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125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8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荆门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9年1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由示意图可以推断

A.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上海市城镇化率增长最快

C.安徽劳动力需求量增加D.辽宁人口迁入大于迁出

2.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B.严格的房地产政策

C.人才引进政策变化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答案】1.C2.A

【解析】

【1题详解】

广东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城镇化率最高,但不是增长最快的,故B错。

由于安徽距离长三角近,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到安徽,安徽的工业企业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大,C正确。

辽宁常住人口减少,迁出>迁入,D错。

故选C。

【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天津的常住人口减少。

其原因可从劳动力、企业、政府等方面分析。

一方面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关,另外也与产业升级有关。

三大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由于产业升级和调整,原先一些高耗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方,而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产业将成为该地的主导产业。

产业转移也伴随着一些劳动力的转移,故A对;严格的房地产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变化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成为主要原因,故BCD错。

故选A。

科学的耕作制度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组织农业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水稻“周播种”是指每周播种一块秧田,拔秧移栽一块秧田,收获一块秧田,连续不断,周而复始。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柬埔寨、泰国等国能够实施水稻“周播种”耕作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貌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经度位置

4.实施水稻“周播种”耕作制度可以

①均匀分配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②水稻周期种植,减少病虫害

③收割期全年分布,避免台风危害

④增加复种指数,增加水稻产量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答案】3.B4.A

【解析】

【3题详解】

柬埔寨和泰国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热量充足,一年四季作物均可生长,故答案选B。

与其它因素关系小,可排除。

【4题详解】

实施水稻“周播种”耕作制度可以均匀分配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复种指数,增加水稻产量,①④对;水稻周期种植,不能减少病虫害,也不能避免台风危害,②③错;故A对。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5.太白山北坡空气对流最不明显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太白山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于南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北坡受冷空气影响大B.北坡植被茂密减缓温度变化

C.北坡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D.北坡云量的保温作用强

【答案】5.D6.C

【解析】

【5题详解】

垂直递减率越大,上下层大气的温差越大,越有利于空气对流,读图可知,冬季气温低,气温垂直递减率小,空气对流运动弱,选D。

【6题详解】

受冷空气影响越大,上下层气温差距越小,垂直递减率越小,A错。

南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延缓了气温变化,B错。

南坡为阳坡,气温高于北坡,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北坡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C对。

南坡降水量大于北坡,南坡的云量比北坡多,D错。

故选C。

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甲处是很好的

A.储水构造B.储油构造C.铁矿带D.储气构造

8.沿图中虚线方向作地质剖面图,下列最符合乙处地貌特点的是

A.

B.

C.

D.

【答案】7.A8.C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

向斜岩层下凹,而水会往低处流,因此会流到向斜的凹槽构造,槽部受挤压,岩层致密,不透水,所以说向斜是天然的储水构造,故A对。

油气主要在背斜,铁矿主要在向斜地下,但不一定会形成铁矿“带”,故BCD排除。

【8题详解】

乙处是背斜,岩层上拱,排除BD;海拔高度比两翼低,形成谷地,排除A,选C。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

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

反之,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就是短日照植物。

下图为A、B两类不同日照类型作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有关A、B两类日照类型的作物分析,正确的是

A.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B.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C.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D.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10.美国园艺学家加纳与阿拉德,将在美国南部正常开花的烟草移至美国北部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室则可开花结实。

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长,夏季无法开花

B.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短,夏季无法开花

C.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长而正常开花

D.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花

11.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短日照植物大豆(花期在6-7月,果期在7-9月)从中国的东北到海南都有当地育成的品种,它们各自具有适应本地区日照长度的光周期特性。

若将黑龙江的大豆在山东种植,它将

A.提前开花结实,产量提高B.提前开花结实,产量降低

C.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答案】9.D10.D11.B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B类作物花期在10月份前后,此期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随纬度的升高昼越短。

B类作物的花期在此期间随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B类作物在纬度较高的地方,获得短日照条件早,所以开花早。

B属于短日照作物,AC排除。

A类作物花期在4月份前后,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随纬度升高昼越长,A类作物的花期在此期间随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A类作物在纬度较高的地方获得长日照条件早,所以开花早。

