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551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

作者:

杨杰

让孩子心悦诚服,强调的不是让孩子乖乖听话,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境界!

这样的境界,离你并不远。

本书提供精准的沟通工具,让孩子与父母在放松的状态中,懂得对方,一起成长。

在本书中,她用最典型的真实案例提醒……

第1章无名怒火从哪里来

常听家长说一句话:

“我也知道不该对孩子发火,可就是忍不住!

”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忍不住呢?

恰好前几天咨询中遇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相信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相似的情况。

孩子放学回来,嘴里说今天作业有点多,却慢悠悠地看报纸。

过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作业。

他让妈妈帮他听写,妈妈说:

“这么久才想起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孩子说还有点数学作业没写,妈妈说:

“早不写,这都几点了?

”看孩子半天还写不完,妈妈又忍不住责备:

“怎么不早点写!

”最后,孩子生气了,拿起书走了。

事后,妈妈很快认识到,自己当时不应该生气,也不应该几次三番唠叨,她只需最后总结性地提醒孩子一下就行了。

下面我们从头分析一下,看这位妈妈内心的情绪是怎么一点点高涨起来,最后演变成埋怨和生气的。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孩子一边说作业多,一边却还慢悠悠地看报纸,一点儿都不着急。

看到他这个状态,你是怎么想的?

妈妈说:

“看到他看报,我没说什么,他吃完东西,还没做作业的意思,休息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这时候我就有点心情不太舒畅。

听写时都晚上10点了,而且要听写的任务是两篇,可当时他数学作业也还没做完。

我一次次看表,心里有点着急,不高兴的话也就跟着说了出来。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

“他说作业比较多,按照你的习惯思维,是不是认为孩子应该马上投入到写作业的状态?

他没有按照你的思路来,你心里有没有隐隐的不快?

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轻微的挫败感?

妈妈说她的确有不快的感觉。

我继续追问:

“仔细想想,这算不算一种挫败感呢?

表面上看你生气是因为孩子不主动,深层的原因,是他不符合你的意愿。

我又追问一遍,妈妈说:

“对。

这里是情绪的分水岭。

如果仅仅是不做作业,这是孩子的问题。

如果孩子的行为引起了妈妈轻微的挫败感,问题就变成两个人的了。

也就是说,作业与妈妈发生了直接的关联,在心理层面,妈妈部分地承担了孩子做作业的责任。

虽然妈妈的策略是先不管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写作业,但是妈妈心里并不超脱,并且在不断地积累不满,心中不快的感觉一直在酝酿。

尽管这时候妈妈可能在做别的事情,但一直牵挂着孩子的作业,妈妈的情绪已经和孩子的作业纠缠在一起。

到最后,妈妈忍不住发牢骚,孩子因为忍受不了妈妈的责备,也发了脾气。

如果做个情绪的成本核算,会发现两个人都不是赢家。

妈妈费力不讨好,孩子有对立情绪,两个人不欢而散。

这种不愉快能否避免呢?

孩子慢悠悠地看报纸,不符合妈妈的意愿,引起了妈妈的挫败感,事实上此时两个人的情绪已经绑定在了一起。

因此,最关键的,是要切断挫败感的链条。

怎样对待这轻微的挫败感呢?

妈妈的做法是指向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好点,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样她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其实妈妈这样做是通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最开始妈妈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她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能早点睡。

这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我反问了她一句:

“仅仅是为了孩子着想吗?

有没有为你自己考虑的因素呢?

如果仅仅是为孩子好,他不听也就算了,为什么你会那么生气呢?

这时候,妈妈感慨道:

“这么说,我的确是觉得他没有按我潜意识的意愿来行动。

我继续帮妈妈分析:

“有些事情,明明有替自己考虑的成分,但承认这一点显得不那么‘高尚’,所以,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是为对方着想。

其实你已经被自己催眠了。

你并不觉得是为了自己。

他快点做完作业,早点睡,的确对他身体有利,但是,这也是平息你的担心和焦虑的一个方法。

于是,我们换了个视角重新来面对这个问题。

我问妈妈:

“当你听到孩子说作业多,看到孩子在休息,心里是不是已经对他有要求了呢?

