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329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

高二福建省四地六校至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泉港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命题人:

泉港一中审题人:

泉港一中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

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

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

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的铭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成为了解汉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②铜镜的铭文本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者的祝福、庆祷、期盼的文字,有的也反映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从中可见制镜者的内心愿望,使得铜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意义。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铜镜制作的商业化,从前制镜者的特殊愿望就可能变为适用众多买者的套话式的吉语。

但无论是制镜或买镜,送人或自用,铭文上的吉语无疑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

就是说,铭文表达的这些价值观念不仅仅是使用铜镜的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因为有很多价值观念是不同阶层的人所共享的。

换句话说,这些铭文中表达的价值观主体,不一定是文化中最崇高的部分,也不是最低俗的部分,而是属于社会一般流行的、各阶层都接受的观念。

这对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流行观念,具有相当的价值。

 ③汉代铜镜的铭文,包含多种文化元素,表现为多样的形式。

比如有的铭文就有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反映了这些神话在汉代生活中的影响。

又如汉代铜镜铭文多七言形式,对研究七言诗的出现有价值,故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同时,这些铭文所表现的价值观对了解汉代社会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④比如向往世俗幸福的内容在汉镜铭文中十分突出。

如“延寿万年”等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也应与汉代流行神仙观念有关;“大乐贵富毋极”等主要反映了当时官僚阶层对贵富的企盼。

这些是汉代人追求世俗幸福的价值观的体现,其中把快乐作为幸福的要素,是值得关注的。

⑤有更多的铭文是把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和家庭伦理结合在一起表达的,体现出家庭伦理观念是汉代人的深切关怀。

如铭文中有大量表达“保二亲”“宜子孙”“宜兄弟”的语句,这表示,在汉代人心目中,对幸福的追求,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而是关切家庭幸福,关切父母、兄弟、妻子、子孙的幸福。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相思镜铭文,如“长相思,毋相忘”这一类情感相思铭文在汉镜中甚多,多属夫妇、男女之间真挚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离别情况之多。

⑥还有表达道德追求和家国情怀的铭文,如“可以取诚”是个人立身的道德,“有君子之方,视父如帝,视母如王,爱其弟,敬其兄,忠信以为高”是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

这些都说明铜镜铭文也有道德警诫的功能,虽然这类铭文不多,但反映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汉代社会的深入影响。

(选自《汉镜铭文体现的价值观》,有删改;作者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但不同时期的铜镜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如比青铜器时代铜镜是礼器,但到后来就成为“照鉴察形”的工具。

B、古代铜镜的铭文指铜镜上的文字,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的人的祝福、期盼等情感的文字,也有的表现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增加铜镜的使用价值的意义。

C、汉代铜镜铭文是了解汉代文化的窗口,汉代铜镜上的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反映了汉代铜镜铭文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

D、汉代铜镜上的铭文有表达道德追求和家国情怀的内容,涉及个人立身的道德、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铜镜上的铭文本是制镜者表达的一些吉祥话,无论是代表制镜者特殊愿望的铭文还是铜镜制作商业化后的铜镜铭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

B、汉代铜镜铭文中既有神话记载,也有人们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对道德的追求等,这使汉代铜镜铭文成为了解汉代社会流行观念的窗口。

C、汉代铜镜的铭文体现了汉代人的价值观,对我们了解汉代社会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是研究汉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D、汉代铜镜的铭文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比较突出的内容是对世俗幸福生活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对长寿、官爵和长乐等方面的追求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代的铜镜是用来佩戴和享用的,到了汉代铜镜的功能变得更广泛,能够反映制镜者与佩用者关系的特殊性。

B、铜镜铭文表达的价值观念不一定是文化中最崇高的,而是属于社会一般流行的、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的观念,因为很多价值观念是不同阶层的人所共享的。

C、汉代人的幸福观有着个性特点,不仅关注个人的幸福,而且关心家庭幸福,关切父母、兄弟、妻子、子孙的幸福等,这体现出汉代人对家庭伦理的深切关怀。

D、相思镜上的铭文在汉代铜镜铭文中占的比例很大,大多属于夫妇、男女之间的真挚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离别情况之多。

