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125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docx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

  第一篇:

:

爱心丛飞与社会责任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一直做好事。

丛飞坚持十多年为社会无私奉献,几乎倾其所有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

他的所作所为,唤醒了许多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心和向善的力量,甚至是一份社会责任感。

从丛飞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他一心为他人、扶贫济困,把社会责任与传统道德结合得非常好,用博大的爱心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乐善好施的爱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圳,特别需要这个。

最近,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丛飞的爱心感动了深圳。

透过丛飞,反省自我,大家学会了关爱,内心完成一次向善的回归,更加坚定了做人的道德信念和底线,找回了心中或许丢失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丛飞把自己的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社会又把更多的爱回馈给他。

丛飞曾感叹:

“感谢生命中这次重大的灾难,让我感受到全社会对我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欣喜地见到,这种爱心的交织互动,在鹏城掀起一波又一波爱的热浪,谱写出一曲曲城市文明、和谐的交响乐,体现了我们整个城市爱的互动。

  第二篇:

学习丛飞事迹心得体会-爱心丛飞与社会责任

  学习丛飞事迹心得体会:

爱心丛飞与社会责任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一直做好事。

丛飞坚持十多年为社会无私奉献,几乎倾其所有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

他的所作所为,唤醒了许多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心和向善的力量,甚至是一份社会责任感。

  从丛飞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他一心为他人、扶贫济困,把社会责任与传统道德结合得非常好,用博大的爱心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乐善好施的爱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圳,特别需要这个。

最近,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丛飞的爱心感动了深圳。

透过丛飞,反省自我,大家学会了关爱,内心完成一次向善的回归,更加坚定了做人的道德信念和底线,找回了心中或许丢失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丛飞把自己的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社会又把更多的爱回馈给他。

丛飞曾感叹:

“感谢生命中这次重大的灾难,让我感受到全社会对我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欣喜地见到,这种爱心的交织互动,在鹏城掀起一波又一波爱的热浪,谱写出一曲曲城市文明、和谐的交响乐,体现了我们整个城市爱的互动。

  第三篇:

丛飞事迹

  弘扬大爱精神,纪念义工丛飞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

初二辍学,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到广州闯荡,1994年到深圳。

1994年8月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截至目前,他已经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

20XX年4月12日,媒体首次披露丛飞捐助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20XX年5月12日,丛飞被确诊患有胃癌,次日发现癌细胞扩散。

20XX年6月16日,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对丛飞事迹做出批示,并委托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到医院看望。

不久,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率市委有关领导前往医院看望丛飞。

20XX年6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再次赶到医院看望丛飞,转达张德江对丛飞的关心和问候。

20XX年6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丛飞“爱心市民”称号,并号召深圳党员干部向其学习。

20XX年4月20日丛飞因胃癌逝世,年仅37岁.

  二、丛飞语录

  1“我知道渴望求学但又被拒之门外的滋味,这也是我多年来资助贫困学生的一个原因。

  “2有时我也觉得无能为力,可孩子们站在你面前,拉着你的手,那种期盼、求助的眼神,任何人看了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帮孩子们一把

  3“我拯救不了一个世界,但是我可以尽我所能去拯救一个孩子。

  4支撑我的是一种责任、一份激情、一种经历。

我是穷孩子出身,小时候卖过冰棍、卖过小人书、捡过垃圾,甚至为了交学费还偷卖了家里的蜡台。

因此,我非常理解穷苦孩子对学习的那种强烈的渴望。

我希望通过资助孩子们读书而改变他们的人生之路,使他们学有所成,将来奉献社会。

这样,中国也就少了一个文盲,国家也就多了一份和谐。

  “5个人享受是次要的,奉献是我最大的快乐,那些说我傻的人永远不会明白。

”6我觉得拿我自己家的东西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别人老问我为什么?

就是从小的这些经历,还有我的天性,就是我说的那句话?