是不是希望他快点去写作业?

随着休息时间的延长,你的担心也在增加。

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思考。

“晚做一会儿作业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危害大不大?

“你的内心能否允许孩子不按照你的想法来?

“如果要求你接纳孩子的行为,你会怎样说服自己呢?

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妈妈罗列了如下的理由:

不就是晚做会儿作业吗,只要知道做就行。

他确实挺累的,回来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晚睡一晚上没什么。

从孩子以前的表现来看,他会安排好自己的作业,何必跟他计较,搞得最后大家都不愉快。

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天天听别人指手画脚,他的事让他自己做主吧。

我这样想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跟他分离还是越缠越紧?

从这几条理由来看,只要方向对路,妈妈能很好地说服自己,消除心中的担忧和焦虑,也顺便切断了她挫败感的链条。

我最后补充了一点:

孩子的作业只要完成就行,并不需要按照你期望的状态和节奏去完成。

想了这么多说辞,就是希望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作业是孩子的事情,他能安排好,与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业也不是你的责任,只是属于你的监管范围而已。

如果孩子做完作业的时间太晚,事后提醒一句就可以。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甚至不必刻意说,过几天,说不定孩子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悄然改正了。

当我们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通常有两个努力的方向。

要么,控制他人,让他人符合自己的意愿;要么,改变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行为。

通常,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被强迫,因此,通过改变他人来抚慰自己的情绪,迟早会引起对方的反抗,结果会引发矛盾和对立。

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则是一种健康和理性的处理情绪的方法,这更容易使我们达到人际和谐的状态。

这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一样重要。

所以,我们要直面问题,对自己的情绪承担完全的责任,不要试图通过控制孩子来平复自己的心情——这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势必会引发对抗。

第2章管理自己的念头

有一位家长在博客上给我留言,事例比较典型,我便逐条进行了回复。

杨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11岁了(男孩),很依赖我,现在还每天黏着要跟我睡,可在别人面前他很得意地说是我硬黏着他。

今晚我提出让他自己睡觉,他就跟我谈条件让我先跟他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规律循环。

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

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

他也很生气。

结果,这件事让我们俩都很烦。

我觉得他太黏人,摆脱不了他,在我说过不陪他睡后,他自己躲在被窝里哭了……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老师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吗?

我的回答:

首先,谢谢你信任我。

从这段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你烦躁的心情,也理解你的苦恼。

1.孩子依赖你,黏着你,在别人面前却得意地说你硬黏着他。

我猜测,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他不愿意当面承认黏着你的事实,所以颠倒黑白。

还有一种可能,这是事实——你正在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方式控制孩子,造成了孩子离不开你的事实。

2.孩子说先跟你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循环。

客观地讲,你的孩子很善于想办法,他想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脱离对你的依赖。

两天陪伴与一星期独立,这样的安排也很合理,从这一点来说,他并不想硬黏着你。

有这样一个过渡,孩子也会感觉更舒服。

我们能否真心地理解并倾听孩子的意图呢?

但你把孩子的合理建议定义为“懦弱”,很显然,你对孩子心怀埋怨。

3.“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

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

”——在这里,我要追问几句:

你是在生孩子的气,还是更生自己的气呢?

你会恨自己不坚持原则吗?

这个“懦弱”的评价,是指向孩子的,还是指向你自己的呢?

4.答应孩子的事情又反悔了,这会降低你的威信。

那么孩子答应你的事情,也会出尔反尔,因为你没有作出信守诺言的好榜样。

并且,对于你的决定,他会通过软磨硬泡来不断修改,最后甚至可能让你的决定不了了之。

5.其实这件小事情没必要以烦躁和眼泪作为结局,依照孩子的办法,陪他两天,再让他独自睡一周,不是皆大欢喜吗?