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

(一)课内文言文部分(12分)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

受,遭受B.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潦:

积水

C.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

卸落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

驱赶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吾之所好者道也极登临之胜,徙移久之而归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D.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3分)

例句:

良庖岁更刀,割也

A.信造化之尤物也B.然今卒困于此

C.秦人不暇自哀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

《过小孤山大孤山》中的“庙祝”指的是寺庙中管香火的人。

B.“丁”可表示顺序第四,也是天干第四位。

它的意思还很多,如“人丁兴旺”中“丁”指人口,“壮丁”中“丁”指成年男子,“丁忧”中“丁”是遭逢、碰到的意思等等。

“庖丁解牛”中“丁”是厨师的名。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我们所学课文《项羽之死》和《鸿门宴》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D.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中文体,这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小题。

(19分)

齐泰,溧水人。

初名德。

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

明年成进士。

历礼、兵二部主事。

雷震谨身殿,太祖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德与焉,赐名泰。

二十八年,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

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

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大奇之。

皇太孙素重泰。

及即位,命与黄子澄同参国政。

寻进尚书。

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拥重兵,患之。

至是因密议削藩。

建文元年,周、代、湘、齐、岷五王相继以罪废。

七月,燕王举兵反,师名“靖难”。

指泰、子澄为奸臣。

事闻,泰请削燕属籍,声罪致讨。

或难之,泰曰:

“明其为贼,敌乃可克。

”遂定议伐燕,布告天下。

时太祖功臣存者甚少,乃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分道北伐,至真定为燕所败。

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

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

当是时,帝举五十万兵畀景隆,谓燕可旦夕灭。

燕王顾大喜曰:

“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

”是冬,景隆果败。

帝有惧色,会燕王上书极诋泰、子澄。

帝乃解二人任以谢燕,而阴留之京师,仍参密议。

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可息兵。

燕王不听。

明年,盛庸捷东昌,帝告庙,命二人任职如故。

及夹河之败,复解二人官求罢兵,燕王曰:

“此缓我也。

”进益急。

始削藩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

及屡败,意中悔,是以进退失据。

迨燕兵日逼,复召泰还。

未至,京师已不守,泰走外郡谋兴复。

时购泰急。

泰墨白马走,行稍远,汗出墨脱。

或曰:

“此齐尚书马也。

”遂被执赴京,同子澄、方孝孺不屈死。

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

子甫六岁,免死给配,仕宗时赦还。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其为贼,敌乃可克克:

战胜

B.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窜:

逃窜

C.时购泰急购:

重金收买

D.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坐:

定罪、连坐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B、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C、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D、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泰做官多年都没有过失,有一年,天雷震坏了谨身殿,太祖到寺庙祭祀祷告,让他参与,并赐给他名字为齐泰。

B.建文帝素来器重齐泰,在未做皇帝时就看重他,后来即位,就让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家政事,不久将他的官职提升为尚书。

C.齐泰很有见识,在燕王初造反时,就建议对天下昭示燕王叛贼的身份,因此受到燕王忌恨。

燕王直指齐泰、黄子澄是奸臣,要求对他们惩办。

D.齐泰是一个忠义之士,他被捕后,忠于建文帝,不屈而死,他的亲人受他牵连被判死刑或被流放,儿子因为年幼,没有被处死。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燕王顾大喜曰:

“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

”(5分)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羽之死》)(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12—13题。

春夕旅怀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

①崔涂:

唐代诗人,浙江人。

公元888年举进士,终生飘泊,久在湘、鄂等地做官,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②五湖: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

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2.颔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分析其中两种。

(5分)

13.全诗除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6分)

(四)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阿房宫赋》中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奢侈浪费无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诗句是:

_____,_____。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体现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5)求之不得,_________。

《关雎》

(6)蒹葭萋萋,_________。

《蒹葭》

三、科普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题(15分)。

阅读地图与理论模型

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

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

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

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

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

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

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

请问:

箭头指示的东西是什么?

④人们通常会回答:

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

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么想?

