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6033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docx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10篇

小学美术教案篇1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

(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

)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

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

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

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映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

(多么神奇呀!

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

(出示课题)长呀长,它将长成什么样子?

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

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

它会开花吗?

会开什么样子的花?

会结果吗?

会结什么样的果?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指名个别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以启示。

4.动画欣赏再次启迪学生的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绿拇指”种下的这种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吧?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呢?

5.请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将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回答:

这么短的时间,种子不会有什么反映。

学生看动画片。

学生独自想象思考。

学生边汇报边用肢体语言形容。

学生欣赏动画片,再次进行联想。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汇报自己的想法。

四、作业要求:

1.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画一幅植物生长的画。

2.展示范画(水彩笔画的、油画棒画的、二者相结合的。

)给学生以绘画的启迪。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

学生绘画

六、小结评价:

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颁发“勤劳种植”奖。

3.颁发“种植创意”奖。

学生介绍自己画面和互相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节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

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

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

水粉笔墨水宣纸

学具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

水粉笔墨水宣纸

课件内容

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长城远近照片的欣赏

3、树林、沙漠以及树叶、沙粒的欣赏图片

4肌理图片的欣赏

教学评价

1、在学生回答感受时加以肯定,并对创意好的回答突出表扬,对欠缺的回答进行补充。

2、对学生作业肯定的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以改善。

优秀作业要给予表扬,并指出优点所在。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一、图片二和图片三)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

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活动二:

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展示课件图片四、图片五和图片六)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

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

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活动三:

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七和图片八)

提问学生:

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学生回答完后再欣赏课件九和课件十。

小结:

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

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

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活动四:

教师请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例如:

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

也美丽。

设计意图:

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小结:

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活动六:

作业设计

学生作业提出要求,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

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工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指导,并要求给作品起名字。

作业完成后,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熟悉而喜欢的动物。

本课是让学生用传统的水墨来表现这个主题。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画材料,也从第9、10课中了解了鸟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用传统的水墨工具画自己喜欢的鸟,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水墨画的美感,体验水墨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晕化的偶然性。

本课教材选取了两位著名画家陈子庄、朱聋的作品各一幅,引导学生欣赏画家们用不同的水墨风格表现的鸟,学会用水墨的点、线、面表现鸟。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画的乐趣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用笔、用墨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

2、操作目标:

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进行鸟的动态造型,体验笔墨的趣味。

3、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用浓淡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2、教学难点:

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应用与要表现的形象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囤画颜料、水怀,水墨画马图片。

2、学生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杯。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认识画工具及其相应作用,为本节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游戏与导人:

(1)教师拿出一张宣纸,请两位学生上来随意点两点,教师在学生点的基础上略加修饰,添加上鸟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两只有趣的小鸟。

一只正面,一只侧面。

(2)教师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水墨画鸟。

3、欣赏与感受:

(1)欣赏一些知名画家的水墨画鸟作品,找一找他们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处?

从而了解水墨画中点、线、面的合理应用。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鸟,体会鸟的不同的形态特征,感受水墨的不同韵味。

(3)教师示范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尝试,在尝试中教师简单介绍、示范破墨法:

浓破淡,淡破浓。

4、实践与体验:

(1)学生根据自己写生的鸟或根据资料、照片,大胆用水墨进行表现。

(2)教师巡视,让学生注意笔墨的轻重,用墨的干湿、浓淡,最后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水墨表现方法。

5、展评与拓展:

学生将作业贴于教师设计的展板"鸟的世界"中,让学生自己评析小组评析、集体评析。

对于水墨表现较好的学生作品,教师要给予肯定。

适时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

6、布置课外作业:

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仔细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家禽或家禽图片,尝试用水墨进行表现。

7、收拾与:

学生动手收拾作画工具及课桌,保持良好的教室环境。

小学美术教案篇4

一、课题:

童年

二、教材: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第五册

三、教学时间:

40分钟

四、学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拍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世十分浓厚,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和策略,避免呆板、枯燥的讲解,强调合作必要性,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并采取富于变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教材分布

“童年”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学生们正在经历着的人生阶段,也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题材。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在体味童年美好的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别,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

六、教学目标

(一)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三)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童年都有各自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七、教学重点

(一)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二)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三)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八、教学难点

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九、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课件。

(二)学生准备:

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照片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十、教学过程

(一)导人

1.情境引入(出示刘翔儿时照片)

先让我们来看一张照片(出示刘翔儿时照片),知道这个小男孩是谁吗?

噢,再让我们看一看他长大后的样子(出示成人后照片)。

他是谁?

