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98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docx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一

山东能源生产与节能降耗取得深入进展

(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山东大力推动能源生产,能源产业迅速壮大,能源瓶颈逐步打破,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尤其是“十一五”以来,能源需求明显增加,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山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能源生产、消费和节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一、能源生产成就喜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东以丰富的能源资源为依托,以满足省内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大力发展能源产业,一、二次能源产能和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国内能源生产、加工大省。

从一次能源生产看,山东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电等一次能源的年产量增长1.5倍,年均增长3.2%。

从二次能源生产看,火电装机容量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火力发电量增长16.3倍,年均增长10.3%;原油加工量增长4.9倍,年均增长6.3%;焦炭产量增长6.9倍,年均增长7.4%。

目前,山东原煤产量列山西、内蒙、陕西、河南之后,位居全国第五;原油产量仅次于黑龙江,位居全国第二。

火电装机容量和火力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原油加工量仅次于辽宁,位居全国第二;焦炭产量紧随山西、河北,位居全国第三。

近年来,山东原煤、原油等一次能源产量比较稳定,二次能源生产、加工能力持续增强,火力发电、成品油、焦炭等主要能源产品产量长期稳居全国前列,较好地满足了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观山东能源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79-1984年,山东能源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能源生产总量相对较低,但生产能力逐渐增强

改革开放之初,山东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能源产业规模较小,能源产量增长较慢。

这期间,山东开始优先发展能源产业,投资逐步向能源产业倾斜,不断加强能源产能建设,能源生产和加工能力得以逐步提高。

至1984年,煤炭、石油、电力基本建设投资累计为49亿元,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2.7%。

原煤开采能力提高25.7%,原油开采能力提高5%,火电装机容量增长45.4%,炼焦能力提高27.2%。

到1984年,山东煤炭、石油、电力三大能源工业总产值7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3.8%,其中,石油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2%。

山东生产一次能源6697万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13.5%,年均增长2.1%。

其中,原煤产量4563万吨,占一次能源产量的48.7%,原油产量2302万吨,占49.1%,原煤、原油分别增长11.3%、18.2%,年均增速分别为1.8%和2.8%。

从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情况看,山东的一次能源产量占9.2%,其中原煤、原油产量分别占全国原煤、原油的5.8%和20.1%,依次位居全国第六和第二。

从二次能源生产看,1984年,山东火电装机容量为425.6万千瓦,火力发电236.4亿千瓦时,比1978年分别增长45.4%、51.7%,年均增速分别为6.4%和7.2%。

但原油加工、焦炭产量出现下滑,原油加工642万吨,焦炭生产238万吨,分别下降4.3%、31.5%。

从全国看,山东火力发电量占全国的8.2%,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7.8%,均位居全国第四;焦炭产量位居全国第八。

(二)1985-1992年,山东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火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千万千瓦,原油开采量连续多年超过三千万吨,能源生产取得新突破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由轻工业为主逐渐向轻、重工业均衡调整,能源需求明显增加,能源产业发展加快。

1992年,山东工业总产值、资产规模均超过二千亿元,其中,能源产业总产值389亿元,比1984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23.2%;占工业总产值的16.9%,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

其中,石油工业发展突出,总产值占工业的10.0%,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山东投资继续向能源产业倾斜,能源产能显著提高,尤其是发电装机容量翻了一番,首次突破千万千瓦。

1992年,山东能源产业基建投资额为41亿元,位居全国第五,比1984年增长3.1倍,占工业基建投资额的47.6%。

能源基建投资规模的扩大,有效增加了能源产能。

火电装机容量1011万千瓦,增长1.4倍;原油开采能力3275万吨,增长63.8%;原煤开采能力4129万吨,增长7.3%;炼焦能力276万吨,增长90.4%;洗煤能力2130万吨,增长63.9%。

从全国看,山东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8.0%,采油能力占23.1%,洗煤能力占13.8%,均位居全国第二;采煤能力占6.1%,位居第七;炼焦能力占4.7%,位居第九。

山东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近亿吨标准煤,取得历史新突破。

1992年,山东生产一次能源9509万吨标准煤,比1984年增长42%,年均增长4.5%。

其中,生产原煤6350万吨,原油3346万吨,分别增长39.2%、45.4%,年均增速分别为4.2%和4.8%。

特别是原油产量逐年上升,自1987年首次突破三千万吨后,连续八年保持在三千万吨以上,是山东原油生产最旺盛时期。

从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情况看,山东的一次能源产量占9.5%,其中,原煤、原油分别占全国原煤、原油产量的5.7%、23.6%,依次位居全国第五和第二位。

二次能源加工、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992年,山东火力发电量为566亿千瓦时,比1984年增长1.4倍,原油加工量1146万吨,增长78.4%,焦炭产量309万吨,增长29.9%。

火力发电量、原油加工量、焦炭产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1.5%、7.5%和3.3%,增速明显加快。

从全国看,山东火力发电量、原油加工量均占全国的9.1%,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生产洗精煤952万吨,占10.7%,位居全国第四;焦炭产量占3.9%,位居全国第八。

