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145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docx

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这本教材已经用过一年,所以老师们都有一些了解,整套教材最大特点就是“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这些情境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除此之外本册教材也调整了一些知识顺序,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练习题方面,习题分为多个层次,既有基础和变形练习,也有发展学生能力的拓展练习。

(ppt2—29)无论是哪一单元,我们老师都知道有试一试的内容的是2课时完成,其他都是一课时。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包括一、二、三、五、七、八、九这几个单元。

(ppt30--32)

第一单元加减法(ppt33)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其实没有改变,这是将其由一年级下册后移到二年级上册,这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学习目标、课时安排:

(ppt34--37)

第一课:

谁的得分高

第一课“谁的得分高”通过淘气和笑笑玩套圈游戏的情境来引入100以内数的连加。

(ppt38--40)

除了情境图,教材还呈现了两个人的得分统计表,把数学信息隐藏在图标中。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会看图表,看懂图表,从图表中找到数学信息,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

问题1,便是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学会收集信息,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他得到的信息,老师可以引导先让学生弄明白每一行的数字代表的内容,再引导学生弄懂每一列数字代表的意思,让学生学会有序观察。

问题2,是让学生说一说笑笑和淘气谁说的对,说出自己的想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读懂别人的想法和别人对话,这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解读淘气的想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机灵狗的话,明确比赛规则,再来解读笑笑的想法。

问题3,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

到底谁获胜?

是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总分的算式和算法。

淘气总分的列式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但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式表示的内容,只要学生能正确地列式并理解算式的内容就可以。

其中,我们经常是采用列数式的方法来解决连加算式,列数式要提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教科书中的方法学生上课时没有出现,可以组织学生看书了解,并不要求全部掌握,只要求读懂别人的想法。

之后再让学生计算笑笑的得分。

最后,总结出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

秋游

这一课是用秋游的情境并配有文字来呈现数学信息。

问题1,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图,从图中收集信息,培养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说清图意之后,让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提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提的简单问题,可以直接找同学回答。

如果学生提不出我们需要的问题,老师可以直接把问题出示。

问题2,教科书给的两种方法,是两种算法的思路。

我们在上课时首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的意思,对于连减的竖式,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问题3,我们改变了情境,是由秋游衍生而来的乘车问题,这道题和例题的数量关系是类似的,主要是让学生独立解答,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用列式计算。

第三课:

星星合唱团

第三课是一节新改变的一堂课,有前几节课的基础,我们可以试着采用小组学习。

这节课用了一种新的数学信息呈现方式,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数学信息。

上课时,先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之后,再提出问题1,“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这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结果做初步的判断。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同桌或小组内相互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进行全班的交流,只要学生的表述有道理就可以。

问题2,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可以引导学生来提出,也可以直接出示。

问题提出之后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或组内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每一步求什么,再进行全班交流。

问题3换了一个情境,但思路和例题是一样,先找出数学信息,再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课件)

第二单元购物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由一年级下册后移到二年级上册,后移的原因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整体设计。

在教学内容没变的同时课时变的更少,说明学生的年龄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更多,再来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就更加容易。

这样调整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课件)

第一课;买文具

他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本课主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来认识人民币。

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再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件物品各多少钱?

我们要买这些东西要用什么----钱,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国使用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名币。

问题1,认一认,填一填。

利用教具让学生在组内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你是怎么分辨的。

学生会捉住人民币上的图案、颜色、数字等方面来交流,但对人民币上的图案的意思并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适当讲解。

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引出元角分。

对于1元=10角,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活动完成,买一块橡皮1角,买两块?

三块?

...买10块?

有的会说10角,也有会说1元,引出1元=10角,同样道理1角=10分也可通过直观的方式完成。

问题2,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想法,这种多种付钱的方式,不仅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3,用1元买一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这一类问题的思路就是“付出的钱-物品的价格=找回的钱”。

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不难理解,难点是要让学生知道1元=10角,用10角-8角。

和问题1一样,要让学生去说,去表达,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4,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是体会1元钱的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其中要明确一点,只要买的商品加起来是1元就行,对商品的数量没有控制。

第二课:

买衣服

这一节课的思路和买文具是一样的,通过买衣服的情境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问题1,是通过情境让学生通过颜色,数字等方面的观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问题2,买一件衣服的多种不同付钱方式。

