事实,社会效果可能并不相同甚至相反(把握)

二、社会效果的考虑

社会效果往往带有多重性,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按性质划分:

正面效果、负面效果、中性效果(体育、娱乐)

2、按主次划分:

主导效果、次要效果(副效果)

3、按表现来区分

(1)显性效果:

效果是外露的、短期内即能观察到。

(2)隐性效果:

在短期内难以观察,或无法表露的。

如社会精神文明,保护环境等。

三、法律法规

1、1948年3月4日,日内瓦《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

2、我国宪法、刑法、民法

3、1997年1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4、1999年12月1日《中国报业自律公约》

第三节新闻评价

含义:

对新闻稿件本身的好坏、得失进行评价。

新闻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四项:

真实性评价、新闻价值评价、新闻的适用性评价、新闻表现评价

一、新闻价值评价(即新闻价值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是新闻的质的规定性。

既决定于事实本身,又决定于事实与读者的关系:

新闻事实与满足需求=新闻价值实现

◆新闻价值构成因素:

(一)及时(时间性)

1、定义:

指的是新闻根据一旦成立就迅速予以报道

(1)新闻根据构成新闻的事实根据一旦处理,事实业已形成(发生),即新闻事实已经发生(形成)

(2)迅速予以报道甚至同步,无线电发明之前,象体育长跑一样是一个不断打破记录的过程。

(3)与历史的区别

已经发生的事实变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历史。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在时间的长沙中一瞬间方才在的。

2、新闻及时性的分类

(1)事实的变动是突发性的或者是跃进式的

(2)事实的变动是渐进性的。

教育、环境、精神文明、综合国力

(3)事实的变动是历史性的,即早已发生,但未能及时加以报道。

(4)预告变动,预告本身也能成为旧闻2008年奥运会

3、新闻根据的来源

(1)新闻变动本身,即报道主要内容(对象);突发性或者是跃进式的,预告变动

(2)新闻变动相关之变动——新闻“由头”;渐进性的,如历史性的(考古、76年唐山大地震。

(二)新意性(新奇性)

1、新闻事件的特质

(1)新意来源于对常态的改变,首创性、新异性。

(2)帮助读者对常态有新的了解。

2、读者的认识

信息可共享,同一新意可有数种获取渠道。

(三)重要性

新闻重要性是由新闻所变动的事件、现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决定的。

1、相对性

2、代表性、典型性

3、特殊性

(四)接近性:

地理上、心理上

(五)结果:

一个新闻事件,可以产生影响其他事或大批其他人的结果。

(六)冲突

世界上大多数冲突,都具有新闻价值,只是程度不同。

暴力冲突:

战争、谋杀、种族摩擦等。

文明冲突:

多表现在文化、宗教、习俗、观念等方面。

(七)进步和灾难:

科技的新发现新发明;地震、海啸、洪水、火灾等

(八)显赫与声望(显著性)、(九)趣味性、(十)性、(十一)家庭

◆新闻价值结构

1、新闻必备之要素-及时性

2、编辑判断评估新闻价值三个原则

(1)叠加原则:

求得新闻价值总量

(2)补充原则:

具体稿件、重要性强,则补充相对弱一点的。

(3)排除原则:

各要素逐项评估,太弱则弃之不用

二、新闻的适用性评价(报纸本身的使用角度来评价)

(一)新闻稿要符合报纸的特点

1、含义:

是区分其它报纸获得生存的素质(个性),是根据其特定的读者对象、发行地域、任务等条件,并经报人长期努力形成的。

2、报纸特点决定了其稿件选择过程要有侧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稿件数量:

60%以上自采稿件,少发通稿

(2)稿件质量:

重视头条

3、个性与共性并存,通稿的使用应更加灵活,删节、压缩、改写等

(二)注意报道的平衡

各类报道内容、性质、体裁等比例上的平衡

1、报道重点与报道面的平衡:

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全面反映现实生活。

2、报道内容之间的适当平衡:

报道经济,但同时也应兼顾思想道德建设

3、报道地区、方位的适当平衡

先进地区、学位报道多一些是正常的,充分照顾到发行地区的各类读者。

第四节充分利用稿件

一、计划内稿件与计划外稿件应共同使用

1、计划内稿件也存在局限性

2、计划外稿件存在偶然性

二、文字上的缺陷不应影响到对其它部分的挖掘使用。

第五章新闻稿的修改

稿件修改的原因:

1、原稿需要进一步加工润色;

2、原稿需要符合报纸的特定要求。

修改稿件总的要求(三关):

1、严把事实关: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新闻报道不能违反常识或不合情理;

2、严把思想关

(1)编辑在改稿时,严格掌握好有关的政策界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任意上纲上线;

(2)对于新闻稿中有关事实的表述,要用辨证的观点加以分析,防止主观性与片面性;

(3)要追求积极的社会效果,不纯客观主义地报道消极内容;

(4)注意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3、严把辞章关:

用词、句子准确、鲜明、生动、简洁。

修改稿件要四个尊重

1、尊重事实,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防止先验论;只加工,不加料;要有真凭实据,不自作聪明,不要“好心”帮倒忙)。

2、尊重作者的劳动,不把自己的意见和爱好强加于人(分工不同、作者花了力气、有个人特色、这也关系到党群关系)。

3、尊重排字、校对等人员的劳动,精改原稿,字迹清楚,勾划分明。

4、尊重科学,讲究工作方法(要提高效率,三思而后改)。

第一节事实的订正

事实的订正是稿件修改中最极板的环节,事实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的、现实的、科学的。

一、事实订正的要求

事实包括两个方面:

事实内容和对事实的表述。

对事实的订正应达到5个方面的要求:

(一)真实:

所谓新闻的真实,主要有三层含义:

1、要求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细节、环境、条件、结果等都要求准确无误,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背景材料、数字、史实、引语、典语,也必须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2、是新闻报道力求全面地看问题,既写成绩,又写缺点;既讲经验,又讲问题;既注意局部,又通观全局。

3、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不以个人意见、好恶乱扭角度,横加评议,甚至发泄私愤。

而失实的新闻,则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稿件中事实不真实的因素往往表现在几个方面:

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幻影、假象、导演

(二)准确

1、构成事实的所有成分应该准确

包括人物、机构、时间、地点、数字、计量、引语、图表、历史事实等。

2、事实表述应该准确

(1)语言准确

(2)讲究逻辑性

(3)注意语法

3、产生不准确的几种情况

(1)细节

(2)夹带

(3)混淆

(4)变迁

(三)科学

(四)统一:

应与全国规定的通用方式相一致;表述应前后一致。

(五)清楚

二、发现事实差错的方法

(一)分析法

1、内容分析

(1)前后矛盾

(2)不合情理

(3)文艺色彩浓厚

(4)笼统含混

(5) 超越采访可能

2、信源分析

3、作者分析

4、时间分析

(二)核对法

(三)调查法

1、含义:

通过直接的、现场的观察和了解来检查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方法:

当事人、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