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993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美术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

本册共设有22课,分别为:

神奇的小画册,三个好伙伴,五彩树,顶天立地,瓜果飘香,高个子和大胖子,条纹乖乖,猜猜我是谁,形形色色的背景,小蝌蚪,点点聚会,排排队,花格子小牛,自画像,神鸟变树,小小手,看医生,请你告诉我,折纸动物,纸杯变变变,翻新的纸盒,会飞的娃娃。

三、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

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

五、个人教研专题:

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六、主要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第1课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

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

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

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

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

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

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

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

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

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3、大家猜一猜他们是怎么在一起游戏的呢?

有谁愿意试一试?

4、学生尝试,老师不于评价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

红红是什么颜色?

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

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

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

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

——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

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

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

学生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

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

效果好吗?

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

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

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从形到颜色的使用或者构图与感受这方面来谈谈)

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

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

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第3课五彩树

一、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

(手指谣)

“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

……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步骤:

(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第4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

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

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

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

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

从哪里能看出来?

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

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

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观察探索得出结论:

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不一样断开的地方也就不一样,折过的地方与断开的地方是有关系的。

5.尝试用线条连接小人身体断开的部位,感知小人夸张的造型变化。

6.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四、再次探索,变换出更多的快乐小人造型。

1.学生构思,尝试新的让小人的造型进行变化,提醒幼儿大胆创意。

2.交流讲评,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想,把作品送上创意板。

五、创意拓展,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第5课瓜果飘香

教学目的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的规律。

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难点:

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准备:

教具:

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学具:

水果、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揭示课题:

瓜果飘香。

3、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观察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3、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4、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三、品位体验

1、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

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

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

为什么?

5、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

(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

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

(想象创造。

五、交流评析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教师总结。

3、学生互评:

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

4、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

(体验成功。

第6课高个子和大胖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初步感受物体形的比例,培养观察能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适度夸张,巧妙对比,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特点,引入课题

1、故事设疑:

森林里的两个好朋友,请你根据它们的身材比例猜猜是谁?

2、小结并板书课题:

高个子和大胖子。

二、对比观察、感受比例

1、创设情境,引导判断:

长颈鹿想开高个子聚会,大象想开大胖子聚会。

来了很多伙伴,它们分别是去参加哪个聚会呢?

课件出示一组宽度相同高度不同的罐子,和一组高度相同但宽度不同的人物,再出示几条基准线。

2、请学生小结观察方法,并得出“仔细比较”的结论。

三、感受尝试、掌握方法

1、创设新的情境,演示将高个子变得更高,从而引出第一个魔法“夸张”。

2、小训练:

尝试将酒杯变成更高的“高个子”,或将茶杯变成更胖的“大胖子”。

3、反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夸张要大胆,要抓住对象的特征。

4、课件直观演示将不同的形象进行适度夸张,引导学生感受。

5、课件依次出示已经被夸张的高个子和大胖子,提问:

除了用夸张的魔法,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看起来显得更高更胖?

课件直观演示对比的效果。

引出第二个魔法“对比”。

6、课件出示大胖子,提供两个高个子供学生选择:

你认为选择谁更有趣?

7、根据课件出示的不完整画面猜一猜:

在这个大胖子的身边添画谁,既能把它对比得更胖,又非常有趣呢?

引出“巧妙对比”的结论。

8、阶段小结:

运用“夸张”和“对比”这两种魔法可以把高个子和大胖子画得更有趣。

四、欣赏作品、自主表现

1、谈话启发,激活思维:

大象和长颈鹿觉得参加聚会的伙伴太少了,想请小朋友还帮忙邀请一些,你能邀请谁呢?

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像“高个子”或“大胖子”?

2、课件播放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引导欣赏。

3、出示作业要求:

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大胆地把你心目中的“高个子”和“大胖子”画下来吧!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业、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