(学生齐声回答:

刘翔。

)看来刘翔在每个国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是个耳熟能详并且响当当的名字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重温一下刘翔夺冠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然后用一个最能表达你心情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你看到此情此景的感受。

(观看录像后学生回答。

)刘翔为我国夺得了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中的首枚金牌,这一壮举不仅为我们亿万中华儿女扬眉吐气,同时也在向全世界昭示着黄皮肤的中国人毫不逊色于他人。

2.面对刘翔夺冠的辉煌瞬间,我们来想象一下,他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学生回答。

我觉得刘翔小的时候也许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个聪明淘气的男孩儿。

相信我们自己,只要肯于努力并抱定“有志者事竞成”的信念,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3.时至今日,每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这段录像时,还是会感到阵阵的兴奋、激动、骄傲和自豪,并且它还勾起了我对自己儿时一张老照片儿的记忆。

(播放课件:

教师本人儿时照片。

)照片为我们展现的是什么场面?

(学生观看照片并回答:

运动会上同学们短跑冲刺的瞬间。

)能找出哪个小同学是小时候的老师吗?

这位跑在最前面,撞线姿势与刘翔颇有几分相似的小同学就是童年时代的我。

这张已经珍藏了近二十年的照片,时常会使我想起儿时在校队训练时的苦辣酸甜,和每次竞技场上的惊心动魄。

虽然现在的我早已远离了体育竞技场,可照片中蕴含着的童年时代的'那个美好梦想,却一直激励着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勇往直前。

4.教师:

刚刚我为大家讲了自己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相信在你们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中也一定发生过或是正在发生着许多令你们难忘的故事,老师非常想听一听。

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分析现在的童年生活,请一两名学生出示相关照片或纪念品,讲讲自己美好的童年故事。

5.小结:

看得出,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

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故事用画笔或者是雕刻刀描绘塑造成动人的图画或雕塑,那么就会如同由一股泉水流淌出的一片浩渺的湖泊,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供后代人拥有!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畅游一下这样的湖泊,去看一看艺术家们笔下的童年是什么样。

(板书课题,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名作。

(二)新授

1.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欣赏到的四幅从古至今、风格各异,但又都是表现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

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

用一句话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幅作品。

(学生观察并回答。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作品,选择相对应的小组重新坐好。

(学生进行重新分组,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3.引导各组学生为本组评选出组长。

(四个小组组员自由选择本组组长。

4.出示四张自学提示卡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

(组长拿到自学提示卡,把问题读给组员,再由组员热心、认真讨论问题,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5.共同欣赏分析:

(1)《端阳婴戏图》苏焯(宋)

学习指导(重点分析画法及其内容):

①国画工笔重彩:

用线细腻,色彩鲜艳。

②端阳:

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包粽子、赛龙舟,以纪念楚国诗人屈原。

解决问题:

(由组长读题,组员答题,其他小组补充。

这幅画是用哪种绘画方法表现的?

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画中描绘的是哪个节日?

他们在做什么?

你能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画中的情景吗?

(学生表演。

(2)《翻身奴隶的儿女》于月川

(简介画家生平)

艺术形式指导(重点分析构图):

①曲线构图优美、生动、活泼、新颖,是中国画作品中一种典型的构图方式。

(展示其他曲线构图的国画作品。

②画面背景部分大面积的留自使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不过无论是在哪里,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精神、状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这样的生活是她们的父辈所无法想象的,因此她们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

解决问题:

(由教师读题,组员答题,其他小组补充。

画面中的人物是哪个民族的?

她们在做什么?

这幅画所描绘的内容发生在什么年代?

(找一位同学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你了解奴隶的生活吗?

(播放西藏奴隶苦难生活图片)画面构图的形状像哪个英文字母?

画面背景的大面积留白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

(1)、

(2)异同点(着重技法的对比):

一幅为国画工笔重彩,一幅为国画小写意,但都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国画特点。

(3)《战斗中成长》秦大虎、张定钊

艺术形式指导(重点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

描绘的人物形象突出,色彩鲜明。

解决问题:

(小组成员以抢答形式回答问题,其他小组补充。

这幅画属于绘画中的哪一画种?

画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

看到这幅画你联想到了哪部影片?

(展示《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海报。

)小战士和你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4)《冬天的阳光》王今栋

艺术形式指导(重点分析艺术表现形式):

①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可以用泥、木头、石头等材料雕塑成各种形状,更加生动立体。

这件作品为木雕。

②隐喻的艺术手法。

解决问题:

(学生自设问题共同解决。

从这幅作品中你看懂了什么?

你还想了解关于这幅作品的哪些知识?

对比(3)、(4)异同点(着重情感、意志方面对比)。

(三)总结

1.学生小结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美好童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活动(分组游戏)

同学们,离下课仅剩几分钟的时间了,想一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可以用哪种造型方式来表达自己殛童年的切身感受呢?

