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583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础学科)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特性)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5、心理学是:

(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6、动物心理发展经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9、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

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脑的机制)。

1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神经元是由(树突和轴突)

18、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

19、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20、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

21、外周神经系统是把(运动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

22、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对和31对)

23、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

24、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组成

25、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

26、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27、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28、网状结构是(神经结构)

29、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的神经纤维是对侧传导和支配的,这是因为(椎体交叉)的缘故

30、丘脑是(感觉中枢)

31、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中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32、额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前回)

33、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后回)

34、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35、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36、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

37、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38、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

39、对于一般人来说大脑梁板求的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

40、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1、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

42、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43、20世纪60年代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的神经心理学家是(罗杰·斯佩里)

44、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规律性回答)

45、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

46、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47、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经典条件反射)

48、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条件反射的这种抑制叫(外抑制)

49、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产生的条件反射的抑制叫(消退)

50、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51、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

52、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属性的反映)

53、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

54、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5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

56、绝对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刺激强度)来度量

57、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58、一个人的感觉阈限低说明他的感受性(高)

59、一个人的感觉阈限高说明他的感受性(低)

60、刺激的物理强度和它引起的心理强度之间的关系是(算术级数增加的)

6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62、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63、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的差别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64、为了保护对暗适应(蓝色的眼睛)

65、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后像)

66、感觉后像可分为(相继后像)

67、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后像)

68、同样亮的两张灰色纸分别放在黑色纸和白色纸上,看起来(灰一样亮)

69、“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联觉)

70、联觉是指(同一感觉器官)

71、视觉的事宜刺激是波长在(800~12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72、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中央细胞)

73、杆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彩色和非彩色)

74、颜色属性包括(光的波长)

75、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灰,这两种颜色叫(彩色)

76、按照色觉一场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红绿色)

77、女孩子色觉异常是由(父亲一起传给她的)

78、在现实生活中,女性色盲的人数(和男性色盲的人数相等)

79、人耳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1000Hz)

80、听觉特性包括(音调、强度和响度)

81、听觉的感受器是(科蒂式器官)

82、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丧失对中频声音的听觉)

83、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听觉对比)

84、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声音掩蔽)

85、心理的噪音是指(无周期性的声音)

86、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有气味、无毒)

87、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

88、从种族发展的角度看,最古老的感觉是(视觉)

89、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

90、基本味觉有(咸、甜、苦、酸)

91、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

92、生理零度是指(36.5℃)

93、内脏感觉包括(便意和性)

94、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

95、痛觉没有(准确的定位)

96、知觉是指(个别属性的反映)

97、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98、一副图画,把白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作知觉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人的脸,这说明知觉具有(理解性)。

99、一个人离我近时他在我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离我远时形成的视像小,但我看这个人却是二样高,这说明知觉具有(整体性)。

100、一块煤在太阳光下,比一块石灰在黑暗的屋里投射出来的光的绝对强度要大很多,但看起来煤还是黑的,石灰还是白的。

这说明知觉具有(选择性)。

101、“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说的是知觉具有(理解性)。

102、在用双耳听觉来判断方位的时候,最容易判断的方位是(正前)。

103、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眼睛的调节作用)。

104、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时间知觉)。

105、机体生理变化的节律会引起人的行为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叫(生物节律)。

106、生物节律给人提供了判断时间的信息,所以,这种节律也可叫(生物钟)。

107、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就必然会产生)。

108、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所有人都是一致的,(没有例外)。

109、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10、对语词概括的和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语义记忆)。

111、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

112、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内隐记忆)。

113、可以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记忆叫(陈述性记忆)。

114、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又往往不需要参与的记忆叫(陈述性性记忆)。

115、一般认为,记忆广度为(4个项目)。

116、长时记忆的容量(种类和数量都是无限的)。

117、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回快和再认)。

118、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进行的记忆活动叫(再认)。

119、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120、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艾宾浩斯)。

121、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122、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123、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124、忘记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125、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126、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内涵)。

127、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叫概念的(外延)。

128、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的)关系。

129、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掌握概念)。

130、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迁移)。

131、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是(正迁移)。

132、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133、瓦特看到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现了蒸汽机,这是(原型启发的作用)。

134、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定势)。

135、一大一小但一样重的两个木盒,掂起来觉得小的重,这是由于(定势)的作用。

136、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137、讲课时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独白言语)。

138、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

139、布洛卡中枢又叫(言语运动中枢)。

140、威尔尼克中枢又叫(听觉性言语中枢)。

141、布洛卡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发生(表达性失语症)。

142、患者发间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说不出连续的话语,这种失语症叫(表达性失语症)。

143、威尔尼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接受失语症)。

144、患者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辩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是因为(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

145、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的病人(理解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困难)。

146、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

147、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想象)。

148、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49、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再造想象)。

150、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幻想)。

15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意识)最主要的特点。

152、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153、梦境出现在睡眠的(快速眼动)阶段。

154、从入睡到醒来的过程中,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时间(越来越长)。

155、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

156、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状态)。

157、学生正在专心听讲,门“哐当”一声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无意注意)。

158、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

159、一般情况下,人的注意广度大约是(7±2)。

160、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161、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注意的动摇)。

162、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163、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分散)。

164、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的转移)。

165、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