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875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docx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藉以

  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称之为()法。

  A。

问卷B.产品分析C谈话D.个案

  2.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称为()抑制。

  A。

外B.超限C消退D.分化

  3.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知觉

  A。

运动B.空间C方位D.时间

  4.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再现B.识记C回忆D.保持

  5.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

  A。

有意B.再造C创造D.无意想象

  6.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A。

盲目性B.散漫性C顽固性D.果断性

  7.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

  A。

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8.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的变化。

  A。

灵活性B.自动化C准确性D.熟练化

  9.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较少依赖文化知识,主要依赖个人先天禀赋的能力称为()能力。

  A晶体B.流体c.模仿D.创造

  10.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

能力B.气质C性格D.意志

  参考答案

  1.C2.A3.D4.B5.D6.A7.A8.C9·B10·C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二是______。

  3.情绪是以______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4.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环节是______。

  5·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多血质、______、胆汁质、抑郁质四种。

  参考答案

  1.差异性2.语言3.需要4.执行决定5.粘液质

  三、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信号性反应:

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性反应,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心理。

  3·遗忘:

就是对识记过程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回忆或再认。

  4·应激:

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5·差别感受性:

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的差别感觉能力,其大小用差别感觉阈限来量。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

对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

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

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

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

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

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

  2.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答: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贮存,并在一定条件上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品质有:

  

(1)识记的敏捷性。

识记的材料,有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人则可以迅速记住。

人们这种识记速度的快慢,即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的持久性。

识记一个材料后,有人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有人则很快就遗忘了。

人们对这种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性,即保持的持久性。

  (3)记忆的正确性是指以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指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讯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总之,记忆的四种品质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只根据某一方面的品质去评定一个人记忆力好坏。

每种品质只有和其他的品质结合起来才有价值。

记忆的这些品质都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动来培养。

  3.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

  答: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在职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藉以

  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称之为()法。

  A。

问卷B.产品分析C谈话D.个案

  2.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称为()抑制。

  A。

外B.超限C消退D.分化

  3.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知觉

  A。

运动B.空间C方位D.时间

  4.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再现B.识记C回忆D.保持

  5.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

  A。

有意B.再造C创造D.无意想象

  6.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A。

盲目性B.散漫性C顽固性D.果断性

  7.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

  A。

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8.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的变化。

  A。

灵活性B.自动化C准确性D.熟练化

  9.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较少依赖文化知识,主要依赖个人先天禀赋的能力称为()能力。

  A晶体B.流体c.模仿D.创造

  10.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

能力B.气质C性格D.意志

  参考答案

  1.C2.A3.D4.B5.D6.A7.A8.C9·B10·C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二是______。

  3.情绪是以______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4.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环节是______。

  5·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多血质、______、胆汁质、抑郁质四种。

  参考答案

  1.差异性2.语言3.需要4.执行决定5.粘液质

  三、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信号性反应:

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性反应,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心理。

  3·遗忘:

就是对识记过程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回忆或再认。

  4·应激:

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5·差别感受性:

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的差别感觉能力,其大小用差别感觉阈限来量。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

对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

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

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

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

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

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

  2.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答: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贮存,并在一定条件上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品质有:

  

(1)识记的敏捷性。

识记的材料,有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人则可以迅速记住。

人们这种识记速度的快慢,即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的持久性。

识记一个材料后,有人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有人则很快就遗忘了。

人们对这种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性,即保持的持久性。

  (3)记忆的正确性是指以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指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讯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总之,记忆的四种品质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只根据某一方面的品质去评定一个人记忆力好坏。

每种品质只有和其他的品质结合起来才有价值。

记忆的这些品质都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动来培养。

  3.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

  答: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