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386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提纲(102中学)

注:

本提纲总结了八年级地理上、下册各章节的知识要点,可作为同学们复习的参考资料,但一定要结合课本一起复习,尤其是课本和图册上的图一定要好好看,因为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看(读)图回答问题是地理会考出题的重要形式或者说是主要形式,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千万不可忽视!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置:

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位置优势:

多种多样的温度带为我国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太平洋,使得我国海路交通非常便利。

4、面积: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2万多千米,相邻国家14个。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6个。

我国频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内海。

5、行政区域:

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三级。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重点:

简称、行政中心P10,省区图P7。

7、人口:

2000年人口普查为12.95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8、人口分布:

东部多,西部少。

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

造成原因:

地形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

气候东部是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西部是非季分区,气候干燥。

农业工商业,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交通运输,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城镇分布,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历史原因,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落后。

9、人口增长特点和基本国策:

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0、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共有56个民族,汉族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及地形分布: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阶梯上的地形:

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上的地形: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上的地形: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

2、中国山脉走向及分布:

主要是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

图在P26。

3、地形区: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已发现有油气,北部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水面海拔-154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黑土;

华北平原主要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图P24。

4、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多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

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

有各种各样的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各种各样的干湿区(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图P33、36。

5、气温的分布特点: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最冷在黑龙江的漠河镇。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地势高),普遍高温,最热在新疆的吐鲁番,三大火炉:

重庆、武汉、南京。

6、降水的特点: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最多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少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7、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8、自然环境对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P37活动1、2.

9、中国的河流:

外流河(流入海洋)和内流河。

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自北向南流经北京、天津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东部外流区为主。

10、长江

长江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蕴藏着全国1/3水能资源,可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

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

图P53

长江流经的地形区有: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注入东海。

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与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已建成葛洲坝水电站。

正在兴建中的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沿江地带不同的利用方式:

上游发展水电业。

原因:

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下游发展淡水养殖业。

原因:

因为中下游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水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

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业。

原因:

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可以四季通航,径流量大而稳定。

11、黄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与孟津之间为中游,孟津以下为下游。

较大支流有渭河、汾河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形成“地上河”。

治黄的关键在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修建了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的奉献(贡献):

丰富的水能资源、灌溉、形成冲积平原(河套平原又称“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华北平原)。

黄河的忧患:

1、下游是“地上河”。

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3、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的治理:

1、植树造林,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加固下游堤坝,防止河堤决口。

3、修建水库,是治沙和防洪并举。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上游)、黄土高原(中游)、华北平原(下游)。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国情: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叫自然资源。

数量大,种类多。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2、分类:

可再生资源:

土地,水,森林,阳光,水能

非可再生资源:

石油,铁矿,天然气,媒

3、土地资源分类:

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4、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2、草地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包括北方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3、林地在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山地。

东北和西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

“三北”防护林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主要作用是防止风沙。

5、土地资源的特点:

1、有利方面:

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不利方面: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6、土地利用基本政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7、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河流和湖泊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空间来说南部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不足。

华北平原水资源特别紧张。

时间来说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8、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1、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工程;

2、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如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

3、节约用水是关键。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现代交通工具有火车、汽车、船舶、飞机。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交通运输线网的分布特点:

东部地区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1984年,是从上海-嘉定。

★铁路干线图P91

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飞机)运送;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短途的多由公路(汽车)运送,长途的多由铁路(火车)运送;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多由铁路(火车)或水运(轮船)运送。

4、农业的分类及分布:

分类: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

分布:

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东部地区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

种植业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渔业在东部沿海地区(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基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养殖最发达)。

5、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作物

地区

粮食作物

油料

作物

糖料作物

水果

主食

耕地类型

耕作

制度

南方

水稻

油菜

甘蔗

柑橘

面食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北方

小麦

花生(大豆)

甜菜

苹果

大米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棉花以北方为主,形成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6、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如东部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参考图P102、103,活动题,104页第3题,107页第3题。

7、我国工业的地理布局:

1、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很多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活动题111页第1、2题。

8、主要工业基地:

图P110

辽中南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9、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作用:

特点: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更新换代快。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分布特点:

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八年级地理(下册)

一、中国的地理差异

1、第4页图5.4要求记住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各自的分界线,以及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

图中A为南方地区;B为北方地区;C为青藏地区;D为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是秦岭-淮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为,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一致。

青藏地区与其地区的分界线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详见第5页活动1、2、3。

400毫米降水量线

 

干湿区

 

植被

 

东侧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农耕区

森林、草原

季风气候

西侧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区

畜牧区

草原、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800毫米降水量线

干湿区

土地类型

农耕制度

温度带

植被

主要粮食

北侧(北方)

半湿润区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麦

南侧(南方)

湿润区

水田

一年三熟、一年二熟

热带、亚热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稻

800毫米降水量线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棉花

河流水量

一月气温

降水

北侧(北方)

甜菜

花生(大豆)

华北平原

小(降水少)

0℃以下

少(集中在七八月)

南侧(南方)

甘蔗

油菜

长江流域

多(降水多)

0℃以上

3、四大地区

北方地区:

位于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南缘以南、秦岭-淮河以北,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华北平原是冬小麦、棉花和花生的主要产区,黄土高原是谷子的主要产区。

