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47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docx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

选择及实施问题研究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中共十七大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呼伦贝尔市委在全市第二次党代会上(2006年10月28日)提出了“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作为呼伦贝尔地区民生发展目标模式的选择并认真实施,这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一项创造性工作。

这项工程的提出,不仅开创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方式,而且切实提高了民生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有助于避免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上的唯GDP主义倾向,实现经济发展成果迅速转变为群众的实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以人为本的方向根本转变。

本课题的研究着重从呼伦贝尔地区“十一五”期间“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实施过程和结果出发,充分研究“十一五”期间呼伦贝尔地区在“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主导下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实践,以便为呼伦贝尔市“十二五”期间改善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确立“六个一”幸福指数的依据和意义

所谓“六个一”幸福指数,是呼伦贝尔市委对地区民生发展目标选择的概括,表述为:

“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较高的收入、有一套舒适的住房、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良好的素质、有一个愉悦的心情”。

“六个一”幸福指数,涵盖工作、收入、住房、环境、素质、心情六方面的内容。

这六个方面,基本囊括了呼伦贝尔地区民生问题的主要内容。

从民生目标选择的宏观背景来说,“六个一”幸福指数的选择是在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确定的,成为呼伦贝尔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呼伦贝尔的重要价值目标,同时,这也是呼伦贝尔市委、政府在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事关长远的重要战略部署,它和“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选择共同构成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和根本目标。

这种目标选择的思想内涵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切实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根本目的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

从民生目标选择的微观背景来说,主要是基于呼伦贝尔地区民生问题的实际。

呼伦贝尔地区的民生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

1.贫困人口基数大。

据报道:

2000年呼伦贝尔全市贫困总人口总数为50万,经2000年到2009年近十年的帮扶,截止2009末30万脱贫,但是仍有20万贫困人口。

而且,贫困人口返贫率达8%,仍有大量新的贫困人口产生。

2006年初,全市低保人数近19万人,农村牧区还有贫困人口31.73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2.住房情况复杂,低劣住房(危房、茅草房、板夹泥房)存在数量多。

由于种种原因的积淀,城镇棚户区老旧平房、矿区危房、林区板夹泥房、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茅草房的大量存在,直至2007年,仍有10多万户、50多万人居住各种低劣住房,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存质量。

3.居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偏低。

据统计,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28元(人民币),在全区排在第6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02元(人民币),在全区排在第8位;还有8.57万人纯收入在683元以下。

按当年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推算,城镇居民平均日可支配财力22.5元(人民币),平均食品消费日支出6.6元(人民币);农民平均日可支配财力8.77元(人民币),平均食品消费日支出3.19元(人民币);按世界银行推荐的国际贫困线(标准:

人均日消费1.25美元约等于7.98元人民币),呼伦贝尔市城镇居民日消费22.5元(人民币),可保证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状态,而农村居民日消费8.77元(人民币),刚刚越过国际贫困线0.79元(人民币),生活处于勉强温饱状态。

4.失业人口基数大,登记失业率居高不下。

全市20多万贫困人口中80%以上是就业机会不足造成的。

根据200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分析,2006年末呼伦贝尔市就业人员总数91.9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2万人,占城乡就业人员总比重43.7%,乡村就业人员51.7万人,占城乡就业人员总比重56.3%,当年城市登记失业人数2.51万人,实际城镇登记失业率应为5.88%(公布数字4.23%),接近于6%。

公布登记失业率经常保持在4.1~4.7%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就业绝对数49.20万人,比重53.5%,第二产业就业绝对数13.52万人,比重14.7%,第三产业就业绝对数29.19万人,比重31.8%,也就是说,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从上述两个方面看,农村、林区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

5.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呼伦贝尔市自开发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明显表现在土地沙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土壤侵蚀、坡耕地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层活化现象非常严重,急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418万公顷。

由于林地面积减少,生态屏障作用大大减弱,蓄水防洪能力降低,许多河流水量已明显减少。

6.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能力差。

截止2005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19.20亿元,财政收入35.72亿元。

呼伦贝尔市低于全国地级城市600亿元平均值280亿元,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同级城市100亿元平均值64亿元;同时,低于全区9个设市地区385.47亿元平均值66.27亿元。

