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1458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4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解析版

考点14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1.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1)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2.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

(2)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2.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2)经济上:

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上: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社会生活: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历年真题】

知识点一太平天国运动

1.(2018·海南高考·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解析】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故B项错误;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体现平均主义,是“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思想的来源之一,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基督教平等思想体现平等,是“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思想的来源之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体现天下为公,是“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思想的来源之一,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5·重庆文综·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

“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

【解析】自然灾害频仍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可知曾国藩认为农民起义是因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不作为激起民愤所致,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5·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解析】“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说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4·海南单科·1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解析】依据所学清政府当时财政主要来源于税收,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洋务运动知识官僚办理的洋务,不可能控制国家金融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

6.(2012·重庆文综卷·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

“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  )

A.秦日纲B.陈玉成

C.李秀成D.石达开

【解析】关键信息:

1862、上海、洋鬼。

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攻上海遭洋枪队。

C项正确。

AB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C

7.(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答案】A

8.(2010·山东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解析】注意图片材料中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因素”、“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可联系到太平天国运动,特别是“破坏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这个信息很重要。

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提出了《资政新篇》,战火发生于广东省。

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会造就大量小农经济,产品统交圣库等政策,这些是历史的倒退。

【答案】A

9.(2009·江苏单科·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解析】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中立”,再联系“内战双方”,即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侵略者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准备坐收渔利。

【答案】A

10.(2008·全国文综·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虽然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希望建立的小农经济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后来颁布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也没有付诸实施。

在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专制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B

11.(2008·北京文综·15)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解析】由题目中所给材料可知C选项的“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兴办保险事业”符合题目意思。

ABD中的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社会建设等方面。

【答案】C

12.(2008·上海历史A组·1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

A.秦末农民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解析】太平运动运动的领袖从西方“引进”了基督教的上帝,创立了“拜上帝教”,领导农民运动。

【答案】C

知识点二辛亥革命

1.(2016·上海单科·24)“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竟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

”这段文字写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解析】材料“覆民政而复帝制”反映的是民国初年的复辟帝制。

19世纪中期还处在清王朝统治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19世纪末期还处在清王朝统治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20世纪初期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但最终失败,“民国乃得中兴”,故C项正确;20世纪中期与民国初年“国体初建”时间上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浙江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解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出君主专制已经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故B项正确;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不起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与革命党人变革发饰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内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