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002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课程论文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招标投标是一种市场交易、搜寻商业对象的行为。

招标指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约请若干卖方通过投标进行竞争,买方从中通过评审比较选出信誉可靠、技术技能强、管理水平高、报价合理的可信赖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并与其达成交易协议,随后以合同形式委托其完成标的。

目前招投标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工程的一种主要交易方式,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等因素,招投标市场中尚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招投标作用的发挥。

本文主要阐述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各方利益,如何解决规避招标、行政干预、地方与行政保护、招标行政监督体制不顺和职责不清等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诸多问题。

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路措施和相关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存在问题;规范措施

Abstract

Thebiddingisamarkettransaction,whichisabehaviorforsearchingcommercialobject.TenderwithinacertainrangeOpengoods,worksorservices,theprocurementoftheconditionsandrequirements,toinvitecertainvendorscompetethroughbidding,thebuyerfromtrustedelectacredible,strongtechnicalskills,ahighlevelofmanagement,reasonablepricingthroughtheassessmentunits(designunits,supervisionunits,constructionunits,supplyunits),andthedealagreement,subsequentlycommissionedintheformofacontracttocompletethesubject.

ThebiddinghasbecomeamajorconstructionprojectsinChina'smarketeconomyundertheconditionsofthetransactions,butbecauseofChina'smarketeconomicsystemisnotperfectandotherfactors,thebiddingmarket,therearestillmanynon-standardpractices,seriouslyaffectthebiddingtoplaytherole.Thisarticlefocusesonsomeproblemsinthebiddingregulatethebiddingactivities,toprotecttheinterestsofallparties,andhowtosolvecircumventtender,administrativeintervention,localandadministrativeprotection,thetenderingadministrativeoversightsystemthatisnotunclear.Usingtheorywithpractice,andproposedsome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TheoryofconstructionprojectbiddingProblemsRegulatorymeasures

1绪论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是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建筑市场能否有序发展。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政府及公共部门的采购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公民的税款和捐赠,提高采购效率、节省开支是纳税人和捐赠人对政府和公共部门提出的必然要求。

因此,这些国家普遍在政府及公共采购领域推行招标投标作为采购交易方式,招标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一种采购制度。

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它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它不但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本质特征是“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

目前招投标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市场的一种主要交易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制度透明度低、投资效益低,资金运作中腐败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虽然推行“五制”,即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促使招标投标制成为我国投标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强化投资过程的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经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一定作用。

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招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从法律上强制推行招标投标制度,解决规避招标、行政干预、地方与行政保护、招标行政监督体制不顺和职责不清等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诸多问题。

2000年1月1日施行的《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和实施,明确规定了招标投标活动的主体、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实施方式、行政监督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招标投标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招投标活动步入法制化轨道,告别了无法可依的时代,也是与世界经济接轨迈出的一大步。

在《招标投标法》正式施行后,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管理规定,以及关于工程建设、设计、机电设备招标等的各种暂行规定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工程建设招投标的法律体系[1]。

由于建筑工程计价的单件性、多次性、组合性,计价方法的多样性和依据的复杂性等特征,加上我国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在招投标市场中尚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招投标作用的发挥。

在我国加入WTO的局势下,对我国的招投标进行规范化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最佳办法。

2工程招标投标的基本理论

2.1招标投标制度初步建立

八十年代,我国招标投标经历了从试行到推广再到兴起的过程,招标投标主要侧重在宣传和实践,还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探索。

八十年代中期,招标管理机构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

有关招标投标方面的法规建设开始起步,1984年国务院颁布暂行规定,提出改变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实行招标投标,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同时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和设计招标投标的试行办法,根据这些规定,各地也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招标管理办法,开始探索我国的招标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

招标方式基本以议标为主,在纳入招标管理项目当中约90%是采用议标方式发包的,工程交易活动比较分散,没有固定场所,这种招标方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招标投标的宗旨,不能充分体现竞争机制。

2.2招标投标制度规范发展

2.2.1招投标制度的初步发展

九十年代初期到中后期,全国各地普遍加强对招标投标的管理和规范工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法规和规章,招标方式已经从以议标为主转变到以邀请招标为主,这一阶段是我国招标投标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招标投标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的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为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以上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市都相继成立了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工程招标投标专职管理人员不断壮大,全国已初步形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网络,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2.2.2招投标制度的飞跃发展

1992年建设部第23号令的发布到1998年正式施行《建筑法》,部分省的《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条例》到各市制定的有关招标投标的政府令,都对全国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为和制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有关招标投标程序的管理细则也陆续出台,为招标投标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自1995年起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建立,它把管理和服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以招标投标为龙头,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作的具有“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特点的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新模式,为招标投标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开辟了新的道路。

工程交易活动已由无形转为有形,隐蔽转为公开,信息公开化和招标程序规范化,已有效遏制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为在全国推行公开招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招标代理机构将依据《招标投标法》规定设立评委专家库,而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则应制定专业齐全、管理统一的评委专家名册,同时应充分发挥评委专家名册的作用,改变目前专家评委只进行评标的现状,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为招标投标管理服务。

招标管理机构是法律赋予的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的部门,其应成为独立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应将目前其具体的实物性监督管理转为程序性监督,变事前、事中监督为事后监督。

应负责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法规的制定和检查,负责招标纠纷的协调和仲裁,负责招标代理机构的认定等。

《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招标代理机构是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从国际上看,招标代理机构是建筑市场和招标投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招标投标制度的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必将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大力的发展,同时也将推动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尽快同国际惯例接轨。

根据国际工程管理的通行做法,我国的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将得到大力推行和发展,特别是投标保证、履约保证和支付保证在我国工程管理领域将得到广泛运用,它将是充分保障工程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同时必将推动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逐步走向成熟。

2.3工程招标投标的过程

在建设项目项目各种招标活动中,施工招标是最有代表性的,施工招标是指招标的施工任务发包,通过招标方式鼓励施工企业投标竞争,从中选出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且报价合理的承建单位,并以签订合同的方式约束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的经济活动。

施工招标的特点之一是发包工作内容明确具体,牺牲品招标人编制的投标书在评标中易于横向对比。

虽然投标人是按招标文件的工程量表中即定的工作内容和工程量编制标书、制定报价,但投标实际上是各施工单位完成该项目任务的技术、经济、管理等综合能力的竞争。

建设项目招标是一项非常规范的管理活动,以公开招标为例,一般应遵循以下流程(见图2-1):

3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招标组织以及投标活动不规范

3.1.1虚假招标

虚假招标是以明招暗定(即内定中标人)的方式,实施形式上“合法”、内容违法的招标行为,包括“权钱交易”、“关系交易”、“领导(行政)指令交易、”控制评标(评委人选、评分标准、评审过程、实施差别待遇)、以某投标人先期进场实施准备工作为由诱导评分及排序优先等情形。

3.1.2规避招标

规避招标就是不招标,包括按法律规定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立合同关系的项目,招标人将其化整为零,分别与多家承包人进行“关系交易”、“权钱交换”;或直接与施工企业单独谈判(议标)缔约,或作为某一合同的补充合同与合作对方达成“损公肥私”的默契。

因此,规避招标行为直接与腐败行为紧密联系,与规避招标对应的违规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