当然,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他自己睡的时候,可能还会对你软磨硬泡,这是考验你是否坚持原则的时刻。

再次感谢你的信任。

最后,我还想多说两句:

孩子的表现是一回事儿,我们对他的评价是另外一回事儿。

这件小事,二者恰好南辕北辙。

客观地讲,孩子的建议很合理,如果我们给他贴个“懦弱”的标签,他在我们心目中就会面目可憎。

作为家长,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之前,必须先学会管理自己的念头。

并非每个念头都是对的,在相信之前,需要推敲和审核。

那么,要如何推敲和审核我们的念头?

这正是我咨询工作的重点。

表面上看,我的工作是在改变家长的方法,事实上,我是在修正家长的念头。

许多家长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最终把这些错误的方法加诸自己深爱的孩子身上。

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不能知错就改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这些做法背后,有一连串的念头和判断在支撑着家长,它们未必正确,但力量强大。

如果家长真想改变自己,光改变行为还不够,必须斩断这些有害的念头。

关于如何斩断有害念头,心理学家拜伦·凯蒂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凯蒂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忧郁症所困扰,甚至走到了自杀的边缘。

当痛苦达到了顶点,她的人生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急转弯。

某天早晨醒来,她忽然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领悟:

从前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她不假思索地相信自己的某些负面判断。

换句话说,是这些负面念头,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想明白这一点,十年的深刻痛楚顿时烟消云散。

凯蒂的方法简单而有效,当我们心中升起一个不好的念头时,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

这是真的吗?

我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

当我相信这个判断时,我有什么反应?

没有这个念头,我会怎样呢?

我们不妨用“孩子懦弱”这个案例来做一个练习。

“孩子懦弱”,这是真的吗?

妈妈认为孩子懦弱的证据是孩子不肯立刻与妈妈分开睡,而是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案。

而“懦弱”的定义则是:

害怕面对眼前的事实,逃避事实,胆小怕事。

很显然,孩子并没有逃避,而是想了一个更柔和的办法去面对。

能百分之百确定“孩子懦弱”这个判断是真的吗?

在这个例子中显然不能。

就算家长的判断非常有信心,一旦有人追问“能否百分之百确认”,答案往往也是否定的。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作业时玩笔、发呆,马上判断孩子不认真。

其实,除了不认真,我们还可以想出别的可能,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难,或者正在思考,或者心情不佳。

如果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认,这个判断就不能当作事实,而是需要进一步核实。

当妈妈认为“孩子懦弱”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妈妈的行为给出了答案:

怨恨、愤怒、失望、烦躁,对孩子出尔反尔,导致孩子躲在被窝里哭鼻子。

没有这个判断,妈妈会怎样呢?

很显然,如果没有“孩子懦弱”这个判断,妈妈会看到孩子的积极态度和主动寻找方法的诚意,妈妈会肯定孩子的努力,重申“说话算话”这一规则,并欣然应允孩子的要求。

本来可以皆大欢喜的事情,因妈妈的一念之差,亲子之间的气氛便急转直下。

这再次证明,念头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

一个不起眼的念头,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推向深渊。

而我们最大的失误,往往就是放任各种负面念头和认知在心中纵横驰骋。

其实,不光是家庭教育,我们人生中大部分的烦恼都来自于心中的负面念头。

这让我想起半杯水的故事,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有人则会说“多亏还有半杯”。

乐观与悲观都与水无关,左右我们心情的,不是那半杯水,而是我们对半杯水的看法。

我们看待孩子的行为,也存在“半杯水”心态,同样一个孩子,有的人能发现好多优点,有的人则能挑出一大堆缺点。

视角不同,与孩子互动的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不管是为了教育的成功还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对于心中的念头和判断,都需要有一个理性的审查系统来过滤,相信那些值得相信的念头。

而凯蒂的四个追问,则可以扮演称职的法官,守护我们内心的安宁。

第3章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

我发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有一多半的精力,都在处理亲子双方的情绪。

我常常在心里感慨:

如果能把情绪问题剥离出去,就事论事地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亲子沟通其实非常简单。

许多父母都说:

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太难了,尤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

而且,自己忙得团团转,哪里有心情与孩子温和互动?