因此,2006年所能支付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除满洲里市达到月/人均补助110.5元外,全市低保补助金额平均仅70.9元;被自治区列入补助金额最低的10个旗县(市、区),呼伦贝尔市就有5个,平均补助金额不足70元(平均66.76元)。

而2006年呼伦贝尔市低保人数占到全自治区低保人数近三成(届时全区低保人口70万人),其中森工就有10万多人,农垦有4、5万人,成为全区低保人员最多的地区。

这是呼伦贝尔地区民生问题的根本所在。

7.收入差距较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城乡差距、旗市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差距均较大。

城乡收入差距为2.7:

1,旗市间最大差距为1.5:

1,不同行业之间,收入最高行业44031,收入最低行业12268,两者的收入差距为3.6:

1;年收入超过三万元的行业有三个,低于二万元的行业有七个。

收入最少的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为12268元,是收入最多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的28%;不同经济类型间的差距也较大:

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为29141元,集体单位为20095元,其他单位为19590元,国有单位是集体单位的1.45倍,是其他单位的1.49倍。

呼伦贝尔市委确定选择“六个一”幸福指数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模式,正是为了改变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存在的问题。

“我市实施的‘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就是让发展的成果及时转化为民生福祉,让发展指标有效转化为群众幸福感。

二、“‘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的确立及实施

呼伦贝尔市从上述实际出发,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广泛的征求意见,初步形成了以不断提高“六个一”幸福指数为目标的社会工程实施方案。

一是编制完成了《“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建设规划纲要》,详细规划了“‘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实施目标、步骤、重点和措施。

分别提出了2010年和2012年建设的目标和各专项工作的重点,并从加强政府引导、调整完善保障政策、健全监督体系等方面明确了《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是制定总体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下发了《全市2008年实施方案》,提出了提高“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的年度具体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

三是兼顾指标的科学性、代表性、灵敏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确立了实施工程的指标体系,明确规定工程的25项指标架构:

“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包含: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等二级指标;

“有一份较高的收入”包含: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农牧民低保范围和提高补助水平等二级指标;

“有一套舒适的住房”包含:

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农牧区人均居住面积、农牧林区砖木结构住房比重等二级指标;

“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包含:

境内三级以上公路里程、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单位GDP综合能源消耗降低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二级指标;

“有一个良好的素质”包含: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新农合参合率、计划免疫接种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健身路径(自治区、市、旗市区投入建设)等二级指标;

“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包含:

民间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犯罪率、单位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涉及民生民意行政投诉案件办结率、消费者投诉申诉受理办结率等二级指标。

从而,使《工程》的实施具备了实际内容,实现了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各旗市区也结合本地区实际,相应制定了各地的《“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建设规划纲要》和《2008年工作实施方案》从而,确保了《工程》扎实有序开展。

”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工程建设方案和工程支撑基本框架,《工程》有序展开。

三、实施“‘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的路径选择

呼伦贝尔地区民生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滞后。

“与国内发达地区,包括与自治区西部发展较快的盟市相比,我市生产力发展状况还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的物质要求、与满足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正如前述所说,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水平同全国地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水平和财政收入平均水平有着距大差距。

甚至,从全区看,呼伦贝尔市也没有达到全区9个设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水平。

全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3,呼伦贝尔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4,因而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任重道远。

就地区来说,呼伦贝尔市地区生产总值不仅远远落后于呼、包、鄂三市,比东部的赤峰市和通辽市也分别低26.44亿元和7.2亿元。

经济整体水平的落后,成为阻碍民生问题解决的瓶颈。

(一)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根本解决民生问题首要的必然选择。

“重点依托‘四大主体’,着力发展‘四大领域’”成为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

一是以优势资源转换为重点,推进能源重化工业、生态型绿色食品工业和开放型进出口产品加工业为内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升发展水平,做大经济总量。

结合生态系统约束,确立点状布局、集约发展、规模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二是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合作经营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全面推进新型农牧林区建设。

围绕建设比较完善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发展林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林区经济转型。

三是以推进中俄蒙合作为重点,实施海拉尔、赤塔、乔巴山“大金三角”地缘经济战略,提高开发利用境外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构筑新型边境区域合作经济。

