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464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docx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最新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

  名词解释

  1劳动:

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范畴,是人们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某种使用价值或提供某种服务,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2个体劳动:

个体劳动是指单个人进行的劳动,如铁匠、石匠、木匠、裁缝和个体商贩等进行的劳动就是个体劳动。

  3共同劳动:

所谓共同劳动,是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又可以称为协作劳动或者群体劳动。

  4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一般是指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比如砍柴、挑水、清扫、搬运、看管等。

  5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要通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比如装配电脑、修理机器、汽车驾驶、老师教书、医生看病、软件设计等。

  6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是指以脑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7体力劳动:

体力劳动是指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8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者其他参考范围内的全部劳动能力的总和。

  9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或者称为劳动力人口,包括全部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和尚未从事社会劳动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因而正在寻找职业的人口。

  10潜在劳动力资源:

潜在劳动力资源,是指所考虑范围内全部有劳动能力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不论其是否有就业的意愿和就业资格。

  11现实劳动力资源:

现实劳动力资源,是指蕴藏在所考虑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者劳动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12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是指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劳动力资源的绝大部分,可称为“劳动适龄就业人口”。

  13劳动力资源率:

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用劳动力资源率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力资源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被考察范围总人口数量。

 14劳动参与率:

现实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以用劳动参与率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数量÷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

  15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

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是指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多少。

  16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

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是指计入劳动力资源量的人口占被考察范围总人口的比重。

  17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

  18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机制与实现形式的统一。

  问答题

  1简述劳动的动因。

  答:

人类之所以要进行劳动,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

从此意义上讲,劳动的动因是人类的需要。

  2劳动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答:

人是高级动物,但人类的劳动活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是不同的。

人类的劳动具有以下特征:

⑴目的性⑵创造性⑶能动性⑷社会性⑸多样性。

  3有人说,当今社会的个体经济非常发达,个体劳动已经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不正确,共同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

  4有人说,简单劳动是指非繁重劳动,复杂劳动是指繁重劳动。

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

  答:

不一定正确。

简单劳动一般是指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通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并不一定是非复杂劳动,复杂劳动也不一定是指繁重劳动。

  5为什么说复杂劳动能够创造较多的价值?

  答:

由于复杂劳动是劳动者在付出教育费用、花费一定的辛劳和时间、获得某方面技术专长以后才能进行的劳动。

因此,在同样多的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较多,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6有人说,简单劳动多为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多为脑力劳动。

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

  答:

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简单劳动也可能存在于体力劳动中,复杂劳动也可能存在于体力劳动中。

  7脑力劳动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⑴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

  ⑵传授和转移知识的脑力劳动。

  ⑶应用知识的脑力劳动。

  ⑷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脑力劳动。

  8为什么说脑力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逐步占据主体地位?

  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实物经济被知识经济代替,劳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力劳动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形式。

在知识经济中,传统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越来越被更高级的劳动形式-脑力劳动所代替。

  9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体力劳动已经无足轻重。

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

  答:

不正确。

知识经济并没有完全否定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基础并内在地包含了知识经济。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体力劳动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10简述劳动力的含义。

  答:

从不同角度考察,劳动力有三种含义。

  ⑴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⑵劳动力是指由劳动能力的人

  ⑶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

  11劳动力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答:

劳动力作为活的、能动的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力要素有明显的区别。

劳动力的主要特征是:

⑴能动性⑵差异性⑶易逝性⑷可变性⑸时效性⑹社会性

  12简述一个国家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组成部分。

  答:

⑴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劳动力资源的绝大部分。

  ⑵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就业人口”

  ⑶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就业人口”

  ⑷处于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求业人口”

  ⑸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完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即“家务劳动人口”

  ⑹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即“服役人口”

  ⑺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即“求学人口”

  ⑻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未从事社会劳动的其他人口,即“其他人口”

  13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答:

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调控的目标是,逐步形成劳动力价格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基础性机制,在国家的有效调控下,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4劳动力市场运行与调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哪几方面?

  答:

⑴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

  ⑵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的行为不规范

  ⑶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滞后

  ⑷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形成滞后

  ⑸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建设滞后

  ⑹常设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

  ⑺常设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15劳动力市场法律成熟的条件包括哪几方面?

  答: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载体、市场机制和市场调控等要素构成。

市场主体的成熟、市场载体的完备、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市场调控的有效是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的标志。

  16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应当由哪几大系统构成?

  答:

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应当由指挥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合调控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17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调控的重点包括哪几方面?

  答: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调控的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调控劳动力总供给

  ⑵调控劳动力总需求

  ⑶制定有关法律和制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18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包括那些方面?

  答:

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是:

 ⑴合理布局职业介绍机构

  ⑵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符合需求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

  ⑶统一规范中介机构行为。

  ⑷强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公益性职能,明确其职责。

  ⑸促进劳动力配置向专业化发展,发展产业型职业介绍机构。

  ⑹职业培训工作要面向市场需求。

  ⑺建立职业介绍准入制度。

  ⑻建立统一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的市场信息系统。

 ⑼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提供“安全网”。

  ⑽制定严格的私人进入职介机构标准。

  19简述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

  答:

⑴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为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⑵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⑶加快劳动力市场立法与制度建设,确保劳动力市场的有序运营

  ⑷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划与信息网络建设

  ⑸加强市场就业宣传和职业培训,转变择业者观念和提高其职业能力

  ⑹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水平

第二章劳动就业

  名词解释

  1就业:

就业是指人们在某种职业中从事工作和劳动并获取相应的报酬的状态。

  2就业者:

就业者是指一切为获取劳动报酬而工作的人。

  3失业:

失业是指没有在某种职业中从事某种工作的状态。

  4失业者:

失业者是指有能力工作并在寻找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适当就业机会的人群。

  5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固定收入和无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

  问答题

  1简述就业的重要意义。

  答:

人们从事工作和劳动,是社会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没有就业,社会不可能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简述中国就业矛盾的主要表现。

  答: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在: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3简述中国政府促进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答:

⑴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⑵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

  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4简述扩大就业的途径。

  答:

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经济。

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采取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5中国就业政策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中国就业政策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⑴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下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

  ⑵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就业政策

  ⑶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政策

  6简述统包统配政策的含义。

  答:

⑴在用工制度上表现为就业终身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实行固定工资制。

  ⑵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

  ⑶在福利保障上由单位给职工提供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全面福利待遇。

  7改革开放初期,多渠道安置就业的要点包括哪些方面?

  答:

⑴广开就业门路,积极拓宽城市就业渠道

  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村非农就业

  ⑶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外市场增加就业

  8简述我国现行的就业方针。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