我也曾经是脾气急躁的人,非常理解家长们的这种心情。

在此,我结合咨询经验和自己的体验,来谈谈情绪管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被头痛所困扰,当时特别怕生气,一旦生气,头痛立刻加重。

因此,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我必须克制自己。

为了不去想那些令人生气的事情,我常常像念经一样,在心中默默地念叨:

我不生气,不生气,坚决不生气……这样做就是为了阻止自己发火,等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再回头思考。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是这样坚持几年以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性格温和的人。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自我克制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要改变爱发脾气的习惯,自我克制绝对是必经阶段。

当然,仅仅克制还不够,保持克制,只是为了安然度过情绪爆发的危险期。

等平静下来,则要回头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发现,许多家长克制完情绪后便不再对情绪展开工作。

这不是处理情绪,而是在压抑情绪,数次积累之后,情绪的火药桶便会彻底爆发一次。

其实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这样做危害更大。

一件事情让我们感到生气,一定是有缘由的,我们不妨重新回到这件事情本身,了解自己的困境和需求。

我们可以换个视角抚慰自己的心情,同时,看能否找出更温和的处理方法来替代发脾气。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只有这两个步骤都完成了,才算真的把这件事情处理完,也只有这样才不会积累负面情绪。

有时候,我也会充分发扬阿Q精神。

遇到特别生气的事情,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这件事情,3年之后你还能想起来吗?

那时候你还会生气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一定会在当下把事情处理完。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就对自己说:

既然3年后都不记得了,今天何必生气呢?

通常3年后还让人纠结的事情,不会超过1%。

许多家长对孩子发完脾气,往往用不了3个小时,就会感到特别后悔。

因此在对孩子发脾气之前,也不妨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很快就会后悔,何必发脾气呢?

这样想想,气往往就消了一半。

遇到父母控制不住情绪的情况,我通常会建议他们主动将自己隔离几分钟。

这一小段时间是情绪爆发的危险期,如果选择让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发脾气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同时在这段安静的时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理清思路!

不管我们怎样生气,事已至此,我们必须想出对策,想好接下来怎么办。

比如,有几个处理方法?

各有什么利弊?

孩子接下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回应?

我们该怎样对待?

之所以对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我们无力处理当下的局面。

如果我们能找到很好的策略,谁愿意发脾气呢?

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单纯压抑情绪,而是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来。

这个思考的过程不妨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用这个方法。

我发现一个人思考时心里会千头万绪,写下来则会变得很清晰,更容易取舍。

后来,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看到一个企业家也用这个办法。

他说遇到让人火冒三丈的事情时他会坐在办公室里,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念头一股脑地写下来,写完了就发现情绪平静了,办法也出来了。

就算没有突发事件,我们每天也会不经意地积累很多负面情绪,因此处理情绪的工作需要天天进行。

这并不是勉为其难的“作业”,而是疼惜自己的最佳方式。

几年前,我在一本心理学书籍上看到这样的话:

人的信念非常重要,有的时候,一个非常细小的念头,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我就琢磨,怎样避免小念头制造大麻烦的这种情况发生呢?

于是我开始每天晚上回头梳理一天的感受,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马上去寻找源头,因为是当天发生的事情,一般都能找到根源。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过程。

梳理之后发现,许多时候,心里不痛快的感觉,往往就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自己一个很琐碎的甚至是“没经过大脑的”念头引起的。

在咨询过程中也常常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的家长在闲聊中,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就有点失落。

回家看到孩子总觉得心里不顺畅,如果恰好有个导火索,负面情绪就会爆发出来。

其实事情本身未必那么可气,是之前的负面认知搭了便车。

这许许多多的琐碎想法给我们带来层层叠叠的烦恼,如果不及时追踪,父母们只能被痛苦所困扰,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而痛苦。