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

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

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

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

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

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

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

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

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

这套约定十分浅显,并为人们熟知,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地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约定。

⑩理论模型也离不开约定,只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没有几个人知道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这一理论模型的约定。

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绘制”和“阅读”理论模型。

⑪通过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我们还发现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有趣的问题:

存在完美的地图吗?

答案依赖于什么是“完美的地图”。

如果“完美的地图”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所有特征进行完整、精确表征的地图,那么,这样的地图几乎不可能存在。

⑫表征所有的特征意味着不仅要表示出所有的街道、建筑的地点,而且还要表示出建筑的高度、新旧程度,甚至还要表示出全部的植物、被丢弃的自行车等等。

所以,地图不那么完美的一个方面,在于它的不完整性:

地图只是有选择地表示某些特征,如建筑的空间位置,而忽略其他特征,如建筑的高度、新旧程度等。

另外,地图表示出来的特征有多精确?

例如,上海地图能精确表示出东方明珠塔和虹桥机场之间的距离吗?

它精确到千米、米、厘米了吗?

显然,没有一张地图能做到完全的精确。

⑬地图的上述特点,理论模型也同样具有。

不妨说,理论模型就是科学家为了我们理解世界而绘制的“地图”。

15.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中用汽车模型的例子是为了通过类比引出宴会模型。

B.第⑥段画线部分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把街道放入口袋绝无可能。

C.第⑫段写到“植物”“自行车”,不属于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

D.举东方明珠塔和虹桥机场为例是因为他们间的距离不易精确测量。

E.全文以地图作类比形象直观地说明理论模型的特点。

16.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

(4分)

17.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围于垓下之时的四面楚歌,虽是敌人的奸计,但它终是唱得“将军白发征夫泪”,只因为那是故土的呼唤在心头踢踏的音韵。

D.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19.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是()(3分)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游刃有余,意气昂扬。

B.驾车到二三线城市的村落里看看,到处是空置的房地产,满眼是卖房广告。

当年那片绿油油的田野,新鲜的空气,早已切中肯綮。

C.作者在描述山川景物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信手拈来,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引人入胜

D.老首长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20.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

②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

③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④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

⑤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⑥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A.④②①⑤③⑥B、②①④③⑥⑤C、⑤④②①③⑥D、④⑤②③①⑥

21.请从7个词语或短语中挑选出4个,写一段话。

要求:

语意完整,合乎情理,90字左右;请在你写的这段话中,在所选用的词语或短语下划横线。

(5分)

孝道传统精神核心规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次,童话大王郑渊洁到郑州签名售书,有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对他说:

“我长大后能不能去你身边工作?

”郑渊洁随口回答说:

“可以啊!

”因郑渊洁自己不懂外语,曾出现跟外国出版商打交道上当受骗的事,于是就跟小女孩说:

“我身边还缺一个会说英语的,其他的人都有了。

”不料,那小女孩很认真地说:

“那你给我写在书上吧!

”于是,郑渊洁就在她的书上写下了“长大以后,学好英语到我这里来”。

写完以后,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的是,那小女孩却当了真。

自拿到郑渊洁的签字之后,她学习成绩大变,从班里排名靠后,慢慢成了全班第一。

后来,她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时,还学会了好几门外语。

毕业之后,当其它同学为找工作发愁时,她却拿着当年郑渊洁给她签字的书,真的去找郑渊洁。

后来,她成为了郑渊洁的私人助理。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泉港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C项,答案区间在原文第①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

由原文第③自然段可知,“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只是“汉代铜镜铭文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只是“反映了这些神话在汉代生活中的影响”。

2、D(D项,“集中体现在对长寿、官爵和长乐等方面的追求上”表述错误,答案区间在原文第④自然段,这里主要表现的是对“长寿、贵福、快乐”等方面的追求。

3、A(A项,“能够反映制镜者与佩用者关系的特殊性”表述错误,由原文第②自然段可知,有的铜镜的铭文“反映了制镜者与陪用者的特殊关系”,而不是指所有“汉代铜镜”。

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

(一)课内文言文部分(12分)

4、D(辇:

皇帝的车子,这里用作动词)

