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78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13.下面是《旧唐书》有关两税法的记载: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税法没有

A.改变征税标准B.扩大纳税面C.增加政府收入D.取消丁税

14.“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15.右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16.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最能说明

A.传统农业的解体B.近代工业的兴起

C.国际贸易的发展D.经济结构的优化

17.下表是中国近代某学堂制订的学员课程计划。

据此判断这类学堂最早创立于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18.《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

……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人民公社的建立

19.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

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

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丽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广阔B.工场手工业发达

C.工业革命开始较早D.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

20.下面是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表(单位:

百万英镑)。

该表反映了英国

年份

可再生资本

土地

储备、金银具、铸币等

总计

1688年

112

180

28

320

1800年

665

825

250

1740

1832年

1112

1438

293

2843

1863年

3749

1864

500

6113

注:

“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

A.海上霸主地位的逐渐确立B.垄断组织的逐步形成

C.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重化工业的日益兴起

21.杰斐逊曾经说过:

“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

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D.国家权力的运行

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推动这一“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B.世界市场的形成

C.金融中心的转移D.中国市场的扩大

23.如果写一篇关于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题目中最合适的是

A.论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B.由对抗到结盟一中美关系新走向

C.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D.由盟友变对手一美苏关系新变化

38.(24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8分)并概括说明变化的特点。

(4分)

材料二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中国的变化“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

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这些因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表现。

(4分)

材料三国庆六十周年之际,在一部《六十年与六十部》的专著中,胡风的《时间开始了》位列第一。

有人把这部诗歌称为“开国之绝唱”。

(3)薪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请结合建国初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8分)

39.(22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

(8分)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争货币战。

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2)二战后“这一局面”得以改变。

试以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6分)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8分)

 

46.(10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阳“礼仪富盛”的原因。

(4分)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6分)

46.(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它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1776年《独立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人权宣言》

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

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马克思选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

(6分)

(2)近代中国也卷入了世界民主潮流。

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怎样践行启蒙思想的。

(4分)

47.(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的务实性。

(4分)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研究者普遍认为: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

(2)结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6分)

山东省聊城市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

(一)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C

A

C

B

B

B

C

D

A

D

38.(24分)

(1)变化:

经济结构:

近代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阶级结构:

出现了买办阶层、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生活:

西方衣食住行和娱乐方式等传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

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社会性质:

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

(8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

特点:

被动性:

在外国冲击下出现;渐进性:

由表及里,逐渐展开;不平衡性:

变化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4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

(2)封建制度制约使洋务运动失败;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使戊戌变法失败;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使辛亥革命成果失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阻碍了社会变革。

(4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

(3)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制定了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全新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制定了《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

(8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

39.(22分)

(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殖民体系逐步确立;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

(8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

(2)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分)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2分)建立关贸总协定,(1分)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

(2分)

(3)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8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

46.(10分)

(1)孝文帝改革中:

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

仅答“孝文帝改革”得2分。

(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洛阳的繁荣,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或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6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47.(10分)

(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思想指导与实践)。

(2分)继承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