渐渐地,我把每晚的梳理工作变为随时的追踪和记录。

我的书桌上总有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负面念头,随时思考并把感悟记录下来。

这是一个高效处理情绪的方法,而且大大减轻了大脑的负担,可以让我空出更多的“内存”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我非常喜欢我的状态。

这种处理情绪的方法最开始实施起来比较慢,而且因为要重新去面对不愉快的事情,难免会有情绪反应。

但渐渐地,我处理情绪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有时候处理一个念头只需要半分钟。

还有的时候,生活中没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内心却产生了真实的负面情绪。

这往往与我们的童年成长有关,我也是最近才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有一件小事启发了我。

每次我看见许多书胡乱地堆在书桌上,就会对自己说,应该把书整理一下!

紧接着我就感受到内心有一丝细微的抗拒力量:

我不想做!

于是整理书桌成了悬在我心头的一个任务。

每当看到那一堆书,心里的两个声音都会一起登场:

“应该整理一下!

”“我不想做!

”通常否定的力量会占上风,这件小事会一拖再拖,每次看见那堆书,心里都会不舒服。

直到自己忍无可忍,就抽空把书整理了一下。

结果只用了一分钟书桌就变得非常清爽。

我心里想: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拖了好几天,非得让自己的内心陷入困扰才做呢?

然而下一次,我又陷入了这个怪圈。

许多小事都是如此,比如应该去趟超市,或者应该给某人打个电话……却又纠结要不要马上去做。

经过深入分析,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有一个思考的模式。

还以整理书为例,在“应该把书整理一下”之后,还跟着一句话:

“看看你,总是乱扔东西,不知道随时整理。

”接下来,心中才升起对抗的念头:

“我不想做!

”此前,我一直忽略了自我责备的念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抗拒什么。

觉察到自我责备,我立刻明白了:

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责备我的,她总是数落我没有物归原处的习惯。

我不由惊呼:

“内在父母”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我完整地复制了父母责备我的方式,每天非常“敬业”地用这个程序谴责自己。

这么多年,我的内心成了两股念头的战场,如果不是学心理学,也许我终生都会被这些琐碎的念头所侵扰。

这个细微的发现让我感到非常吃惊。

许多人的情绪容易习惯性低落、烦躁,自己却找不到源头,也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其实,我们都带着童年的影子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积累各种暗伤。

我们值得为自己停下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念头在阻碍自己。

自从发现自我谴责的倾向以后,我非常注意心中的念头,一旦有轻微的不舒服的感觉,我马上回头去想,并且立刻把自我谴责改为自我期待。

比如再看到书桌杂乱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

请整理一下,我喜欢清爽的感觉!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从小到大一直伴随我的不舒服的感觉消失了。

我们的成长历程并不完美,但我们都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转移,不蔓延。

如果我们不是成熟的人,如果我们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孩子就会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重灾区。

随意发脾气就像乱扔垃圾一样,是不好的行为。

不要把家变为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也不要把孩子变成替罪羊。

其实情绪并不是坏东西,负面情绪中往往也隐藏着我们的需要和诉求,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会更了解自己,也更懂得满足自己。

我发现,很多家长发脾气都是“即兴”的。

比如发现孩子没做作业,立刻火冒三丈狠狠地批评孩子,其间难免口不择言,而且还翻出旧账。

训斥完孩子往往丢下一句:

“作业是你的,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看着办吧!

”这最后一句话显然是赌气的,如果真坚持这个原则就没必要发这么大的火。

家长只是发泄了情绪,并没有解决问题。

我也不主张一味地压抑情绪,那就仿佛把霉变的垃圾藏在了地毯下面,虽然看不见,我们却会一直被难闻的气味所困扰。

我总是对家长说,当发脾气在所难免的时候,请把发脾气变成一种沟通!

如何做呢?

