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897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docx

最新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见图2页1.1图:

1)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即“天圆地方”。

2)后来又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

3)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4)现在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5)证实地球是球体的事例:

海边帆船使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月食的阴影是弧形的。

不同地区观测的星座是不一样的。

6)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欧洲(西班牙)向西→大西洋→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亚洲、大洋洲之间的岛屿→印度洋→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班牙)。

(见2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会填写以上的大洲大洋)

2、地球的大小:

读3页1.2图地球的大小图会用图上的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描述如下:

1)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3)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

见书5页1.7图。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给纬线所标注的度数叫纬度。

经线:

(也叫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给经线所标注的度数叫经度。

2、经线和纬线有无数条,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叫经纬网,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见6页1.10图:

1)0º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º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东经度和西经度各有180度。

2)0º纬线又叫赤道,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叫南纬,用“S”表示。

南纬和北纬各有90度。

3)经度的判定:

经线的度数从左到右增大为东经,从左到右减小为西经。

纬度的判定:

纬线的度数从下到上增大为北纬,从下到上减小为南纬。

如:

3、南北半球的划分:

(见7页1.12)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4、东西半球的划分:

(见7页1.13)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

180°20°W0°160°E180°

西半球东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5、经纬线特点的比较:

特点

长度

形状

指示方向

经线

都相等,约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半圆

南北方向

纬线

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约40000千米,由赤道向南极、北极逐渐减短。

°

圆圈

东西方向

6、南北纬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特殊线:

东西经度界线:

0°经线和180°经线,东西半球界线:

20°W和180°E

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界线:

赤道

低纬度和中纬度的界线:

30°纬线,中纬度和高纬度界线:

60°纬线

五带界线:

回归线和极圈

(补充)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 :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                        纬度

划分起点 :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

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变化数轴: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另: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1.经纬线的判读和东西经度的判读   

解题方法:

①确定经线、纬线:

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

②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

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

2.判断: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

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既无N也无S即在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②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

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如上),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其二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

此外,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20°W和160°E在东西半球的分界处(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3.判断两点的相对方向 

解题方法:

①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东经度大在东,西经度大在西(如:

甲110°E乙10°E,则甲在东乙在西;丙110°W丁50°W,则丙在西丁在东;戊10°E己40°W,则戊在东己在西;两地一地在东经度一地在西经度时,要特别注意两地经度和是否超过180°,若超过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如:

A100°W、B100°E,则A在东B在西)②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北纬度大在北,南纬度大在南③综合①②判断结果即为所求方向

例题2

4.以极点为中心的东西经度判断:

解题思路:

(1).由中心的北极点(N)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

由北逆南顺知此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数值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即向东增

大,为东经。

但数值增加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即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2).解题思路如下:

①判断东西方向:

从参照点出发到要确定方向的点去,若行进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则要确定方向的点在参照点的东方,反之在西方②判断南北方向:

离北极点(N)近则为北方,离南极点(S)近则为南方③综合①②判断的方向即为所求方向。

三: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地区看为逆时针方向,南极看为顺时针方向)。

4)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即一天。

5)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向太阳的一半为黑夜),也使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方地点先看到太阳升起)。

2、地球的公转:

(P11页)

1)地球绕太阳转叫公转。

2)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3)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4)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与公转轨道保持66.5度的夹角)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指向北极星附近)。

5)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形成了五带。

6)看地球公转示意图,记住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位置、日期。

记住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箭头指向)

7)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在这两天白昼和黑夜等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8)在北半球,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南半球刚好相反。

3、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1)记住五带的名称。

2)记住五带的分界线及纬度。

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

温带和寒带之间的分界线是极圈

3)在五带中,

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热带(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南寒带和北寒带,太阳斜射厉害,气候终年严寒;

得到太阳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的地区是北温带和南温带,四季分明。

 

4、由于地球的公转使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白昼的长短变化,使地面获得的太阳太阳光热不同,从而产生四季的变化。

5、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四: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三种表示形式: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将下列比例尺用其它两种形式表示出来。

图上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小比较: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但表示的范围就越大,表示的内容就简略;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但表示的范围就越小,表示的内容就详细。

所以画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如学校图选大比例尺,而画大范围地区地图就用小比例尺如中国地图。

2、方向:

在地图上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

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城市、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说明山高水深的数字叫注记。

记住常见图例符号14页。

五、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

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如16页1.27图,1500米是甲的海拔;500米是乙的海拔;1000米是甲与乙之间的相对高度。

2、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是相等的。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见16页1.29图

(补充: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山地  a.山顶: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   

b.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山谷:

等高线向高出凸出

d.鞍部:

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

e.陡崖:

等高线重合处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的高低则用颜色表示。

一般兰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深浅一致的黄色表示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