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410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docx

微生物学各论副本

第九章球菌

球菌是细菌的一个大类,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包括分属葡萄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和奈瑟菌属四个菌属的一些细菌。

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球菌分成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类。

前者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等;后者有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通常把那些引起机体化脓性炎症的球菌又称为化脓性球菌。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呈葡萄串状排列,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属内不同菌种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不同颜色的脂溶色素并使菌落着色。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

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触酶阳性,可与链球菌相区分。

抗原有葡萄球菌A蛋白(SPA)、荚膜多糖、多糖抗原。

葡萄球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干燥、耐低热、耐盐、易耐药,龙胆紫敏感。

耐曱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协同凝集试验:

SPA为完全抗原,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分子Fc段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的IgG分子Fab段仍能与抗原特异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

广泛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测。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酶:

凝固酶和其他酶类(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脂酶等)

毒素:

细胞溶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1、肠毒素等

细菌的一些表面结构蛋白,如黏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和SPA等。

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毒性休克综合症)

(三)免疫性有一定天然免疫力,患者恢复后,虽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

(四)微生物检查法

1标本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和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主要根据:

能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凝固酶阳性,耐热核酸酶阳性,能分解甘露醇

3药敏实验

4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最常见的CNS是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主要致病机制是:

1、细菌胞壁外黏质2、溶血素3、选择性的吸附在尿道上皮细胞,易定植引起感染。

CNS引起感染有以下几种:

1、泌尿系统感染2、细菌性心内膜炎3、败血病4、术后及植入医用器械引起的感染

第二节链球菌属

链球菌属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的分类常用下列三种原则:

1、溶血现象分类

(1)曱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称曱型溶血或α溶血,多为机会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

这类链球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能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

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2、抗原结构分类

3、生化反应分类

一、A群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无芽胞,无鞭毛,在培养早期形成透明质酸荚膜,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自身可产生透明质酸酶,使得荚膜消失;兼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多数菌落周围形成较宽的透明溶血环(β溶血现象);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用这两个特性来鉴别曱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二)致病性A群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除胞壁成分外,还产生多种外毒素和胞外酶。

(1)胞壁成分:

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和F蛋白,脂磷壁酸围绕在M蛋白外层,与M蛋白共同组成A群链球菌的菌毛结构),M蛋白(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的能力),肽聚糖

(2)外毒素类:

1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菌产生,具超抗原作用。

2链球菌溶素链球菌溶素O(SLO),活动性风湿热病人中的血清SLO抗体显著增高,其效价在1:

400以上,可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3侵袭性酶类:

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三)免疫性

(四)微生物检查法

1标本

2直接涂片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4PYR试验

5血清学试验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SO试验),简称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二、肺炎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能力弱,仅少数致病,是细菌性大叶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菌;无鞭毛,无芽胞,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荚膜需特殊染色才可见;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兼性厌氧,形成草绿色α溶血环,肺炎链球菌可产生足量的自溶酶,自溶酶能破坏细胞壁,使菌溶解,平板培养菌落中的菌体溶解,菌落中央下陷呈肚脐状。

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等活性物质激活,从而促进培养物中菌体的溶解;肺炎链球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可靠的鉴别法是胆汁溶菌试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二)致病性致病物质:

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

(三)免疫性感染后可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1胆汁溶菌试验

2Optochin敏感试验

3荚膜肿胀试验

4动物毒力试验

上述试验肺炎链球菌均为阳性,而曱型溶血性链球菌则为阴性

第三节肠球菌属

肠球菌具有致病性,是医院感染的和重要病原菌,对人类致病者主要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第四节奈瑟菌属

是一群革兰阴性球菌,常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和菌毛,专性需氧,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此菌属细菌常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糖发酵实验可用来鉴别奈瑟菌。

人类是奈瑟菌属细菌的自然宿主,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其余均为鼻、咽喉和口腔黏膜的正常菌群。

一、脑膜炎奈瑟菌

(一)生物学性状

是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的病原菌。

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为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营养要求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方能生长,常用80℃以上加温的血琼脂平板,色似巧克力,故名巧克力(色)培养基,专性需氧,在5%CO2条件下生长更佳,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