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丰富。

本区建立了辽中南重工业区和京津唐综合工业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断流和华北平原供水紧张严重影响了本区工农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南方地区:

位于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

本区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是我国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和淡水鱼的主要产地,本区水果以柑橘产量最大。

南部沿海盛产香蕉、菠萝和椰子等热带水果。

海南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最大产地。

本区生猪、茶叶、蚕桑、甘蔗等产量也为居全国首位。

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国内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铜、钨、汞、锡、锑、铅锌等矿产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

本区特别是本区西部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水能已得到逐步开发利用。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也是我国的旅游大省。

青藏地区:

主体是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等。

本区农作物、人口和城市均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带。

青藏高原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资源丰富。

本区交通以公路、航空和铁路为主,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和航空网,青藏铁路南段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本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西部大开发加快了本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区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地,三江源头的保护,关系到三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

包括新疆三山两盆及内蒙古和河西走廊等地。

本区深居内陆,且受高山阻隔,海洋水汽难到达,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地表植被也有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灌溉农业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和地下水的平原、高山山麓和盆地边缘可以发展,小麦、水稻、甜菜、瓜果和棉花生长良好,新疆是我国的粮棉瓜果之乡,西北地区的石油、煤炭、镍和稀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干旱缺水,地表植被较少,治理沙漠、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4、要点: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最大的外流河长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地势最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黄土堆积最厚的高原是黄土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的高原是云贵高原,东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贫瘠的黄土,海拔最低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的地表特点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的地表特点是地势平坦;黄土高原的地表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

5、各地区差异: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场牧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区。

主要的畜种:

内蒙古草原是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青藏牦牛,藏绵羊;宁夏滩羊。

西北地区发展的是灌溉农业;水是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都是黄河水);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冰雪融水)。

青藏地区发展的是河谷农业,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

分布在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二、认识省级区域

1、位置: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的中心。

北京西北面是内蒙古高原,西面是黄土高原,东面靠东北地区,南面是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大致位于40°N,116°E,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夏季短。

这些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北京地理位置优越。

2、地位:

旧称蓟,金元明清各代在这里建都。

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成“凸”字,长城、明清故宫(世界规模最大)、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香港和澳门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与广东相邻,南临南海,靠陆面海,海路交通方便。

图P28

人多地狭: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陆地面积1098平方千米,人口666.5万人。

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陆环岛组成,陆地面积25.4平方千米,人口43.8万人。

港澳地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人多地少,可供开发的土地有限,采取的措施: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与祖国大陆经济密切联系:

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也转移到祖国内地。

5、神圣领土――台湾

位置和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图P33。

自然条件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偏南,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森林面积广阔,岛上约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称。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有“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

出口导向型经济特点: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出口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年代以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的中比重稳步上升,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

形成原因:

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

2.海岛多港口。

3.吸收外国资本。

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图P37

6、西部开发重地-新疆

自然环境: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

有“三山夹两盆”之说。

三山是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两盆是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这里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主要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图P40

人口与城市的分布:

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新疆90℅以上的耕地、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都集中在绿洲地区。

绿洲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并逐步成为荒漠。

详见P42页活动题2。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人们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尔井,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

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高粱。

特色农作物是棉花、甜菜、多种瓜果。

绿洲特色产品:

1、红色系列西红柿、石榴、枸杞,主要利用夏季热量充分、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2、瓜果,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3、优质棉花产地,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

新疆的能源开发:

近年预测,新疆石油、天然气储量的1/3,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占全国的22℅,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新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西部东输:

把塔里木盆地轮南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上海。

沿途经过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经过的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经过的干湿区是: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

温度带:

暖温带-亚热带。

西气东输的作用:

东部方面,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了东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西部方面,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大量天然气产品输到东部市场,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三、省内区域

1、珠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1、区位优势,珠江三角洲成为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的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政策优势,对外开放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人文优势,在本地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图P50

外向型的经济:

利用紧靠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商业科技信息,创办了大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

这里的产品,主要使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到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州。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2、西双版纳

位置:

位于我国云南省境内,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图P57

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

地处热带,是除海南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有望天树、高山榕(独木成林)、板状根、绞杀植物。

同时这里还有大量热带动物,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

人们形容成为“热带动物万国”。

2、人文资源: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创立了各自特色的民族文化。

傣族的佛教建筑群、竹楼、菠萝饭和竹筒饭、,孔雀舞和象脚鼓舞、泼水节等。

图P61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降水集中在夏季。

夏季比较湿热,因此傣族的竹楼就起到通风凉爽的作用。

旅游业对经济的促进: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城市建设、房地产业)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就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旅游发展呈下滑趋势的原因:

1、周边建立旅游景区,竞争日趋激烈。

2、景点比较分散,也没有国际化,削弱了西双版纳的竞争实力。

3、一些不法商法受利益驱动,诱骗游客购物,破坏声誉。

4、景点建在自然保护区内,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大。

5、景点内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吸引力不够。

四、跨省区域

1、黄土高原

位置和范围: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包括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

图P66

地形特征:

由于黄土高原是风吹而形成的,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千沟万壑的景象。

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茆。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

原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