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9016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

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

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

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

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

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四、进度计划:

课题

内容

课时

周次

一、西部风情

拉萨谣

2

2

北京喜讯到边寨

1

3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

4

二、古诗新唱

梅花

2

5

静夜思

2

7

古诗朗诵演唱会

1

7

三、美丽的草原

天堂

1

8

牧民的一天

1

8

美丽的夏牧场

2

9

四、欢快的舞步

大河之舞

1

10

稍息立正站好

1

10

大家一起来

1

10

五、绿色畅想

手拉手,地球村

2

11

绿色的歌谣

2

12

森林狂想曲

1

13

六、欢乐的鼓声

龙腾虎跃

1

13

木鼓歌

2

14

鼓声传情

1

15

七、音乐中的故事

彼得与狼

1

15

八、美好的祝福

平安夜

1

15

花好月圆

1

16

难忘今宵

1

16

新年音乐会

1

16

期末复习与检测

 

2

17

一、西部风情

1、拉萨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

共两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

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

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

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拉萨谣》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  开始上课

1、 跟录音演唱。

2、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

“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3、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

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

(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

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

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

少数民族音调

2、师:

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

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单元古诗新唱

1、 歌曲:

梅花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D24

222 55┃66 5┃02 56┃6·2 ┃5 —┃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

内容情绪是什么?

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X·X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  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1、   “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2、   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3、   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4、   分组唱

5、   练习齐唱。

 

 

2、静夜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2、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

内容情绪是什么?

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11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

第一乐段——男生。

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1、学习44拍指挥式。

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3、小结。

 

 

3、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读唐诗》。

2、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6、小结。

 

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

1、欣赏《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

(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

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