我本善良'',我绝对是善良。

  7在患胃癌时住院时说重返舞台演出挣更多的钱捐助给失学儿童,是我最大的愿望……

  8、在患胃癌时住院时说重返舞台演出挣更多的钱捐助给失学儿童,是我最大的愿望……

  第四篇:

丛飞事迹简介

  丛飞事迹简介

  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他如今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

  “我叫丛飞,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文艺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深圳义工。

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丛飞都会使用这段同样的开场白。

但如今,他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舞台。

  20XX年6月20日,正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丛飞刚刚结束第二阶段的化疗,由于身体的原因,他未能接受周末报记者的采访,但记者辗转联系上他的好友刘家增,听他讲述了丛飞长达十年的爱心之旅。

  艰难打拼终成著名歌手,身患绝症却无钱治病

  在刘家增的描述下,记者得知1969年丛飞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一个贫困的家庭,全家8口人惟一的生活就是父亲每月36元的收入。

贫穷的记忆从小就深深烙在丛飞的心里:

为了读书,他捡过垃圾、卖过冰棍,甚至将家里的烛台偷偷拿到废品收购站卖了交学费,但他的这些努力还是没能让他完成学业。

勉强上到初二,丛飞就被迫辍学回家。

  倔强的丛飞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他认定自己可以通过另外的一种方式获得成功——凭自己洪亮的歌喉实现当歌星的梦想。

  辍学后,丛飞很快就从短暂的失落中振作起来,他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他出色的嗓音条件和执着顽强的求学精神打动了男高音歌唱家历铁成,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丛飞的歌唱技艺快速提高。

1989年,丛飞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鲍延义。

后来,他又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被郭颂称为“中国最美丽的男高音”。

  1992年,学有所成的丛飞离开家乡,南下广州,开始了自己的寻梦历程。

刚到广州时,丛飞举目无亲,又没有朋友,一度陷入困境。

由于找不到工作,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与民工一起,早出晚归,给人搬家运货,后来又做起了疏通管道的工作和洗碗工。

为了省钱,他住桥洞、喝自来水?

?

  从小就生活在贫困中的丛飞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依然执着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1993年,丛飞在一次歌唱比赛中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优秀奖。

比赛结束后,一家艺术公司聘用了他,从此,丛飞结束了流浪般的生活,真正开始了自己

  的演艺事业。

随后的几年中,丛飞的歌唱事业蒸蒸日上,很快就成为一名广受欢迎的歌唱演员。

  如果说广州是丛飞艺术人生开始的地方,那么深圳则是他真正实现梦想的地方。

  1994年,丛飞前往深圳,在这个现代化的都市里,他凭着出色的男高音、小品和口技等多方面的才华,很快成为一名深受深圳观众喜爱的知名演员,他的舞台也从深圳延续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丛飞多次与宋祖英、蒋大为、关牧村、戴玉强等著名歌唱家同台献艺,还多次应邀到国外演出。

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良好的口碑,使他先后获得二十多个国家级、省级艺术奖项,成为“广东省优秀音乐家”。

  就在丛飞准备在歌唱事业中大展拳脚之际,无情的病魔将他击倒了。

20XX年5月12日,年仅36岁的丛飞被深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晚期胃癌。

亲朋好友们被震惊了,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作为著名歌手的丛飞,作为中国目前高收入人群的一分子,他竟然连为自己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

  这究竟是为什么?

  十年捐款300万元,178个孩子亲切称他“代理爸爸”

  答案让所有人唏嘘:

10年间,丛飞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孤儿和残疾人,各种钱物总计近300万元人民币。

  事情的起因最早要从1994年的一场慈善义演说起,那场演出彻底改变了丛飞的命运。

  当时,刚成名的丛飞在四川成都参加一场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观众席上坐着几百名因家穷辍学的孩子,看着一张张面露稚气的脸庞,丛飞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苦难的童年。

他当场将身上的2400元钱放进了捐款箱,这是当天全场最多的一笔助学款。

主持人告诉丛飞说:

“你捐出的这2400元钱,可以使20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完成两年的学业!