5、C(C.于:

介词,用。

A.焉:

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兼词,相当于“于之”,可译为“从这里”。

B.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

D.乃:

副词,只,仅仅;副词,才)

6、A(例句为判断句。

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状语后置句)

7、C(黄帝时期)

(二)课外文言文,8—11小题。

(19分)

8、B(窜:

放逐、流放)

9、D

10、C(事件的顺序颠倒。

燕王直指齐泰、黄子澄是奸臣,要求对他们惩办发生在前,齐泰建议对天下昭示燕王叛贼的身份发生在后。

且强加因果)

11、

(1)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却很高兴地说:

“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他的人马正好足够成为我的军资。

”(“止”“将”“适”“资”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2)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惜(我)而奉我为王(让我称王),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纵然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在心中不感到有愧吗?

(“王”、“独”每处1分,状语后置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齐泰,溧水人,原名德。

洪武十七年在应天进行乡试获得第一名。

洪武十八年又中进士。

后来任礼部、兵部的主事。

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明太祖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名泰。

洪武二十八年,齐泰从兵部郎中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

明太祖曾经问过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

然后明太祖又询问各种图籍,齐泰拿出袖中的手册给明太祖,简要而详细地说出了各种图集,于是明太祖很重视他,并且皇太孙朱允炆也素来很重视他。

建文帝继位之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

很快齐泰就被晋封为兵部尚书。

当时明太祖遗诏诸王都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前去南京奔丧,各藩王所在的王国无论官吏还是平民都要听朝廷的节制。

诸王听了之后都说齐泰在矫诏,离间皇族骨肉亲情,都不高兴。

之前,建文帝为皇太孙之时,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权,个个手拥重兵,时间长了必为朝廷的心腹之患。

于是建文帝登基之后与齐泰他们秘密谋划削藩。

建文元年,周、代、湘、齐、岷五王相继被削。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举兵,指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

事情传到朝廷之后,齐泰请求建文帝削去燕王的属籍,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有人诘问齐泰,齐泰说:

“公开指出朱棣是乱臣贼子,才可以攻克他。

”于是定下计来大举伐燕,并且布告天下。

当时明太祖时期的开国功臣还健在的人非常少,于是建文帝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燕军,不料到了真定就被燕军所败。

于是黄子澄推荐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齐泰极力阻止,认为不可。

黄子澄不听,最终建文帝还是命李景隆为大将。

当时,建文帝派出五十万军队交给李景隆指挥,李景隆信誓旦旦地说燕军指日可灭。

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却很高兴地说:

“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他的人马正好足够成为我的军资!

”同年冬,李景隆果然被打败。

建文帝非常惊惧,适逢燕王朱棣上书诋毁齐泰、黄子澄。

于是建文帝解除了齐泰的职务,但是背地里留他们在京师,仍参与密议。

李景隆给燕王朱棣书信,说齐泰和黄子澄已经被罢免了,请求朱棣息兵。

燕王朱棣不听。

建文二年,盛庸在东昌大捷,建文帝祭告祖庙,命齐泰和黄子澄二人任职如故。

到了夹河之战失败之后,建文帝又解除了齐泰和黄子澄二人的官职请求燕王罢兵,燕王朱棣说:

“这是建文帝的缓兵之计啊。

”于是进攻更加激烈。

自从削藩的建议开始出现,建文帝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进言,说以天下制约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

但是燕王起兵之后南军屡屡失败,建文帝非常后悔听从了齐泰等人的削藩之议,因此导致进退为难。

等到燕军步步紧逼之后,建文帝又将齐泰召回京师。

齐泰还没有回到京师,就已经被燕军攻破了,齐泰逃到了外郡图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

当时燕军非常急切地抓捕齐泰。

齐泰将白马涂成黑色出逃,走出很远之后,白马出汗导致墨色脱尽。

燕军士兵见了之后说:

“这一定是齐泰的马。

”于是被擒拿到了皇宫。

齐泰同黄子澄、方孝孺不屈被朱棣杀害。

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

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2—13题。

12.①虚实结合:

上句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是虚写;下句写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是实写。

虚实相生,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