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3296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201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一)

说明:

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

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

一.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1分)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

然《过故人庄》)(1分)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

禹锡《陋室铭》)(2分)

(4)晏殊《浣溪沙》中的“□□□□□□□,□□□□□

□□”对仗工整不露痕迹,被誉为“天然奇偶”,于花落燕归之中,寄托了对人生

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的感叹。

(2分)

(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

(4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至若春和景明/触景生情B.孰与城北徐公美/孰是孰非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挑拨离间D.闻寡人之耳者/闻鸡起舞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7分)

是春光,就应在春天绽放,即使是昙花一现,也可以给人们留下难忘的shùnjiān()。

是夏花,就应在烈日下吐出芬芳,只要心中装满了美,何惧那骄阳似火?

是秋叶,________?

是冬天,就在jìmò()中默默地流淌吧!

只要保留自己的那份纯净与执著,汇入大江中,就能够在大自然的腹地感受到属于生命的永远。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

shùnjiān()jìmò()

4.结合语境,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分)

是秋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二个。

(3分)

绽放昙花一现成熟悲壮执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6-8题。

(7分)

中国2019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9),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6.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2分)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委员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

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

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2分)

要求:

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

世博园区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

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

展示不同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

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

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世博会主题的理解。

(不超过25个字)(3分)

【材料】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

例如:

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养活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

“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

“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

(一)(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9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同样的事情也曾在2019年上演。

可谓“多难兴邦”,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是非非说时髦(11分)

王太吉

①时髦这个词含有多义性,时而指人的穿着打扮领先入时,时而指风尚的新颖别致,时而指某种做法出格越轨……亦褒亦贬,似抑似扬,见仁见智,难以共识。

②时髦具有时间区位的特指性,比方50年代穿灯芯绒、劳动布衣服较为时髦,20年前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左邻右舍羡慕不已,视为时髦,谁家安装电话,将引起轰动效应……

③世上很难找到永远时髦的东西,因为人类总在不断地搜奇猎异,满足永远不满足的夙愿,推动社会的发展,时髦会不断继续下去。

④物质的时髦或精神的时髦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许多人不约而同灵感火花的集体迸射,难以找出始作俑者,难以阻挡遏制。

⑤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之流竭力反对火车、电灯等时髦的玩意,螳螂挡车般成为历史笑柄,“老佛爷”是个极端的反面典型,不提也罢。

⑥时髦的事物改变人的习惯,带来许多实惠与方便,比方拥有移动电话、私人轿车、别墅,等等,不仅标志档次身份,也符合快节奏高效率的潮流。

似乎没有什么人绝对地拒绝时髦,虽说有“酸萄萄效应”,那是因为自己条件不允许形成的心理反弹,讲究或享受时髦除了观念新之外,还要物质基础,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⑦总体来说,痴迷时髦的是年轻人,或者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人。

而中老年人相对稳定,他们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不大容易被时风左右,他们之所以接受冰箱、彩电、程控电话,等等,是出于实用而不是时髦。

他们大宗的钱还是存入银行,利息再低也难改初衷。

⑧不是所有时髦的东西都是好的。

尤其是一些天真幼稚的年轻人,他们追求的时髦比较多。

拿美容来说,如果是演员、公关小姐等,由于职业需要,无可厚非,可是一些大学生、普通职工,也在头发、眉毛、眼睛、嘴唇、指甲上花费许多时间去包装,自以为时髦,却失去了本色个性。

⑨笔者曾在天津一辆中巴车上见到一位售票员小姐佩戴了八只不同款式的金戒指,人们叽叽咕咕,一方面羡慕她富裕,另一方面怀疑她神经有些毛病,我则担心她会招来杀身之祸。

⑩时髦一旦失去分寸,必然坠入庸俗的泥淖。

那位拥有八只戒指的小姐,并不明白时髦的含义,究竟出于什么心态,值得专家学者们探讨。

⑾中国人毕竟是谨慎的,一面稳妥地接受时髦,一面又提防时髦的负面效应,极为艰苦地把握着分寸。

⑿时髦在中国是个热点问题,也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你说时髦,他说怪异;你说潇洒,他说胡闹……

⒀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你是哪种时髦,必须建立在诚实劳动、不侵占他人或国家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另外,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选自《中国青年报》)

12.为什么说世上很难找到永远时髦的东西?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⑨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为一个21世纪的年轻人,你是怎样看待“时髦”的?

