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904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docx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加法结合律

教材简析:

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加法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程度很有帮助。

由于加法结合律是在连加法运算顺序发生变化结果不变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来的,同加法交换律相比比较抽象,因此我在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尝试探究得出加法结合律的具体内容。

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仅能够分散教学难点,而且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关键,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

3.对学生进行quot;具体问题具体分析quot;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关键:

通过实例引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暑假期间,我们学校举行军事夏令营活动,三年级一班有营员42人,二班有营员45人,三班有营员55人,请你计算一下,这三个班共有营员多少人?

(1)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

42+45+55=142(人)

2.师:

这道实际应用题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还有一道例题(出示例2),同学们看能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说明:

从近期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置于情景之中,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例2连加法做好铺垫。

]

二、尝试探究构建模型

1.出示例2。

例2.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三个班共有多少人?

(用两种方法解答)

(1)全班试做。

(2)指名板演。

(3)做完的同学自己先说一说每种方法你是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结果怎样?

(4)师:

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间,可以看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48+50)+49=48+(50+49)

2.谁能编一道像例2这样的应用题,(指2至3名学生编)然后全班同学用两种方法解答。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投影出示)

(12+13)+14○12+(13+14)

(320+150)+230○320+(150+230)

[说明:

通过编题解答,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为后面归纳概括打下基础。

]

4.归纳概括加法结合律。

(1)从黑板和投影上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2)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准确口述规律,然后出示加法结合律内容。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揭示并板书课题:

加法结合律)

(4)全班整体感知加法结合律。

(齐读)

[说明:

由小组到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散学生的思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

5.学习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

(1)自学(a+b)+c=a+(b+c)

(2)弄清a、b、c的意思。

6.做一做。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8)+32=25+(□+□)

130+(70+4)=(130+□)+□

7.探究复习题的另一种简便算法。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同学们想一想:

复习题怎样计算更为简便一些?

42+45+55=42+(45+55)

[说明:

学以敢用,强化简算意识。

]

8.小结:

加法结合律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好。

9.质疑:

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说明:

清除练习中的障碍与疑点,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

]

三、解决应用

1.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学习例3.计算480+325+75

(1)同学们观察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并指名说出这样算的根据。

3.学习例4.计算325+480+75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例4怎样算比较简便?

与例3有什么不同?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说出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说明:

把两道例题放在解决应用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4.问:

我们在以前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应用过加法结合律?

5.练:

(做一做)

137+31+63怎样算比较简便?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6.读:

阅读教材第14一15页,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

7.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并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了简便运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说明:

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教育。

]

四、综合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说明:

巩固结合律,打好基础。

]

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打quot;√quot;号。

a+(20+9)=(a+20)+9()

△+(○+b)=(△+□)+b()

(10+20)+30+40=10+(20+30)+40()

3.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

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5050

[说明:

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防止思维定势。

]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91+89+1185+41+15+59

168+250+32135+49+65+24+11

[说明:

巩固例题,打好基础。

]

5.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

1+3+5+7+……+17+19=

2+4+6+8+……+18+20=

[说明:

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以及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把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B.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

C.表面积变大,体积变大D.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大

2.A、B、C、D四人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因事请假,结果A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如果按天数计劳务费,这48元应分给A(  )元.

A.18B.20

C.19.2

D.32

3.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_____比例.

4.小明家10月份用点80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20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

A.25%B.20%C.40%

5.2017年的上半年有()天。

A.181B.182C.183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

A.16B.48C.96

7.一架从“重庆往黄山再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有a名乘客,在“黄山站”中转时有b名乘客下机,15名乘客上机。

这时飞机上有()人。

A.a+b-15B.a-b+15C.a-15b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2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A.

B.

C.

D.

9.以下面图形右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圆锥。

A.

B.

C.

10.下面的3个图形都是由相同的小棒拼成,根据前3个图形的排列规律,第5个图形由( )根小棒拼成.

A.20B.18C.16D.14

二、填空题

11.用一根长18.84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12.在一长10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_____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942平方厘米,体积是2355立方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__________)。

14.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________根   90000=________根

15.这个玻璃缸的容积是_____毫升;石头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取出石头以后,缸里还剩下水_____毫升.

16.李卫家养的母鸡是公鸡的8倍.如果养了x只公鸡,母鸡有________只,母鸡和公鸡一共有________只,母鸡比公鸡多________只.

17.根据运算定律,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

(a+25)×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只列式不计算:

180减去60与20的和,差是多少?

________.

19.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打八折,小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少花了38.4元,这套书的原价是(_______)元。

20.________∶15=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三、判断题

21.自然数的倒数都小于1。

(___)

22.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每组中相对的3条棱是相等的。

(_____)

23.

能化成有限小数.______.

24.一般商店折扣之后的商品要比原来的价格贵。

(____)

25.在画圆的时候,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______)

四、作图题

26.填一填,画一画.

方格图中,表示点A的数对是(,),B是(,).

在图中可以找到一些格点C,使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如果要使A为顶点,AB、AC为两腰,表示C点的数对可以是(,)、(,)、(,)等.

五、解答题

27.四年级同学准备制作600个小灯笼庆祝国庆,已经做了240个,剩下的准备在6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28.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单位:

厘米)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29.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体积.

30.有一袋糖果,其中奶糖的块数占

,如果再放入16块水果糖以后,奶糖的块数就只占

.这袋糖果中有奶糖多少块?

31.某小学共有学生750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

倍多30人。

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2.晶晶的爸爸在银行里存了5万元,两年定期的年利率是3.72%.两年后取出的利息够买一台价值3600元的空调吗?

33.丫丫一家寒假去丽水景宁自驾游,去时道路畅通,平均时速80千米,大约用了4.2小时到达目的地.返回时遇到了返程高峰,平均时速只有50千米,几小时才能到家?

(用比例解)

六、计算题

34.递等式计算

(7.5+2.5)÷0.25

718﹣18×4

2

4.82÷(4.82

(1.2÷2.3﹣

)×

÷[0.625÷(1﹣

)]

3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0.575×29+2.9×4.25   

÷

     

③36÷(

+

÷125%   

×[

-(

)]   

⑥201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C

B

D

C

C

二、填空题

11.26

12.15

13.5厘米

14.8万9万

15.400600

16.8x9x7x

17.ac2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