在血清肉汤中呈混浊生长。

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物超过48小时常死亡。

大多数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主要表层抗原有三种: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和脂寡糖抗原(LOS,是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抵抗力很弱。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荚膜,菌毛,IgA1蛋白酶,LOS(是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人类是其唯一宿主,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主要经飞沫传播方式侵入人体的鼻咽部,并在局部繁殖。

(三)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

二、淋病奈瑟菌

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化脓性感染(淋病)的病原菌,也是我国流行的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染色阴性球菌,常成双排列,似一对咖啡豆,脓汁标本中,大多数淋病奈瑟菌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和菌毛。

用碱性美蓝液染色时,菌体呈深蓝色。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时须供给5%CO2,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血脂平板是适宜培养基,抵抗力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其他糖类,氧化酶试验阳性。

表层抗原至少分为三类:

菌毛蛋白抗原,LOS,外膜蛋白抗原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脂寡糖,IgA1蛋白酶

所致疾病人类是淋病奈瑟菌唯一宿主,人类淋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淋病奈瑟菌侵入尿道和生殖道而感染,当母体患有淋病性阴道炎或子宫颈炎时,婴儿出生时易患淋球菌性结膜炎。

(三)人类对淋病奈瑟菌的感染无天然抵抗力,多数患者可自愈,并出现特异性IgM、IgG和sIgA抗体,但免疫不持久,再感染和慢性患者较普遍存在。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五)防治原则婴儿出生时,无论母亲有无淋病,都应以氯霉素链霉素合剂滴入双眼,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生。

第十章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细菌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肠杆菌科的细菌具有以下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为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

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全部不产生芽胞。

2培养兼性厌氧或需氧。

营养要求不高。

3生化反应触酶阳性,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氧化酶阴性,后者在鉴别肠道杆菌和其他发酵与不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上有重要价值。

在肠杆菌科中,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致病菌的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糖。

4抗原结构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

其他尚有菌毛抗原。

5抵抗力不强

6变异易变异

第一节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

一、生物学性状

多数菌株有周鞭毛,有菌毛,无芽胞。

兼性厌氧,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

营养要求不高。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

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

在克氏双糖管中,斜面的底层均产酸产气,硫化氢阴性,动力阳性。

可同沙门菌、志贺菌等区别。

IMViC试验为“++--”。

有O、H、K三种抗原,是血清学分类的基础。

大肠埃希菌能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大肠菌素产生菌株对自身的细菌素有抗性,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分型。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黏附素,外毒素(志贺毒素Ⅰ和Ⅱ;耐热肠毒素a和b;溶血素A;肠毒素Ⅰ和Ⅱ;此外还有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和Ⅲ型分泌系统)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包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常见

(1)败血症

(2)新生儿脑膜炎

(3)泌尿道感染

2胃肠炎

大肠埃希菌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根据其致病机制不同,主要有五种类型。

(1)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小肠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大肠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小肠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大肠

(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小肠

三、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

2、分离培养与鉴定

3、卫生细菌学检查卫生细菌学以“大肠菌群数”作为饮水、食品等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在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每100ml瓶装汽水、果汁中不得超过5个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志贺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营养要求不高;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除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迟缓发酵乳糖(一般需3~4天)外,均不发酵乳糖。

故在S.S等选择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菌落。

在克氏双糖管中,斜面不发酵,底层产酸不产气,硫化氢阴性,动力阴性,可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区别。

有O和K两种抗原。

志贺菌的抵抗力比其他肠道杆菌弱,加热60℃10分钟可被杀死。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包括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尚能产生外毒素。

(二)所致疾病

志贺菌引起细菌性痢疾。

我国常见的流行型别主要是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志贺菌感染几乎只局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脓血黏液便,伴有里急后重、下腹疼痛等症状

急性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儿

(三)免疫性

无保护性抗体,主要是sIgA,病后免疫期短。

三、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毒力试验

(四)快速诊断法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沙门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有菌毛,除鸡沙门菌和雏鸭沙门菌等个别例外,都有周身鞭毛。

一般无荚膜,均无芽孢。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不发酵乳糖或蔗糖。

沙门菌在克氏双糖管中,斜面不发酵和底层产酸产气(但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硫化氢阳性或阴性,动力阳性。

