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694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docx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

专题五 化学能与热能

1.[2012·江苏化学,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2.[2012·大纲全国理综,9]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

①A+B→X(ΔH>0),②X→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3.[2012·重庆理综,1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        B.391

C.516D.658

4.[2012·北京理综,26]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

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

4HCl+O2

2Cl2+2H2O

(1)已知:

ⅰ.反应A中,4mol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ⅱ.

①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________。

(2)对于反应A,下图是在4种投料比[n(HCl)∶n(O2),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

②当曲线b、c、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

③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

5.[2012·课标全国理综,27]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和-283.0kJ·mol-1,则生成1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ΔH=+108kJ·mol-1。

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

(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

T

(2)________T(8)(填“<”“>”或“=”);

③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________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v(5~6)________v(15~16)(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2·江苏化学,20]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ΔH=akJ·mol-1

3AlCl(g)===2Al(l)+AlCl3(g)ΔH=bkJ·mol-1

①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ΔH=________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Al4C3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Al4C3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

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17Al12+17H2===17MgH2+12Al。

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6.0mol·L-1HCl溶液中,混合物Y能完全释放出H2。

1mol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③在0.5mol·L-1NaOH和1.0mol·L-1MgCl2溶液中,混合物Y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在上述NaOH溶液中,混合物Y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7.[2012·浙江理综,27]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

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化学方程式

焓变ΔH/kJ·mol-1

活化能Ea/kJ·mol-1

甲烷氧化

CH4(g)+2O2(g)===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CO2(g)+2H2(g)

-322.0

172.5

蒸汽重整

CH4(g)+H2O(g)===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CO2(g)+4H2(g)

165.0

2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________kJ·mol-1。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________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p=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角度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________。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H2和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600℃,0.9MPaB.700℃,0.9MPa

C.800℃,1.5MPaD.1000℃,1.5MPa

②画出600℃,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计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2·天津理综,10]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

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WO3(s)+3H2(g)W(s)+3H2O(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550℃~600℃~700℃

主要成分

WO3 W2O5 WO2 W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已知:

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

WO2(s)+2H2(g)W(s)+2H2O(g)

ΔH=+66.0kJ·mol-1

WO2(g)+2H2(g)W(s)+2H2O(g)

ΔH=-137.9kJ·mol-1

则WO2(s)WO2(g)的ΔH=________。

(5)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g)

WI4(g)。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专题五 化学能与热能

1.C图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而影响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焓变,B错,C正确;图中E1为正反应活化能,E2为逆反应活化能,E1>E2,D错误。

2.D①A+B→XΔH>0,X具有的能量大于A、B能量总和,A、C错误,②X→CΔH<0,A+B→CΔH<0,C具有的能量小于X具有的能量,也小于A、B能量总和,D正确,B错误。

3.B由题中的图像可以看出断裂1molN2H4(g)和1molO2(g)中的化学键所要吸收的能量为:

2752kJ-534kJ=2218kJ

设断裂1molN-H键所需要的能量为x

则:

154kJ+4x+500kJ=(2752-534)kJ

解得x=391kJ。

4.答案:

(1)①H

H

②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kJ/mol

③32强

(2)①4∶1

②投料比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