请用不少于80字的文字表明你的

态度。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绝唱(15分)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

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

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

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

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

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⑦留得残荷听雨声吗?

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

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

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

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⑧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

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⑨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它用生命宣告:

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

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2009年第04期《青年文摘》)

15.文章第⑥段“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圆明园残荷为什么会给作

者强烈的“震撼”结合本段内容,概括回答。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第②至⑤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但又对其“最美”提出质疑。

这样写的

用意是什么?

请具体回答。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写得很好,试评析其妙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⑦段说“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力量”

与“精神”?

这些形象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分)

实际情况也都在朝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那财宝一定还在二号里,那两个家伙当天会被捉住,关到牢里去,而他和汤姆晚上会不费吹灰之力,就弄到那些金子,根本用不着担心会有人来打搅。

早饭刚吃完,就有人来敲门。

哈克跳起来找藏身的地方。

他不想让任何别的人把他和最近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威尔斯曼让几个女士和绅士进了门,道格拉斯寡妇也来了。

老人还看见有一群人正在往山上爬--以便好看清楚那阶梯,原来人们已经知道这事了。

老人只好把晚上发生过的情况向在坐的人讲了一遍。

寡妇因免遭迫害,也痛痛快快地把她的感激之情说了出来。

“夫人,别提这事了,还有一个人比我和孩子们做得更多,更值得你感谢。

不过他有言在先,不让我说出他的名子,要不是他,我们不会到你那里去。

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转到了这方面,但老人守口如瓶,只让大家牢牢地记住这事,再由他们传遍全城,可就不说出这人是谁。

寡妇知道了一切后说:

“我上床睡觉,在床上看书,外面吵吵闹闹我却睡着了。

你们怎么不来把我叫醒?

“我们觉得没那必要,那些家伙不可能再回来,--他们没了作案工具。

叫醒你,把你吓个半死又何必呢?

后来我派了三个家奴守着你的房子,一直守到天亮。

他们刚才回来。

”来的人越来越多,老人一遍又一遍地对大家讲晚上发生的事情,花了有两个多小时才算结束。

19.哈克贝利·费恩是如何帮助了道格拉斯寡妇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整部书说说哈克贝利·费恩是个怎样的人?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平均分

21.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

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______________脸”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

他(她或它)在我心中

要求:

①以上两道题任选一题作文,如选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得抄袭。

2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爱民如子。

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

指调动官职。

②谴:

责问、责备。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我任之()

(2)去任之日()

2.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3.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二)

说明:

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

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1分)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

(4)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

当有记者问

到中美关系时,总理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

“□□□□□□

□,□□□□□□□”,告诉人们要站立最高之处,不害怕有浮云遮

住了远望的双眸,从这个高度来把握中美关系。

(2分)

(5)把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默写完整。

(4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舍生而取义者也/舍本逐末B.遂许先帝以驱驰/以身许国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若金汤D.不能名其一处/莫名其妙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7分)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骄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zhànchū()活力和热情;金黄的秋天,______________;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yù()着希望与梦想。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

zhànchū()yùnyù()

4.结合语境,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分)

金黄的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二个。

(3分)

千姿百态盛开朝气沉默希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6-8题。

(7分)

有些新闻图片,常常让人感动不已。

一个人、一件事,被定格在那一

瞬间……

2019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

县城附近。

总理温家宝15日及16日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他深入

受灾严重的学校、孤儿院、寺庙,到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看望慰问各族

群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灾群众致以深切慰问。

在探访孤儿院时,

温家宝对一名哭泣的孤女说:

“孩子,爷爷看你来了,看着爷爷,笑一笑,

要坚强些,困难总会过去的。

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全国各地民众也纷纷举行烛光祈福活动,人

们点燃烛光,为玉树地震遇难同胞哀悼,为灾区人民祈福。

6.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幅图片内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整合这两幅图片以及说明文字提供的信息,为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个主题。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假如见到孤儿院那哭泣的孤女,你会对她说点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

(一)(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切景语皆情语。

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析)(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书使人优美(11分)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

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

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应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的谦虚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耳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粉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地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

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