燃料油、汽油、柴油产量分别为312、181和252万吨,依次位居全国第二、第三和第四。

(三)1993-2002年,山东能源产业继续稳定发展,原煤产量、火力发电量均翻一番,能源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这个时期,山东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投资呈现多元化,工业蓬勃发展,工业总产值和资产均突破万亿元。

在工业发展和需求的带动下,能源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2002年,山东能源产业总产值1722亿元,比1992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16.0%;实现增加值802亿元,增长4.3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9%。

能源产业投资继续快速增长,火电装机容量突破二千万千瓦,又翻一番。

2002年,山东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7.8%,其中,电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93亿元,占整个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49.4%。

电力工业优先发展,发电能力大幅提升,与1992年相比,山东火电装机容量为2101万千瓦,增长一倍。

一次能源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原煤产量翻了一番,但原油产量稳中有降。

2002年,山东生产一次能源13242万吨标准煤,比1992年增长39.3%,年均增长3.4%。

其中,原煤产量超过一亿吨,达13066万吨,增长1.1倍,占一次能源产量的70.5%,比1992年提高22.8个百分点。

但原油产量2672万吨,比1992年减少20.2%,占一次能源的28.8%,比重下降21.5个百分点。

山东原油产量自1993年达到3620万吨的历史高峰后,逐渐回落并稳定在2600万吨左右。

从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情况看,山东的一次能源产量占全国的10.4%,其中,原煤、原油分别占全国原煤、原油产量的9.5%和12.2%,均居全国第二。

二次能源生产稳定增长,火力发电量翻了一番。

2002年,山东火力发电1221亿千瓦时,发电量比1992年翻一番,年均增长8.0%;原油加工2127万吨,增长85.7%,年均增长6.4%。

焦炭产量370万吨,增长19.8%,年均增长1.8%。

山东火力发电量占全国火电的9.2%,原油加工量占9.7%,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

焦炭产量位居全国第十。

(四)2003-2007年,山东经济、社会进入新的科学发展时期,传统能源生产、加工能力突飞猛进,能源产业开创全新局面

这一阶段,山东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和外经外贸“三个亮点”,工业发展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007年,山东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1998亿元,比2002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0%。

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1%。

从能源产业投资看,石油、电力工业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火电装机容量再翻一番。

2007年,山东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783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2%;比2002年增长一倍,年均增长14.9%。

在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煤炭工业占9.8%,增长10.5%;石油工业占44.4%,增长1.7倍;电力工业占45.8%,增长86.2%。

从产能看,山东火电装机容量达5589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21.6%;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10.1%,位居全国第一。

采煤能力为18842万吨,采油能力为2924万吨,炼焦能力为3299万吨。

一次能源产量创历史最高,但占全国比重下降。

2007年,山东生产一次能源14617万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10.4%,年均增长2.0%。

其中,生产原煤14737万吨,增长12.8%,原油2793万吨,增长4.6%,原煤、原油年均增长依次为2.4%、0.9%。

山东一次能源和原煤均达到历史最高产量,但从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情况看,山东的一次能源产量占7.0%,其中,原煤、原油分别占全国原煤、原油产量的5.8%、15.0%,一次能源和原煤产量占全国比重均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国同期一次能源产量增长64.2%,其中原煤增长83.0%,增幅远远高于山东,从而拉开差距。

山东原煤产量位居全国第五;原油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二次能源产量高速增长,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7年,山东火力发电2686亿千瓦时,比2002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1%;原油加工3936万吨,增长85.0%,年均增长13.1%;生产焦炭2737万吨,增长6.4倍,年均增长49.2%。

山东火力发电量占全国火力发电量的9.9%,位居全国第一;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12.0%,位居全国第二;焦炭产量占全国的8.2%,位居全国第三。

二、能源消费经历了自给有余、相对饱和到对外依存逐步扩大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积极推行“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成为国内有名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强省之一。

但随着传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重工业的加快发展,山东能源消费也增长较快。

三十年来,山东能源消费增长6.6倍,年均增长7.3%,其中煤炭消费增长6.9倍,年均增长7.4%;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等四大成品油消费增长6.4倍,年均增长7.1%;电力消费增长15.1倍,年均增长10.1%。

从全国范围看,山东能源消费总量由全国第三升至全国第一,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重由6.5%左右升至10.7%。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山东能源消费也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一)1979-1984年,山东农业和轻工业发展较快,社会能耗增长相对较慢,但国内能耗大省的地位已经确立,能源消费基本自给自足,主要能源品种供需不均衡

改革开放初期,山东重点抓好农村经济改革,农业发展欣欣向荣,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工业规模小、装备落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轻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

工业实现总产值535亿元,其中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9.4:

40.6。

食品、纺织服装两大轻工行业总产值比重高达38.0%,而化工、建材和冶金工业总产值仅占18.8%,装备制造业占19.6%。

从主要产品看,纱27.0万吨,棉布10.8亿米,均占全国产量的7.9%,均居全国第三;化肥114万吨,水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