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173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docx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策划书完成稿

人际交往小组活动

小组名称:

长江大学大一新生人际交往小组

主办单位:

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

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长江大学四叶草社会工作协会

指导老师:

杜云素

日期:

2011年10月5日

目录:

(一)人际交往小组组成人员

.......................................(3)

(二)理念

.......................................(3)

(三)理论阐述

.......................................(3)

(四)小组目标

.......................................(4)

(五)小组简介

.......................................(4)

(六)组员招募

.......................................(5)

(七)小组活动安排

.......................................(5)

(八)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

.......................................(18)

(九)活动评估

.......................................(20)

(十)附录

.......................................(21)

“人际交往”小组策划书

一、人际交往小组组成人员

第一组:

白喜军李文佳崔颖珠邹定王金华

第二组:

彭宏亮张梦佳周华伟刘晓玲蓝鹏肖慧

第三组:

朱紫霞白露余修勇陈江荣朱小康

第四组:

向小琴何菊花谢正源林亚丽何礼易发明

第五组:

马川陈泽全李明月万聪王刚

第六组:

蔡云飞贾婷婷罗晴川钦婷贺阳

(注:

第一组---第三组肖慧负责;第四组---第六组易发明负责;每组第一个同学为每组组长,每次活动每组保证三名工作员参与活动,由组长负责安排;名字下有下划线的同学为10级社工系同学作为活动助手参与活动。

二、理念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通过我们在西校区对大一新生的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学生都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难题。

经过观察和总结,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缺少知心朋友。

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在这方面感到不适应,觉得在大学里交不到知心的朋友,人与人之间总存在一种隔阂。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

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

我们发现有些大一新生性格比较孤僻,在生活习惯上不他人不一致,尤其体现在同宿舍的同学身上,这就使得他们在与个别人的交往上产生障碍,甚至无法沟通,和谐相处。

(3)与他人交往平淡。

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难。

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如,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些新生是来自新疆、四川、贵州等外省的。

他们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和湖北的不大一样,在语言上也存在障碍,这样让他们与湖北本地的人在交往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般会放弃与异地的同学交往。

(5)社交恐惧症。

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在这批大一新生中,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大多数来自于中产的小家庭中,从小没有兄弟姐妹,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包办。

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他们很少与同学联系,很少参与集体活动。

因此,他们很多都缺乏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进入大学后,看到他人与自己形成如此大的差异,使他们不敢与他人交往,极力回避与人接触。

(6)抵制交往。

前几类都有交往的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自认为他们在上大学以前都是班级里的尖子生,老师对他们的极其重视,以及同学的羡慕,让他们很有优越感。

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在人群中并不起眼,以前的优越感已经消失了,于是就产生失落和彷徨。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让他们无法接受,再加上自我调节能力低,就会产生抵制交往的情绪。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要改变大一新生的不适应状况,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尊重和接纳自己。

同时,寻求妥善方法去帮助他们表达和疏导情绪,改善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模式,促使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让他们能与他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合作。

我们设计的这个小组,就是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并建立广泛的支持网络。

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3、理论阐述

我们采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镜中自我理论”作为小组设计的理论基础。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5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顺序分别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

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我们小组的对象是大一新生,埃里克森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处于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组员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

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2.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以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发展作为了解个体行为的基础,并假设在个体生存的空间存有一个“人际场”,而人际沟通不良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

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时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面孔,他们感觉既亲切又生疏,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

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经常会有孤独、失落、交往焦虑等心理不适感,一旦出现障碍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和正常交往。

因此,大学生需要在集体环境的影响下学会与他人恰当的交往和沟通,感受到团体的温暖,增强合作意识。

3.镜中自我理论

“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小组犹如一面镜子,组员可以从这面镜子里发现真实的自我,加深自我了解。

这次我们的新生适应小组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

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和变化都会影响到小组,小组整体的进程也会影响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

同时,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组员看到自己的风度、行为、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

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我们的自我认识。

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新生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四、小组目标

小组目的:

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

小组目标:

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尊重接纳他人,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5、小组简介

1.性质:

成长性小组

2.服务对象:

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同学

3.节数:

7次

第一阶段(1—2次):

彼此熟悉、认识、了解他人、尊重他人、信任他人。

自我探索与分享;

第二阶段(3—4次):

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尊重接纳他人;学习各种交往沟通技巧;

第三阶段(5—6—7次):

增进组员之间的彼此信任,加强组员间的沟通与合作,巩固组员之间友谊。

4.时间:

2011年10月-11月

5.地点:

长江大学西校区

6.人数:

前期预计招募6个小组每组10人

六、组员招募

1.问卷调查:

前期评估,以走访观察以及问卷调查形式进行。

问卷共400份。

2.招募过程:

工作员与班级辅导员、班长联系,有意向参与的同学进行登记;招募人数60人,每组配备3名工作人员,分别担任工作员和小组观察员以及记录员的工作,负责成长小组各次活动的组织主持工作,以及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对组员进行指导。

七、小组活动安排

(一)活动内容大纲:

分为准备、实施、评估三大部分,如下:

部分

活动

目标

时间

第一步

1.组织策划

筛选小组成员

工作员掌握小组工作的方法技巧、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

2011年10月

2、招募成员

3、工作员培训

第二步

第一阶段活动

熟悉与建立关系

2011年10月—11月

第二阶段活动

接纳与尊重

第三阶段活动

团结与分享

第三步

1、组织小组成员以书面形式谈谈自己对已开展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发现本次小组活动的优缺点,以便及时改正。

评估该小组活动的成效、学生的收获,工作员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和不足。

2011年11月

2、召开组员和老师共同参加的总结大会,对本次小组活动进行评估

(二)具体活动内容

第一次小组活动

目标:

小组的形成以及小组成员之间彼此认识熟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时间:

90分钟地点:

个别活动时间

目标

内容

所需物资

备注

10分钟

使组员们了解团队的运作方式及目标

负责人致辞

工作员提前准备好致辞稿

5分钟

按照提前分组,找好本组活动区域

负责人致辞结束后工作员按照提前分好的组将本组组员带到指定位置准备开展活动

注意现场秩序

5分钟

工作员作自我介绍,让大家清楚地了解小组的组织者,使组员了解小组目的及内容,澄清他们的疑问。

工作员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和在组中的角色),说明小组目的及要求。

30分钟

使组员之间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五指山:

一人一张图纸和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笔,请大家画下自己的手型。

从大拇指开始依次写下自己的兴趣、最喜欢吃的东西、喜欢怎样的人、星座、我的个性。

并在中间写下自己的姓名。

之后大家轮流介绍。

(每人限时三分钟)

彩笔每组一套,A4纸每组十张

每个同学在介绍时,其他的同学要热情关注和积极反馈。

工作者注意引导

30分钟

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协议,使他们对小组更有归属感及承担责任,使活动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