问题3,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第三课:

小小商店

这一课提供了一个实际的购物环境,让学生从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解决问题。

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人名币的认识,进一步熟悉人名币之间的换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可以根据三幅情境图,将学生分成3部分,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购物时可以先研究买一件物品的付款方式,再讨论买2件物品怎样付钱和找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可以是小组内的交流之后的全班交流。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课件)

第三单元的”数一数与乘法”,

第一课“有多少块糖”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第二课“儿童乐园”(初步认识乘法意义)第三课“有多少点子”(乘法的直观模型)第四课“动物聚会”(乘法的应用)和练习二

本单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件

1.通过丰富的数数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数的活动经验,并沟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借助直观模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乘法的意义。

为了发挥直观模型的作用,教科书在附页2增加了点子图,还专门设计了“有多少点子”一课。

通过“横着数”“竖着数”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通过用两种方法表示同一个算式,进一步丰富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有多少块糖”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吃什么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独立的观察情境图,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要想知道有多少块糖可以怎么数?

对于下面的方阵排列的糖,教材中提供了两种数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去掌握,比如在教室中让第一排的同学起立,让学生数一数有几行几列,并能列出相同的加数连加的算式。

在后面的练一练第一题中,将旧教材中的情境图改变了一下,让学生经历圈一圈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要快速数出物体的个数可以先把这些物体分组,然后再计算。

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更能体现出新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更能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第二课“儿童乐园“旧版教材中根据情境图说一说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来列出加法算式引出乘法算式。

而新教材中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时引入乘法算式,围绕着情境提出了一组问题串。

通过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活动参加的人数特点,有多少人坐小飞机,通过学生掌握的数数和列连加算式的方法为下面认一认出现的生发做铺垫,通过认一认来介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最后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淘气和笑笑的思考过程: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提出4便是什么6表示什么?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相同数连加用乘法算式更简便。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

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为了突出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在提出有多少人坐小飞机时可以出示更多的小飞机,让学生列示计算一共有多少人,通过这样不断的追问,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在相同加数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更简便。

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学习需求。

在第三课“有多少点子“中,旧教材是”有几块积木“,让学生通过按排数按列数的方式写出乘法算式,而新教材中利用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盖住一部分,计算露出多少个电子的活动,通过“横着数”“竖着数”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在想一想摆一摆中用两种方法表示同一个算式,进一步丰富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使学生在“摆”“说”“圈”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第四课“动物聚会“,新旧版教材的变化点在于多了问题串,教材提出来三个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使学生通过看,想,说的过程,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首先通过连一连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在这道题当中虽然左右两图都能列出算式“6×3”或’3×6”但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充分的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加法或乘法算式。

第三个根据算式找生活中的例子,是本教材的一大特点,第一二个问题都是根据情境再列算式,而在这里正好是相反的,给了算式,让学生再去联想情境,教材中提供了两个例子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联想到生活实际。

在教学本课时,在想一想连一连中需要注意的是“6+3”这个信息,学生很容易的把它和左图或者右图连在一起,如果学生选择了这个算式,老师可以举例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

比如6+3表示有6个苹果和3个苹果的和,而6×3表示6个3相加,即6个3的和。

如果这道题学生明白了那么在后面的练一练中,学生做的才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23页练一练中的第二题“小蚂蚁回家”呈现的是小蚂蚁搬家的情景,房子上标出的是乘法算式的意义,其中一只蚂蚁卡片上写的是’”3个5,学生很容易把它搬进“5个3”的房子里,所以练习时要先引导血神看懂图意,明确好题目的要求再让学生作答。

而在旧教材中本单元结束后没有单独的练习课,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学生理解多学内容的习题。

并且特别注意了习题层次的设计。

在第五题想一想连一连中,也有一个干扰信息“5+4”通过之前动物乐园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知道’5+4”跟谁都不连,但是让学生说为什么的时候,就很难能够说出原因,所以在处理这道习题时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5×4”和“5+4”的区别。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充足的数数材料,要保证学生有东西可数。

2.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把数的过程变成连加算式,再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

真正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3.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结合具体事例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要能够自己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

4.用乘法解决问题时,先确定这道题是几个几相加,再列乘法算式。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内容分别是:

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