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西南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信息分子和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既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还能充当神经递质

B.激素的受体有的在靶细胞表面,有的在靶细胞的内部

C.淋巴因子只能作用于B细胞,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D.信息分子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个体内信息分子通过运输到作用部位,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一般会被立即降解或被修饰而失去活性,所以信息分子需要不断产生来补充。

信息分子在人或动物体内种类繁多,分子质量差别大,有无机分子,也与有机分子,如各种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如某些氨基酸、NO)、淋巴因子等等。

与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有的在细胞表面上,有的在细胞内部。

【详解】谷氨酸既是一种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原料),但如果被某些神经元末梢所分泌,还能充当神经递质,A正确;激素的受体有的在靶细胞表面,如胰岛素;有的激素的受体在靶细胞的内部,如性激素,B正确;淋巴因子有的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有的作用于T细胞,增强T细胞的杀伤能力,C错误;信息分子完成信息传递后,一般都要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D正确。

【点睛】分析判断本题需要熟知人或动物体内不同种类的信息分子的产生、传递、作用、去向等等方面的知识。

2.神经细胞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是通过钠钾泵维持的,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电化学梯度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在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进入细胞;而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开放,K+外流出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钠钾泵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

B.钠钾泵泵出Na+和泵入K+使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C.钠钾泵泵出和泵入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产生动作电位和恢复静息电位时,Na+的内流和K+外流都属于协助扩散

【答案】B

【解析】

【分析】

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溶胶的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而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

这一结构可利用ATP,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

在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进入细胞;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开放,K+外流出细胞;这两种离子的流动都是被动运输(协助扩散),是在通道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钾离子和钠离子通过钠钾泵参与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过程,其中钠钾泵就是载体蛋白,A正确;泵出Na+和泵入K+是为了使神经元恢复静息电位,B错误;由分析可知,该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泵出Na+和泵入K+的过程为主动运输,C正确;产生动作电位和恢复静息电位时,Na+的内流和K+外流都是顺浓度梯度经相应的离子通道进出,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

【点睛】注意:

Na+-K+泵运输Na+和K+是在逆浓度下进行,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而钠、钾通道蛋白运输Na+和K+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3.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

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髙。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B.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A

【解析】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运输和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细胞突变为癌细胞,其分裂周期变短,AFP合成会增加,B错误;指导合成AFP的基因是人体正常基因,没有发生癌变的肝细胞中也能表达,只是发生癌变后表达增强,C错误;肝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错误。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并能促进果实成熟

B.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促进细胞分裂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效果一定不同

D.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乙烯在植物全身各处均能合成,A错误;

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B错误;

最适浓度两侧的两个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促进可能相同,C错误;

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植物激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起作用,例如低浓度生长素能促进植物伸长,但浓度过高时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卡尔文循环、DNA复制的方式——同位素标记法

B.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增长曲线一模型构建法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酶具有催化作用一对比实验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追踪某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可以使用同位素标记法,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鲁宾和卡门实验证明氧气来源于水、卡尔文循环证明C的途径、DNA复制的方式探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都用到了不同的同位素标记来探究证明;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属于物理模型;种群增长曲线属于数学模型构建法;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使用的是对比实验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和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使用的是差速离心法,酶具有催化作用使用的是对照实验法。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卡尔文用的同位素14C进行研究C的循环途径、而DNA复制的方式用的同位素15N来研究其复制方式,他们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分离细胞器采用的是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需要离心技术把大肠杆菌与噬菌体颗粒分开,B正确;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属于物理模型,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属于构建数学模型,C正确;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使用的是有氧和无氧两组实验进行对比的方法,酶具有催化作用采用有酶和无酶两组实验进行对照的方法,D错误。

【点睛】熟悉各种数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尤其要注意对比试验和对照实验的区别:

前者实验中没有空白对照组,都是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后者有对照组和实验组之分。

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

该DNA分子在l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500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若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也小于1

C.若一条链中A:

T:

G:

C=1:

2:

3:

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4:

3:

2:

1

D.该DNA经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

假设A=T=X,则C=G=100-X,由于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2X+3(100-X)=260,解得X=40.该DNA分子中含有嘌呤数是碱基总数的一半,即100个,假设该DNA分子复制n次,则(2n-1)×100=1500,解得n=4。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40个,共复制4次,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00%,A错误;若一条链中(A+G)/(T+C)<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其倒数,应该大于1,B错误;若一条链中A:

T:

G:

C=1:

2:

3:

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2:

1:

4:

3,C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计算可知,该DNA共复制4次,因此经复制后产生了24=16个DNA分子,D正确。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根据题意需先计算出该DNA分子中各种碱基数量以及复制的次数。

二、非选择题

7.光呼吸是指绿色植物在光照情况下吸收02,将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分解产生C02的过程。

光呼吸是一个“耗能浪费”的生理过程,因此,抑制植物的光呼吸可实现农作物的增产。

下图为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图,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豆探究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对两者的增产效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玉米田中套种大豆,套种后的玉米田群落中的植物存在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提高____________。

(2)亚硫酸氢钠可通过改变二碳化合物(乙醇酸)氧化酶的____________来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光呼吸的进行。

已知喷洒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的浓度远大于植物叶肉细胞中亚硫酸氢钠的浓度,这时亚硫酸氢钠进入叶肉细胞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3)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也能促进色素对光能的捕捉,喷施lm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后,大豆释放氧气的量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垂直

(2).光能的利用率(3).空间结构(4).不需要(5).增多(6).光能利用增加,水的光解加快,产生的02增多

【解析】

【分析】

光呼吸是所有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光呼吸约抵消30%的光合作用.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高光合作用效能的途径之一。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水平结构:

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

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意义:

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详解】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中种群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2)亚硫酸氢钠能够抑制乙醇酸(光呼吸的中间产物)氧化酶的活性,即改变了该酶的空间结构,从而抑制了光呼吸的进行。

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时属于被动运输,该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

(3)由于NaHSO3作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或基粒,有促进色素对光能的捕捉,色素吸收光能增多,通过光能传递给水光解产生的氧气增多,所以喷施1mmol/L NaHSO3溶液后,大豆释放氧气的量将增多。

【点睛】注意:

判断

(2)小题中亚硫酸氢钠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的依据在于题干信息中给予的“喷洒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的浓度远大于植物叶肉细胞中亚硫酸氢钠的浓度”,即顺浓度梯度运输,所以属于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8.光合促进剂是一种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作用的生长调节剂。

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为实验材料来探究光合促进剂的生理作用,其结果如下表:

名称

对植株喷酒的溶剂

平均株高(cm)

坐果数(个)

叶色

平均单果重(g)

甲组

适量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

220.2

28.2

深绿

172.5

乙组

等量的蒸馏水

206.6

26.4

绿

156

根据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