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627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docx

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

传统文化:

中国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芒种简介

芒种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斗指东南,太阳黄经达75°。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是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历书记载:

“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意思是讲,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稻、黍、稷等。

芒种节气作为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是一个播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

因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农谚“芒种忙,忙着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节气习俗活动

 

送花神

 

农历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

“(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

“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

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节气文化——谚语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两腿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春谷宜晚,夏谷宜早。

 

芒种谷,赛过虎。

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播夏谷,抢时间,不用耕,不用翻。

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能种当时,不种二犁。

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麦前没串,麦后紧赶(玉米)。

水源能保险,可以提前串。

玉米地里带豆,十年九不漏,丢了玉米还有豆。

南京到北京,都耩隔耧青。

端阳好插秧(晚稻),家家谷满仓。

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

芒种打火(掌灯)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

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

老乡种西瓜,头刀不结瓜,二刀结小瓜,三刀结大瓜。

芒种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丢。

麦子去了头,高粱没了牛。

五月栽薯(夏地瓜)盘大墩,六月栽薯一把根。

芒种节气文化——古诗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古代关于芒种的自然特征有说法:

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元稹的这首诗正好形象地体现出这种情形:

“螳螂生”、“鴳鸟声”、“炎风暑雨”等等!

一句“相逢问蚕麦”也可看出芒种节气割麦丰收,家家喜悦的情景!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北宋·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元稹的《芒种五月节》所描绘的是北方晴季收麦,而楼璹(音书)的这首诗则描绘的是南方芒种时节前拔秧的场景,将古代劳动人民趁着节气的农忙之景描绘成一幅农耕图!

时雨

南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大概最为著名的就是陆游的这首《时雨》,一句“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几乎成为芒种节气的代表名句!

气候“时雨”、农事“插秧”,把芒种的特点都提炼而出!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南宋·范成大

其一

梅霖倾泻九河翻,

百渎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

年年披絮插秧寒。

其二

梅黄时节怯衣单,

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

从教窗外雨漫漫。

其三

一庵湿蛰似龟藏,

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挟纩,

莫嗔门外有炎凉。

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所写的是芒种后的情景,尤其全面地描绘出了芒种时节梅雨的气候特点!

“梅霖倾泻”、“雨漫漫”、“深夏暄寒”等等描写都极为传神!

 

梅雨五绝·其一

南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

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

少忍数旬蒸米成。

范成大的这首《梅雨五绝》之一,同样与芒种有关,“雷雨惊”、“芒种晴”、“插秧”等辞句也都写出了节气气候与农耕之事,一句“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颇有农事经验!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