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9594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x

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14课时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

第14课时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学考领航]

框题

学习目标

考向指南

政府的权力:

依法行使

识记(a):

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理解(b):

审慎行使决策权

应用(c):

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

1.高频考点:

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

2.常考题型:

判断题、选择题

3.命题预测:

以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等素材,用选择题考查政府权力的行使

权力的行使:

需要监督

识记(a):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理解(b):

权力是把双刃剑

理解(b):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识记·排查]

考点1 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图示表示:

“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规定(  )

①表明行政机关不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②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行使 ③能够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 ④有利于厘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边界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意思是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要依法行政,②入选;法律赋予了公民权利与义务,政府无权超越法律设定权力,这就界定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④入选;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①错误;题意是对政府行使权力的要求,而不是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考点2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分类

监督主体

特点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这是根据宪法授权进行的,是最具权威、最高层次的监督。

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政府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实质上是接受人民的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司法机关的监督

这种监督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

一是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纠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二是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通过追究惩治职务犯罪,防范和纠正政府公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保证落实依法行政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政府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接受党的监督

人民政协的监督

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包括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公民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形式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行政机关

主要由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的监督组成

特别提醒:

图示理解行政监督体系归类

[理解·深化]

考点3 审慎行使决策权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决策

侧重

科学决策

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民主决策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依法决策

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减少失误

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

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

①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为人民服务 ④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②③

解析 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即做到了科学、民主决策,为人民服务,①③符合题意。

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②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决策,不是监督,排除④。

答案 A

考点4 权力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点拨:

权力是把双刃剑,说明了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但权力需要接受人民制约和监督,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有权监督。

考点5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关键——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特别提醒:

按民主和法制分类

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民、群众通过法定渠道

法制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政府系统内部

 

[应用·强化]

考点6 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

根本原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基本

方略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意义

①对人民: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对政府: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③对社会: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只要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就能消除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  )

解析 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利于克服滥用权力和权力缺失的现象,但是消除滥用权力和权力缺失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答案 F

考向一 依法行政 审慎决策

三年真题

考查题型

分值

难度

2015年10月新高考,18

2016、2017年均未考

选择题

2分

中等

【例1】政府解决“人在证途”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提高行政效率、简化办证程序。

(  )

解析 政府解决“人在证途”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实行简政放权。

答案 F

【例2】(2015年10月选考,18)根据《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那些“拍脑袋”、“一言堂”的决策者,将终身背负随时可能被追责的“包袱”。

因此,该规定的实施能够(  )

①杜绝决策的随意性 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增强决策的民主性 ④消除决策的盲目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政府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严重失误,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的法定责任。

该规定的实施能够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增强决策的民主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绝对。

答案是C。

答案 C

特别提醒:

全面掌握政府如何行使权力

执行

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决策

审慎用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监督

自觉接受监督

责任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训练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旨在(  )

①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公职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②强化宪法监督,推进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④弘扬法治精神,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说明国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①④当选;③中的后半句不符合题意;题意未涉及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建设,②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考向二 权力接受监督

三年真题

考查题型

分值

难度

2016年10月新高考,18

2015、2017年均未考

选择题

2分

中等

【例3】(2016年10月新高考,18)浙江省《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着力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

落实这一要求,有利于进一步(  )

①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②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③缩小政府的公权力 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推进政务公开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现,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B正确。

政务公开并不会缩小政府的公权力,③不选。

答案 B

特别提醒:

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措施

关键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体系

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政务公开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训练2](2016年4月新高考,18)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轻轻松松,一览无余。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B.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C.维护公民的监督权

D.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 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轻轻松松,一览无余,体现了可以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C是手段,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D当选;B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训练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探索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扎紧制度笼子,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 ②更好地发挥审计在行政监督体系中的作用 ③促进审计监督客观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④保证审计工作不受任何机关、团体的干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审计监督有利于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①正确;审计监督属于政府内部监督,材料中的举措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在行政监督体系中的作用,②正确;审计监督是政府内部监督,属于行政监督,与司法公信力无关,③不选;如果审计工作出现了违法违规情况,也是需要其他国家机关进行干预的,④错误。

答案 A

[形式·考纲]

一、判断题(请对每小题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识记盘点]

1.依法行政既要求政府部门权力于法有据,又要求权力行使依据法定程序。

(  )

解析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答案 T

2.某审计局对该市政府机关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属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  )

解析 审计局对该市政府机关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属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答案 F

[理解到位]

3.政府在科学决策方面,要做到程序正当,过程公开。

(  )

解析 政府在依法决策方面,要做到程序正当,过程公开。

答案 F

4.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

(  )

解析 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在于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答案 F

[应用提能]

5.政府依法执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  )

解析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答案 F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识记盘点]

6.“责任行政”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现代法治政府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

“责任行政”“政府官员问责制”,其核心是权责统一,这就要求政府在依法履行职责时,还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