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623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docx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

实验要求(电信111班)

 

 l.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机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高频电路实验注意:

  1)将实验板插入主机插座后,即已接通地线,但实验板所需的正负电源则要另外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2)由于高频电路频率较高,分布参数及相互感应的影响较大。

所以在接线时连接线要尽可能短。

接地点必须接触良好。

以减少干扰。

  3)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

  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 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一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频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毫伏表

  5、万用表

  6、实验板1

 三、预习要求

 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3、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回路总电容C=220pf(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0。

                                                       图1-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实验电路见图1-1

(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

  实验电路中选Re=1K

  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l

                  表1.1

   

  *VB,V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动态研究

  ⑴.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V0(在谐振点)

  选R=l0K,R0=lK。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按毫伏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

此时调节Vi由0.02伏变到0.8伏,逐点记录V。

电压,并填入表l.2。

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表1.2

  

(2).当Re分别为500Ω、2K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表l.2。

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

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曲线。

  仍选R=10K,Re=1K。

将扫频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至扫频仪检波器输入端。

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频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位置),调回路电容CT,使f0=l0.7MHZ。

  (4).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当回路电阻R=l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l0.7MHZ,调节CT使同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10.7MHZ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0,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3。

频率偏离范围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表1-3

     计算f0=10.7MHZ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及回路的通频带和Q值。

  (5) .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R分别为2KΩ,470Ω时,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3。

比较通频带情况。

 

(二)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l. 实验线路见图1-2

图1-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⑴ 用扫频仪调双回路谐振曲线

  接线方法同上3(3)。

观察双回路谐振曲线,选C=3pf,反复调整CT1、CT2使两回路谐振在l0.7MHZ。

  

(2). 测双回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按图1-2所示连接电路,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选C=3pf,置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10.7MHZ,反复调整CT1、CT2使两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频率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不变,改变频率,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对应的输出频率f和电压值,并填入表1.3。

 

  2. 改变耦合电容C为10P、l2Pf,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l.3。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写明实验目的。

  2. 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直流工作点,与实验实测结果比较。

  3. 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名称、型号。

  4. 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幅频特性。

   ⑴. 单调谐回路接不同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整理并分析原因。

   ⑵. 双调谐回路耦合电容C对幅频特性通频带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找出单调谐回路和双调谐回路的优缺点。

  5. 本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多少(放大倍数下降IdB的折弯点V0定义为放大器动态范围),讨论IC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电路设计及电参数计算。

  2.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

  二、预习要求

  1.复习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分析图3-l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并计算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IC的最大值(设晶体管的β值为50)。

  4.实验电路中,L1=3.3uh,若C=120pf,C'=680pf,计算当CT=50pf和CT=150pf时振荡频率各为多少?

 

 三、实验仪器

  l.双踪示波器

  2.频率计

  3.万用表

  4.实验板l

 图3-1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见图3-1。

  实验前根据图3-l所示原理图,在实验板上找到相应器件    及插孔,并了解其作用。

  l. 检查静态工作点    

  ⑴、在实验板+12V插孔上接入+12V直流电源,注意电源极性不能接反。

  

(2)、反馈电容C不接,C'接入(C'=680pf),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停振时的情况。

 

    注意:

连接C'接线要尽量短。

 (3). 改变电位器RP测得晶体管V的发射极电压VE,VE可连续变化,记下VE的最大值,计算IE值

 IE=设:

Re=1KΩ

  

  5. 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测试

  实验条件:

Ie=2mA、C=l20pf、C'=680pf、RL=l10K

  

(1).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l0、C1l时,纪录相应的频率值,并填入表3.l。

  

(2).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l0、Cll时,用示波器测量相应振荡电压的峰一峰值VP-P,并填入表3.1。

 表3.1

 

 

  

  3.测l试当C、C'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IER的关系(R=ll0KΩ)

  

(1).取C=C3=l00pf、C'=C4=l200pf,调电位器RP使IEQ(静态值)分别为表3.2所标各值,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振荡幅度VP-P(峰—峰值),并填入表3.2。

  表3.2

  

  

(2).取C=C5=l20pf、C'=C6=680pf,C=C7=680pf, C'=C8=120pf,分别重复测试表3.2的内容。

  4.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⑴.回路LC参数固定时,改变并联在L上的电阻使等效Q值变化时,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

f=6.5MHZ时,C/C'=100/l200pf、IEQ=3mA改变L的并联电阻R,使其分别为1KΩ、10KΩ、ll0KΩ,分别记录电路的振荡频率,并填入表3.3。

  注意:

频率计后几位跳动变化的情况。

  

(2).回路LC参数及Q值不变,改变IEQ对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f=6.5MHZ、C/C'=100/1200pf、R=110KΩ、IEQ=3mA,改变晶体管IEQ使其分别为表3.2所标各值,测出振荡频率,并填入表3.4

   Q-f     表3.3IEQ-f      表3.4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写明实验目的。

  2. 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3. 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与交流等效电路,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以IEQ为横轴,输出电压峰一峰值VP-P为纵轴,将不同C/C'值下测得的三组数据,在同一座标纸上绘制成曲线。

5.说明本振荡电路有什么特点。

实验四 石英晶体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l.了解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掌握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及参数计算方法。

 

  二、预习要求:

  l.查阅晶体振荡器的有关资料。

阐明为什么用石英晶体作为振荡回路元件就能使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大大提高。

  2.试画出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和串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的实际电路,并阐述两者在电路结构及应用方面的区别。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频率计

  3.万用表

  4.实验板1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见图4-1     图4-1 晶体振荡器原理图

  1.测振荡器静态工作点,调图中Rp,测得IEmin及IEmax。

  2.测量当工作点在上述范围时的振荡频率及输出电压。

  3.负载不同时对频率的影响,RL分别取1l0KΩ,10KΩ,lKΩ,测出电路振荡频率,填入表4.l,并与LC振荡器比较。

  RL-f     表4.1

    

   五、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实验数据。

   3.比较晶体振荡器与LC振荡器带负载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你如何肯定电路工作在晶体的频率上。

5.根据电路给出的LC参数计算回路中心频率,阐述本电路的优点。

 

实验五 振幅调制器(利用乘法器)

  

一、实验目的

  l.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与过程,并研究已调波与二输入信号的关系。

  2.掌握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3.通过实验中波形的变换,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