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476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docx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说教材)

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内容主要分两目:

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一目,人的价值。

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首先要引入了人的价值这一问题。

要讲清人的价值,就应讲清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不同。

为此,要明白什么是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是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人不同于物,物永远都是价值的客体。

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

作为价值的客体,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作为价值的主体,人的价值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得到应有的报酬和认可。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价值的主体和价值的客体的统一,因此,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辨证统一。

二、学生情况分析(说学法)

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对第十一课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同伴合作能力和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东莞的经济在快速发展,许多家庭生活都达到小康水平,还有不少是富裕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多,因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

索取多而奉献少,所以有必

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想(说教法)

1、教育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

同时要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本教学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带动教学内容的讲授。

较多的学生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思维、积极合作、加强交流,学会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

整节课的设计都贯穿着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的价值,深入领会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在汶川地震中的普通人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还可以深刻理解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3)结合趣味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4)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说过程)

【课堂导入】大家来玩游戏:

当你在森林里遇到危险时,你和老虎,孔雀,大象,狗,猴子一起逃生,但是为了生存,你必须抛弃他们,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对这几项进行选择和排序,并谈谈选择的理由。

公布答案:

孔雀代表你的伴侣,爱人;老虎代表你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狗代表你的朋友;大象代表你的父母;猴子代表你的子女。

(学生在下面讨论并反思,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选择当中能使他进一步思考到底哪个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教师点拨导入:

亲情、友情、爱情、金钱、权力、美貌、健康、技能等都是世间美好的事物,每个人都渴望拥有。

但是人在一生中,会面对很多的选择和转折,在每一个关键点上,都不得不迫使我们放弃一些东西。

面临同样的选择,但每个人所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对这些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的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

什么是价值?

什么又是价值观?

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板书)

教师:

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

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材料: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

重,大量幸存的老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和款项。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

(请学生回答)

(1)粮食、水等:

满足人们吃的需要(生存需要);

(2)衣服、帐篷、车等:

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3)书本、宣传资料等:

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4)消毒水、药品等:

满足人们防疫和健康的需要;

……

(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

这些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它们对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哲学上意义上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板书)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

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副板书:

价值:

事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

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包括几个方面?

包括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构成事物的价值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属性,二是人的需要。

注意:

(1)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如粮食、水、衣服、药品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

音乐、电影、书籍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

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种关系。

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设问:

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的内容

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2)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贡献是索取的基础和源泉,索取是贡献的条件,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过渡思考:

从刚刚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价值的两个方面内容是密切联系的,二者是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二者构成了一个矛盾。

那前面我们讲了一个矛盾有

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那人的价值主要是由哪一方面所决定的呢?

也就是说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依据是什么?

是更多地享受价值(索取)?

还是更多地创造价值呢(贡献)?

材料:

有人认为,“五子登科”(车子、房子、票子、位子、孩子即为五子)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也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播送爱心、担当责任、奉献社会。

你们认为呢?

通过讨论,学生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关系中分析得出: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

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3、人的价值的评价

(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一个人给社会和他人贡献得越多,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可见,贡献在人的价值这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可以是对某个人的贡献,也可以是对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人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设问:

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

文字资料:

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乞讨老人为灾区人民捐出105元)

(拉这样一车煤,老人才赚到16元。

而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表示要

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

工作人员震惊了,因为老人已经78岁,一直以拉煤饼为生,收入微薄。

(孩子们也在排队捐款)

……

设问:

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

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也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通过材料的学习,直观地让学生把握好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以及解决两个认知盲点:

第一,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

第二,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

过渡: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价值问题的思索,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活动往往受价值观的支配,那么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又有什么影响呢?

(二)价值观导向作用

1、价值观

(1)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价值观?

生:

略。

价值观每个人都有,但由于历史条件、人们的需要

和利益的不同,使得不同人的价值观各不相同

(2)价值观人皆有之,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既然它是一种看法、观点,说明价值观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生:

略,是主观的,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看,是属于社会意识还是属于社会存在?

生:

略,社会意识。

那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有什么关系呢?

生:

(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设问: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哪些方面?

(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比如对见义勇为的认识,若从利己主义的观点看,就会得出"傻"的结论。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

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比如,在一种错误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人类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最终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科学生态价值观指导下,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再生,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2)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

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比如钱学森的例子,他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淡泊名利,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国,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

展奉献了终身。

而那些名利至上、权力至上的人则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的私欲,完全不顾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走上了违法违纪的路。

像3月25日在天津法院审理的陈良宇就是如此。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不同。

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

钱学森英名远播,而一些贪官却遗臭万年,就是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3、方法论要求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