可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等区别。

生化反应对沙门菌属各菌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沙门菌属细菌的抗原主要有O和H两种抗原,少数有Vi抗原。

沙门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差。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沙门菌有较强的内毒素,并有一定的侵袭力。

个别菌型尚能产生肠毒素。

(二)所致疾病

1、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曱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原称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沙门菌是胞内寄生菌。

严重者有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

2、胃肠炎(食物中毒)

3、败血症

4、无症状带菌者

(三)免疫性肠热症后有一定免疫性,特异性细胞免疫是主要防御机制,特异性体液抗体也有辅助杀菌的功能。

三、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

2、分离培养和鉴定

3、血清学诊断

肥达试验(Widaltest)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曱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鞭毛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5、伤寒带菌者的检出

三、防治原则

第四节其他菌属

克雷伯菌属

变形杆菌属迁徙生长现象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

枸橼酸杆菌属

摩根菌属

第十一章弧菌属

第一节霍乱弧菌

弧菌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革兰阴性菌。

一、生物学性状

呈弧形或逗点状,革兰阴性,有菌毛,无芽胞,有些菌株有荚膜,在菌体的一端有一根单鞭毛,运动非常活泼。

取病人米泔水样粪便或培养物作悬滴观察,细菌呈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

粪便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其相互排列如“鱼群”状。

兼性厌氧,在氧气充分的条件下生长更好,营养要求不高。

耐酸不耐碱,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此pH下不易生长,故初次分离霍乱弧菌常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霍乱弧菌可在无盐环境下生长,而其他弧菌则不能。

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能发酵很多常见的单糖、双糖和醇糖,能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阳性。

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黄色,培养基呈暗绿色。

霍乱弧菌有耐热的O抗原和不耐热的H抗原。

H抗原无特异性,根据O抗原的不同,现已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引起霍乱。

O139群在抗原性方面与O1群之间无交叉。

本菌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不耐酸。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霍乱肠毒素是目前已知的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是肠毒素的典型代表。

鞭毛

(二)所致疾病

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为我国的曱类法定传染病。

人类是霍乱的唯一易感者。

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不常见。

O1群霍乱弧菌感染可从无症状或轻型腹泻到严重的致死性腹泻。

在疾病最严重时,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升,排出米泔水样腹泻物。

(三)免疫性感染霍乱弧菌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少见。

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局部黏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三、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

2、直接镜检革兰染色阴性弧菌,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有助于诊断

3、分离培养

四、防治原则O1群霍乱弧菌死菌苗,B亚单位-全菌灭活口服疫苗,基因工程减毒活菌苗;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是治疗霍乱的关键,

第二节副溶血性弧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该菌与霍乱弧菌的一个显著差别是嗜盐。

神奈川现象:

副溶血性弧菌在普通血平板上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

但在特定条件下,某些菌株在含高盐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D-甘露醇作为碳源的我妻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KP)

第十二章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微需氧,生长时需二氧化碳,营养要求高,培养时需动物血清或血液。

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分解糖类,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是鉴定细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另外,具有碱性磷酸酶、DNA酶、亮氨酰肽酶等也能与其他弯曲菌相区别。

变形杆菌尿素酶也丰富。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人,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

三、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

2、检测尿素酶活性

3、分离培养

4、血清学检测

5、粪便抗原检测

6、核酸检测

四、防治原则目前尚无有效的措施

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是生长和代谢不需要氧气,利用发酵而获取能量的一群细菌。

培养需在低氧分压下,在含10%CO2的空气中,不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将厌氧性细菌分为两大类:

有芽胞的厌氧芽胞梭菌属和无芽胞厌氧菌。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厌氧芽胞梭菌属是一群革兰染色阳性,能形成芽胞的大杆菌,芽胞直径比菌体宽,使菌体膨大呈梭状,故此得名。

一、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菌,为外源性感染。

(一)生物学性状

菌体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

芽胞呈正圆,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为本菌典型特征,革兰染色阳性,严格厌氧。

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能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其在功能上和抗原性与链球菌溶血素O相似,但在致破伤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另一种为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