A属于长日照作物,D对。

【10题详解】

南部正常开花的烟草具有适应本地区日照长度的光周期特性,移到北方后,植物的临界日照时间不会变化。

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AC排除;夏季北方日照时间长,日照时间长于烟草的临界日,导致无法开花,B错。

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日照时间短,日照时间短于烟草的临界日长,所以开花结实。

D对,A、B、C错。

【11题详解】

大豆属于短日照植物,东北的大豆在山东种植,因纬度降低,夏季昼长短,花期时昼长短于大豆的临界日,提前获得短日照条件,而使开花期变早。

但由于开花过早,生育期缩短,植株还很小,所以结实少,产量降低。

B对。

A、C、D错。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索科特拉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该岛拥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动植物物种,该岛37%的植物、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娲牛都是其所独有的。

下左图为索科特拉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的独特植物,其树冠茂密,形似雨伞(如下右图所示),叶片为蜡质。

该树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带,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

龙血树受到损伤时,会流出红色的树脂,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

材料三野生龙血树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数量锐减,成片的野生龙血树只在海南昌江、三亚保存。

(1)分析索科特拉岛独有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结合龙血树的生存环境和形态特征,分析其对索科特拉岛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3)试推测近年来我国野生龙血树数量锐减的原因。

(4)简述保护野生龙血树的具体措施。

【答案】

(1)索科特拉岛与大陆隔绝时间长,长期的地理隔离利于独有物种的形成;当地居民较少,对自然环境干扰小。

(2)该岛所处纬度低,常年气温高,沿岸受索马里寒流的影响,气候干燥;龙血树向上生长的叶片和枝干利于收集水分并将其导流至根系;巨大密集的树冠使地面阴凉,利于落到地上的水分渗入地下;蜡质叶片有利于减小蒸腾,保存水分;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晨雾较多,为龙血树的生长提供了水分。

(3)龙血树生长缓慢,成树时间长,自然更新能力差;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其生长环境;龙血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人为破坏大。

(4)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对野生龙血树的保护力度;加强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珍稀物种的意识;保护野生龙血树生境地,防止过度开发;加大对人工龙血树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工龙血树替代野生种;发现和重建野生龙血树的适宜生境,提高其自我更新能力。

【解析】

【详解】

(1)多特有物种主要是因为自然进化慢以及人类的影响弱。

该岛与大陆分离时间长,物种演化空间独立;人类活动少,干扰小。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为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植物的形态应有利于其吸收水分和减少水分的散失。

龙血树叶片较厚,表面有蜡质,以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以吸收较深层的地下水,树冠较大,利于截留降水或大气中的水分。

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晨雾较多,为龙血树的生长提供了水分。

(3)本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

从材料“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可知成树时间长,自然更新能力差。

从材料“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

”可知近年来人为的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对龙血树破坏是导致其锐减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其生存环境也是导致其锐减的原因。

(4)对野生物种的保护可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人工培育、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法规制定和实施,发现和重建适宜生境等方面分析。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稻香村,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为中华老字号里的佼佼者。

稻香村的桃仁,采自山西汾阳,因其苦涩味不重而香味浓郁;蜜枣,是沧州金丝小枣,皮薄、肉厚、核小;粽叶,要黄山头伏早10点采摘的糯竹叶;玫瑰,从京西妙峰山日出前采摘,以确保最佳风味。

稻香村的产品主要由北京城内190多家直营门店销售,其产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鲁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时候经常前往购物,《鲁迅日记》中有多次记载。

材料二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稻香村位于昌平的厂区已难以满足要求。

稻香村决定搬迁到河北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京津雄“黄金三角”中部地地区,是霸州市政府与华夏幸福签署协议,共同规划建设运营的产业新城,吸引国内外多家著名食品企业入驻。

下图示意产业园的位置分布。

(1)简述稻香村成为中华老字号的原因。

(2)简析霸州吸引稻香村入驻的有利条件。

(3)简析多家著名食品企业在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集聚对食品企业及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