四是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带动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和物流、会展、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现代化发展,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目标,构建形成以草原风光、森林生态为背景,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以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导产品的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济。

进而进一步明确了依托旗市区、大企业、民营企业、工业园区和基地等四大主体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

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物质基础。

(二)全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成为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的重点。

2006年初,呼伦贝尔市仍有31.7万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和19万城市贫困人口,占呼伦贝尔全市人口总数的19.1%。

因此,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才能够均等化地解决全部民生问题。

为此,确定了在农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动力培训转移政策;在城市提高低保标准和覆盖面,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时,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政策。

确立“十一五”期内解决30万人口贫困问题的目标。

扶贫攻坚工程,把改善群众住房提上工作日程,特别是在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和牧民生态移民上,仅2009年一年建设总面积就达到了217.63万平方米,惠及12.5万户、50万人口。

在牧区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呼伦贝尔市共实施5项移民扩镇工程。

每个项目规模为100户、400人,分两年实施。

在城镇建设保障性住房669万平方米,解决了12万户家庭的居住问题。

实施整村推进政策,扶贫细胞工程,在创新模式、连片开发、整体推进、提高综合效益上实现新突破。

实现帮扶措施直接到村,项目资金覆盖到户,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2007-2009年三年间共投入资金6020万元,项目覆盖118个乡镇、122个村,直接受益农牧民22万人,通过社会化扶贫事业推动了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保证贫困地区社会的稳定。

实施产业扶贫政策,坚持各种资金捆绑使用、各类项目集中实施、各方力量集体出击,确保了整村推进,进村入户的效果。

“通过大力发展有产业支撑和竞争力的种植业、养殖业、民俗旅游业以及特色养殖业,促进贫困农牧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形成稳定的增收能力,进而促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实施培训扶贫政策,着力实施“雨露计划”,在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扩大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上实现新突破。

培训扶贫,为开发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07-2009年呼伦贝尔市围绕乳、肉、粮油、薯(蔬菜)、饲草饲料、特色种养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共实施产业化培训扶贫项目28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90万元,使农牧民收入得到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扶贫系统累计在8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鄂温克旗、陈旗)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亿多元,分别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化、移民扩镇、科技扶贫、村级互助资金,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近20万人得到有效扶持。

经过几年的努力,“十一五”期间呼伦贝尔市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3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

(三)建立“‘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考核制度,成为推进《工程》、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

2007年呼伦贝尔市建立了《工程》指标考核制度,将《工程》指标考核纳入旗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有效地把《工程》变成旗市区党委、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实践行动。

呼伦贝尔市委明确提出:

“旗市区经济是全市经济的基础,是建设新农牧林区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方与大企业发展的结合点。

一定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

旗市区要把发展经济、关注民生、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三大重要任务。

幸福指数被纳入考核制度,实现了促使地方党委和政府从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向切实关心民生问题的政绩观转变。

实质上也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由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的方式向追求人民幸福指数提高的方式转型。

因而,催发了呼伦贝尔市各族群众积极投身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极其有效地激发了各方面的力量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热情。

四、“‘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成效评估

“‘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从2006年提出到实施的几年来,对于呼伦贝尔地区民生问题的改善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作为全市民生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切实推进了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并且已经成为呼伦贝尔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的专有名词,因而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十一五”期间,呼伦贝尔市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成果体现在市委、市政府以“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统领民生工作,改善民生问题,发展起来的经济实力向公共事务和民生保障倾斜,财政支出以向民生问题投入为重点。

2007-2010年,全市用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乡社区、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累计391亿元,年均增长21%,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76.2%,正因为如此,取得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显著成效。

(一)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奠定了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工程》目标的不断实现,具备了根本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条件。

工程实施过程中,呼伦贝尔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稳定现有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增加就业岗位为重点,采取推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劳动力培训等措施,确保实现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人充分就业。

2007-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0.84万人,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25.02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现有工作岗位的稳定和新增工作岗位的增长,为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劳动收入增长机制开辟了道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拥有一份较高收入的重要保障。

为了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市委、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张新增工作岗位的同时,出台了《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措施》,从提高补贴标准、扩大受益覆盖面、增加资金额度、新增补贴项目4个方面,采取30项措施,切实推动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保障性收入、补贴性收入和救济性收入的不断增长。