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

典型的症状是咀嚼肌痉挛所造成的苦笑貘及持续性背部痉挛(角弓反张)。

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

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进行人工免疫。

(三)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1、非特异性防治措施正确清创扩创,防止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2、特异性预防措施百白破三联制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作紧急预防。

3、特异性治疗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两端几乎平切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不大于菌体,但在组织中和普通培养基上很少形成。

无鞭毛。

在被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有明显的荚膜。

厌氧,但不十分严格。

在血琼脂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细菌产生的卵磷脂酶(α毒素)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所致。

分解多种常见的糖类,产酸产气。

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的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推,甚至冲走试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汹涌发酵(stormyfermentation)”。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α毒素最重要

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三)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

(四)防治原则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和高压氧舱法

三、肉毒梭菌

(一)生物学特性

革兰阳性粗短杆菌,芽胞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胞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

有鞭毛,无荚膜。

严格厌氧,可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能产生脂酶,在卵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混浊圈。

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

耐蛋白酶。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主要依靠其剧烈的神经外毒素。

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物。

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点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所致疾病1、食物中毒该病单纯性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2、婴儿肉毒病3、创伤感染中毒

(三)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四、艰难梭菌

人类肠道中正常的菌群之一,能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等疾病

部分艰难梭菌能产生A、B两种毒素,A为肠毒素,B为细胞毒素

第二节无芽胞厌氧菌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无芽胞厌氧菌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球菌和杆菌。

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

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是细长略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

此菌属的显著特性为:

1其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2无鞭毛,无芽胞,也不产生内、外毒素;3种类颇多4所致感染多为慢性感染过程,长期迁延,并有破坏性的组织病变。

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般常用齐-尼抗酸性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抗酸性细菌及细胞等呈蓝色。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性与胞壁内所含结核菌酸残基和胞壁固有层的完整性有关。

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

在含有蛋黄、马铃薯、甘油和天门冬酰胺等的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处长。

生长缓慢。

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状、乳酪色或黄色,形似菜花样。

结核分枝杆菌不发酵糖类,与牛分枝杆菌的区别在于前者可合成烟酸和还原硝酸盐,而后者则不能。

结核分枝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分,特别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

脂质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呈平等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

主要菌体成分有:

(一)、脂质

1、磷脂:

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并可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2、脂肪酸:

在脂质中比重较大,与分枝杆菌的抗酸性有关。

其中6.6-双分枝菌酸海藻糖具有破坏细胞线粒体膜,毒害微粒体酶类,抑制中性粒细胞游走和吞噬,引起慢性肉芽肿的作用。

具有该物质的结核分枝杆菌毒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能紧密黏成索状,故该物质也称为索状因子;

3、蜡质D:

为胞壁中主要成分,是一种肽糖脂与分枝菌酸的复合物,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并有佐剂作用

4、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毒株细胞壁中,能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使结核乳酸杆菌在细胞内存活。

这类糖脂能结合中性红染料产生中性红反应,借此可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有无毒力。

(二)蛋白质结核分枝杆菌菌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重要的是结核菌素。

结核菌素与蜡质D结合,能引起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三)多糖

(四)核酸

(五)荚膜荚膜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抵抗力:

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但对湿热、紫外线、乙醇的抵抗力弱。

较易产生耐药性。

将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培养于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次传代,历时13年,使其毒力发生变异,成为对人无致病性,而仍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株,称为卡介苗(BCG)

二、致病性

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机体,侵犯多种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的结核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抗体仅对细胞外的细菌具有一定作用,而对细胞内细菌不起作用。

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一)免疫性

抗结核免疫力的持久性,依赖于结核分枝杆菌在机体内的存活,一是体内结核分枝杆菌消亡,抗结核免疫力也随之消失,这种免疫称为有菌免疫或传染性免疫。

抗结核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二)超敏反应

(三)免疫与超敏反应的关系

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此可用郭霍现象说明。

(四)结核菌素试验

1、原理和试剂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将一定量的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者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在注射部位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判为阳性,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则为阴性。

此法可用于检测可疑患者曾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卡介苗后是否阳转以及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结核菌素试剂有两种,一种为旧菌素(OT),一种是纯蛋白衍生物(PPD);PPD有两种,即PPDC和BCGPPD,前者是人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后者由卡介苗制成

2、方法目前多采用PPD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