(学生各抒己见)你们说的这些方式在课堂上都来不及做了,不过我们还可以用这里(老师拍胸脯启发学生),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来做出一个个活雕塑(教师摆造型示范),相信大家的点子一定比老师的更多、更好。

现在就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独立一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看谁的创意来得最快、最新。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自由组合成表现童年生活情趣的“活雕塑”,背景音乐为歌曲《童年》。

)(学生表演)

3.教师总结

(1)可以说,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家的情感,体会到了艺术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亲身参与到了艺术创造之中。

课后,你还可以问一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往事。

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或者其他造型工具,把这些美好往事的精华表现出来。

同学们,当童年时代结束的那一天,正是我们真正欣赏、真正怀念童年美好日子的开始。

在此之前,为了使未来怀念更加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童年时代的每一天,为未来努力埋藏下更多彩、更饱满的生命种子!

(2)出示与童年相关的网址,(学生齐读网站名称)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发现。

十一、课后作业

与自己的家人交流童年的往事与感受,并创作一幅童年题材的绘画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

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

小刺猬:

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

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美术教案篇6

教材分析

礼品包装属于商品装潢设计领域,商品装潢设计包括很多因素,如:

包装的结构设计、图案设计、色彩设计、外部装饰设计等。

包装结构是为了保护商品,便于运输、销售和美观等要求而设计的,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盒式、袋式、异形式等,本课中所展现的主要为盒式和结扎式。

包装的图案设计、色彩设计、立体装饰的设计及所运用材料等因素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审美情趣,体现礼品包装的性质,渲染气氛,以体现美好的祝福和深厚的情谊,这一点从现今中秋佳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月饼包装设计中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讲,结构的设计比较复杂,理性的东西较多,所以本课的重点侧重于包装的图案、色彩、立体装饰方面。

学情分析

这是人教版美术学科五年级上册第4课。

这节课,主要是想通过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实践、创造和情感的感受,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关爱别人和受到别人关爱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

为此,我在整个课堂,都贯穿了一个爱,而“礼品”就是我们生活中表达爱的一种形式之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知道礼物包装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礼品包装的兴趣。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包装。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讲解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利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学生在教师节时送的一些包装精美的小礼物。

师:

同学们,你们送给老师的这些礼物,老师可喜欢了,不仅因为它代表着同学们的心意,还因为它们的包装非常精美,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包装的吗?

生自由发言。

师:

是呀,礼品配上精美的包装,更显得礼品的珍贵,也更能表达同学们的一片心意和美好情感。

礼品经过包装后送出,能使收礼人感到受到尊重而更加喜悦。

所以,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引出课题:

礼物的外套

二、探究交流,掌握包装方法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型纸盒的包装,让学生学会包装方法。

包装方型纸盒的方法步骤: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

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

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到底是怎么包装的,先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

三、尝试练习(播放音乐)

1、学生练习:

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尝试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可以设计单独一个的包装,也可以设计几个一组的包装。

2、教师巡视全班,对于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重点加以指导。

四:

点评作业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看谁的作品最有新意,包装得最好看。

大家评出优秀作品加以表扬,并在摆放在教室里进行展示。

五:

拓展延伸:

除了今天我们设计的以外,我们还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六、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美术教案篇7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小演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设计制作会演戏的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做做、演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小演员”。

难点:

造型的生动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

自制课件、范作、彩色卡纸、彩色方纸、剪刀、胶水、绘画工具等。

学具:

彩色卡纸、彩色方纸、剪刀、胶水、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显示一段指偶剧。

2、师套上指偶,简单演示一段指偶戏。

师问:

有趣吗?

想不想尝试做一做?

3、师:

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各种会表演的玩具吧!

显示课题:

会演戏的玩具

二、探究学习

1、会演戏的玩具一:

小指偶

师显示指偶图片,小组观察讨论:

制作指偶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制作指偶的步骤是怎样的?

要提醒大家的注意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发言,师归纳:

指偶的各种制作方法步骤:

(1)先剪贴头部,再用纸条卷贴成指套,粘贴组合起来。

(2)卡纸上留出指套的长度和宽度,中间处画上半个头部,再剪贴五官等。

(3)把整个指套看成指偶的头部,上面留出耳朵部分,再剪贴五官。

想一想:

除了做小动物的指偶,还可以做什么指偶?

除了制作套在一个手指上的指偶,还可以制作怎样的指偶?

(师显示)

2、会演戏的玩具二:

“东西南北风”

师显示小狐狸玩具,小组尝试探讨

师引导:

你们觉得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