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774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未来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

1、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4、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四、教学难点: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五、课时划分:

(14课时)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

2月

第一周

1、认识周围的邻居 

3月

第二周

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3月

第三周

3、共建邻里好环境

3月

第四周

4、介绍我们的学校

3月

第五周

5、感谢您,老师

4月

第六周

6、学校的发展变化

4月

第七周

7、不同的生活环境

4月

第八周

   8.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4月

第九周

9、公共场所的文明

5月

第十周

10、献出我们的爱心

5月

第十一周

11、家庭安全不能忘

5月

第十二周

12、交通安全不能忘

5月

第十三周

13、公共安全多提防

6月

第十四周

复习

进度计划

 

 

 

 

 

 

 

 

 

 

 

 

 

 

 

 

 

 

 

 

 

 

 

 

第一单元邻里之间

1、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

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

挂图

计划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

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

挂图

一、谈话导入  引出问题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设计思路:

与邻居相处对于山区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与邻居朝夕相处中已经积淀了许多活生生的素材。

所以,我的问题直接切入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以用这个问题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和参与热情。

二、走进生活  找问题。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设计思路:

“走进生活,找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更多的生活问题呈现出来。

为以后的“身同感受,出点子”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

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

挂图

一、身同感受,出点子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设计思路:

与邻居相处对于山区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同样,他们的生活中更不缺乏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榜样和自己身同感受且行之有效的做法。

故此,让学生结合实际给邻居和睦相处出点子,他们不但不觉得生疏,还会体验到快乐。

二、名言警句中的邻居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得好乡邻胜过亲●多年邻居变成亲

●邻居好,一片宝●家有患难,邻保相助

●亲帮亲,邻帮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亲向亲,邻向邻

●人到难处邻里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贼打火烧喊四邻●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藏族)

●邻居好,胜金宝●和得邻居好,犹如穿皮袄

●隔邻居,不隔心

●阴险的邻居比凶恶的敌人更可怕(拉丁美洲)

●不要选择房屋,而要选择邻居(日本)

●千金买邻,八百置舍●行人好伴,住要好邻

●在家里结邻,出门要结伴(阿拉伯)

●动身之前,要找好侣伴;盖房之前,要找好邻居(阿富汉)

●光顾自己的人,跟邻居合不来(蒙古)

(设计思路:

这些名言警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具有很强的说理性。

让学生读一读,悟一悟,会加深学生对邻居和睦相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前车之鉴,可以为师

1、读故事《六尺巷》并交流收获

2、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设计思路:

俗话说: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不但可以从现实中汲取智慧,还可以从古人的做法中获取营养。

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

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法建议:

 1、本课主要使学生充分认识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即它不仅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2、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本课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具:

挂图

计划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观点

1.你们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吗?

谁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2、小结:

"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说:

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近旁的邻居来往多,遇到事情也不如邻居能够给预及时的帮助。

我给大家讲一件自己亲身遇到的事:

1998年我的小孩刚两岁,一天夜里,他突然高烧40度,当时浑身抽搐。

我突然想起邻居建华家可能有退烧药,刚要打电话,又犹豫了,因为当时已经是夜里一点钟了。

屋外狂风吼叫着,我顾不了许多了,拨通了他家的电话。

不到十分钟,建华和他的妻子拿着药赶来了。

我们一同给孩子吃完药,建华又开来车连夜带我们去了儿童医院……我的小孩今年已经六岁了,在这六年中,他烫伤过,是楼下的袁叔叔送来的烫伤药;我们不会做棉衣,每年都是邻居李奶奶帮助做的;因为工作忙,好几次忘了接小孩,是邻居的大妈帮助接回来的;我深深的体会到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3、请你列举事例说明"远亲不如近邻"小结:

谁家的周围都会有一些邻居,与邻居之间的接触机会很多,因此,搞好邻居关系十分重要。

二、学习课文理解观点

1.分析课文的前半部分,体会邻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①(出示图片)这是周晨家住的小院子.这位就是大家都尊敬的吕爷爷。

吕爷爷退休后自觉地承担了全院的清洁工作,处处为邻居们着想。

特别是有一次,小晨光突发阑尾炎,他的父母又不在家。

这时,吕爷爷和邻居们是怎么做的?

(贴图)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邻里之间吗?

为什么?

小结:

邻居之间互相关心,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左邻或舍的利益,大家心情愉快,生活安定,有益于各家的生活。

板书:

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②相反,邻居之间互不相让,结果又会怎样呢?

(放课文自制录音)小结:

邻居之间是否和睦相处,关系到各家的生活,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我们每个人都应与邻居和睦相处。

板书:

关系到各家生活和社会安定团结③我国自古以来就以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为传统美德,下面请大家一起阅读课文后面"阅读"栏目中故事《六尺巷》。

提问: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

为了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大家都要互相谦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考虑邻居利益。

2.学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怎样为邻居和睦相处尽一份力量。

①(出示图片)院子里新搬来的一户邻居正在装修房子,噪音很大,影响了章敏看电视,对此,章敏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投影:

课文中格言:

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

)教师小结:

这样做有利于邻居之间的团结。

板书:

讲谦让能谅解人②磊磊学习上有困难,杨颖是怎样帮助他的?

徐伟看到隔壁的单身老人生活不便,他是怎样做的?

对邻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好处?

小结:

体现了邻居之间有了困难,大家热情帮助,可以增进邻居之间的友谊。

板书:

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3.小结课文:

(出示全院图)大家都夸小晨家住的小院邻居之间相处得特别好,他们说话、做事都要先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彼此之间都能互相谦让,都能体谅对方,不管哪个邻居有困难,大家都能热情帮助。

因此,人们都称赞他们院是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文明院,4.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十三课《与邻居和睦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

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