到2010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57元,比四年前增长5806元,年均增速13.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59元,比四年前增长2651元,年均增速14.8%;企业退休人员年均养老金达到15120元/年。

(二)努力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住房状况得到改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生活保障机制建设上,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努力增加弱势群体收入。

至2010年末,全市参保人数分别达到基本养老38.86万人、失业30.99万人、医疗130.09万人、工伤、20.48万人、生育保险22.08万人;城镇低保补助标准达到2772元/年,农村牧区低保补助标准达到1234.7元/年,有效解了决城乡居民增收、提高城乡低保居民生活水平等民生基本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收入分配差异逐步缩小。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和牧区生态移民等工程住房建设效果显著,使广大人民群众“拥有一套舒适的住房”幸福指数的实现具备了前提。

至201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9平方米,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5平方米,分别比四年前增长13.3%和13.0%。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2.02万户,其中林区棚户区改造4.83万户,廉租住房投资15亿元,建设总面积90.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投资86亿元,改造总面积595万平方米。

同时,我们还建设了市特殊教育中心、市孤老残幼福利家园等一大批项目,实实在在的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

在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问题上,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切实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提高了人民生活环境幸福指数。

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上,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自2007-2010年,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实施了城镇给排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市政道路、广场绿化、出口路改造等建设项目,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和出行条件。

实现了旗市区全部通油路,全部乡镇苏木、90%的村嘎查通公路。

至2010年末,我市境内三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102公里。

完成了伊敏至伊尔施铁路建设、开工建设了扎兰屯至阿荣旗地方铁路;我市首条高速公路——绥满国道——阿荣旗至牙克石段以及海拉尔至阿木古郎一级公路等各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累计解决了3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中心城市功能和品位的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以海拉尔、满洲里为代表的各地中心城镇步入自治区前列。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在认真实施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同时,举全市之力实施了沙区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每年治理沙地100万亩的目标。

同时,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行列,被确定为全国11个现代林业示范市之一,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长,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0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8万吨以内,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全市良好以上天数达到95%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目前,呼伦贝尔草原被评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良好的生态建设成为实现“拥有一个良好环境”幸福指数的基础。

在社会环境建设上,强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安居环境,社会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和社会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工程》实施以来,打造阳光政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提炼城市精神、创建“安全稳定呼伦贝尔”、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化解社会矛盾、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全面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社会环境和谐指数不断提升。

至2010年末,民间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由93.9%提升到96%,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犯罪率由6.89人/万人下降到4人/万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46%下降到0.17%。

“博大、至诚、和美、共赢”的呼伦贝尔城市精神主导下的团结、安全、文明、安定的社会环境已经形成。

(四)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素质提供了保证。

《工程》实施以来,呼伦贝尔市深入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重点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不断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成功打造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等“五张文化名片”,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自2007-2010年,全市共实施了公共公益项目4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40项,其中涉及社会事业方面的工程占51.9%,用于科教文卫体的财政支出累计122.9亿元,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重大发展,教育公平、基本公共文化、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五、呼伦贝尔地区民生问题解决模式的价值评估

模式(pattern;design;mode)的基本解释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或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

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

发展模式是一种样式,实践模式就是一种指导人们解决问题的办法。

呼伦贝尔市“‘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模式的理论价值评估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十一五”期间解决民生问题实践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六个一”的民生发展目标选择及其工程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因而,应该从理论上归纳出“六个一幸福指数”的基本点:

1.“六个一幸福指数”的选择,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到以本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执政为民、发展为民。

把执政为民、发展为民具体化到解决民生为本。

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主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符合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正确理念,应该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秉承的理念。

2.“‘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的实施方法,不仅具备实践理性价值同时具备工具理性价值,具有指导今后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也就是说,“‘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把六项民生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并在实践中全面推进六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十一五”时期解决民生问题获得了实效,使“‘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具备了实践理性价值,而且工程的结果也印证了《工程》方法的有效性,因而使其具备了工具理性价值。

进一步说,如果呼伦贝尔地区民生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用“‘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的办法解决民生问题就成为必然选择。

3.民生问题是一项既具有长期性、又具有紧迫性,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交叉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关涉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

用“‘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