”台下的许多观众都对丛飞的善举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着孩子们激动的笑脸,丛飞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2400元钱可以改变那么多孩子的命运,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那一刻起,他下定了决心:

要尽自己所能努力改变更多贫困学生的命运。

从此,他开始了慈善义演和认养贫困失学儿童的爱心之旅。

他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当地的失学儿童筹集学费。

同时,他还先后认养了几十个孤儿及残疾人,不但给他们提供学费,还负责他们的生活费。

  随着时间的流逝,丛飞资助的贫困儿童越来越多,如今,得到丛飞捐助的贫困儿童已达178个,这些孩子每次看到丛飞,都亲切地称他为“爸爸”。

每当听

  到这一声声呼唤,即使再苦再累,丛飞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丛飞的幸福源自精神上的满足,而他物质生活的贫乏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

  丛飞的家位于深圳市翠竹北路,面积只有58平方米,当地媒体的同行向周末报记者描述说:

廉价的防盗门上的铁皮已经破出了半尺多长的大洞,门锁彻底失灵,每天只能虚掩着。

狭小的厨房不足两平米,去了安装炉灶的地方,只能进去一个人。

屋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当,衣柜里的衣物,都是些三五十元钱的便宜货,惟一有些档次的就是那套白色的演出服。

  丛飞在深圳没有工作单位,惟一的“职务”是深圳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丛飞从1997年担任该职,却从未领过一分钱工资,他的主要收入都于商业演出。

据丛飞身边的朋友们讲,他常常是收到一笔演出费后,马上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要不就是给了残疾人和孤儿,自己根本存不下钱。

丛飞来深圳十多年,只办过一个存折,还是买房搞按揭时被要求办的。

为了当好“爸爸”,那一百多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了丛飞最大的开支,他的经济状况也因此时常捉襟见肘,有几个月甚至连供银行按揭的两千多元钱都成了问题。

  看到演艺圈的许多朋友都先后住上豪宅、开上了私家车,丛飞的妻子十分羡慕,对他把钱都资助了别人的做法不能理解。

她一次又一次地劝丈夫多为自己和家庭想想,可丛飞却态度坚决:

“我们有房住有饭吃,没必要与别人攀比房子与汽车。

山区的那些孩子眼巴巴地等着我的钱完成学业,我怎么忍心让他们失望?

”刘家增向记者介绍说,两人的分歧随着丛飞捐助金额的增加也越来越大,后来终于因为一件突发的事情彻底吵翻了。

  20XX年底,丛飞接到了一个贫困山区孩子要钱的电话,那一年,丛飞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花去了十几万,而交到妻子手中养家糊口的钱却不足2万元。

丛飞犹豫了许久,还是向妻子张嘴要钱了。

妻子气愤地数落他:

“你把血汗钱都给了别人,却让我和孩子跟着你过这样的穷日子,你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没过多久,妻子去法院起诉离婚,将年仅2岁的女儿留给丛飞,独自离开了这个家。

  丛飞所受的打击还不仅仅如此,许多朋友事后得知,面对儿子因为帮助别人而使自己的生活陷入如此困境,丛飞的父母也不能理解。

他们指责丛飞说:

“做好事也要讲个分寸,要把自家生活先安排好,哪能像你这样只为别人不想自己?

”面对妻子的离去,父母的责备,丛飞陷入痛苦之中。

  “‘难道我做错了吗?