简单地说就是定好目标,划定界限。

不要“即兴”地发脾气,而要确定一个理智的目标,并且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

“干净地争吵”,绝对不翻旧账、不攻击孩子。

这样可以把发脾气的危害降到最低。

为此我曾经和一位妈妈总结发脾气的流程。

如果我们用遍了所有的温和方法依然无效,当我们决定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

“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要特别注意的是,三句话都要以“我”开头。

如果用“你”字开头,特别容易变成指责孩子,那样的话就不再是“干净地争吵”。

以没做作业为例,我们不妨这样向孩子表达:

“上午有充足的时间,我们约定好中午以前完成作业,我也很信任你,可是我发现你一直在玩游戏看电视,作业一点儿都没做,我很生气,也很失望。

我希望你在晚上六点之前完成作业。

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周我会考虑加强监督。

表面上看这个方法显得对问题过于轻描淡写,只说了几句话而已,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点到为止”非常重要。

教育的力量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一次这样做未必能看到效果,但坚持这样做,就会看到令人惊喜的改变。

有的家长总觉得孩子当时俯首认错,才算教育到位,其实,有时候孩子虽然没说什么,但行动上已经认错了。

如果非得逼着孩子低眉顺眼、诚惶诚恐,累加起来则是过度教育。

这样的结果就是彼此积累怨恨,影响亲子互动的结果。

父母管理好情绪,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孩子,其实最终成全的是自己。

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共处后就会发现,人生的喜悦和幸福,原来触手可及。

第4章学会尊重学会爱

有一位妈妈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那严厉的措辞仿佛是对家人的投诉。

她说老公脾气暴躁,与孩子关系紧张,夫妻很难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问题也非常多。

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师找这位妈妈深谈了一次,她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咨询开始后,我首先了解了详细的情况,比照她的网上留言,我惊奇地发现:

妈妈的描述和我看到的事实竟然南辕北辙。

当然,妈妈并不是故意隐瞒,她当时真诚地认为,问题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

从具体事实出发,我却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与妈妈有关。

在咨询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活小事的分析,妈妈渐渐意识到她并非局外人,一切的问题她都参与其中。

同时她也认识到,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妈妈发挥作用。

有一天,这位妈妈在日志中描述了一件小事:

晚饭很快做好了,他爸很怕热,吹着电扇,一边吃一边淌汗。

我让他洗洗再吃,他不理我,我也没再说话。

孩子却帮着我对他吼,让他爸快点去洗脸。

我在一边听着,感觉很好笑,但还是故作平静地对孩子说:

“吃饭,不理他!

对于爸爸没有理会妈妈的建议这件事,我首先让妈妈形容一下对爸爸说话的语气,妈妈说:

“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我的表现不是很好。

我觉得汗流浃背的样子很脏,就用平常的语气对孩子他爸说:

‘去洗洗吧,怎么流那么多汗?

又没让你干什么活儿!

’”我继续问:

“孩子的爸爸没理你,你觉得和语气有关系吗?

”妈妈说:

“他经常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仔细想想应该有关系。

”妈妈性格比较直爽,她在平常的沟通中都会带着责备的语气,而她浑然不觉。

这个倾向在后面的咨询中反复出现,比如她还说过:

“家里不是有饮料吗,你怎么又买一瓶?

”为此我专门和她讨论了一次,并建议她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见解,不要总是用反问句。

其实,她的话如果转换为“家里有饮料呢,不用再买了”,便不再有责备的意味。

我猜测,妈妈的话让爸爸感到不舒服,但还不至于发生争吵,所以爸爸就用沉默应对。

妈妈说,她在工作中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得罪人,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应该就是语气的原因。

我半开玩笑地问妈妈:

“孩子吼爸爸,你心里觉得好笑,是觉得儿子帮你‘报仇’了?

”妈妈说有一点儿这样的想法,不过她也不赞成孩子吼爸爸。

我继续问妈妈:

“爸爸不洗脸,孩子吼爸爸,你觉得谁的错多一点儿呢?

”妈妈很干脆地说:

“是爸爸。

”妈妈不假思索地给出这样的答案,让我有点吃惊。

我追问理由,她说:

“如果他爸洗脸,不就没有后面的矛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