’丛飞在心里问自己,但他一想到孩子们期待的目光,就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疑问。

”电话里,刘家增的声音发着颤音,“他知道他必须尽一切所能为在贫困中挣扎的孩子们带去快乐和希望。

  生死关头仍不忘捐资助学,惊天义举感动深圳

  20XX年春天,由于受非典的影响,丛飞的演出机会大大减少。

没有了演出,丛飞便没了收入,孩子们的学费也就成了问题。

为了及时让孩子们交上学费,丛飞只好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非典结束后,为了尽快还上这些债务,丛飞玩命似地四处演出,常常是一天演上三场或四场。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从20XX年春天开始,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还时常吐血、便血,家人和朋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

可想想高昂的医疗费,他拒绝了,只在门诊开了些口服药维持。

  20XX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

刘家增回忆说,当时丛飞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连食物都难以下咽。

然而,他还是坚持参加了6场演出,并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献了出去。

当丛飞忍受巨大的痛苦坚持完最后一场演出时,开始大口吐血并昏迷了许久。

  家人将丛飞送到医院看病时,医生说他必需马上入院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由于没有医疗保险,丛飞治病只能全部自费,这对于没有任何积蓄的丛飞来说,无疑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支出。

住院3天时,他看了一下医疗收费表,吓得瞪大了眼睛:

“3天就花去1800多元,再住下去,我们拿什么交医疗费呀?

”他强迫家人办理了出院手续。

  4月22日,在深圳当地媒体的呼吁下,已经不断吐血、便血的丛飞住进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医院同意在他拿不出治病钱的情况下为他进行治疗。

5月12日,医生对他的胃部溃疡面进行活检化验,发现已经癌变,而且属于晚期胃癌。

得知“爸爸”生病了的消息,还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写来情真意切的慰问信,他们只知道“爸爸”胃出血了,却不知道死神已经在向他们的恩人悄悄地逼近。

正在贵州省织金县一中读高二的女孩罗艳燕在给丛飞的信中写道:

“爸爸,我非常感谢您,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无限的爱。

您不仅在物质上大大帮助了我,还在精神上给了我那么多的鼓励。

在我的心目中,您早已经成了我真正的爸爸,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您。

得知您病了,胃出血了,我心里特别难过,真恨不能让我来替您忍受病痛的折磨?

?

”织金县还有一个少数民族孤儿叫晏语轻轻,20XX年夏天,丛飞第一次见到这个年仅8岁的瘦弱女孩时,当即决定负责她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

今年春节,丛飞将从来没有离开过山寨的小晏语接到深圳过年。

在12岁的小姑娘心中,丛飞这个爸爸不但对她充满爱心,还是个永远充满力量的爸爸。

忽然听说丛飞生病住院的消息,她伤心不已:

“爸爸从来不生病的,现在怎么病得住院了?

他是为抚养我们累病的。

”她一次又一次地给爸爸写信,说她在梦里都在祈祷爸爸早日康复。

  还有一位大学生给丛飞打电话道歉,他说:

“我是4年前接受您资助的一名

  大学生。

以前一直以为您是一名歌手,一场演出费就能拿到一两万元,所以时常提些额外要求,花起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安心。

我现在才知道为了资助一百多个学生读书,您承受了那么多的压力,连生病都舍不得花钱治,这是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我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愧疚?

?

  看着孩子们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来信,听着孩子们一声声关切的问候,丛飞说他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即使在生死关头,丛飞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告诉几个朋友说:

“你们一定要多想想办法,让这些孩子继续读书啊?

?

”5月17日,他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他吃力地给贵州的“儿女们”录下了一段话:

“孩子们:

爸爸不能亲自来看你们了,但爸爸很想念你们,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

  丛飞的惊世义举让无数深圳人为之感动,据刘家增介绍,在丛飞住院期间,许多市民纷纷前来探望。

“有个老太太来看丛飞,临走硬是留下几百元钱,问她姓什么住在哪她都不肯说。

”刘家增感叹地说。

  06年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

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第五篇:

优秀党员事迹——丛飞

  爱心大使——丛飞

  他是一名歌手,也是一名义工,还是183个孩子的

  “父亲”。

他深受观众喜爱,有足够的条件让自己生活富足。

  但他却倾尽家财资助贫困学生,为孩子们花了几百万元自

  己却没钱治病甚至负债。

  “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码是2478。

能对社

  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这是丛

  飞留给世界的简短而厚重的声音。

5年过去,深圳“爱心大

  使”丛飞的善言和善举依旧激荡人心,他的奉献与仁爱依旧

  感动国人。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盘

  锦市大洼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初二便被迫辍学回家。

但执

  著的音乐梦想让他不畏艰难四处拜师学艺,最终考上沈阳

  音乐学院声乐系,后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

  1992年,张崇只身闯荡深圳。

刚到深圳的时候,他做过搬运工、洗碗工。

曾有一次,劳累过度的张崇晕倒在草地上。

醒来后,他把名字改为“丛飞”,立誓要“从草丛中起飞”。

其后,凭借出色的男高音和模仿技巧等才华,丛飞开始在深圳崭露头角并得到了深圳观众的喜爱。

  一场义演,让丛飞走上了“爱心之路”并为此执著追求一生。

1994年,丛飞参加了一场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

当时观众席上坐着几百名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

童年的苦难经历让丛飞对这些孩子的学业和前途十分担忧,他当场捐出了所带的全部现金2400元。

丛飞的慈善之路从此开始,并十几年如一日坚守,直到生命的终点。

在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丛飞的挚友刘家增。

这位记录了丛飞慈善活动和生活点滴的摄影师告诉记者:

“最初我也怀疑他只是一时冲动,但是他的慈善热情丝毫不减,他的爱心让我慢慢理解,逐渐尊重,最终完全被他所感动。

  刘家增说,早在丛飞开始其行善之旅时,他就与丛飞相识,但让他开始改变对丛飞看法的是在1998年。

当时深圳团市委成立帮困救弱基金号召义捐,丛飞为此马不停蹄地义演了7场,不仅没有喊累,还把所有收入捐出来。

  2003年,刘家增和丛飞等人去贵州,此行让刘家增“见识了丛飞在慈善上的疯狂”。

刘家增说,丛飞不仅把自己身上的钱捐得一文不剩,还向同行的团友借钱捐助。

在丛飞行善的十年里,他收养和资助的孩子达到183个。

  “丛飞收养了这么多孩子,花费了几百万元,但其实他的生活并不宽裕。

”刘家增说,丛飞常常收到一笔演出费后,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自己根本存不下钱。

丛飞家里有一个保险柜,里面不是现金或贵重物品,而是他资助的100多个孩子写给他的信和孩子们的照片。

丛飞和妻女住在一间58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架旧钢琴。

  行善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各种不理解,丛飞义无反顾。

刘家增告诉记者,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急剧减少。

因寄钱时间延迟,部分受助孩子父母还曾对丛飞说了一些不理解的话。

为了及时给孩子交上学费,丛飞向亲朋好友借钱,在开学前给孩子们送去。

孩子们终于可以如期上学,但他们并不知道,丛飞已身背17万元的债务。

  为了还清债务,丛飞更加辛苦地四处演出。

十年时间,丛飞为助残、助学、赈灾所进行的义演超过了400场,义工服务时间达3600多小时。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从2004年春天开始,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

  家人和朋

  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但为省钱,丛飞只在门诊开了些口服药服用。

2005年5月,丛飞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刘家增说:

“而当时丛飞妻子手里连住院需要的1万元钱都拿不出来,是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凑的。

  丛飞的仁爱善举也感动了社会。

一位为病中的丛飞送去1万元捐款的小伙子说:

“丛飞用爱心感动了深圳,深圳人也要用爱心来温暖丛飞。

”2006年4月20日,年仅37岁的丛飞不幸病逝。

而按他遗嘱捐献的眼角膜让6个孩子重见了光明。

  刘家增说,丛飞生前唯一的职务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他用自己的生命高贵地演绎了义工的博爱和慈善。

他说:

“丛飞走了,但是千千万万的人加入到了义工队伍,加入到了慈善的队伍。

丛飞精神将薪火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